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不少肥胖朋友认为:减肥就是要受累,锻炼时强度越大越好,只要运动时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就能达到减肥的目的。运动中机体供能的方式可分为两类:①无氧供能,即在无氧或氧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这类运动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约1—3分)。800米以下的全力跑、短距离冲刺都属于无氧供能的运动;②有  相似文献   

2.
赛前紧张理论及其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紧张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①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兴奋不安。②激烈或紧迫,使人精神紧张。③供应不足,难于应付。(79年版P581页)笔者认为赛前紧张是指:竞技者在赛前受到外界与自身因素的影响,在心里,生理等方面作出的反应,导致精神与生理的一系列变化、赛前紧张是一种内在的动力,是一项特殊的运动,是一种高级的情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美国著名运动生理学家爱德华·福克斯在其所著《运动生理学》一书的序言中曾指出:“在科学应用于体育,其最有价值的部分可能要算是人体的能量供应了。”众所周知,ATP是肌肉活动的直接能源。人体供应ATP的途径有三种,即无氧非乳酸(ATP—CP)能量系统、无氧糖酵解或乳酸能能量系统和有氧氧化能量系统。大量科学研究表明,不同的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途  相似文献   

4.
以8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有氧强度训练组(T1)、无氧强度训练组(T2)和对照组(C)三组,设计不同运动强度的跑台运动,检测大鼠血清和骨骼肌中糖酵解能量供应系统和有氧氧化能量供应系统限速酶-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磷酸果糖激酶(PFK)和关键酶琥珀酸脱氢酶(SDH)等.结果表明,经过9周的跑台训练,T2组血清PFK活性从第6周开始升高,第9周有非常显著性升高,T1组活性从第9周开始升高;两个训练组大鼠腓肠肌中PFK活性有所增加,与时照组相比,T1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T2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T1组血清IDH活性从第6周开始升高,第9周有非常显著性升高,T2组则无显著性变化;两个训练组大鼠腓肠肌中IDH活性所增加,与对照组相比,T1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1组血清SDH活性在第9周开始显著性升高(P<0.05),T1组的腓肠肌中SDH活性有所增加,与对照组相比,T1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得出结论,长时间运动训练,能提高大鼠血清和骨骼肌限速酶活性或含量,并且与运动性质相适应,即进行耐力训练者,有氧代谢酶活性提高明显;而进行速度训练则无氧代谢酶活性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5.
人体在运动时必须有能量的供给。人体的能量来源于体内的糖、脂肪和蛋白质,另外还与氧的利用有密切关系。 运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运动负荷量)不同,人体运动时的供能方式亦不同。在运动强度相当大(如快速跑)时,氧供应不足,能量大部分依赖肌糖元的无氧酵解来供给,所以运动后体内乳酸增多。  相似文献   

6.
<正> 汉城奥运会237个项目中的成绩,大约只有三分之一可以同以往的奥运会项目相比较。身体直接对抗的项目(如拳击、摔跤)主观评分项目(如跳水、体操)或比赛距离和其他条件,每届都有变化的项目(如马拉松跑和帆船比赛)。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优秀运动员在全程马拉松跑过程中通气量、摄氧量(V·O2)、潮气量、心率、总能耗、糖消耗量、脂肪消耗量以及乳酸产生量等的变化。方法:以1名肯尼亚优秀马拉松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在跑步机上以接近于其80%最大摄氧量(V·O2max)强度的18 km·h^-1速度完成全程马拉松跑,并在全过程中通过运动心肺测试系统采集能量代谢相关指标,并与3天前进行的V·O2max测试获得相关指标的最大值进行对比。结果:1)在马拉松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的V·O2、通气量、潮气量相对稳定,平均值分别占递增速度V·O2max测试中最大值的75.4%、67.0%、81.0%;2)在不补充水分时,心率从第40 min开始出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结束时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92.5%,全程平均心率为最大心率的88.8%;3)全程每公斤体重的每公里能耗基本保持稳定,呼吸商在0.9~1.0之间,能量供应以糖的有氧代谢为主,乳酸产生量极少,糖和脂肪消耗总量为8.4 g·kg^-1和0.5 g·kg^-1;4)从静脉血部分指标的变化来看,红细胞总数及其参数变化幅度较小,白细胞总数、单核细胞数以及粒细胞数的增加幅度分别达到了100.9%、142.7%和186.1%。结论:优秀马拉松运动员在全程马拉松跑过程中,动作经济性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补水不足时心率呈上升趋势,能量供应主要以糖的有氧代谢为主,乳酸产生量极少。运动前后红细胞数变化较小,白细胞等免疫相关细胞的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运动性贫血主要是以下三种原因造成的:1)运动引起高血容量反应;2)红细胞机械损伤、破坏、溶血;3)运动员需铁,耗铁剧增,铁吸收或供应不足。高血容量反应是运动训练适应性的表现,不会造成真正意义上的贫血;而红细胞溶血和铁缺乏对运动员不利,可导致临床意义上的贫血。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运动中或运动后由于脑部一时血液供应不足而发生暂时性的知觉丧失,称为运动性晕厥。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如果出现晕厥将危害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一、产生的原因(一)精神过分激动或紧张。主要由于神经反射使血管紧张性下降,引起广泛的毛细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从而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比如运动员赛前过分紧张或见别人受伤出血,都可能引起晕厥。(二)由于疾跑后立即站立不动,或过多地快蹲快起,或反复不停地纵跳等等引起重力性休克。主要因为运动时,下肢肌肉毛细血管大量扩张充血,循环血液大量增加,一旦突然停止活动,下肢毛…  相似文献   

10.
<正> 由于月经周期不同阶段性器官机能的体液和反射作用的结果,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也将产生相应的变化(或产生变化的趋势)。随着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的这种变化,体温、动脉压、血液有形成份的数量也将产生波浪式的变化。我们知道,每次月经周期起自前一次月经的第一天,止于下次月经前的一天。多数女子(60%)月经周期持续28天,少数女子(28%)持续21—27天,持续30—35天的女子人数更少(10—12%)。月经周期生理产生有节奏的重复变化的  相似文献   

11.
<正> 人体的结构从出生到死亡,始终是在变化的。根据人体解剖结构变化的特征,可将人体发育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婴儿期(出生后至一岁)。 (二)幼儿期(一岁至三岁)。 (三)学龄前期(三岁至六岁)或称学龄前儿童期。 (四)学龄初期(七岁至十二岁)或称学龄初儿童期。 (五)学龄后期(十一、二岁至十八、廿岁)或称少年期。这一时期也称青春发育期,前两年为青春前期(青春突增期),后四年为  相似文献   

12.
知识小问答     
<正> 初学游泳的人出现头晕,大致有下列四种原因: ①游泳时身体成水平姿势,体内的血液循环几乎不受重力的影响,头部和下肢血管处于大体不同的舒张状态。可是当上岸后人体成直立姿势,血液循环受重力的影响就会使血液淤集在下肢和腹腔的血管里,因此回心血量减少,造成脑血液的供应不足(暂时性的贫血)。②游泳时随着波浪起伏和左右转动动作刺激了内耳的前庭器官。有些初学游泳者经受不了这种刺激,而产生头晕、恶心等现象。  相似文献   

13.
在日常生活中,头晕是常常会碰到的事。如转圈、翻跟斗和下蹲过久突然站起,都会头晕。另外呼吸困难或喘不过来气时也会头晕。不过,它们引起头晕的原因是不同的。前者主要是由于耳内管理平衡感觉的器官受到强烈的刺激,内脏功能反射性地产生紊乱;后者主要是由于氧气对脑神经细胞的供应不足所致。大脑的神经细胞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氧气的。氧气供给不足,就会发生头晕现象。  相似文献   

14.
<正> 苏联生理学工作者伊·约·西斯玛诺娃在《体力负荷时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一书中发现:安静状态时,机体的能量主要由糖和脂肪供应(糖占42%,脂肪占41%,蛋白质占7%)。体力负荷时,供能情况有很大变化。开始阶段,是糖供能,60—120分钟后糖元耗竭,基本能源转变为脂肪。许多学者发现:长时间的体力负荷使蛋白质的消耗增加,认为蛋白质有较多的能量价值,但不是体力负荷的能源。这种结论是根据昼夜间尿氮含量变化的测定而得出的。文章作者和其它许多学者通过研究指  相似文献   

15.
在比赛或训练前,人体机能状态可以发生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称为赛前状态。如呼吸频率与深度的增加导致肺通气量的增大;心率与每搏输出量的增加引起心输出量的增加;皮肤、内脏血管的收缩。肌肉血管的舒张即可使血液发生重新分配,使运动肌肉的血液供应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6.
<正>一、第十期重点征稿主题(收稿截止时间:2015年8月23日)我与女体育教师的相处之道;典型室内体育游戏变化的方法与技巧;足球在跳跃教学中的运用;评析本刊上的文章、体育课改或热点问题。二、第十一期初定征稿主题(收稿截止时间:2015年9月23日)我与男体育教师相处之道;典型对抗性体育游戏(如长江、黄河,互射)变化的方法与技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肌肉疲劳过程中功能性不稳踝关节表面肌电瞬时中值频率(IMDF)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为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两组共28名受试者:功能性不稳组(FAI组)14名,对照组14名.对于两组踝关节肌电IMDF的变化,采用方差分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肌肉疲劳过程中, 1)比目鱼肌以及腓肠肌外侧头IMDF的变化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FAI组比目鱼肌、腓肠肌外侧头IMDF未随时间出现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结论: 1)疲劳过程中,FAI组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外侧头的IMDF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2)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组的受试者中枢控制策略可能发生改变,功能补偿能力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8.
不同运动方式对绝经后女性IL-6、TNF-α和hs-CRP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12周有氧运动或抗阻训练对绝经后女性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影响的差异,为制定特异性的运动处方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受试者随机分为有氧运动组(18人),抗阻训练组(17人)和对照组(20人)。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训练组进行每周3次、共12周的运动干预,对照组保持日常生活习惯不变。实验前后分别测定血清IL-6、TNF-α、hs-CRP等指标。结果 12周运动干预后,有氧运动组血清IL-6较运动前下降了13%(P<0.01),血清TNF-α(P>0.05)和hs-CRP(P>0.05)无显著性变化;抗阻训练组血清IL-6较运动前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血清TNF-α和hs-CRP分别下降了11%(P<0.05)和26%(P<0.05)。对照组所有指标的变化不明显。相关分析显示,实验前hs-CRP基础值与BMI(r=0.36,P<0.01)、空腹血糖(r=0.23,P<0.05)和IL-6(r=0.22,P<0.01)正相关,与VO2max(r=-0.29,P<0.05)负相关;实验后hs-CRP的变化值与BMI的变化值(r=0.21,P<0.05)正相关。结论 绝经妇女慢性全身性炎症状态与其BMI、血糖水平和体内炎症因子的水平有关;12周有氧运动或抗阻训练均能有效改善绝经后女性慢性全身性炎症状态,但抗阻训练的效果优于有氧运动,其原因与BMI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9.
在耐力性运动中,有氧代谢是机体能量供应的1种主要方式,肌组织对有氧训练的适应能力是通过训练中肌肉的主动性运动而获取的。这些适应能力依靠运动训练的持续性而存在或发展;随运动训练的停止而减弱或消退。本文就肌纤维的类型、线粒体的含量、毛细血管的分布、血流量等方面分析了耐力性运动中肌组织在有氧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适应性变化的机制以及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等外界因素对这种生理变化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能量连续统一体是指人体在运动中利用ATP的产生途径与完成体育活动类型的关系。运动时能量需求主要来源于ATP,ATP的供给有三种系统。三种系统的供能方式、时间功率不同,但它们是连续统一的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所有的田径项目都有其特定的生化位置,正确地运用每个特定位置,是我们制定田径训练计划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以下是笔者关于运动与能量连续统一体的一些认识。一、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体系体育运动中能量ATP的供应主要来源于磷酸原贮备(ATP—CP)、糖酵解(LA)、有氧氧化(O_2)三个系统。三个系统分别参与供能。图1简单地表示了能量供应体系及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