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体教结合"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   总被引:80,自引:1,他引:79  
运用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来重新审视,“体教结合”应是文化教育与运动员训练和成长全过程的结合。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应该是“体教结合”的一种最佳模式。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有其内在动力,体育部门提出的“体教结合”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两个部门存在的分歧与困惑,提出建议,认为实现体育与教育的有机融合,是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实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张蕾  李伟明 《安徽体育科技》2006,27(6):57-60,88
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以清华大学“马约翰”体育特长班为案例,提出了高水平中学生运动员培养的“金字塔”模型,即在选拔———培养———输送三个环节中,以“名校品牌”为支撑、依托大学和中学的“优良师资”、向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输送“高水平中学生运动员”,并剖析了其办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存在问题及策略选择,旨在为“体教结合”创新发展提供有益思考,为高水平中学生运动员培养模式探索新路,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水平田径后备人才"学院化"培养模式的必然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教结合”培养运动员模式的出现,是时代呼唤人文精神回归的一个体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走学院化之路将成为各大洲今后发展的总趋势。通过研究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近些来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具有大学文化的高水平后备人才势在必行。而田径运动项目进入“学院化”培养模式有他自身的优越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体教结合”是世界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本文运用文献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体教结合”培养优秀运动队模式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类综述,将教育规律、训练规律、管理学等有机的融合一起,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从多元化的角度考虑优秀运动队的培养和管理,注重全面系统的发展学生运动员,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注重强调由过去运动员学生到现今的学生运动员,使学生运动员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体教结合"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强调"让体育回归教育"。普通高校是"体教结合"的重要场所,其核心思想是探索、培养全面发展的国家级运动员学生,是高校在体育系统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积极参与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具体表现。近年来,关于"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学生的讨论和文章很多,绝大多数持肯定态度。本文力求以培养高水平国家级运动员学生为根本,以运动员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方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之路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受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经历了从体教分离到体教结合、教体结合的发展过程.由于好的教育背景和文化水平并非是成为高水平运动员的必要条件,应试教育对学校体育的排挤和学生学业负担的加重,高水平运动训练专门化程度的提升和对"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片面理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高水平运动员培养过程中运动训练与文化课教学的矛盾依然存在并激化,体教结合或教体结合仍是一个需要不断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林麟 《体育师友》2006,(3):22-23
所谓体教结合,即指教育系统依靠自己的资源优势,培养高水平运动队和竞技、学习俱佳的大学生运动员。美国等体育发达国家,学校是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主渠道之一。中国提出并推行体教结合已有20年,但步履艰难,更有专家直言:没有什么成效,近两年才有点起色。一、体教结合是当今世界体育发展的趋势国际大体联副主席、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以欧美一些教育和体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为例,说明体教结合是当今世界体育发展的趋势。他说:“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是短暂的,如果没有在学校获得足够的知识,他们在结束了运动生涯后,往往很难融入到社会中。欧美一些…  相似文献   

8.
"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已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理应承担起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重任,以满足他们未来可持续发展要求。高水平运动队进入高校,同时给高校注入了体育文化活力,有利于高校协调发展。本文结合以省队校办模式,建设南工大江苏垒球队实践,认为充分体现了体教结合优势,解决了运动员读训矛盾,促进了运动员全面发展;高校通过承办赛事,扩大了对外交流,提升了学校美誉度;有力地推动了校园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9.
论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体教结合"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从“体教结合”产生背景入手,理性审视“体教结合”的成效,在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对“体教结合”的内涵及定位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体教结合”是竞技体育对教育的回归,它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竞技人才,充分发挥全面教育功能为目标,是学校教育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探悉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体教结合”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经验,为我国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建设高水平运动队提供借鉴。体育回归教育,体育和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和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付建民 《体育学刊》2006,13(6):75-77
依据北京奥运会提出的“三大理念”,结合我国大学体育特性和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用科学发展观,将“绿色、科技、人文”与大学体育的“健康、知识、素质”结合起来,构建“多元整合教育模式”,并从它的必要性、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内涵和特性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当前形势下"体教结合"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法、典型调查法等实证的方法,结合现阶段我国体育界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分析了体教结合道路形成的必要性,并有效的提出了“体教结合”的运作方式,为积极探索出一条成功的“体教结合”之路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从而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培养高职学生篮球意识方面谈起,论述了高职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方法,同时从合理安排训练周期和教练员掌控全局两个方面探讨篮球训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篮球运动当中,专项体能培养是帮助运动员熟练掌握篮球技能并进行实战应用的重要条件。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等,根据分析高校篮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的特征,提出了有效培养高校篮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的手段与办法,旨为进一步推进高校篮球专项体能训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我国少年男子 ( 16~ 17岁 )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基本技术运动训练水平综合评价方法 ,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 ,以期为教练员更好地控制运动训练过程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依据 ,有助于教练员建立运动员训练档案 ,为运动员的选拔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 ,本文所选用的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测验指标能全面反映少年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的训练水平 ,所制订的测试成绩评分标准和综合评价模型经初步应用和验证 ,取得较好的使用效果 ,可用于评价少年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的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16.
以2009年全国U15少年女子篮球比赛12支省地代表队参赛运动员为样本,对少年女子篮球运动员身体形态与基本技术进行测试和评价,了解我国现今女子篮球后备运动员的大致状况,比较各支代表队在相关测试指标上的差距,分析结果可供制定我国女子篮球发展战略,为优秀女子篮球运动员选材和制定选材方法及训练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观看代表我国高校篮球最高水平的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的多场比赛录像以及查看CUBA历年的技术统计,发现我国高校篮球队的体能水平是不容乐观的。在比赛中两支球队在篮下的对抗场面较少,进攻节奏较慢,整场比赛的比分较低,尤其是在比赛的最后阶段,由于球员们体能的严重下降,而使得有些球员技术动作开始变形,投篮命中率开始下降,全队及个人的失误开始增多,大大降低了比赛的观赏性。因此说体能水平的不足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篮球运动向高水平发展的一块绊脚石。初步探索了适合我国高校篮球队体能训练的方法,希望能够为今后我国高校篮球队的体能训练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评价各种体育课不同教材内容的生理负荷强度,评价高校体育课课质量。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结合现代数理统计学和运动生理学,对全国部分高校458名“标志学生”的体育课进行生理负荷强度的监测,建立不同教材内容的体育课的生理负荷分布模型,结合当前高校体育课改革成果,从人体运动生理规律的角度,分析体育课的生理负荷强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应细化职业足球队体能训练负荷的设计安排,并和身体状况测评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长期以来,体能训练的不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男子足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方欣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5):550-552
如何做好中学生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是教练员(体育老师)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我国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发展专项技术水平较慢,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保证。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个人技术相对得不到较好的发挥,这是中学生篮球运动员技、战术训练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学期间运动员技术水平还没有定位,只抓技、战术会导致运动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