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球类项目比赛在奥运会中占据了显著的地位。最早进入奥运会比赛的球类项目有四项:草地曲棍球、水球、足球和篮球。然而这些项目也不是齐头并进跨入奥运会比赛门槛的。第一届奥运会上根本看不见球类比赛的踪影,1900年第二届奥运会水球才第一个挤进奥运会比赛,1908年第四届奥运会草地曲棍球和足球随之也进入奥运会比赛,这届仅有英国和法国两支足球队参加,从这时开始足球运动便风靡世界,成为体育比赛中最精采的节目。相比之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落实“学、练、赛”一体化,促进学生技能运用能力的提升,探索球类教学中教学比赛要素,本文将足球、手球、曲棍球等运动项目共同特点结合起来设计教学比赛,并进行实践,旨在挖掘教学比赛在球类教学中的育人价值,并根据在设计和应用球类教学比赛中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球类比赛数学模拟竞技诊断的理论与方法,并用乒乓球比赛的数学模拟竞技诊断实例进行了说明。数学模拟竞技诊断的基本思想是用一个比赛状态(技术或战术)转移概率矩阵概括地描述一场球类比赛,在此基础上通过马尔可夫链计算比赛获胜概率并进一步确定各种比赛状态(技术或战术)的竞技效率值。与传统的球类比赛分析方法相比较,数学模拟竞技诊断不但能通过各种比赛状态的转移概率对技、战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而且能确定各种比赛状态(技术或战术)对整场比赛获胜概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竞技运动是现代社会中最具社会性的体育形态,是比赛性的体育活动。发展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市场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出发,从社会文化土壤、制度保障、大众生活参与等三个方面反思了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存在的文化缺失问题,并从体育强国战略、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精神信仰认知的高度整合和确立中国竞技运动项目发展的文化使命,最后基于文化缺失的问题和文化使命提出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5.
竞技运动是现代社会中最具社会性的体育形态,是比赛性的体育活动。发展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市场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出发,从社会文化土壤、制度保障、大众生活参与等三个方面反思了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存在的文化缺失问题,并从体育强国战略、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精神信仰认知的高度整合和确立中国竞技运动项目发展的文化使命,最后基于文化缺失的问题和文化使命提出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部分球类项目发生与发展的共同特征出发,论述了现代球类项目发展延续的内部外部条件。提出项目的内在科学与和谐是现代球类运动发展完善的基本动力,群众基础、竞赛活动、体育组织的存在是球类项目普及与提高的外部环境。文章还具体分析了某些项目内在的科学与和谐原理,并对发展过程中竞赛规则的修改对维持科学与和谐的作用做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球类项目发展中的哲学规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和哲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球类项目(主要以乒乓球、排球、篮球为例)发展中的哲学规律及其重要范畴进行了阐述.对球类项目的演进历程做了较为细致而全新的思考,揭示了球类运动发展的形态、方向,为其向更高水平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球类比赛时教练员决策中的模糊思维张原耕,朱鹏球类比赛(以篮、排、足球为例),具有极大的波动和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就是随机性和模糊性.面对紧张激烈的对抗比赛,教练员要把握比赛中的不确定性.做出正确的决策,其决定性因素是科学思维.而把握模糊性的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9.
汪华 《体育师友》2013,(1):67-68
球类项目因为具有极强的趣味性、观赏性、娱乐性及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因而受到青少年学生的喜爱。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效果却不尽人意,懂比赛、会比赛的学生占比太少。文章探索了球类教学的方式方法,为学生在中学阶段尽快学会比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博弈论在高校球类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在高校球类教学缺少具体应用型人文教育的教学模式,提出把博弈学理论用到高校球类教学中来,运用参与人、行为、信息、战略等博弈论基本概念,重新设计高校球类课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把球类教学过程转变为博弈理论实践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球类比赛的博弈中,提高学生参与、竞争能力,与人沟通、合作能力,善于博弈、运筹能力.充分发挥球类教学具有博弈特点突出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人文素质,为高校体育球类课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今天,人们很难相信竟会有一千人在同一场地,同一时间进行球类比赛。然而,在美国印第安人中间,却确实盛行过这种比赛。他们称这种由一千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进行的球类比赛为Baggatauay,用它来发展力量、速度和耐力。欧洲人移居北美后。也开始从事这项运动。加拿大的法国移民称它为长曲棍球。这是由运动员使用的长球棍而得名的。球棍看上去很像主教手中装有一个网子的手杖,这种手杖叫Crosier,  相似文献   

12.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双向理论的导引下,球类领会教学法形成了项目导入、比赛赏识、战术理解、临场决断能力培养、技能执行和运动表现等单元构成的教学流程与模式.领会教学法学习效果的评量采用技能评量、认知评量、情感评量与社会行为评量等方法.领会教学法具有运动情境中的乐趣激发、学生技能战术的自主性提升、游戏比赛的系统设计、战术与技能的双向驱动和益于终身运动习惯养成等特色,对摆脱以运动技术传习为核心的旧观念、形成球类教学新思路具有典型的示范性.  相似文献   

13.
球类专选课"联赛制"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学生上体育课的本质需要出发,以"游戏精神"为指导,在球类专项课中实行"联赛制"教学模式.实践证明,此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球类的热爱,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领会教学法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在体育教学中,评价学生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许多体育教师评价球类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针对于球类的技巧及技术,而并非评价学生进行该项球类比赛的整体表现能力,例如篮球课中,教师往往评价学生的传球、运球、投篮等等,至于整体比赛表现的评价,例如,进攻、防守、何时传球及如何传球等战术,则常常被忽略。众所周知,教师教导学生学习球类活动的目标之一是进行教学比赛,那么评价应针对此目标进行。以足球为例,进攻球员利用很多时间营造空间,有利进攻。相反,防守球员也不断补位,紧盯球员,保护守门员,以上等等的表现在进行比…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合理比赛时间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临界比赛体能的概念,得到了几种球类比赛合理比赛时间,以供运动员、教练员及有关负责竞赛部门组织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蕾 《新体育》2008,(2):48-50
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上,网球比赛占据着球类比赛的重要地位,直到1924年夏季奥运会,网球比赛金牌历来为欧美网球运动员争夺的重点项目。不过,当时的奥运网球比赛仅仅设立了男子单打和双打比赛,女子运动员不得进入奥运赛场。  相似文献   

17.
球类竞赛中的佩寄制武汉体育学院李正荣,姜元章球类比赛中,根据比赛的目的、经费、队数以及场地等因素可选择循环制、淘汰制或混合制。所谓混合制就是在一次竞赛中同时采用循环制和淘汰制。采用混合制时,常把竞赛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前一阶段采用分组单循环,后一阶段采...  相似文献   

18.
记得两年前,当向同学们征集大课间的游戏项目时,孩子们竟不约而同地建议躲避球,海式躲避球运动是北京市海淀区教委体卫中心为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促进群体活动,而根据本区特点设计的一种竞技游戏运动,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属于新兴球类的体育项目。它是一项集体攻守交替的球类活动项目,具有趣味性、集体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当然每一种  相似文献   

19.
1.球类比赛数学模拟竞技诊断方法(1)比赛状态(技术或战术)的转移概率矩阵球类比赛数学模拟竞技诊断的基本思想与方法是由德国学者拉姆斯(Lames,1988)提出来的,即用比赛状态(技术或战术等)的转移概率矩阵概括地描述一场比赛,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尔可夫链计算比赛获胜概率,并进一步确定各种比赛状态(技术或战术)的竞技效率值。(2)比赛行为的竞技效率值计算方法①由原始比赛状态转移概率矩阵计算比赛的获胜概率。②比赛中的某个比赛状态根据一个偏移公式(lames,1991)提高或降低其原始转移概率,同时与此行相关的其他比赛状态依据补偿原理按比例降…  相似文献   

20.
于少勇 《体育学刊》2007,14(9):114-118
从团队层面出发,基于集体球类项目球队的团队特征和认知的双重过程理论,沿着集体球类项目球队从组建——发展——稳定这一逻辑思路,抓住信任形成的动态性本质,构建了球队信任形成的动态模型,指出了集体球类项目球队信任主要有预设信任、认知信任与情感信任3种形态,分别通过启发性途径、系统性途径与习惯性途径形成,3种信任形态因其特性差异而对团队成员行为具有不同的影响,并分别存在于体育团队运作系统中的管理-整合机制、动力-激励机制、制胜力-打造机制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