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论体育生态系统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体育生态系统入手,阐述了体育生态系统的内涵、特征以及能量流动。体育生态系统是一个由人-体育-环境构成的复合社会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目的性、有序性、动态性、耗散性以及高度人工化的特征;其能量流动不仅有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的传输和转化,还有价值流、知识流、能力流的富集,并不断地促进各层次体育的发展。有助于我们深入地认识体育的运行规律,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态平衡系统,创造出良好的体育生态环境,更有助于我国体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体育生态系统的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关系、自组织特征以及非线性动力学过程,表明体育生态系统具备形成耗散结构的基本条件。分析表明,体育生态系统必须与外界环境保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交换,以使系统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  相似文献   

3.
李国岳 《体育与科学》2006,27(5):55-57,30
都市集聚是竞争优势产业发展的一个共同特征,是社会经济活动及其相关要素在空间上集中所引起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和成本节约以及效用增加的结果。我国体育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的都市集聚现象已经逐步显现,体育服务业的人口流、智力流、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日益得到聚集和扩散。都市集聚作为一种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空间组织形式,突出地表现了区位选择的发展特征,具有群体竞争的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成为我国体育服务业发展的潮流,是我国体育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  相似文献   

4.
体育运动包括两大类活动,即物质的活动与意识的活动。研究体育运动,不仅要重视物质现象与规律的研究,而且应当重视意识现象和规律的研究。人是体育运动的主体,而人是物质与意识的有机统一体。意识活动是人的独特优点。只有加强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掌握人的物质运动规律和意识活动规律,使二者协调互补,才能有效地推动体育腾飞。体育的日益科学化,更加强了对体育意识现象进行研究的地位,提高了其重要性的程度。因此,我们研究体育意识问题,不仅是面对一种现实,而且是为了面向科学和未来。  相似文献   

5.
体育生态的敏感因素与体育系统的良性循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谢雪峰  曹秀玲 《体育科学》2005,25(12):84-86,91
就体育人才、体育信息、政策法规体系3方面探讨体育生态敏感因素与系统良性循环的关系。结论认为,体育人才是促进体育生态系统不断进化和跃升的主要因素,体育人口是决定系统能量流的主体;体育信息是维持和调节体育生态系统状态的重要因素,体育生态中信息不对称现象及其利用,可以决定体育竞赛的成败;体育政策法规是体育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行政和伦理道德保证,竞赛规程和比赛规则是其技术保证和生命保障,尤其比赛规则是描摹运动项目生命的基因谱,是运动项目本质特征的文本体现。  相似文献   

6.
以普通生态学中有关竞争与协同的理论为基础,对竞技体育生态中的"干扰竞争"和"利用竞争"现象、机制进行分析.指出协同与竞争一样,也是竞技体育生态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机制和本质体现.论证竞技体育生态中无论是同类竞争还是异类竞争,均可能出现协同进化现象,存在竞争与协同进化对立统一的规律.阐明竞争与协同进化的对立统一,对于竞技体育生态的不断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运用迁移规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丽娟 《体育科技》2001,22(1):89-92
从形成动作技能迁移与干扰的主要因素、动作技能在教学中的迁移现象以及合理运用迁移作用等方面来探讨迁移规律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旨在更好地指导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安排,尽可能促进正迁移的实践,避免、防止和消除负迁移的消极影响,科学地安排教学进度,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迁移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体育教学中也存在迁移。清楚地了解和掌握迁移规律,并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加以运用,对缩短教学训练过程、促进学生排除干扰、提高学习效率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滕建宇 《体育科技》2004,25(1):64-66
通过探索与研究 ,揭示了体育教学不仅要遵循认识形成的一般规律、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以及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 ,而且还要了解体育教学相互关系即体育教学的迁移规律 ,迁移规律在各学科上的认识、掌握与应用 ,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迁移是指各种知识、技能、技术之问存在着的不同程度的相互影响,是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体育技能迁移规律是指把已经掌握的运动技能在接受新技能时进行转换,对新技能的形成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的迁移规律可以促进新的运动技能的形成,也可以阻碍新的运动技能的掌握,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和掌握技能迁移的规律,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新技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城市生态社区体育建设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确立了"人、社区、体育、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社区体育新理念。本文在探讨城市生态社区体育概念的框架下,提出了城市生态社区体育建设应该考虑物质体育环境、非物质体育环境和居民体育活动行为等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这样的观点,针对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特点,提出了城市生态社区体育建设区别与传统社区体育的三性,即"社群性、地域性和共生性",阐述了城市生态社区体育的建设特点与内容,并提出了城市生态社区体育建设的模式与不同类型城市生态社区体育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阐述了海洋体育文化概念,调查研究海洋体育文化现状;运用“文化生态学理论”,从物质保障、海洋气候、组织与制度、法制环境、人才培养等角度入手研究海洋体育文化生态发展的困境。结果表明,如火如荼的海洋体育文化活动与海洋体育文化生态发展相差甚远;提出海洋体育文化生态发展要提升思想认识高度;要增加对海洋体育文化生态发展资金投入的力度、要加强管理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要加强建设海洋体育文化组织、要建设和健全海洋体育文化生态发展的法律制度、要加强海洋体育文化生态发展的人才培养、要加强海洋体育文化生态发展的普及与推广等破解策略,使海洋体育文化生态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体育全球化进程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舒盛芳 《体育学刊》2007,14(1):23-26
体育全球化进程分为起始、快速发展和全面深化3个阶段。在起始阶段以体育的物质文化(体育项目)的传播为主要特征。在快速发展阶段,建立国际体育组织,统一国际竞赛规则和场地器材的标准以体育制度文化传播为主。在全面深化阶段,主要以体育观念文化传播为主。因为这一时期大量的人员流动必然要伴随着思想和观念的大流动。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体育生态研究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体育生态思想的萌芽、体育生态环境、体育生态结构、体育系统功能及生态平衡等方面,对我国体育生态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认为:涉及体育生态的直接研究在我国已有10余年,基本是零散、移植性和提出问题式的研究,整体上显得单薄,但仍有一定的先导价值和创新性;虽未冠以“生态”名称,然而与其相近或部分内容相契的体育研究较多,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创新是促进体育生态学诞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从文化生态视域分析河西走廊休闲体育的发展困境,探寻破解对策,以期优化河西走廊休闲体育的文化生态发展路径。结果显示:河西走廊休闲体育的项目发展受到文化和环境的共同制约,当前因只注重环境方面的区位优势,进而呈现出以下发展困境:民众之需难获重视,项目设计难融其中,市场活力难以激活。建议从文化生态视域提出搭建“传统+现代”的休闲体育平台,融入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休闲体育故事,吸收社会力量参与休闲体育运作管理,以期为河西走廊人民的休闲体育生活提供优质的文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在总结了我国南部沿海区域文化生态特点的基础上,应用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视角和相关理论,构建了一个包含体育物质、体育经济、体育社会和体育文化4个维度的南部沿海区域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把15个指标分成了发展和协调两类指标,分别给出了两类指标和总体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体教结合”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新时期仍面临着很多问题。加强和完善“体教结合”的管理机制,加强学校体育,改革竞赛制度,转移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重心,才能保证“体教结合”的长远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8.
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体育地理学微观研究的理论框架。认为:"人地关系"仍是体育地理学研究的主题;人的体育活动行为与体育场所空间(结构)关系的研究将成为体育地理学微观研究领域的热点,主要包括体育场所空间结构、体育场所空间感知、居民体育活动行为三大研究内容。体育场所空间结构研究主要包括体育场所类型划分、体育场所物质及社会空间结构等;体育场所空间感知研究主要包括场所意象、场所感、感知满意度、体育场所信息及体育知识的获取等;居民体育活动行为研究主要包括体育活动出行距离、出行时间、持续时间、圈层结构、交通方式、空间偏好等特征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19.
"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体育普及的两种不同形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是社会主义不同历史阶段的产物,分别代表着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前后两种不同的体育普及形态。系统地认识和比较了“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形态特征,以及两种体育形态更替转换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郑勇 《浙江体育科学》2007,29(1):87-89,93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探讨了体育教学模式及俱乐部体育教学模式的特点,对云南省普通高校目前全面推行俱乐部体育模式将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准俱乐部”体育教学模式向俱乐部体育教学模式过渡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