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健骨运动处方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研究结果表明:适宜健骨运动使绝经后女性腰椎 L_(2-4)BMD、跟骨BUA水平升高,并使骨密度增加;健骨运动使锻炼者的跟骨 SOS水平升高,显示运动对骨强度的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2.
笔者经过长期实践,设计适宜于绝经后妇女的适宜健身运动并同时服用植物雌激素软胶囊,探讨二者联合作用对骨质疏松的影响。1.研究对象50名自愿参加女性,平均年龄55.36±3.58岁,平均身高159.74cm,平均体重62.87kg。实验对象均为绝经后3-5年,无甲状腺或内分泌代谢疾病史,无活动障碍,实验前未服用雌激素或其它甾体激素类药物。2.研究方法通过对50名绝经后妇女分别进行6个月的健身运动(EG)、口服大豆异黄酮(SG)、适宜健身运动结合口服大豆异黄酮锻炼(E+SG),测试锻炼后的瘦体重、肌力、腰椎骨L2-4的BMD和BMC、血AKP、ACP、E2。3.讨论(1)…  相似文献   

3.
骨折是老年人较多出现的意外伤害,尤以绝经后女性多见.为探索运动对骨钙磷代谢的影响,对14名绝经后骨折女性运动前、运动后其血钙、血磷、尿钙、尿磷进行测定,主要结果如下:1、运动可以促进骨细胞的增殖和增加其活性,使骨的矿化过程加强,从而使血钙沉积,导致血钙、尿钙下降.2、运动可使红外线经骨折女性血磷、尿磷增高.  相似文献   

4.
健身舞蹈对围绝经期妇女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光子骨矿物分析仪测定了81名围绝经期妇女桡、尺骨骨矿含量(BMC)和骨密度(BMD)。结果显示,绝经后组BMC、BMD显著低于围绝经期中的月经规律组和月经不规律组(P<0.01,P<0.05);月经不规律组BMC、BMD较月经规律组下降明显(P<0.01)。坚持参加健身舞蹈的围绝经期妇女BMC、BMD显著高于非运动者。结果表明,骨量丢失在绝经前就已开始,应把围绝经期中月经不规律妇女作为重点预防对象,坚持健身舞蹈能有效维持较高的围绝经期妇女的骨矿量。  相似文献   

5.
健走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及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健走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和血脂代谢的影响,将40名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指导运动组23名妇女进行为期6个月的健走运动,实验前后分别测定两组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结果表明运动组的妇女于运动后E2、P明显升高,TG、TC、LDL-C明显下降,HDL-C水平明显提高,与运动前以及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后E2与TG、TC、LDL-C呈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研究对象:为探讨健走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和血脂代谢的影响,将40名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指导运动组23名妇女进行为期6个月的健走运动,实验前后分别测定两组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结果表明运动组的妇女于运动后E2、P明显升高,TG、TC、LDL-C明显下降,HDL-C水平明显提高,与运动前以及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105)。运动后E2与TG、TC、LDL-C呈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训练对女性骨密度和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入选的27名受试者按是否绝经分为未绝经组(35~49岁)和绝经组(50~65岁),组内随机分为振动训练组和对照组。振动训练组进行频率35Hz,振幅2mm,3次/周,10min/次,共8周全身振动干预。8周后,观察两组L2-L4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下肢肌力、膝关节活动度和平衡能力变化。结果:1训练组腰椎L2-L4BMD和股骨颈BMD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提高幅度在0.83%~3.83%,其中50~65岁组股骨颈BMD提升最为明显;而对照组则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两个部位BMD,35~49岁组高于50~65岁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2训练组下肢肌力、膝关节活动度和抗骨折能力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下肢肌力提高最为明显,35~49岁组下肢肌力提升36%,50~65岁组提升16%,存在显著性差异。3训练组前庭系统、本体感觉和综合平衡能力显著提高,对照组则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1全身振动干预,对抗女性骨量流失具有显著疗效,可以提高腰椎与股骨的BMD。且对股骨BMD的改善更为显著。2适宜的振动刺激不仅适用于改善骨量丢失的绝经后妇女,同样适用于骨量正常的健康年轻女性。3全身振动训练能有效提高女性下肢肌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提升股骨颈抗骨折能力。且对年轻女性的刺激效果更为明显。4全身振动训练对改善女性前庭系统效果显著,进而提升综合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呈一种升高趋势,许多运动医学界的专家从运动、锻炼方式对绝经后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和改善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长期从事适宜强度的有氧运动可有效的治疗骨质疏松症。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从生物学角度综述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机制,以及参与有氧运动对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太极柔力球运动对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自愿参加本实验的30名围绝经期女性随机分为太极柔力球组和对照组。指导太极柔力球组进行24周的锻炼,对照组不锻炼,保持原有生活状态。实验前后分别测定两组的睾酮(T)、雌二醇(E2)、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孕酮(P)及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钙(Ca)、磷(P)、镁(Mg)和血碱性磷酸酶(ALP)。结果实验后太极柔力球组的E2、孕酮P及T明显升高,FSH和LH的值下降,尤其孕酮P的值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极其显著(P<0.01)。全身各部位的骨密度无显著性变化,但脊柱、躯干部的骨矿含量明显提高。Ca、P和Mg与实验前相比有一定增长,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1)太极柔力球运动可以促进卵泡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改善围绝经期女性的雌激素水平;(2)太极柔力球运动可有效减轻围绝经期女性因增龄而引起的骨密度下降的趋势;(3)太极柔力球运动能提高血液镁、钙和磷的含量,对于维持围绝经期女性的骨矿含量,保持骨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负荷运动对大鼠血清OPG、sRANKL、骨代谢及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大负荷运动对大鼠血清OPG、sRANKL、骨代谢生化因子(OC、ALP和TRAP)、骨密度(BMD)和骨量(BMC)的影响,20只6周龄大鼠随机分成2组:①对照组(Control group,CtrG)10只;②7周大负荷训练组(Overtraining group,OtrG)10只:进行7周的跑台训练。实验结束后所有大鼠处死并测定血清OPG、sRANKL、骨钙素(OC)、骨碱性磷酸酶(ALP)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同时测定股骨、腰椎BMD、BMC。结果表明经过7周大负荷运动训练,OtrG组大鼠股骨BMC、BMD及腰椎BMC明显低于CtrG组大鼠。OtrG组大鼠血清OPG水平明显低于CtrG组,而sRANKL却高于CtrG组大鼠,OPG/sRANKL比率下降。OtrG组血清OC、ALP和TRAP明显高于CtrG组。研究提示过度运动导致OPG/sRANKL比例下降可能是骨代谢率增快、骨量丢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张云丽  王林 《体育科学》2004,24(8):40-43
以不同鼠龄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跑台建立大鼠递增负荷的运动模型,探讨耐力训练对不同鼠龄大鼠血清睾酮(T)、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的影响。结果认为。1.随年龄增加,大鼠血清T、LH和FSH水平下降,血清E2水平升高。说明,随年龄增加,大鼠性腺分泌功能可能出现下降。2.通过适宜负荷的运动训练可促使大鼠血清T水平显著增加,血清LH和FSH水平增加,血清E2水平下降。说明适宜负荷运动训练可减缓大鼠随年龄增加发生的性腺分泌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12.
Cochrane评价: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运动干预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系统评价运动干预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以"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运动(或锻炼)"为协作网提供的专用统计分析软件RevMan 4.2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文献20篇,全部文献均为低质量研究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对延缓、逆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下降均有一定疗效;在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相关指标方面,对血清骨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尿羟脯氨酸与尿肌酐比值(HOP/Cr)的干预效果较为明显,而对血清钙磷水平、血浆酸性磷酸酶(AC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尿钙与尿肌酐比值(Ca/Cr)、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较小.结论:目前有限的纳入试验显示,运动对延缓、逆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量丢失有肯定的作用,其机制主要是促进成骨细胞活性与骨质形成,而对降低骨质吸收的作用较弱.但由于纳入的文献研究质量较低,难以提供循证医学所需的最佳证据.因此,对于运动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效果的判断仍需更多质量高、内在真实性好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对长期坚持参加太极拳运动中老年女性血清一氧化氮(NO)及其合酶(NOS)活性进行测定,同时测定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脂(TG)、血糖(GLU)等指标。结果表明:(1)长期有规律的太极拳运动可以提高中老年女性机体NOS活性,可以促进NO的生成。(2)长期进行有规律的太极拳运动可以提高机体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动脉粥样化。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阅读与绝经后妇女骨代谢有关的研究及运动干预对绝经后妇女骨代谢的影响,对不同的运动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各项目的特点,提出适合绝经后妇女骨代谢的运动组合,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结果表明:轻跳,太极拳,太极推手,健身秧歌,健骨运动等有氧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骨代谢的发展更为有利。因此建议:通过科学的运动结合合理平衡的膳食营养,在有氧运动的基础上结合适宜的力量训练方法来有效地延缓与改善绝经后妇女骨代谢的状况,以提高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钙、血磷和碱性磷酸酶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以期通过血生化指标了解冠心病患者的骨组织代谢状况.方法:30名女性冠心病患者,根据是杏服用L型钙通道阻滞药被分为服药组(13人)和未服药组(17人).在12周的运动康复程序的前、后测定受试者的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和双股骨和L2-L4的BMD,并建立和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1)两组受试者在运动康复前和运动康复后,血磷与双股骨和L2-L4的BMD均未见显著相关(P>0.05).2)两组受试者在运动康复后血钙与L-I4的BMD呈显著相关(P<0.05).3)服药组在运动康复前和运动康复后,碱性磷酸酶与双股骨和L2-L4的BMD均未见显著相关(P>0.05).4)未服药组碱性磷酸酶在运动康复后与L2-L4的BMD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运动康复后可以根据血钙的测定来推测冠心病患者的骨密度状况,而碱性磷酸酶则只能应用在未服用L型钙通道阻滞剂的受试者身上.  相似文献   

16.
对62名40-65岁女性进行测试,探索长期运动对中老年女性跟骨骨密度及身体成份的影响。结果:在未绝经组和已绝经组中,运动组跟骨STI均高于各自对照组(p〈0.05);运动组体成份指标LBM、SLM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p〉0.05);运动组PBF和WHR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可见,长期适宜的运动对提高中老年女性跟骨STI,控制身体成份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运动与骨质疏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运动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代谢的影响,以期为患者合理制定运动处方提供实验参考。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48只,分为A:假手术对照组,B:手术对照组,C:手术低强度运动组,D:手术中强度运动组,E:手术高强度运动组。手术12周后开始训练,训练12周后,处死大鼠,检测血、尿有关骨代谢指标。结果:手术组各组的骨密度(BMD)都比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1),D组的BMD明显高于C,E组(P<0.05);B,C,D,E四组碱性磷酸酶、血浆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的含量均比A组高;B,C,D,E四组尿羟脯氨酸/肌酐值均比A组高,D组的升高率最小。提示:中等强度运动可以改善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骨代谢。  相似文献   

18.
通过雌性大鼠去卵巢模型来模拟女性绝经后的状态,比较研究跳跃和游泳两种不同方式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的影响,以期为骨质疏松的预防发现更为有效的运动模式。将32只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安静组、游泳组和跳跃组。其中安静组、游泳组和跳跃组行卵巢摘除手术,假手术组只行假手术(即不摘除卵巢)。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体重、骨密度(BMD)、骨生物力学和骨代谢相关指标。结果发现:与安静组比较,跳跃组大鼠股骨BMD、最大载荷、弹性载荷、破坏载荷、能量吸收和弹性应力均显著性升高;跳跃组大鼠血清Ca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ACP)水平显著性降低。与安静组比较,游泳组大鼠除了血清Ca水平显著性降低外(P0.05),其他指标虽有变化趋势,但变化不显著。结果说明:8周跳跃运动对去卵巢大鼠股骨BMD、骨生物力学以及骨代谢生化指标均起到较明显的改善作用。而8周游泳运动对去卵巢大鼠股骨BMD、骨生物力学以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改善效果不如跳跃运动。跳跃运动与游泳相比,在改善骨代谢,促进骨健康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提示能更有利于预防绝经后女性出现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9.
运动对人体的影响因运动者的自身状况和运动方案的不同而结果各异,运动量是影响运动有效和安全性的关键所在.太极拳和健身操是目前中老年妇女参加最多的两项运动,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两种健身方法对中老年人都有较好的健身效果,笔者通过测定和记录69名50-62岁中老年妇女参加太极拳和有氧健身操锻炼后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安静心率等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种不同强度的健身方法对中老年妇女形态和心肺功能等健身效果的影响,分析形成机制,为中老年妇女科学健身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探索中老年女性在定量负荷运动中心率变异性各指标的变化特点以及健身气功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为探索科学定量锻炼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1356名健康中老年女性分为气功组和对照组,通过在体育科研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定量的体育运动前、后检测HRV各项指标的变化,分析两组受试者在心脏定量负荷试验各个阶段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特点。结果:对照组在规范负荷运动后HF先下降后上升(P>0.05);SD1、SD2值迅速升高(P<0.01);在规范负荷运动的前、中、后阶段LF和RMSSD值缓慢回落(P>0.05);气功组在规范负荷运动后LF值较快地回落(P<0.05);RMSSD在规范负荷运动后下降非常显著(P<0.01);HF值在运动后快速下降(P<0.05),但仍旧高于对照组,说明气功组受试者在规范负荷运动停止后的迷走神经系统张力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均可能降低。结论:1)南昌市中老年女性心率变异性实验结果总体指标符合一般健康中老年人的心率变异性特点;2)健身气功组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作用在运动前与运动中调节功能水平比普通人群组高;3)气功组SD1、SD2、RMSSD值与先前的研究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