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继寿 《武当》2014,(12):19-20
习练武式太极拳,最重要的是练"竖劲"。武式太极拳的"竖劲",就连一些大师在理解上都很肤浅。许多已公开出版的书籍中介绍说,武式太极拳间架结构紧凑、步子小,那是因为先师武禹襄和李亦畬他们都是文化人,都穿长袍马褂。而当时打拳的人都是一介莽夫,他们碍于面子,都是不脱长袍打拳。穿长袍是迈不开大步的。这些说法,初听似乎有点道理,但仔细一想,其结论过于勉强。  相似文献   

2.
4月4日上午,作为河北省2008年清明节文化活动的重头戏武式太极拳祭祖,在河北省永年县广府古城武禹襄故居举行了亮拳祭祖典礼。按照传统仪式,武式后人代表、第五代传人代表先后向祖师敬香、奉献花篮和水果。第五代传人由金竟成领祭,钟振山宣读祭文,胡凤鸣主持仪式。随后,百余弟子同时演练武式太极拳及各种器械。祭祖典礼由永年武式太极拳协会具体组织,武式后人代表、武式太极拳传人共两百余人参与了祭祖仪式。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太极拳运动的太极拳功理、养生价值、健身价值、生理作用以及太极拳的锻炼环境和时间五个方面阐述了太极拳的健身原理和方法,从而使更多的人了解并加入到太极拳健身队伍的行列。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已成为国际瞩目的健身养生运动之首取,是深含中华古老哲学的民族瑰宝。陈式、杨式、吴式、孙式、武式等太极拳,在各地爱好者的努力下,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探寻诸多太  相似文献   

5.
梅墨生 《武当》2007,(8):38-39
关于内功毫无疑问,太极拳既有健身作用,又具技击妙用。以养生健身为目的的练法,与以技击搏斗为主的练法自然不同。太极是理,太极拳是体,太极拳法是用。而太极拳功是兼有体用的,用于健身和用于技击都可以,关键在于练法,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武术界有"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之谓,此语主要是针对养生而言——你练武一辈子,如果只会耍弄拳脚而不懂内功,很可能不养身反而伤身,不益寿反而折寿。关于这一点,历来武者验证已多。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的太极拳,具有东方民族体育的浓厚色彩,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养生思想、伦理观念,它注重内外兼修,融健身与修性于一体,作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东方武术文化,太极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文章从生理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探索太极拳在促进人类健康方面的功能与价值,研究其所透射的人生哲理和道德光辉,以及通过太极拳运动达到的社会效果,实现其健身、养生、修身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华武术》2006,(1):F0003-F0003
1955年出生于河北张家口市。现任河北省政协常委、河北邯郸市文化局副局长、河北省武协副主席。1972年从师武式太极拳传人李锦藩学习武式太极拳,深得精髓。长期从事太极拳的普及推广工作.多次出国传授太极拳。主要著作有《简化武式太极拳十三式》《传统武式太极拳述真》等.以及武式太极拳的教学光盘。  相似文献   

8.
运动健身●枝繁叶茂奥妙无穷太极拳无疑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是,由于它历史悠久,学练者众多,从而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分化,形成了枝繁叶茂的局面。以前人们只知道有24式、37式、42式、88式太极拳,后来,传统的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但是太极拳还有更丰富的内容:螳螂太极拳、无限太极拳、养生太极拳、八卦太极拳、循经太极拳、岷山太极拳、绵山太极拳、开合太极拳、三世七、四维太极拳、闾山道家太极拳、邋遢派太极拳、益寿太极拳、张三丰太极拳、静功太极拳、自然门太极拳、原地太极拳、两仪拳、东岳太极拳、武当太极…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的太极拳,具有东方民族体育的浓厚色彩,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养生思想、伦理观念,注重内外兼修,融健身与修性于一体,作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东方武术文化,太极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文章从生理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分析太极拳在促进人类健康方面的功能与价值,研究它所透射的人生哲理和道德光辉,以及通过太极拳运动达到的社会效果,实现其健身、养生、修身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教学中攻防含义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借鉴和教学经验的总结,对太极拳教学中攻防含义进行探讨得出:能激发和提高学生学 习兴趣,提高学生单个动作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能较好的解决太极拳教学疑难点;能充分发挥其防身自卫,健身、医疗 的社会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太极拳的现代价值进行了初步探析。结果认为,太极拳的现代价值主要表现为5个方面:满足当今人类的健康需求;满足人们的娱乐、欣赏需求,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构;传承民族文化、体验传统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健身文化价值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从文化学的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梳理太极拳健身文化的发展脉络,探溯太极拳健身文化的价值取向。研究结果为,陈式太极拳成型,太极拳健身文化初露端倪;杨、武、吴、孙式太极拳定型,太极拳健身文化显见于世;太极拳健身文化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整体、贵和持中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的太极拳认知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大学生的太极拳认知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认可太极拳的文化属性,肯定太极拳是一种哲拳;肯定太极拳健身性和医疗保健功能并认为其受教师的水平影响;约一半的大学生认为太极拳比较适合于老年人不太适合大学生;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的太极拳正确认识有积极影响;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太极拳传播方式的单一等都对大学生的太极拳完整认知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周莉  周之华  马永涛 《体育科学》2004,24(10):71-72
通过对孙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的练习者进行遥测心率,对其完成一套动作后的运动强度和运动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孙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符合全民健身活动的标准;练习孙式太极拳能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品质,使人的身心同时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集健身、防身、调节心理、娱乐等功能于一体,它的爱好者遍布全球,由国家体委编排推广的24式简化太极简单易学,在学校推广24式简化太极拳有宣传祖国传统文化和促进学生强身健体的双重意义,文章从兴趣培养、动作教学、质量提高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24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访谈、调查问卷等方法,通过对上海大学生习练太极拳与空手道的动机进行调查、比较、研究,了解到现代大学生参与太极拳与空手道训练的习练动机丰富多样,动机水平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及文化背景不同存在个别差异性。对两项项目如何更好地在高校中开展,培养和保持习练者的运动动机,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提供了合理的建议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太极拳的社会特性及其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具有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历史性、文化性、民族性、传统性、竞技性、科学性、技击性和艺术性等社会特性,以及健身医疗、竞赛、娱乐、防身、修身、经济效益等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众多人群通过习练太极拳达到"延年益寿不老春"的目的。如今全世界习练太极拳的人数已经超过一亿人数,在这庞大数字的背后,我们不由得发问:人人都练习太极拳,他们对太极拳了解多少?很显然,太极拳作为一个拳种流派,有着自身深厚的理论根基,今习练太极拳者多为年老者或一些青少年,其习练的出发点为强身健体,大多数习练者都只是停留在架势上,有的青少年盲目追求动作的高、难、美、新,对太极拳的习练要领及其内涵从无追究,这就导致了许多拳友练习的非常空洞,同时也影响了学拳的兴趣。古有拳谚:"拳无理不明,理无拳不精",这足以说明习练拳者不仅仅是要会练,而且需要练习者明明白白的练。正如太极拳泰斗吴图南说的"要科学的练太极"。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研究生开展太极拳运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现阶段高校研究生的健康状况及体育锻炼的开展现状,重点探讨了太极拳运动在高校开展的价值和意义,并提出在高校研究生教育中积极推广太极拳运动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向外传播的代名词之一,其文化承载能力是其他拳种所不具备的。在健身、养生及哲学价值等方面具有其它体育运动项目所不具备的独特之处,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传统哲学视角对于太极拳的养生思想进行重新认识,太极拳的养生性不仅在于其身体的运动形式更在于它指导人们对于心理层面的锻炼过程,就此对太极拳的养生思想进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