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三届奥运会羽毛球男单运动员的比赛特征进行比较,以期能够找出奥运会男单羽毛球运动员比赛的获胜规律和比赛特征,为我国羽毛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第30-32届奥运会男单比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奥运羽坛格局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新格局(日本、印尼、丹麦等国崛起);(2)男单比赛时间、间歇时间、局时间朝更长时间发展;(3)男单比赛以磷酸原供能为主,糖酵解供能为辅。糖酵解供能在羽毛球男单比赛胜负中将逐渐扮演重要地位;(4)自我效能获得与提高感有助于比赛获胜;(5)当今男单比赛呈现出5段特征,5-9拍限制阶段为争夺博弈最激烈的阶段。杀球依旧是得分主要方式,网前球的争夺将对比赛胜负产生重大影响。建议:(1)中国羽毛球男单应该顺应世界潮流,加强年轻球员的培养,避免出现断层现象;(2)培养运动员树立体能重要意识,增加体能训练;(3)增加糖酵解供能训练比例和次数;(4)增加智能及心理训练;(5)增加网前球以及杀球的练习比例。注意5-9拍限制阶段增加进攻,减少失误。  相似文献   

2.
随着羽坛男单四大天王的逐渐隐去,新一代各国男单球员在比赛中的表现,明显可以发现我国羽球男单已经不再是不可撼动的地位了,一家独大已经成为历史,世界羽坛男子单打已是百家争鸣。本文基于国家体育总局运动技战术研究中心最新研发的羽毛球技战术分析系统,采用录像观察统计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2018年南京羽毛球世界锦标赛四强选手中2名中国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运动员的击球得分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出石宇奇、谌龙各自的打法特点及战术思路。  相似文献   

3.
以2010年、2011年全英公开赛进入前八的20场比赛录像作为观察样本,通过数据统计,探讨了优秀羽毛球男单运动员的技战术运用情况。研究证明:优秀男单比赛拍数区间主要集中在“1—14”拍,比赛中多以网前技术(例如:“搓”“放”等)创造中后场进攻机会,而主要的得分手段集中在中后场杀球和前场封网。  相似文献   

4.
<正>本研究试图通过近年关键场次的比赛录像对世界优秀男子双打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接发的技战术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近年来世界优秀男子双打运动员在发接发中所表现出来的共性和规律,并对这些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更好地把握和了解羽毛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争取为我国男子双打发接发技术的提高做出一定的贡献。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世界优秀男子双打羽毛球运动员(摩根森∕鲍伊、古健杰∕程文  相似文献   

5.
羽毛球运动项目有1.55米高的网,把场地平分两个半场,比赛是在空间进行的,而且又有一定长和宽的场地限制。所以,要求羽毛球运动员身材要有一定的高度。运动员没有一定的身高,在比赛过程中便会吃亏。身材矮小的人,在比赛过程中要比身材高大的人跑得多;而身材高大的人进攻比身材矮小的人更具有威胁性。正由于这样,人们在选材中普遍注意运动员的身高。目前,世界上优秀男子羽毛球运动员的身高,欧洲选手在1.84米以上,最高者达到1.91米(丹麦的埃里克森),亚洲和我国的优秀男子选手的身高在1.80米左右,最高者也达到1.90米(中国的鲍春来)。随着社会的…  相似文献   

6.
刘波 《辽宁体育科技》2010,32(1):69-70,78
对中国男单羽毛球运动员林丹在15分制与21分制的两场比赛进行技术统计,总结出林丹在新赛制比赛中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羽毛球运动员在今后的新规则比赛中能更快的适应比赛,更好的发挥自身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21分制"对羽毛球男单技战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就"21分每球得分制"对羽毛球男单技战术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实行新赛制后明显缩短水平接近运动员之间比赛的时间,比赛的节奏加快;世界男单的基本格局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发接发抢攻的趋势得以推进,后场采用先下压控制的打法得以凸显,网前和平抽挡技术更受重视。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高水平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中采用的技术手段,以2016里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选手林丹和李宗伟为研究对象,对比赛进行得分技术、主动失分技术、前场中场后场技术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得分失分技术李宗伟较好,在不同技术使用次数上两人各有不同,本文指出双方技术特点及优势与不足,可为羽毛球运动员以后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羽毛球运动被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之后,羽毛球运动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从而促进了世界羽毛球运动技术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运动员。在目前举行的各级别的国际比赛中,各优秀运动员之间的竞争非常的激烈,一场比赛(包括单、双打)往往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结束。由于比赛时间的拖延,直接影响到竞赛的组织和编排,同时也影响到裁判员和运动员的休整以及观看比赛的广大观众、电视转播等一系列问题。为了使羽毛球运动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建议修改羽毛球赛制,控制每一场比赛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临时拍档     
王敬泽 《新体育》2014,(9):24-25
新加坡第一届青奥会上,羽毛球项目只设有男单与女单两项比赛。当时,青奥会这个概念第一次成为现实,一切都还处在调试阶段,人们也把目光主要集中在对金牌的争夺上。时任中国代表团圃长的蔡振华甚至在半程总结时点名批评羽毛球,说运动员们心态急躁。  相似文献   

11.
优秀少年男子羽毛球运动员运动后尿蛋白与运动强度高度相关。其运动后尿蛋白的恢复随强度增大而减慢。少年男子羽毛球运动员进行大强度比赛后15分钟尿蛋白阳性率100%,4小时后尿蛋白阳性率仍有65%。  相似文献   

12.
通过阐述心理素质对于羽毛球比赛的重要性,分析影响羽毛球运动员比赛的心理特征和具体表现,结论得出优秀的羽毛球运动员应该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列举培养良好比赛心理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对世界优秀男子羽毛球单打比赛的接发球技术进行分析,找出现今世界高水平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在接发球技术上的运用情况及对比赛结果的影响,以期为我国羽毛球运动水平的继续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女单告急?     
陈书佳 《新体育》2008,(4):14-15
英国伯明翰的街道两侧,张贴着2008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的宣传画,上面只有一个主角——世界头号男单、中国选手林丹。根据全英赛的传统.前一年比赛的男单冠军就会是下一年的“代言人”,在2007年实现男单两连冠的林丹也是连续第二年担此重任。  相似文献   

15.
我们曾报告[1]过羽毛球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平均心率达到183.4次/分。F·Mikkelsen等[8]发现在模拟比赛时的耗氧量接近运动员的最大耗氧量水平。说明羽毛球比赛时运动员心脏活动是相当剧烈的。本文目的是通过比赛后的心电图变化,进一步了解现代羽毛球比赛对优秀运动员心脏功能的要求,以便为训练提供生理依据。研究对象和方法对象为第八届亚运会集训队优秀运动员以及78年全国比赛男子团体前六名的主力队员共42人,在全国比赛、分区赛、亚运会选拔赛及第三届亚洲羽毛球邀请赛期  相似文献   

16.
界内     
《羽毛球》2019,(12):12-13
10.26军运会羽毛球比赛中国队夺5金10月26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羽毛球比赛结束,中国队在男子团体比赛中夺冠,又在单项赛中夺得女单、男双、女双和混双金牌,合计夺得5金5银4铜。10.27谌龙卫冕法国公开赛男单冠军10月27日,法国公开赛结束,中国男单名将谌龙在决赛中战胜印尼的乔纳坦,成功卫冕男单冠军。混双决赛,郑...  相似文献   

17.
在动作控制与学习研究领域中,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热点是知觉运动技能,这一技能是指个体根据环境和对手动作呈现的线索(主要是视觉线索)进行反应的能力。目前的研究表明,优秀运动员的知觉运动技能比一般练习者要出色;优秀运动员在对手击球前已经能够依据其前期动作线索做出较为正确的知觉判断;通过呈现比赛情景的知觉训练,初学者的知觉运动技能也能够得到提高。本文把羽毛球练习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编辑世界羽毛球大赛的录像,并制作成实验情景,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优秀运动员和一般练习者都存在着预判现象,但优秀运动员的预…  相似文献   

18.
羽毛球运动员专项情境中信息加工阶段速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44名专业羽毛球运动员和12名羽毛球初学者为被试,以羽毛球比赛情境片段和两种刺激信号为素材,对优秀运动员知觉技能中快速反应的内存机制进行了实验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羽毛球专项情境中,与初学者相比,优秀运动员并不是在所有的三个信息加工阶段都表现出较快的加工速度;2)专业运动员比初学者具有快速的刺激辨别,这一指标是评价羽毛球运动员与非运动员的有效指标;3)不同水平运动员在反应选择阶段没有显著的加工速度差异;4)与中等和初学者相比,高水平运动员具有快速的应答编程速度,应答编程阶段的加工速度是水平相近的优秀运动员的有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9.
李莉 《精武》2014,(36):167-167
相比于篮球、足球等体育运动,羽毛球的运动量、对抗性要小一些,加之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对参与人数的限制也不大,所以深受高校学生的喜爱,在高校的普及率较高。学生的羽毛球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高校有的推出了业余的羽毛球比赛,甚至几所高校联合组织了羽毛球比赛。但是在比赛中会存在怯场的现象,很多平时技战术水平都不错的学生,却往往在比赛中发挥失常,取得的成绩也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因为怯场心理导致在比赛中失利。因为怯场,失误明显增多,越失误心理越紧张,进而导致失误越来越多,进入了恶性循环。该文对比赛中羽毛球运动员怯场的表现极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谌龙和李宗伟在比赛中运用的各项技术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出双方技术特点、得失分偏向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旨在为提高我国羽毛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