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通过调查访问分析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重建作用。处于成长期的未成年人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敏感、偏执等心理问题,服刑人员的未成年人子女的家庭教育和物质条件都劣于正常家庭的孩子,加上社会对于服刑人员的偏见,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具有典型性。体育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重建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广场舞在推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场舞作为一种大众参与的全民性舞蹈,适合各年龄阶段人群参与。但是,广场舞在推广和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广场舞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广场舞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广场舞在推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发展策略,使广场舞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其积极的体育文化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实验、田野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太原市中老年妇女人群参加太极拳和广场舞锻炼后的健身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广场舞较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妇女体质指数影响大;太极拳和广场舞对提高中老年妇女的心肺功能均有较大的意义;太极拳和广场舞锻炼对提高中老年妇女的肌力、反应时均有明显的效果;太极拳对提高中老年妇女的平衡能力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并结合和谐社会的价值理念,演绎归纳出城镇广场舞运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广场舞运动凭借自身的优势适宜在城镇开展普及;广场舞运动的开展能促进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文章通过探讨城镇广场舞运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能使人们对广场舞运动有一个全面、合理的认识,从而有效地激发人们参与广场舞运动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妈”跳广场舞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话题。本文着重考察上海5个城区女性中老年市民的广场舞赋权现状,旨在挖掘体育赋权的测量方法,特别关注广场舞在社区-组织背景下对自我认知、自我效能和社会交往3个维度的影响。论文采访上海5个城区144位广场舞爱好者,每个区的广场舞调查按照实地抽样的原则,尽量兼顾到小区广场、闹市广场、路边空地、公园、居委会和街道文化中心场地等不同类型,采用问卷形式进行实地调查和网络调查结合的方式。这是中国第一次运用实证方法来测量体育赋权,结果显示广场舞本身就激发赋权过程的发展,同时广场舞锻炼时间越长,广场舞爱好者的自我效能也就越高;不同的广场舞场地,其广场舞爱好者的群体认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湖北体育科技》2020,(3):220-223
为促进广场舞冲突问题的解决,本文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对广场舞冲突的成因及治理对策进行了研究。认为:广场舞生态系统可划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宏观系统3种基本类型。引起广场舞冲突的原因包括微观系统上广场舞参与者对公共利益考虑的缺失,群体思维的负面影响;中观系统上不同群体需求的差异,家庭正确引导的缺乏;宏观系统上体育场地的稀缺,有效管理机制的缺失。加强广场舞参与者的社会责任感,引导群体思维正向发展,发挥家庭因素的积极作用,保障场地资源的有效供给,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机制是治理广场舞冲突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广场舞悄然进入人们的视线,并以积极、健康的态势迅速发展。它集健身娱乐、文化传播功能于一身,对提高群众身体素质、建立温情社会和传播文化起着重大作用。为促进广场舞长远发展,政府、社区及群众需齐心协力,逐步实现其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广场舞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进一步完善了广场舞的理论研究。认为广场舞作为中国广场文化的一部分,在不同时期社会背景下扮演着不同的社会功能,从最早的祭祀狂欢,到解放思想的“秧歌舞”,从具有浓重政治色彩的“忠字舞”到具有解放身心、增进交流的交谊舞,最后到具备美化形体、健身和愉悦身心等体育功能的现代广场舞。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进行广场舞运动的中老年人群调查,了解广场舞锻炼对其身体健康、素质和心理上带来的改变。调查发现:广场舞运动可提高中老年人免疫力、增强心肺功能、呼吸顺畅;广场舞运动提高了中老年人群身体的柔韧性、灵敏性和有氧耐力,长期坚持可增强体能,并达到塑形的效果;广场舞使中老年人群增强自信、热爱生活、锻炼毅力品质、增强记忆力、保证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0.
广场舞作为我国一项群体性健身运动,近年来成为大众媒体关注的焦点。基于框架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和《南方都市报》2014—2017年以“广场舞舞者”为主题的报道进行了比较研究。《人民日报》呈现以政治框架为主,广场舞是政府机构进行政治宣传的工具;《中国体育报》的呈现倾向于体育框架的形式,官方体育机构将广场舞作为重要手段开展群众体育推广;《南方都市报》则用冲突框架,广场舞作为城市新移民群体以及底层群众“公共空间私有化”和“噪音扰民”的狂欢。在老龄化步伐加快和健康中国的战略背景下,大众媒介应采用积极老龄化的报道框架,关注广场舞舞者尤其是城市新移民群体社会资本的缺失和身份认同的困境,推动城市广场舞的规范发展,实现健康中国战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主要从银川市三区(西夏区、金凤区、兴庆区)广场舞开展现状和锻炼者健身过程中由于广场舞引发锻炼者和居民产生的各类矛盾进行调查,就锻炼者运动风险和各类矛盾认知现状进行分析.为锻炼者参与广场舞运动减少风险系数的发生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同时对广场舞开展现状及由于广场舞所引发的相关问题提出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从“疏与堵”看广场舞健身文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从“疏与堵”的视角,对广场舞健身文化发展进行研究,新时期价值与矛盾同在.一方面,在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和退休年龄过早的局势下,广场舞健身成为了女性中老年人新的生活重心,具有明显的积极性价值;另一方面,广场舞健身具有自发性,噪音污染、邻里矛盾激化和城市空间的占领是其矛盾之重。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立法与规避、疏堵结合将会有利于广场舞健身文化的流传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开封市广场舞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广场舞的参与人群大部分是教职工和退休员工,年龄以40岁以上为主要人群,女性居多。在广场舞的开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从锻炼者的角度出发,提出来一些实质性的建议,希望更好地促进广场舞在全民健身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城市广场舞运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对城市广场舞现象的研究也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近几年来有关广场舞研究的文章逐渐增多.然而,广场舞是一个城市社会复杂的文化现象,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广场舞运动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回顾与梳理,试图理清当前我国城市广场舞相关研究中的不足和缺失,旨在为广场舞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或见解,以推进广场舞运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蒋垒 《体育风尚》2020,(1):284-284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满足了物质需要的基础后更多的追求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人民的健身意识不断提升,广场舞被越来越多的人选做健身、休闲、娱乐手段。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广场舞进行研究,得出:广场舞的兴起主要是中老年人强身健体,人际交往需要和休闲娱乐需要。也有大背景下的健身指导不足和场地的匮乏,音乐伴奏和网络媒体的助推,从侧面和正面助推了广场舞的繁荣。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未成年人参与足球彩票存在的社会与法律问题进行探析。研究表明,社会风气、立法不完善以及责任主体的缺失是导致未成年人参与足球彩票的主要因素。未成年人作为法律禁止参与足球彩票的特殊群体,其博彩观缺乏正确的引导。深入推广"校园足球",以健康的博彩观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15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通过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对校园开展校园足球的要求是足球育人的功能。国家对校园足球给学生带来的教育作用和学生的自身发展高度重视,引起学校大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校园足球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从而让学生有发泄压力的手段。本文通过对校园足球发展的优势以及西部地区的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开展校园足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彭雪玲 《精武》2013,(19):51-51,53
广场舞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广场舞集健身.健美.健心.健脑等优势于一体,能够起到教育人、团结人、鼓舞人的作用。所以,将广场舞纳入到学校体育校本课程体系中,对于学生而言,有利于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调节学生心理状态,舒缓学生紧张情绪,塑遗学生优美体态;对于学校而言,有利于明确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方向,体现办学特色。基于此点,本文在介绍广场舞类型的基础上,对新时期将广场舞作为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重要意义以及课程开发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对广场舞特点和其产生的影响与发展瓶颈进行分析,建议政府应关心、重视老年人体育文化生活,尽力解决制约广场舞发展的瓶颈;学校和媒体应积极参与,加强社会各界关注,使广场舞健康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对广场舞在济南健身运动中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发展策略。结果显示,在社会转型期广大市民的健身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广场舞在各种运动项目中逐渐显现出独特的发展优势,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但也出现很多制约因素和社会不良影响,如场地设施不完善、缺乏专业指导、欠缺体育常识、扰民现象等。发展对策:1)鼓励乡镇居民、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男性参与广场舞锻炼;2)在高校尝试开设与广场舞相关的课程和政府定期培训非专业的广场舞组织者;3)完善广场舞组织管理,加强广场舞场地设施建设;4)针对乡镇发展的薄弱环节,促进乡镇广场舞发展;5)加强依法治理,解决广场舞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