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运动生物力学快速诊断技术手段,不仅可以为教练员提供简明的运动学量化指标,还可使运动员及时认知自己技术动作的优劣,为今后完善技术动作在脑海里烙上感性印记。作者采用激光测速仪、JVC高速数码摄像机和SIMI图像分析系统(或其它系统)选择山东省田径队优秀跳远选手蔡鹏、撑杆跳高选手刘飞亮和标枪选手为研究对象。作者认为: 1.该系统特别适用于技术训练课中的适时诊断,它实现了适时采集、适时分析的诊断目的,并且能够定量分析和定性  相似文献   

2.
起跳技术也是衡量跳远技术的主要指标。研究从跳远的起跳技术特点出发,对第11届全国运动会男子跳远前8名运动员起跳阶段的时间参数、速度参数和角度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前国内优秀跳远运动员和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运动员起跳过程中,转化阶段变异性偏大,导致起跳阶段的动作稳定性较差;转化和蹬伸的时间过短,最终影响到起跳效果;腿部蹬伸能力与较快速的助跑速度不相匹配,出现了助跑速度快但无法腾起的现象,都反映腿部蹬伸力量欠缺。  相似文献   

3.
对国内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和世界顶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利用率、短程和全程助跑跳远成绩差、K值三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利用率明显高于世界顶级选手,但技术评定等级低于世界顶级选手,主要原因是起跳环节存在差距。不同运动员最佳的助跑速度利用率存在差别,高助跑速度利用率需要有与之相对应的起跳能力和跑跳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跳远起跳阶段摆动腿摆动的运动学特征及对起跳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采用 JVC高速摄像系统对参加第 4届城市运动会 (1999,西安 )男子跳远比赛前 10名运动员起跳过程摆动腿动作运动学特征及对起跳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 ,摆动腿摆动技术在跳远起跳过程中对增加身体重心垂直速度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摆动速度在蹬离地面至最大缓冲阶段角速度不断增加 ,蹬伸阶段角速度为零 ,其特征与运动生物力学有关原理相符 ;与国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相比 ,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瞬间摆动腿摆动时机晚、速度慢、摆动幅度较小 ,从而影响了起跳效果 ,这是影响跳远成绩提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笔者采用高速摄影、影片解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西安体育学院男子跳远运动员和国内外优秀选手助跑速度变化而影响起跳效果的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跳远助跑各段落速度的变化对起跳效果及成绩产生很大影响;西安体育学院男子跳远运动员绝对速度低,起跳前两步速度、速度利用率呈下降趋势,影响起跳初速度;跳远起跳前一步的速度、速度利用率对提高起跳效果要比起跳前9—10m段的速度、速度利用率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跳远起跳过程中髋关节技术特征是跳远动作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对提高与改进跳远起跳技术有着重要的影响,掌握在跳远的起跳、着板、缓冲、蹬伸阶段"送髋"的角度和方法,为提高我国跳远水平提供具体量化参考指标。研究方法:根据我国运动员调控髋关节运动的状况和国内与国外优秀运动员跳高的差距,通过对比研究起跳过程中髋关节技术特征。研究结果和结论:跳远运动必须合理地完善起跳技术动作,在训练中专门发展髋关节肌肉的力量,以及髋关节灵活性,有意识地运用髋关节动作协调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探讨了起跳速度对优秀跳远运动员成绩的影响。研究表明:跳远运动员在起跳阶段的速度损失是相对恒定的,在采用最大可控速度助跑的基础上,起跳技术训练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尽量大的提高起跳阶段的垂直速度上来,而过分强调起跳着板阶段起跳脚的“扒地”动作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我国优秀男子跳远优势和不足,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运动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优秀运动员在腾起初速度、水平速度和起跳时间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我国优秀运动员在这三方面运动能力是较强的。(2)我国优秀运动员腾起角度、垂直速度和运动成绩与国外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我国优秀运动员腾起角度和垂直速度都小于国外运动员可能导致跳远成绩小于国外运动员。(3)我国优秀运动员腾起角与垂直速度都小于国外优秀运动员原因:①是运动员起跳腿缓冲和蹬伸能力不足;②是摆动腿和手臂的摆动速度慢;③是髋关节和骨盆运动原因;④是运动员最后3步积极加速上板意识不足。  相似文献   

9.
采用IVC高速射像系统对参加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男子跳远比赛前10名运动员起跳过程摆动腿动作运动学特征及对起跳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摆动腿摆动技术在跳远起跳过程中对增加身体重心垂直速度起着重要作用;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摆动速度在蹬离地面至最大缓冲阶段角速度不断增加,蹬伸阶段角速度为零,其特征与运动生物力学有关原理相符:与国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相比,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瞬间摆动腿摆动时机晚、速度慢、摆动幅度较小,从而影响了起跳效果,这是影响跳远成绩提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外优秀男子跳远选手起跳阶段技术对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文献资料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跳远选手起跳阶段的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选手的技术差距并非是水平速度损失率大,相反速度的利用率明显优于外国优秀选手;而起跳角度偏小。起跳腾起垂直速度慢等问题,是影响我国优秀男子跳远选手提高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起跳技术比较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为探讨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在起跳技术上的差距,笔者将二者在最后两步及起跳中的多项技术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我国选手在技术和能力上都与世界选手有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跳远及三级跳远三次起跳后的腾空初速度、起飞角和身体总重心的高度,决定着跳远和三级跳远的成绩。跳远和三级跳远的科学研究证明:获得最佳运动成绩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起跳初速度和起飞角。对高水平和较低水平的跳远运动员跳远技术生物力学研究证明,当起飞角保持在18°~24°时,腾空初速从8.5米/秒增加10.6米/秒,能使成绩相应从6.9米增加到8.9米。助跑的最后几米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腾空初速度和运动成绩,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是密切相关的,其相关系数男子为0.943(波波夫),女子为0.875(萨尔吉祥)。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影响国内外优秀跳远运动员成绩因素的对比分析,发现影响我国跳远成绩的因素是运动员的绝对速度较低,腾起的垂直速度和腾起角较小,起跳能力较差等,但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在速度利用率和落地动作等方面优于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  相似文献   

14.
为了找出目前我国女子跳远运动员技术存在的问题,为其动作技术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运用文献资料法、三维录像解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起跳动作进行三维录像解析分析。研究得出:八名运动员的着地角均偏小,不利于快速起跳动作的完成;郑艳、陈水清和邹畅三名运动员的蹬地角均偏小;除陆敏佳和许小令外,其余六名运动员起跳扇面角偏大,降低了起跳效率。八名运动员起跳腿部力量偏弱以及抵抗冲击力的能力差,导致缓冲效果不理想;八名运动员都较好的控制了腾起角度,但绝对速度偏小使我国女子跳远运动员的腾起初速度与优秀运动员之间的差距加大。  相似文献   

15.
对跳远助跑技术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跳远技术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技术部分组成,其中助跑是跳远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环节.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跳远成绩的好坏.因此,国外教练员、运动员及体育科研人员都重视对助跑技术的研究,了解他们对跳远助跑技术的认识,对于我们科学地把握助跑技术本质及技术特点,进而推动我们跳远训练的科学化有重要意义.一、助跑速度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影响跳远成绩的因素中,助跑速度对成绩的作用已大于70%,进一步加快跳远助跑速度已成为当今跳远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对优秀跳远运动员测定的结果表明,助跑速度从每秒6.9%米增至8,90米,这时离地初速度从8.5米/秒增至9.6米/秒;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具有很高的相  相似文献   

16.
跳远起跳技术是由起跳腿的“缓冲与蹬伸”和摆动腿的“蹬、摆”两个技术构成,作为跳远起跳动作的重要技术构成之一的摆动腿摆动技术对整个起跳起着重要的作用。就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在起跳中摆动腿技术有关的运动学参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探讨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中摆动腿技术的运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在起跳中摆腿技术有关的运动学参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探讨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中摆动腿技术的运动学特征,旨在从中找到解决跳远技术教学、训练的突破口。研究对象:本研究所选择的对象是参加2004年5月20日在石家庄举行的全国田径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男子跳远决赛前8名运动员,运动水平均为运动健将,平均成绩7.73m±0.208。最好成绩8.11m,最差成绩7.55m。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信息处理法。结果与分析:1.跳远起跳过程中摆动腿的作用在起跳离地瞬间,人体有前旋的转动动量,根据运动生理学…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1名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特征的比较研究,认为: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只有各方面素质均衡发展提高,各项技术最佳组合与匹配才能取得优异成绩;世界跳远运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有赖于跳远运动员短跑速度的发展;保持一定的水平速度,努力提高速度转换率,增大腾起垂直速度和腾起角度,这是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的最显著特征;助跑最后6 ̄1m的速度、腾起速度垂直分量、腾起角度、水平速度转换率、水平速度损失率是综合评价跳远起跳效果的最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跳远助跑与起跳的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跳远的远度是由腾空初速度、腾起时的起飞角度和身体重心腾起的高度所决定的。从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跳远技术来看,一般的腾空初速度是9.2—9.6米/秒,起飞角是19—24度、身体重心腾起高度为50—70厘米。而要达到以上这些要求,最后一步助跑速度必须在每秒10.0—10.70米之间。这就给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使它成为跳远技术中的关键。那末,如何搞好助跑与起跳结合呢?通过对国内外跳远运动员资料的综合和分析,笔者认为,在运动员最后六步助跑和起跳两方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对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23人起跳技术影片的解析,并与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有关环节运动学参数变化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绝对速度较低,在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损失较小,从而获得的垂直分速度亦较小,腾起角度相应偏小,运动员的起跳能力较差,在快速助跑中跳不起来。提高跳远运动员的绝对速度能力,应是我国跳远速度训练的重点;正确处理“跑得快与跳得起”的矛盾,仍是我国跳远技术训练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