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通过对国家男子轮椅竞速队4×100m接力运动员接力每棒最佳起动时机的分析,以获取接力队员独立的每棒距离速度时间变化及相应的起动时间,用数值积分法计算最佳的接棒起动距离时机并和实际接力训练中的接棒起动距离时机进行比较.认为国家男子轮椅竞速队接力训练中出发距离偏小,启动时机过晚;根据最佳起动距离时机范围作接力测试时,交接棒可在前接力区完成,接力成绩有所提高.提出国家男子轮椅竞速队接力训练中要延长起动距离时机;计算的最佳出发起动时机可作为接力技术训练中起动距离时机设置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第十六届亚运会龙舟比赛战术的现场观测和分段成绩的统计与分析,揭示竞技龙舟运动的的特点和制胜规律,研究和探讨优秀龙舟运动员的竞速结构、体力分配特点和战术运用特征,提高竞技龙舟的科学化训练水平,为我国和世界各国发展竞技龙舟运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3.
运动训练的生理监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洪平  田野 《体育科学》2003,23(6):117-121
运动训练的生理监控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运用生理学指标对训练计划、训练效果和训练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以辅助教练员实施训练控制的方法。运动训练的生理监控应以竞技运动需要为基础,根据专项特点,紧密结合训练计划并针对个人特点进行。在设计运动训练的生理监控计划时应对其有效性、客观性、可重复性和等价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了解龙舟运动项目的特征及探讨龙舟运动训练规律,采用文献资料法以竞技体育训练学为出发点,深入分析龙舟赛竞速类项目的生理供能基础、专项技术特征、不同赛段划桨的特点、运动员体能训练特征等。研究指出:龙舟运动作为我国当前大力发展的民族体育竞技项目,训练理论亟需完善,正确理解和认识龙舟运动项目能量供应特征、技术训练特点及体能训练特征等,有利于提升我国龙舟赛竞速类项目训练科学化水平,促进龙舟竞赛项目运动成绩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从运动特征、竞赛特征和训练特征3个角度对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的竞技特征进行分析认为,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的运动特征在于其首先是划船运动,其次是划船竞速运动,本质上是在激流中进行的划船竞速运动;竞赛特征是,比赛成绩的好坏取决于激流中划船的快慢和划船的路线准确性,竞赛是典型的竞争优晋类多轮次竞赛;训练特征是围绕激流划船竞速需要组织训练,专项训练难以连续多次重复,运动员技术选择和运用正确性和准确性是提高皮划艇激流回旋竞技水平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拳击项目是以有氧为主,有氧、无氧、混氧为辅供能的对抗竞技项目,我国拳击曾获奥运金牌,但整体实力与世界强国有差距,有训练观念更新慢、身体素质参差不齐、竞技能力和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因素,通过心率、血乳酸对运动员实战训练的监控,找到适合的训练手段,进一步提高拳击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从而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教练员在实战后继续监控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增加生化指标监控,以掌握运动员训练后的恢复情况,这样更有助于运动员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7.
“木桶模型”和“积木模型”是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通过加强训练理论的研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实施模式训练:构建800m跑专项主导竞速能力,高度重视多种竞速能力的协调发展和互补作用;提高个体乳酸阈水平,利用血乳酸控制专项速度能力训练,提高血乳酸的产生能力和耐受能力;建立运动员全程速度结构和适宜节奏的概念,充分发挥现有的专项速度竞技能力,建立起合理的全程速度训练新理念;在有氧耐力训练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混氧、无氧代谢供能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8.
杨善德 《体育科学》1993,13(2):30-33
通过对国内外200多名优秀陆上(800米跑)、水上(200米自由泳)、冰上(1500米速滑)运动员多种竞速能力多年的研究,发现不同的竞速能力在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各有自己的特点。根据不同优秀运动员多年竞速能力的变化,制定了本研究项目10年多种竞速能力的阶段性目标,以供这些项目运动员制定阶段性计划和作为各阶段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竞速、竞距、竞重项群运动员身体训练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能是竞速、竞距、竞重运动员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主导竞技能力,本文将三个项群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在训练结构、能量代谢、运动素质和机能能力训练、训练方法特征上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三项群的身体训练结构具有共一性,但不同的能量供应来源决定了竞速、竞距、竞重运动员身体训练成分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竞技体育日趋激烈的竞争,训练的科学监控和营养辅助措施已广泛应用于国家及省市专业运动队.本文结合花样游泳运动的项目特点,分析了血红蛋白,肌酸激酶,血乳酸,血尿素等常用生化指标对花样游泳训练监控的作用,同时有针对性的补充营养强力剂,并观察对监控指标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探讨和摸索出适合花样游泳项目训练的科研监测指标,建立适合花样游泳项目代谢特点的营养补充架构,为运动队科研保障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不同项目女子优秀运动员身体成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赛艇、短跑及艺术体操女子优秀运动员身体成份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项目运动员体液指数与遗传及运动训练有关,体液指数可作为评价运动效果和运动选材的参考指标;艺术体操运动员肌肉含量及蛋白质含量相对较小,但无机质含量及体脂比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冬奥雪上竞速类项目的竞技水平与世界优势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拟基于冬奥雪上竞速类项目的国际文献,探究世界级运动员的关键竞技特征及其训练策略,为我国雪上项目2022年冬奥备战冲刺年的精准训练明晰目标导向。研究显示:世界级雪上竞速类项目运动员核心技术动作的经济性更高,表现为越野滑雪平地双杖推撑的周期更长、周期速度降低更少,高山滑雪卡宾转弯的半径更短;各单项的能量代谢类型差异显著,但均具备高度发展的有氧、无氧及相互转换能力;快速推蹬时的下肢爆发力、控制姿态时的平衡能力以及持续高速时的速度耐力等运动素质表现更为突出。世界级雪上竞速类项目运动员的关键训练策略在于注重可穿戴等前沿技术多源采集并反馈动作参数,强调高原训练和间歇训练突出有氧代谢能力提升,加大移植引进及创新等多种路径融合发展训练方法,从而有力促进竞训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有关民族传统体育、高脚竞速等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了解到近年来我国高脚竞速项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员选材及损伤、运动技术及训练方法、竞赛规则、项目开展状况”等四个方面,并提出高脚竞速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性研究的深度、高脚竞速的市场”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运动会高脚竞速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所产生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追踪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高脚竞速主要损伤部位是手掌、拇指内侧、膝关节、足趾、踝关节及大小腿肌肉群等。分析认为,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不正确或不熟练、运动负荷过大、身体疲劳、场地器材的不适合等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建议从运动训练学、运动医学角度进行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发生率,将有助于高脚马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短道速滑属于技能型竞速项目,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尤其是在陆地训练中运动损伤时有发生,运动损伤的高发率直接影响优秀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和创造优异成绩,目前短道速滑的运动伤病问题已成为困扰运动训练和影响运动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出现的常见的运动损伤进行探究与分析,希望能为短道速滑运动员有效地防治运动损伤,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大学生竞技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形式可喜,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训练与学习时间的控制与利用,训练与学习关系的处理等问题,尤其在教育及学校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运动员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既不能重训轻文,也不能重文轻训。因此,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如果能科学、有效地控制与利用训练与学习的时间,正确处理好学习与训练的关系,不仅可以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同时也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水面蹼泳小幅度高频率技术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运动训练竞赛实践的基础上,从力学的角度分析了水面蹼泳小幅度、高频率鞭水技术的合理性,并从运动员选材、训练以及比赛器材等方面提出了如何发挥水面蹼泳小幅度、高频率的鞭水技术优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xamine and compare selected physiological and metabolic responses of wheelchair athletes in two paraplegic racing classes [T3: n = 8 (lesion levels T1-T7; paraplegics); T4: n = 9 (lesion levels below T7; paraplegics)] to prolonged exercise. In addition, we describe the responses of three tetraplegic athletes [T2: n = 3 (lesion levels C6/C7: tetraplegics)]. Twenty athletes completed 90 min of exercise at 75% VO2peak on a motorized treadmill adapted for wheelchairs. The mean (+/- s) heart rates of the T3 and T4 racing classes were 165 +/- 2 and 172 +/- 6 beats.min-1, respectively. For the T4 racing class, heart rate gradually increased during the test (P < 0.05), whereas for the T3 racing class, heart rate reached a plateau after an initial increase. The mean heart rate of the tetraplegics was 114 +/- 3 beats.min-1. The T3 and T4 classes exhibited similar respiratory exchange ratios, plasma lactate and glucose concentrations throughout the test. For both the T3 and T4 racing class, free fatty acid, glycerol, ammonia, urea and potassium concentrations had increased from resting values by the end of the test (P < 0.05). In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endurance-trained wheelchair athletes are able to maintain velocities equivalent to the same relative exercise intensity (75% VO2peak) for prolonged periods irrespective of lesion lev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