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我国体育法制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法制”是法制体系的1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法制在体育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针对目前我国体育法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对我国体育法制的涵义,现状及进入21世纪我国体育法制建设的改革方向和措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2.
从中外体育法制比较看我国体育法制建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中国现阶段的体育法制与西方国家体育法制的比较,讨论了我国现行体育法制中关于公民体育权利的保障、运动员的权利保障和体育安全保险、竞技体育的职业化、体育法制中的司法程序、体育产业的监督管理立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加入WTO和我国即将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历史大背景,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3.
保护公民体育权利:全民健身计划的法制透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全民健身计划反映了我国公民体育权利保护的重大进展,是进一步实现体育工作的宪法原则和有关法律规定、切实保障公民体育权利的行动纲领。它蕴涵着广大公民多方面体育权利受到国家权力和社会条件保障的法制要求,具有深刻的法制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体育市场法制建设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加强体育市场法制建设,是我国体育市场迅速发展的客观需求。针对体育市场及其法制实践中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理论论证的方法,从市场构成基本要素和法制主要环节入手,研究认为:应当从完善体育市场主、客体制度,建立体育产权制度,规范体育市场、竞争合同行为,保持体育市场立法的统一性、全面性和专门性,强化体育市场管理执法环节,健全体育市场执法监督机制等方面加强我国体育市场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5.
我国加入WTO的最大挑战就是市场化改革,加入WTO的重要行动是加快市场化改革进程。与WTO的条例和法规接轨,我国的体育法制将逐步得到完善;我国的体育市场管理法规将更加规范;体育经纪人、体育保险、体育融资、体育彩票、体育人才交流、体育知识产权及体育信贷等将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运行轨道;各种地方保护政策将随着市场化的发育和成熟而渐趋消亡。  相似文献   

6.
体育法制的建设与发展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也体现着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及对体育改革的巩固程度。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回顾我国体育法制的建设路程,及对目前体育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调查研究,建议加强体育法制宣传力度,加快立法步伐,完善体育制度,提高执法能力,提高体育法制从业人员的素质,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制度等,旨在为我国体育法制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体育法制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检索和专家访谈法,了解现阶段我国体育发展现状和趋势,对全国建设小康社会体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做初步的分析和研究,认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体育发展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发展变化上,以及体育管理组织机制更有效、体育法制更完善、体育产业更强大。  相似文献   

8.
体育地方性法规重复中央立法是目前影响我国体育法规发挥实效的关键问题,也是我国体育法规体系科学化必须解决的难点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地方性法规重复中央立法的现状与危害、产生此种法律现象的原因进行研究。认为体育地方性法规重复中央立法目前在我国是一种普遍的体育法律现象。此种法律现象虽然在历史上对体育法制发展有过推动作用,但目前对体育立法、体育法律关系相关主体及公民体育法治信仰都产生消极影响,是我国体育法制科学化必须解决的问题。体育地方性法规重复中央立法现象的出现有立法理念、立法机构、立法技术及立法评估等方面的原因。据此,从谨慎、创新、科学、完善4个层面对防治体育地方性法规重复中央立法提出了具体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体育的法治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5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看我国体育工作步入了“有法可依、依法治体”的新阶段,但回顾7年来我国体育法治所走过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仍存在诸多问题,与我国“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以及经济社会其他领域稳步推进法治化相比,体育领域显然是落人之后了。在对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推进我国体育法治化的进程,必须从努力完善我国体育法律法规体系,深化体育体制改革着手,进一步树立体育法治的观念,深化体育体制改革,完善体育法制、法规体系,稳步推进体育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0.
营造迎奥法治环境推进我国竞技体育法制发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需要形成适应现代奥运需要和与世界接轨的体育法治环境?为此,应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速我国竞技体育法制的发展进程,加快体育社会团体实体化的建设步伐,加强基层竞技运动组织的规范运营,加重对竞技体育丑恶现象的依法惩治,加大体育无形资产法律保护的力度,加紧竞技体育法律救济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体育法治化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国体育法制应当向体育法治转移,在初步界定体育法治的含义之后,阐释了体育法治的必要性以及当前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体育经营法制化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规范的体育市场环境,我国的体育产业仅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更需要相应的法规来规范各类市场行为。探讨了对体育经营法制管理的重要意义.并针对我国体育经营管理的现状,提出对体育经营进行法制化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体育法制之殇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为主导的体育法制体系,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发展,我国体育法制体系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由于体育概念一直存在争议,导致体育的法概念缺失,以致体育法律主体之间边际关系模糊;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具有体育基本法的基本特征,但它的浓厚行政法色彩,体现了权力本位(管理本位)的立法思想倾向.希望在修法时回归权利本位;作为最具体育自治特色的体育仲裁制度及机构建设仍然处于空白状态,令人遗憾和无奈;学校体育法制并没有成为学校体育问题的有效依据;现有体育法制体系不能保障相关体育权利等.这些基本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体育法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我国体育法制建设的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和国际形势,分析了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体育法制将重点加强以下三方面的建设:强化保障公民体育权利的法律法规体系,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权利协调发展;完善保障体育市场规范运行和体育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法律法规,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调发展;加强体育法规国际化,与国际体育发展接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我国体育市场目前所处的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尽管我国目前要繁荣体育市场在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上尚有诸多欠缺,但是其发展前景是非常美好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体育市场法制的健全和我国各项运动水平的提高,体育市场在我国必然会越来越兴旺的.  相似文献   

16.
以近几年中国运动员屡屡被查出的年龄造假事件为例,剖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和完善我国体育伦理建设的对策:一是加强社会各领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体育行为主体的职业道德教育;二是尊重个体利益,建立具有人文关怀的合乎市场经济规则的伦理道德制度;三是加大体育法制的惩治力度,加强体育伦理和法制的结合度;四是加快政府职能转换,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五是加强对体育主体的评估监督及对权力的舆论监督力度,完善体育伦理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为规范我国体育经纪活动健康有序的发展,治理体育经纪市场环境,国家体育管理部门应在分析我国体育经纪人特点、活动类型、组织方式基础上对体育经纪人加强法制监管。法制监管主要应对体育经纪人的准入条件、佣金水平、合同规范、诚实守信等方面进行制度化、公开化和规范化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8.
通过了解我国体育赞助市场的相关立法现状,分析体育赞助市场法制内容的主要表现特征,提出改善我国体育赞助法制环境的应对策略,旨在建立系统而完善的法制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加速和推动我国体育赞助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区体育的法制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汤卫东 《体育学刊》2003,10(6):37-40
社区体育法制建设的现状是立法数量少、法律效力低、体系不完善、法制意识弱。只有加强社区体育法制建设,才能更好地贯彻《体育法》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分析了社区体育法制建设的矛盾和目标,提出了健全社区体育法制应当遵循保障公民体育权利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体育可持续发展与体育法制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体育事业和体育法制在共同面对可持续发展抉择的同时,又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着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体育可持续发展对于体育法制的依赖更为强烈,而面向未来的体育法制,又必须以体育可持续发展来审视自身并确定其任务和走向。当前应大力加强的是能够促进和保障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