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不同的历史时期,女性对自身身体形象的追求是不同的.本文探讨了体育消费文化语境的内涵;回顾了不同文化语境下、不同历史时期女性身体形象的审美规训.在此基础上提出:(1)在体育消费文化语境下,女性身体是构建自我认同的重要条件,体育消费活动是女性身体形象认同的重要路径;(2)在体育消费文化语境下,女性进行体育消费应该以“健康”作为根本目标,重新认识“健身房”和进一步解放自己的身体,走出体育消费的误区,对身体形象的价值观认识应该得到突破和重新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2.
《体育与科学》2016,(6):86-93
采用文献资料法,以消费社会和生活风格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梳理现代女性体育消费方式的演变,解读现代女性体育消费的基本特征,以寻找现代女性体育消费的趋势,并提出引导女性体育消费的对策建议。认为:现代女性体育消费目的在于建构差异,在塑身、休闲、观赛和体育用品的消费中获得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尤其是自我形象的认同。现代女性体育消费者虽然受到消费社会文化的控制,不能完全自我表达,但也具有了更强烈的主体性。引导现代女性体育消费,要善用感性营销去使每一个女性体育消费者的感性面显现,要注重亚文化营销,让体育成为每个现代女性日常生活中被真诚对待的一种文化形式、一种生活风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社会体格焦虑、身体意象对女性体育消费态度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网络发放问卷,采用社会体格焦虑量表、BISS(Body Image State Scale)量表、体育消费态度量表对401名女性受访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社会体格焦虑与体育消费态度具有正相关关系;(2)身体意象与体育消费态度具有负相关关系;(3)身体意象在社会体格焦虑和体育消费态度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社会体格焦虑、身体意象对女性体育消费态度分别有正向和负向影响作用且身体意象在其中发挥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4.
文化全球化语境下我国体育文化的认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中,我国体育文化必须在承认世界多元体育文化,坚持多元体育文化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的前提下进行平等的文化对话。同时,我国体育文化的认同应该是一个整体的文化认同,既要坚持传统体育文化的文化认同,同样也需要进行本土化后现代体育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女性身体观与女性体育互动关系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女性解放角度在历史和逻辑的辨析中展开女性身体观与女性体育互动关系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女性体育与其所处社会文化中的女性身体观之间的互动关系,既具有适应、认同和融合,也具有冲突、排斥和对立关系.2)女性身体观的发展受认知水平、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等因素的影响.随着历史的发展,主导的女性身体观呈现逐渐由生物身体观向社会身体观,进而向审美身体观过渡的趋势.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女性竞技体育开始出现;女性参加体育人数从少数到多数;从参加少数体育项目到几乎所有项目,还根据女性自身的特点设置了女子项目;领导决策层中从没有女性到女性比例不断增加.3)女性体育的发展过程不仅体现了女性身体观对它的影响作用,而且也反映了其与女性身体观不断冲突,从而促进女性身体观朝向女性解放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符号学、传播学等经典理论观照下,就电视媒介对体育意义的生产进行了研究。在娱乐与审美的仪式消费意义上,电视化体育的狂欢仪式正在悄然替代人们对体育的亲身实践,成为当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平面化的运动员健康身体形象及其仪式化表演消除着时间与思想的深度范式的同时,再生产了关于体育的消费文化的剩余价值。  相似文献   

7.
杨斌  唐吉平 《中国体育科技》2012,48(3):129-135,140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对湖南城市职业女性健身消费与其他身体美丽消费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是的现代标准下女性对身体不满加剧;“美女”行业走进大众生活;美丽消费成为职业女性个人消费首选;但城市职业女性整体健身消费热情不高;健身消费多少与收入高低并非呈正比;健身消费注重趣味与实效;美丽消费使女性痛并焦虑着;为促进女性的和谐发展,满足女性健身、健美、娱乐等多种需求,提出了必须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和拓展职业女性健身健美体育文化,激发职业女性积极主动的健身参与意识,提高职业女性的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8.
当今,体育消费的社会化使女性不仅在参与中获得向传统"弱者"角色挑战的机会,而且更是为她们消除脆弱感、美化自身,提供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生活平台。本文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中,对安徽省合肥市"90后、80后、70后与70前"不同年代女性体育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进行研究。结论认为:90后、80后女性体育消费欲求释放工作、生活压力或炫耀时尚,所不同的是,80后女性非理性体育消费行为趋于收敛;70后女性则期望体育消费给她们带来健康、改善生活质量的辅助手段;70前女性体育消费多为了渴望摆脱每况愈下"运动不足"的身体状况。  相似文献   

9.
针对女大学生运动内衣的消费行为的现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对女大学生运动内衣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揭示当代女大学对运动内衣的偏好、选择运动内衣的消费价值取向与购买的主要影响因素.剖析女大学生体育消费文化的行为方式、特点,归纳总结当代大学生体育消费文化的特征.女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文化特征呈现为:体现对身体的认同性、体育消费文化的审美性、体育消费文化的传承性、体育消费文化的整体性、体育消费文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符号互动论的视角,探讨体育电商直播中的新型身体消费机制。研究发现:消费者对体育电商主播的身体形象进行符号化消费、直播间为主播和消费者的身体符号化呈现提供了消费情境、主播与消费者双向的具身参与互动助推身体符号化消费行为。据此提出体育电商直播中的身体消费实施路径:充分发挥体育电商主播的身体符号化优势、积极打造观赏型和参与型的符号化消费情境、强化主播与消费者的具身符号化互动体验。  相似文献   

11.
《体育与科学》2017,(6):81-86
女性的体育参与经历了曲折的演进过程,现代传媒对女性运动员的报道呈现多元化价值倾向。网络传媒对女性运动员的形象构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其注意力更倾向于"身体美",对女性运动员的形象构建倾向娱乐化。网络传媒对女性运动员的形象构建不可避免地杂糅着男性的审美期许,同时女性运动员也兼具社会主体文化价值形象。网络媒介对女性运动员形象的建构存在国别与区域差异,体育资讯网站的信息归类相对杂乱。网络传媒中女性运动员生活空间的表达则集中在现代女性身体美的评判标准,网络传媒对女运动员的报道扩展到生活空间;女性运动员的娱乐化主题关注和私密生活的炒作成为网络传媒的营销手段;网络媒介对女性运动员的关注更多地体现为社会身份认同和角色期许的价值元素。  相似文献   

12.
代刚 《体育科学》2012,32(4):3-10,28
处于消费社会之中,受到消费社会逻辑的影响,众多体育消费文化产品都统一筹划地创造着一种新的生产模式,从而不断地生产出各式各样的时尚与品味。通过运用文献资料研究、归纳与演绎、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对这一生产模式进行了系统的逻辑分析。研究发现:1)整个体育消费文化生产过程是由运动的身体、运动的空间、运动的时间以及运动的符号共4个要素构成;2)在这些要素的作用下,体育消费文化生产得以继续,推动着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从而使得体育消费文化正逐步成为区分和建构社会阶层地位的符号与象征;3)建构的模型显示,这一生产过程可以建构与解释社会阶层地位的20%,第1建构因素运动符号对阶层地位总效应达到了0.41;第2建构因素是基于年龄的运动身体对阶层地位的总效应为0.26;第3建构因素是运动空间对阶层地位的总效应为0.08;第4建构因素是基于性别的运动身体对于阶层地位的总效应为0.06;第5建构因素运动时间则是通过运动空间这一中介变量对于阶层地位的间接效应为-0.07。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视野下城市体育的消费图景及文化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后现代消费文化语境中,城市体育消费发生了文化转向,诸多的异化图景呈现:制造城市体育文化的消费幻象,导致消费欲望膨胀;在现代都市的消费镜像中,城市体育竭力压缩繁殖符号价值,走入体育消费的歧途。面对异化图景,城市体育消费必须进行文化再造,对消费狂欢的分裂表象进行内在缝合,回归城市体育消费的文化现实。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女性参与体育运动的高涨,女性在竞技体育中的性别认同建构引起社会学家的广泛关注。以福柯、布迪厄为代表的社会学家对女性性别认同建构予以关照,深刻影响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在男性话语建构下的竞技体育发展视角下,论述竞技体育中女性性别认同建构。主要分析体育运动中女性身体的展现和竞技体育中女性身体建构两个方面,并以个案研究为例论述竞技体育中女性性别认同建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对体育消费中的象征性行为进行分析.认为:体育消费是消费者通过消耗特定体育产品或服务,表达和传递某种意义的过程;体育消费中有多种象征性行为,主要体现为对“自我”和“体育商品”的思索与感觉,并使其具有某种特殊意义,包括身体资本化、游戏社会化、休闲品味化、比赛宗教化、物品符号化.体育要想要成为“产业”,既需要大众对体育的认同与投入,又要防止过分强调体育消费中的象征性行为而淡化身体活动.  相似文献   

16.
从先秦儒、道、医三家身体观基本理论入手,探索先秦身体观语境下的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研究及其现实意义。先秦时期,在不同的思想背景和治学传统下,形成了儒家社会化身体观、道家自然化身体观、医家实体化身体观;儒、道、医三家身体观各有千秋,共同筑造了中国古代先秦身体观的理论大厦,这三者分别对中国古代体育文化施加了社会化、自然化、和实体化的影响;诞生在这一片身体观土壤中的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在社会伦理层面、万物自然层面及人体自身生命结构层面对当代体育文化有所补足。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文件中指出"积极培育‘冰雪运动’体育消费新业态"。在此背景下,立足于消费空间视角,以冰雪文化成为空间消费品为切入点,针对我国冰雪文化消费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冰雪文化消费空间的概念。研究发现,冰雪文化消费空间不仅具有经济、社会、文化的内涵特征,而且其体验化、商业化、休闲化、娱乐化的典型特征与文化艺术化、信息网络化、全球国际化的非消费要素相互共存,在空间消费活动中逐渐构建成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空间体系。最终,在空间生产语境中,基于"生产-消费"的逻辑,提出了将冰雪文化消费空间正式纳入"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过程追求再生产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等,对扩大我国体育消费需求的文化障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消费作为一种经济行为,是受着“文化之手”制约的。我国传统的消费文化以其历史的惰性力,至今还影响着人们的体育消费观念,制约着人们的体育消费行为,已成为扩大内需,启动体育消费的文化障碍。因此,我们应当扬弃历史传统,构筑新的体育消费文化,确立新的体育消费理念,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试论体育消费的文化心理功能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体育消费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的中心意思是表征不同历史的人类群体的生活方式、工具、符号、习俗和信仰等。在对体育的消费过程中,消费者不仅接受着文化内涵,同时也通过自己的主动性理解和重构积极地进行着意义和自我的建构。通过对消费过程中意义互动模式的构建,消费者的消费主体地位和体育消费的创造性功能得到了强调。消费就这样以其独特的方式成为意义表达和自我建构的工具,而这也正是体育消费独特的文化心理功能和深层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女性体育消费结构及其体育消费市场的开发。主要结论:在实物型女性体育消费市场的开发上,体育服装或器材生产企业要增加在产品设计上的投入力度,要根据不同年龄和阶层的女性审美特点和消费需求设计出符合其品味的产品;在参与型女性体育消费市场开发上,健身俱乐部要在对女性体育健身市场反复调研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避免因盲目追求高端化而忽略女性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在观赏型女性体育消费市场开发上,一方面要增强男性体育比赛对女性消费者的开发,另一方面女性体育比赛也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使女性群体意识到其在促进男女平等上的符号意义,进而获得女性群体的消费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