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大课间体育活动与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与展望,为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实践创新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方法针对现在学生的身体特点对岳阳市4所中学初二学生特编制了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并实施。结果表明: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能更好的对中学生身心健康提供帮助;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能更好的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能更好的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建议: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学生健康情况;挖掘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资源,加强对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的宣传和了解;组织有权威性、有社会影响力的校内比赛甚至校际比赛,用这种荣誉感去促进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向全国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操"进行推广,同时需要各学校的管理部门能加以重视,积极的投入与配合实施。  相似文献   

3.
就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思考,提出:在遵守大课间体育活动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挖掘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潜在功能,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管理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体育师友》2015,(5):32-35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学校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是"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保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健康。基于广州市增城区派潭中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提出全体性、科学性、创新性、安全性的实施理念,探索适合农村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方案,论证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对育人育体、立德树人作用,促进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体育师友》2015,(2):72-73
通过走访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15所中小学,对这些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认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功能和作用应该是舒展身体、调节身心,而不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认为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1.活动场地受限;2.组织形式异化;3.运行机制不合理。最后提出三条建议,希望大课间体育活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6.
张子福 《体育风尚》2020,(1):215-215
小学教育虽然简单浅显,但它却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只有小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今后的学习才会更加的轻松。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将音乐体育等课程过于忽视,动不动就出现霸课现象,导致学生不能全面发展。所以在新课标中,将小学体育大课间的活动放在了突出位置。本文从"在大课间活动中给学生灌输正确运动理念""在大课间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大课间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讲述了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及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进行了传承性、普及性、实用性、可选择性和趣味性这五个方面的可行性分析,为大课间开展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更好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方案。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现场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与新《课标》视角下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实施方案等进行积极研讨。结果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之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健康水平,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但目前的现状还存在种种问题,改革势在必行。结论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各方需高度重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参与性,加大时间和经费的投入,切实提升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体育师友》2019,(6):24-26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实现育人的有效载体,它在全面实施快乐体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显现出重要的作用。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打破传统的课间操活动形式,形成了具有特色的"1-1、2-2、3-3"改革理念,让全体学生在自编自练自创中体验大课间的乐趣,在快乐体育中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大课间改革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为学生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2004年4月3日,中宣部和教育部从文化战略的高度联合颁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实施纲要》.《纲要》要求:“中小学各学科教育要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内容.体育课要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葫芦岛市四所高中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调查研究,从中随机抽取600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从葫芦岛市大课间体育开展现状进行着手分析,通过对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动机、项目以及大课间的组织管理等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提出相应的高中开展大课间活动的合理化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李沐春  白莉 《体育教学》2023,(S1):17-18+21
大课间不仅丰富了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还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载体,同时还是学校体育教学的补充,更是学校对外展示素质教育的一张名片。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许多传统大课间项目被现代模式所取代,以课间操和跑步为主,让大课间活动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失去参与兴趣的同时,体质健康水平也是逐年下降,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新鲜血液的注入是实现学校体育大课间有效开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张红芳 《精武》2012,(32):47-47,49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重要举措,是牢固树立和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实现“人人享有体育与健康”目标的具体实践。本文对影响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开展大课间活动的发展策略,以期为大课间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体育大课间活动是一项非常有实践性和健康性的活动,它的特点是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和综合素质。本文在分析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创新策略:着力实现学生体育认知水平的提高;锚定大课间活动的目标与内容;设计科学的体育大课间运动负荷;确定有效的大课间活动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最有效的方式。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学校在每天早上、上午、下午第二节课课后安排20-30分钟的时间,组织全校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对学校传统的课间操活动进行改革,改变了学校课间操长期固守的一种模式,使得其时间延长、项目增加、内容丰富,充分使学生动起来、玩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达到强身健体、休息调整等功效。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好落实"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文献资料法、现场调查、走访等方法 ,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计原则、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活动开展后的效果等几方面作了实践和理论上的探索 ,以期丰富目前匮乏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理论 ,为使其在全国各地的全面展开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体育与艺术“2+1”的内容及落实的必要性 1、大课问体育活动和体育与艺术“2+1”的内容:(1)大课间体育活动足指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增加艺术因子进行拓展提高的一种学校体育教学形式,是对传统课间操的改革与创新,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通过科学有效地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促成学生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一、品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策略 1.成立学校体育领导小组,研定品牌大课间活动的目标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重要举措,是牢固树立和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实现"人人享有体育与健康"目标的具体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9.
汤建专 《体育世界》2014,(11):125-126
大课间活动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只不过传统大课间活动是以课间广播体操的形式进行,这种模式在形式上较为单一,内容重复,对学生的运动兴趣作用不大。而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则提倡增加活动时间,丰富活动内容,突出学生个性,让学生在大课间活动中得到健身与娱乐,促进其掌握体育锻炼方法,促进其快乐运动,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20.
采用调查法对常州市初级中学就大课间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学校都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宣传工作,有利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大课间活动主要采取做操和跑步,形式单一,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较为丰富;影响大课间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场地和体育设施,学生的学习负担重严重影响到学生的锻炼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