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体育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高校体育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现今高校的体育教育着重于体质教育和技能教育,对健身意识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本文拟就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问题进行探讨,以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健身意识,健康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
高校公共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创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对江西部分高校贯彻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情况、大学生参加体育课的心理倾向、公共体育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江西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在满足学生健身需求中存在的不足。认为应根据不同专业传授不同健身方法,降低技术标准与难度,将时尚大众体育项目引进课堂,丰富体育教育内容,构建江西高校公共体育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温州市高校大学生的体育健身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围绕大学生体育健身这一主题,对温州市6大高校的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影响大学生进行体育健身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对策,旨在为进一步推动高校的体育教育改革,为提高大学生的健身意识和身心健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滕宁 《体育科技》2003,24(4):74-76
课外体育活动是大学生健身的主要内容 ,高校体育应根据大学生个体情况合理组织。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 ,使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为终生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余暇体育行为与健身模式类型研究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2  
邹师 《体育与科学》2001,22(3):56-59
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大学生余暇体育行为进行分析,研究余暇体育健身模式类型,探讨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新途径研究结果表明:余暇体育作为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口径宽、弹性大、内容丰富、空间广阔、自主性强、思维活跃等特点;大学生余暇体育健身模式,基本反映大学生余暇体育的种类和特征,并具有多样性、实用性、多变性、综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研究认为:大学生体育健身服务是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主要依托于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与群体竞赛和运动训练等体育教育实践,以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需要和全面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最终目标,与阳光体育运动具有目标一致性,高校应把推广阳光体育运动和开展大学生体育健身服务紧密结合。通过对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针对整体效果较差、大学生体育健身服务满意度较低等问题,从高校体育管理机制、组织运行、实时监督、实效性评价等方面构建了大学生体育健身服务的长效机制与坚实平台。  相似文献   

7.
马丽娜 《灌篮》2021,(3):95-95
高校体育教学要实现提升大学生体育技能,满足大学生健身和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就必须设置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内容也要根据体育学习者的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不仅帮助大学生熟练掌握体育锻炼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塑造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品德。  相似文献   

8.
通过以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健身指导为切入点,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问法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大众健身指导的作用和地位、参与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指导的主要内容以及基本方法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探索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大众健身指导的基本模式,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办学如何适应社会的需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体育健身意识的培养在各高校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文章分析了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探究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发展对策以及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安徽省高校空手道运动发展状况进行论述,结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契机,使空手道运动顺应大学生健身需求,帮助大学生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锻炼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抑郁与体育锻炼、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SDS自评抑郁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自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表。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父母教养方式对抑郁情绪的影响。结果表明:1)抑郁水平、精神性情感症状、躯体障碍及精神运动性障碍与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次数以及时间不呈相关,抑郁的心理障碍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呈较低的相关;2)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与大学生的抑郁呈显著的负相关;惩罚、严厉与大学生的抑郁呈显著的正相关;母亲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父亲的拒绝、否认与大学生的抑郁均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的抑郁情绪不呈相关。但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的抑郁情绪有关,父母应该适当调整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12.
章玮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6):731-733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常州工学院大学生体育健身认知行为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对体育健身的意义有较明确的认知,超过半数以上的大学生能把体育健身活动作为日常生活内容的组成部分,并表示将来参与终身体育健身活动,然而他们参与体育健身的行为却与其所表现出的态度存在较大反差,这一点女大学生显得尤为突出.大多数大学生每周不同程度地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但他们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次数不足,锻炼效果也不佳,这可能与大学生体育意识薄弱、组织辅导跟不上以及缺乏场地与器材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对山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毛苏林  霍照 《体育科学》2004,24(3):70-72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山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义有较明确的认知;体育需求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体育价值取向与体育需求具有较大的一致性;关注体育的态度以及对余暇体育活动主动性不高;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程度呈正态分布;活动场地以校内的运动场(馆)为主;大部分学生每周不同程度地参加体育活动但活动时间比较短,锻炼效果不高。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研,研究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形式以及受影响因素等。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主要有大学生对课余体育的认知态度与动机,客观因素主要有场地器材不足、网络中花费时间较多、就业压力等。课余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为湖南省大学生如何开展课余体育锻炼本文提出自己的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贾丽娟  赖其军 《精武》2012,(35):9-11
以湖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体重过轻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和正常体重士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标准成绩、体育课成绩、三项素质成绩及体育敏珠习惯的对比分析,研究我国体重过轻套大学生的基本身体状况,分析女大学生体重过轻的主客观困素,并导求相应对策,以促进我目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正常发展,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部分高校弱势大学生参加体育健身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南省普通高校弱势大学生即贫困生参加体育健身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弱势学生测试指标与同龄有生活保障的学生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针对高校弱势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援助,从而提高弱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法,对河南7所不同地区的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行为意识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和分析了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因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对培养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提高科学锻炼能力,完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锻炼心理学领域中的"从无活动到保持活动的4步骤模型"(Four Steps from In-activity to Activity;FIT模型),以3 80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大学生身体活动阶段变化与健康状况变量(身体体质、主观良好感、健康满意度和不适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处于活动阶段的个体,其健康状况水平均好于处于不活动阶段的个体;在3个活动阶段上,处于保持期(即长期保持规律性身体活动)的个体,其健康状况水平均好于处于探索期和波动期的个体;人口统计学变量和健康状况变量共同解释了17.6%的阶段方差变异(F=108.48,P<0.05)。验证了FIT模型中大学生身体活动阶段变化与健康状况之间的相关关系,为今后运用FIT模型诊断大学生身体活动变化阶段及其相应健康状况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的身体自我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908名大学生进行身体自我量表的测试和体育锻炼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总体上,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比较满意;大学生身体自我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对自己身体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女生;大四学生的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到研究生阶段有所回落,大二学生的身体自我评价最低;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其身体自我显著高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武汉地区高校大学生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构建社会生态模型,为制定大学生健康促进策略、提高其体质健康水平提供支持。方法对武汉地区5所高校1992名(男生1011人,女生981人;理科生1024人,文科生968人)大学生进行体力活动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武汉地区高校大学生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可由个人认识、家长朋友支持、学校条件、社区条件和教师支持这5个一阶因子和个人认识、人际关系、学校社区环境这2个二阶因子的社会生态模型来概括;个人认识同人际关系的关联度很高,但是同学校社区环境的关联度较低;男生在一阶因子得分和二阶因子得分都高于女生,文科生同理科生对比无差异。结论武汉地区大学生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可以由社会生态模型来解释,学校、社区和家庭三方配合较差,需要国家给予政策层面的支持和引导,为大学生创造可持续的体育参与机会,构建多方协调、合作、联动的体力活动促进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