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运动医学     
G804.5 9802367运动心脏的自身调节因素[刊,中,A]/常芸,林福美,孙迎//体育科学.-1998.-18(1).-67-72表7参32(MYL)心脏//内分泌//激素//调节//免疫//血浆//心肌//测定建立不同类型运动心脏的实验动物模型,对心脏产生的内分泌激素进行放射免疫微量测定.结果显示,不同类型运动心脏均可以产生自身内  相似文献   

2.
运动医学     
G804.5 9803179运动心脏的自身调节因素=Theself-regulatory factors of atheltic heart[刊,中,A]/常芸,林福美,孙迎//体育科学.-1998.-181).-67-72表7参32(ZZY)心胚//运动//自我调节//内分泌//激素建立不同类型运动心脏的实验动物模型,对心脏产生的内分泌激素进行放射免疫微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运动心脏的内分泌及其功能,本文对不同强度耐力训练后大鼠心房肌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常规电镜和免疫电镜观察,对血浆心钠素含量进行放射免疫微量测定。结果表明,耐力训练后心房肌细胞中特殊分泌颗粒增多,高尔基复合体增多,心房肽免疫细胞化学反应活性增强,血浆中心钠素水平增高。提示运动心脏内分泌功能增强,心钠素的产生与释放均增加。  相似文献   

4.
运动与心脏内分泌激素——心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钠素是心脏内分泌激素,在运动中对于心血管的稳态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众多的激素共同参与心脏的运动性功能重塑.就心钠素的存在形式、作用机理、生物学效应以及运动对血浆、心肌组织及基因表达等方面研究的进展情况作以综述.心钠素作为判断运动心脏适应性的指标具有广阔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运动心脏重塑的发生与转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进一步探讨运动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发生、转归及其与病理心脏的本质差异,作者通过动物实验模拟运动心脏,观察了经过12周耐力训练及完全停止运动训练8周后心脏重量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并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与新一代钙荧光指示剂Fluo—3/AM负载方法对心肌活细胞内具有生物活性的游离钙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心脏超微结构和胞内钙产生了良好的适应性改变,心肌收缩时收缩结构钙可获得量增多,构成运动心脏心肌收缩性、氧化代谢及自分泌功能增强的重要细胞机制。完全停训后,运动心肌细胞内游离钙,心房特殊囊粒,心肌线粒体及毛细血管结构适应性改变的消退证实运动心脏结构与功能改变具有可恢复性,区别于病理心脏。  相似文献   

6.
运动引起心脏的典型变化,这一良好效果被称之为“调节性扩大”,实践证明,耐力性运动心脏比力量性运动心脏及普通心脏具有更多优越性,其心肌收缩效率及心肌收缩率较高,心肌耗氧功能储备大,其机能适应能力更强。因此,耐力性运动心脏对健康体育更有实践意义,为此本文以中等负荷的耐力性运动处方进行为期4年纵向跟踪,探讨普通大学生获得运动性心脏的途径及引起心脏“调节性扩大”的锻炼阈。一、试验对象与方法 (一)试验对象: 1985年入学的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系、政  相似文献   

7.
运动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发生与转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进一步探讨运动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发生、转归及其与病理心脏的本质差异,本通过动物实验模拟运动心脏,观察了经过12周耐力训练及完全停止运动训练8周后心脏重量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与新一代钙荧光指示剂Fluo-3/AM负载方法对心肌活动细胞内具有生物活性的游离钙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经过12周耐力训练后,心肌活细胞内游离钙浓度静息值无显性改变,心肌心缩时其游离钙浓度峰  相似文献   

8.
运动心脏及其形成机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海军  邓树勋 《体育学刊》2002,9(2):121-123
采用献资料法回顾了运动心脏及内分泌的研究情况,从不同运动项目对心脏形态、结构、功能的影响及心纳素、降钙素基因调节肽、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等心血管调节肽对心脏内分泌作用两方面进行综述,探讨了运动对心脏的影响及内分泌在运动心脏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RPE评分、运动成绩测试、心肺功能测试及心脏内分泌激素放射免疫法检测等方法对运动员心脏功能进行跟踪观察。结果表明:(1)穴位离子导入能明显改善运动员的主观感觉,提高专项成绩,改善心肺功能,降低无氧闲心率,提高有氧耐力,推迟心源性运动性疲劳的发生;(2)穴位离子导入可改善运动员心脏神经肽ET和CGRP的分泌,使之向更有利于适应运动负荷的方向发展。结论是:(1)心源性运动性疲劳的发生与多因素相关;(2)穴位离子导入能多环节、多层面地保护心肌和改善心脏功能,从而延缓疲劳产生和促进疲劳消除。  相似文献   

10.
有氧运动对肥胖大鼠心肌脂肪酸代谢干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肥胖大鼠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含量的变化,探索有氧运动对肥胖大鼠心肌脂肪酸代谢的干预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给予6周的高脂饮食建造肥胖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肥胖对照组和肥胖运动组,肥胖运动组进行12周的有氧耐力运动后测定大鼠心脏重量指数,使用铜显色法测定心肌游离脂肪酸(FFA)浓度,应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含量.结果 肥胖对照组大鼠心脏重量指数、FFA浓度较肥胖运动组明显增加,差异非常显著(P<0.01).肥胖运动组大鼠心脏H-FABP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5).结论 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存在左室肥厚,有氧运动减缓了肥胖大鼠左室肥厚的进展,使心肌FFA浓度降低,可能与H-FABP蛋白表达增加调节了心肌的脂肪酸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心钠素与采用超声心动法测定心功能相结合,对10名优秀的耐力运动员和10名普通大学生进行了逐级递增负荷运动试验,以探讨运动中心脏内分泌与心血管功能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发现:心脏不仅是心钠素的产生和释放部位,也是心钠素作用的靶器官之一。  相似文献   

12.
常芸 《体育科研》2012,33(4):11-16
运动心脏作为运动员所特有的"高功能,高储备,大心脏"一直被认为是运动员良好体能状态的重要保障,但在运动训练监控中我们发现一些运动员或多或少存在某些心脏结构改变和心律失常现象,往往影响运动员的系统训练和竞技水平的提高,常常困扰着运动员和教练员。运动医学研究也显示,在大运动量训练与反复大强度运动后运动心脏细胞与亚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代谢发生了某些失代偿性改变,引起运动性心肌微损伤,而且,右心房、右心室及内膜下心肌组织是运动心脏对大运动量训练与反复大强度运动的敏感区域,又称易损部位。尽管目前运动性心肌微损伤现象已为人所知,且运动性心律失常发生也与运动性心肌微损伤有关,但其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了,运动员心肌微损伤与运动性心脏意外的发生很难早期诊断、预测和防治。针对优秀运动员潜在心脏隐患的调研也证实优秀运动员存在较高的心律失常风险,且专项训练年限长的运动员更为常见,一些运动员因此而退赛,甚至退役。运动性心律失常已经成为影响运动员体能、健康以及正常训练比赛的重要原因之一,制约了部分优秀运动员竞技水平和比赛成绩的提高。部分退役运动员留下了永久性的心律失常。本文主要针对运动性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以及病理变化与发生机制进行了综述与探讨,并对未来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希望开展运动性心律失常电生和分子病理的研究,规避运动场上心血管意外的发生,保障运动员健康、延长运动寿命。  相似文献   

13.
随着群众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性功能不全,心肌损伤、心率失常及高血压在运动训练中时有发生,运动医学工作者迫切需要一种能及早、准确、方便的心功能检测手段。脑钠肽(BNP)是由心室分泌的一种多肽,凭借其对心力衰竭的高度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日益成为协助诊断心功能异常的有价值的生化指标之一,尤其对于运动员心力衰竭的早期筛查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运动与心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伟  张洁 《体育科技》2000,(3):43-46
论述了静力性运动与动力性运动时心脏的不同反应 ,对运动训练引起心脏在形态、结构、功能方面的变化及这些变化的性别特点做了浅要的分析 ,并对运动性心脏和病理性心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Moderate endurance exercise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an essential element to maintain cardiovascular health, and sedentary behaviour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has been related to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all-causes of mortality,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cidence. However, a growing group of people performs an intense exercise that leads to multiple heart adaptive changes that are collectively called “athlete’s heart”. In this review, we discussed the evidence of cardiac remodelling process secondary to repetitive and strenuous exercise in some predisposed athletes that produces intense and probably deleterious changes in cardiac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with no clear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long-term follow-up. Moreover, we also discussed the individual biological response to exercise assessed by myocardial damage, inflammation, oxidative stress, fibrosis and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biomarkers showing different intensities with equivalent exertion.  相似文献   

16.
作为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心肌肌钙蛋白(cTn)在临床诊断心肌病中具有较高的价值。马拉松等耐力运动后,血清cTn异常升高的生理、病理意义仍存在较大争议。通过总结马拉松等耐力运动后cTn的释放规律和右心室(RV)损伤情况,研究探讨了运动后血清cTn的可能来源,以及利用血清cTn评价运动后RV心肌损伤性质的可行性。研究认为:1)一次性马拉松等耐力运动后的血清cTn异常升高,可能是由于RV心肌结构蛋白损伤所致;2)一次性马拉松等耐力运动,可能导致不同性质的RV心肌损伤,通过结合运动后血清cTn的升高水平和持续升高的时间,可以对RV心肌损伤的性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Due to endurance exercise-induced increases of the cardiac biomarkers troponin and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which are usually elevated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heart failure and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as diagnostic tools in these diseases, the clinical and sportsmedical relevance of these exercise-induced increases was unclear. Therefore, the aim was to examine this topic systematically by consecutive studies. Considering the acute effects of endurance exercise, an intensity- and duration-dependent short-term elevation could be demonstrated in the majority of healthy athletes without pathological relevance. Considering the chronic effects of endurance exercise it could be shown that regular and competitive endurance exercise training induces an athlete??s heart with harmonic eccentric hypertrophy of the left and right ventricle, which also is not of pathological relevance. In conclusion it can be assumed from the results of these studies that acute and chronic endurance exercise is not harmful for the healthy hea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