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课的运动量是指体育课安排的身体练习对学生生理影响的大小。它是衡量一节体育课增强学生体质效果如何的重要依据之一。如果运动量过小,就不能有效地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学生的体质;如果运动量过大,就会造成学生的过度疲劳,易发生伤害事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那么怎样安排体育课的运动量才算合理呢? 一、运动量的安排要根据中学生机体活动能力的规律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各器官系统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体育课运动量过小,就达不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运动量过大又会引起过度疲劳,影响学生的文化学习。因此,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强度、密度、时间和数量,是增强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能、技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对高校体育课运动量的安排作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体育课的运动量,是指在课内安排的身体练习对学生生理影响的大小。如果运动量过小,就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效果不大。相反如果运动量过大,也会对学生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只有运动量适当,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如何安排好体育课的运动量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的:一、首先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生正是处在长身体时期,机体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他们都爱好活动,好表现自己,而且在活动中喜欢进行比赛。根据这些特点,在课堂上讲解动作要领时,尽量要做到简而明。有时采用边讲边做示范,有时先讲、后做示范动作,  相似文献   

4.
要想使一堂体育课,能得到预期效果,运动量的安排则是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的客观依据之一,不适宜的运动量,过小使学生的体质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过大会超过学生生理负荷量,影响新技术的掌握,更严重的则会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运动量如何为好?笔者想通过自己的体育教学实践,提出些不成熟的看法。一、安排运动量应根据少年儿童的生理特点  相似文献   

5.
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方面。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有地放矢的选择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法、运动量、其大小、多少,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任务要求过高,教材内容过难,组织教法与运动量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教学中是注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还是注重“三基”教学?对这个问题在认识上和实践上都有较大分歧。有不少教师认为,只要使学生得到充分锻炼,运动量适当,就是一堂好的体育课。这些教师在体育课中特别注重运动量,甚至以运动量作为衡量一堂体育课是否成功的标准。他们不是根据大纲规定的教材内容去组织教学,而是以能吸引学生,能加大运动量为安排内容的依据,使体育课成了进行体育  相似文献   

7.
1.体育课中教师不安排适宜的运动量,学生增强体质的目的是无法实现的。负荷过大或过小都不利,只有适宜的负荷才能使机体产生良好的效果,对于掌握运动技能,技术和发展身体才有价值。在体育课中以多大的负荷,才能产生良好效果,涉及到一个评价标准的问题,这个标准就是本探讨的内容。现  相似文献   

8.
一、研究的目的: 随着学校体育教学科学化的不断发展,对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把课的运动量和密度安排得更加合理,使学生不仅掌握运动技能,而且又有利于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因此,正确的掌握和评定体育课的运动量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一般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在一堂课中进行繁琐复杂的  相似文献   

9.
准备活动是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准备活动安排得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体育课的进行和教学效果。而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有一定的难度。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认为,要安排好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必须考虑到体育课的类型体育课有新授课、复习题、考核课,针对不同的课型,准备活动亦应体现出不同的特点。新授课重在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一般来说运动负荷比较小。准备活动宜安排一些一般性练习,适当安排一些诱导性练习;复习课重在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0.
合理地安排体育课的密度、运动量,是衡量体育教学效果,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向。研究体育课的密度和运动量,就在于从课的任务,教材要求、学生情况、教学条件等实际出发,加大课中各项活动合理地运用时间,特别是处理好练习密度与其他各项活动密度的关系,使课的各项安排符合练习过程中学生身体生理变化的规律,使学生身体获得适宜的运动量,这对于有效地利用上课的时间,检查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调控运动量应注意的五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保证体育课能够有较高的学习质量,不仅要让学生能够熟悉和掌握一些相关的运动技能,更要通过练习的过程,让学生达到一定的锻炼效果。因此就要求体育课必须要有一定的运动量。不过对于运动量到底如何调控,许多教师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往往认为冬天的运动量可以大一些,到了夏天,运动量则必须减小,以免导致中暑等可能影响教学安全的事情发生。更有一些教师怕运动量大了,或是安排一些有难度的教材,学生学习起来有可能会出现教学事故,于是乎出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考虑,把体育课的运动量一减再减。这样一来,直接使得体育课运动量…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体育课是青少年能否获得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量是体育课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用生理方法作为检查运动量的指标很多,如脉搏、血压、血红蛋白、尿蛋白、最大吸氧量、体重、心电图等等。其中以脉搏指标简便易行,而且实践证明运动量的大小与心率变化密切相关,故普遍用测量脉搏变化作为评定体育课运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谈谈体育课结束部分的整理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有部分体育教师不注意体育课结束部分整理活动的科学性。在结束部分安排一节徒手操,或随便练习一下就下课。他们认为运动量在这部分越小越好。也有些教师在结束部分安排素质练习,使这部分的运动量很大。经过体育课锻炼的学生在结束部分中得不到真正整理和恢复,对下节基础理论课  相似文献   

14.
少儿田径启蒙训练的运动量安排武汉市江岸区体委张昌跃儿童启蒙训练是优秀运动员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起蒙训练阶段,运动量必须合理安排。如果运动量安排过大,会对起蒙的学生在心灵上增加恐惧感、害怕训练。运动量安排过小,对启蒙学生训练负荷、技术质量达不到要求。只有...  相似文献   

15.
体育课中,从始至终都在运用各种队列和队形的变化来组织教学,完成课的任务。体育教师如果善于运用形式多样、布局合理、变换迅速的队形,不仅可以使一堂课组织得严谨,从而提高课的密度和科学地安排运动量,也能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之目的。因此,体育教学中,运用多种队形的能力,是体育教师组织教学的基本功,为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对此应该引起充分的重视。几年来,我们通过多次指导体育系学生教育实习,观摩中学体育课和访问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体育教师,感到当前体育课在组织与运用队形方面,存在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体育课运动量的安排是否科学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了解和掌握运动量曲线的趋势,使之符合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变化规律,据有关资料和教学实践中的观察,中、小学体育课运动量曲线基本上可分六种类型: 第一种:早峰型(如图1) 运动量曲线的高峰出现在课的前半部,呈现出先高后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而且必须大步跟上,才能适应我国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体育课改革,不能局限于课的结构、组织教法、运动量密度等。我认为首先是否从下列五个问题去寻求探讨:一、中小学体育课的课时安排;二、中小学体育课的教材内容;三、编写中小学体育课课本;四、改进考勤评分制度;五、场地器材和体育经费。  相似文献   

18.
夏季气候炎热,给室外体育课教学带来一定困难。为了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结合本地区气候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专排教学内容。内容的安排既要考虑学生的耐热能力,又要考虑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增强其体质的目的。2.运动量不宜过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掌握好课的运动量和密度。开始部分时间不直过长,应随时观察学生的身体情况。对体弱和体温调节能力差的学生要区别对待,提出不  相似文献   

19.
序言扬州会议召开一年多来,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与提高,许多学校在如何提高体育课的运动量与运动密度上化了很大的功夫,获得了一定的成绩。近一年来,我们曾对各种类型的几十节公开教学课和一般教学课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公开教学课之所以在运动量、运动密度等方面能够安排得比较合理,是因为大多经过了事先周密地预计了课的运动量和运动密度,而很多一般教学课在运动量与运动密度安排上显得不够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学校体育的目的在于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体育教学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中心环节,所以体育课要有适宜运动量,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因此,上体育课时,体育教师都十分注意,如何根据课的任务、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等,合理地安排好课的运动负荷。而人们也常常把运动负荷作为评定体育课质量,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体育课的运动负荷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许多评定负荷的指标,其中,以平均心率和运动量指数为最常用的两个指标。但实践中,我们发觉这两个指标是存在差异的。到底用那个指标更可靠些?本文就是为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