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文章通过走访多家自闭症儿童干预机构,查阅中外多种相关文献,采用合并同类的方法较详细地归纳目前主要干预手段与方法,发现并提出一些问题:如受干预自闭症儿童体质状况显著下降;对运动干预方法使用不当;干预方法跨学科整合不足;体育干预杂糅于其他干预方法,缺乏独立性。基于此,提出建议,即相关机构及家长应适度改变干预理念并调整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8周的低强度的走跑运动对6名14~20岁的自闭症患者的AETC(孤独障碍疗效评定量表)、BMI、肌肉含量、体质率的影响。探讨低强度走跑的运动干预对自闭症患者影响的相关关系。方法:对6名14~20岁的确诊的自闭症患者进行运动干预,测试前后的身体成分和AETC量表测评。结果:AETC量表评分下降,体重整体增加、体脂率整体上升。结论:运动干预对自闭症患者有积极的影响,且运动干预时机越早越好;与自闭症患者相处需要在鼓励、表扬和奖励的氛围中进行的,对于他们的运动干预需要增加力量训练;自闭症患者的运动干预是需要长期进行的,不仅仅是学校教育上,家庭教育中运动干预也是急需的。  相似文献   

3.
张顾问  徐凯  高润  瞿涛  叶强 《体育科研》2017,(3):99-103
检索2000年1月-2015年12月间有关文献,通过分析自闭症运动干预已有研究,探讨运动干预促进自闭症行为改善的方法和原则。研究表明,除了对健康状况和身体活动水平的明显改善,运动干预对于自闭症患者的行为改善也具有积极正向效果,主要集中在重复性行为、社交行为和问题行为等方面。研究认为运动干预可有效辅助传统成熟的行为干预方法,如果实施得当、合理地增加体育活动对自闭症进行干预可以帮助他们克服许多困难,提高生活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4.
自闭症儿童体育游戏干预个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包含三种基本特征:人际关系隔离、语言交流困难、行为障碍.目前对自闭症的干预主要方法有药物治疗、行为纠正和训练、早期教育和训练等,体育运动干预方面研究较少.本研究拟探讨体育游戏干预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采用了文献资料调研、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对2名自闭症儿童进行体育游戏干预研究,干预措施为在原属班集体中开展促进沟通、交流、合作的体育游戏教学,研究结果表明,经过3个月的大量密集干预,2名自闭症儿童在人际交往、语言交流方面均出现较明显的进步,大部分基本沟通行为有所促进,问题行为中不服从不合作行为和退缩行为减少,但其他方面没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自闭症儿童通常经过体育教育能获得形成各种活动所需的感觉,并也能籍着运动技能的习得与身体的意识,增进各种心理机能及情绪,增进其沟通能力的发展,进而达成自我意识的感情。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科研方法,对山西省自闭症儿童的体育教育现状(包括体育课程安排、体育教师师资、场地器械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对策与建议,以促进自闭症儿童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进而使自闭症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6.
号称“百慕大三角”、“特殊儿童之王”的自闭症是一种由大脑、神经以及基因的病变所引起的综合症,集人际关系隔离、语言困难及行为障碍等于一身。对有关自闭症干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分析,发现存在很多不足,试图通过实验对体育干预的效果进行检验。实验研究的设计:采用单因素组间多基线设计,将筛选好的8名被试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自变量:体育干预(体育游戏主要指动作模仿、感觉统合训练、按摩、远足旅行与一定量专项练习等);因变量:幼儿自闭症发展程度。结果表明,体育干预可以作为现行自闭症幼儿早期干预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深刻反思了自闭症儿童体育干预的实施效果与存在问题。结果发现,体育干预效果的差异直接受到所采用整合体系优劣的影响,体育干预实施指导模式的构建意义深远。为了后续推广研究的不断深入与优化,文章建立了自闭症儿童体育干预的PRECEDE-PROCEED模式指导研究实践与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8.
问题行为是自闭症儿童的主要障碍之一。研究采用A-B-A实验设计,对1名自闭症儿童的3种问题行为进行体育游戏干预研究,体育游戏的设计立足于适应个体的特点,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促进其心理的发展。在体育游戏教学中发展个体适当的行为来替代问题行为,并通过对教学内容、方法的调整和课堂教学氛围的创建来重设环境,从而促进个体的积极参与。研究结果表明,经过3个月的大量密集干预,该儿童的问题行为得到了显著消弱。  相似文献   

9.
儿童肥胖率持续上升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能够让更多人了解运动的减肥原理,正确应用运动减肥的方法,有效预防、干预儿童单纯性肥胖,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和规律,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危害、诊断方法、表现特征、诱发原因,以及运动干预的原理和方法,做了详细的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10.
运用实验法,对温州市129名4~6岁儿童施以6个月的运动干预实验,采用《3-7岁儿童社会适应行为评定量表》测查儿童实验前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儿童社会适应随其自然成长都得到了发展;运动干预组儿童的社会适应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原因则是运动干预实验带来的效果,表明运动对促进4~6岁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运用实验法、观察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自闭症学生、Down综合征学生和普通智障学生进行16周的健美操训练。探讨其对三类学生的运动能力改善程度,为智力障碍学生探索新的积极有效的运动项目和锻炼途径。结果表明:健美操训练可以有效提高Down综合征学生、自闭症学生和普通智障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协调性;健美操训练对柔韧性和平衡能力的改善不显著;健美操可以显著提高学生整体运动能力。结论:健美操对Down综合征、自闭症和普通智障学生的运动能力有所提高,而且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其提高程度及提高方面有所差异;健美操对Down综合征学生和自闭症学生的情绪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2.
儿童内在潜能发展运动处方干预有效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运动处方干预儿童早期身体素质、机能及形态的潜能发掘。结果表明,运动处方干预有助于儿童身体素质、机能及形态的发育处于优势地位;对于儿童早期身体素质、机能及形态的潜能发展运动处方干预是科学、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设计兴趣导向性柔韧游戏并对小学三年级学生进行运动干预,了解兴趣导向性柔韧游戏对儿童青少年柔韧素质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某区小学三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兴趣导向性柔韧游戏实验班和对照班,受试者均为健康儿童且自愿参与本研究。设计兴趣导向性儿童柔韧游戏并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为期九周、每周两次的运动干预,而对照班学生运动干预采用正常的静态或动态伸展练习。形态学测试指标有:身高、体重和体脂率,通过分别测试运动干预前后坐位体前屈、俯卧背伸及双手后勾等指标,比较实验班和对照班男女学生运动干预前后双手后勾、坐位体前屈及俯卧背伸等指标差异,了解兴趣导向性柔韧游戏对儿童青少年柔韧素质干预的效果。结果:①运动干预后实验班男女生坐位体前屈、俯卧背伸、双手后勾与运动干预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②运动干预后实验班坐位体前屈、俯卧背伸、双手后勾与对照班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兴趣导向性柔韧游戏的运动干预可以有效发展儿童柔韧性素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查短期(15天)运动为主综合干预对学龄肥胖儿童自卑、自我意识及社交回避的影响,为制定少儿肥胖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运动为主,饮食控制、生活习惯塑造、心理和教育干预为辅的综合干预,对被试的相关心理指标进行干预前后比较。结果:干预后11名儿童的自敬自卑感水平显著提升(P<0.05);17名儿童在自我意识所有因子干预前后比较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只是在幸福与满足感因子存在临界显著性差异(P=0.052),干预后幸福与满足感水平低于干预前幸福满足感水平;11名儿童在社交回避与社交苦恼因子干预前后比较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总分、社会回避因子和社交苦恼因子却表现出一致性的下降趋势。结论:对学龄肥胖儿童施加短期运动为主综合干预的心理效应是复杂的,要积极开展常态性的心理行为调控、饮食控制和运动干预,以便有效监控综合干预的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15.
《湖北体育科技》2020,(5):434-439
目的以Meta分析方法检验儿童粗大动作发展运动干预效果,以提出更佳的运动方案。方法对纳入的10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及方法学检验。结果 1)运动干预对儿童移动动作(MD=3.57,p<0.001)与物体控制动作(MD=4.13,p<0.001)影响的效应量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与运动干预促进移动动作发展的整体效应结果(I2=69%,p<0.0001)相比,儿童年龄、干预内容、干预时间、干预频率、干预周期以及文献质量亚组的异质性明显降低。3)与运动干预促进物体控制动作的整体效应结果(I2=97%,p<0.0001)相比,儿童年龄、干预内容、干预时间、干预频率以及干预周期亚组的异质性降低。结论 1)早期的运动干预能有效改善儿童的粗大动作发展。2)功能性动作训练对移动动作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身体活动干预对物体控制动作的促进效果更佳。3)30~60min、12~24周的方案对儿童粗大动作发展促进效果最显著;干预频率3~5次/周对儿童物体控制动作发展的促进效果更突出。  相似文献   

16.
自闭症幼儿沟通行为的体育干预个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行动研究法,对2名自闭症幼儿的沟通行为进行体育干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使实验与干预有机结合。结果表明:经过六个月的体育干预,2名自闭症幼儿在沟通行为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由此可得,体育干预对部分自闭症幼儿沟通行为的改善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类综合性精神发育障碍。自闭症儿童最主要的表现包括缺乏社会交往的能力以及认知功能紊乱。研究发现自闭症患者倾向于避免看其他人的脸,并且对于他们来说很难识别出自己的或者是其他人的面部表情以及情绪。这种识别他人情绪表情能力的缺乏影响了他们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从而恶化病情。通过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表情识别能力训练来提高他们的面部表情识别能力,改善其社会功能,促进其康复。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表情识别能力训练对自闭症儿童面部表情识别能力改善的相关程序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对儿童青少年运动能力及损伤预防的干预有效性,探讨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中不同部分、训练量、训练强度对干预结果的影响。方法运用布尔逻辑运算组合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WOS)、PubMed、MEDLIN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网等数据库自建立到2020-05-01期间收录的文献,经过筛选,最终录入13篇文献。结果70%的研究表明对儿童青少年的运动能力干预有效,66.7%的研究表明对儿童青少年的损伤预防有效。结论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有效地增强儿童青少年的运动能力、减少运动损伤,但是仍有少量研究的干预效果呈现不一致现象。原因可能为训练量及强度较低、训练的依从性和出勤率较低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近十年内应用粗大动作发展测试(TGMD)的国内外学龄前儿童运动干预后的基本动作技能(FMS),包括位移技能(LMS)和物体控制技能(OC)。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2月25日学龄前儿童基本动作技能干预的相关中英文文献,由2名作者对文献进行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估,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与敏感性分析,采用Stata13.0软件进行Meta回归分析与发表偏倚,共纳入15项研究,包括干预组893例、对照组68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干预对提高学龄前儿童位移技能和物体控制技能均具有显著影响。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干预周期为5~15周、干预频率为2~3次/周、干预时间为20~50 min,采用结构化运动课程的干预效果良好。Meta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干预总时间对学龄前儿童LMS具有负向影响且差异具有显著性,表明随运动干预总时间的增加,干预效果降低。结论:运动干预对于提高学龄前儿童基本动作技能具有显著作用。建议后续研究对运动干预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评估,进一步探索有效运动干预的关键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成都市城郊两地的DCD儿童进行运动干预,探析运动干预手段对两地儿童动作协调能力的改善与效用。【方法】采用MABC-2工具进行筛查,将符合条件的27名儿童实施8周的运动干预,最后在统计软件中对实验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城郊小学儿童DCD的发病率较城区小学要低,但是城区小学的DCD儿童整体表现较城郊儿童更好,且在经历了8周的运动干预后,城郊两地DCD儿童的整体表现均有所提升。【结论】运动干预手段对两地儿童动作能力的提升均有较好的效果,而且城郊儿童更为明显,集中体现在手部精细动作与定位与抓取这两个大项目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