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文章针对当今对悖论问题的流行观点从定义及其与逻辑矛盾和辨证矛盾的关系两个方面加以讨论:指出时下定义的缺陷并简要概括出悖论的主要特点;分析逻辑矛盾与辨证矛盾的区别并得出辩证矛盾其实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矛盾,悖论内存在逻辑矛盾.  相似文献   

2.
刘莉  罗蓓 《科教文汇》2007,(6S):198-198
文章针对当今对悖论问题的流行观点从定义及其与逻辑矛盾和辨证矛盾的关系两个方面加以讨论:指出时下定义的缺陷并简要概括出悖论的主要特点;分析逻辑矛盾与辨证矛盾的区别并得出辩证矛盾其实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矛盾,悖论内存在逻辑矛盾。  相似文献   

3.
我随中国专利展团赴香港参加’97中国科技贸易博览会,在展团里结识了一位发明人,他叫黄世德,现任葛洲坝粘合剂开发公司总经理。别看他才40出头的年龄,却从事粘合剂的研究和生产已达20多年,且在这个领域里事业有成。于是在我脑海中浮现出“黏劲出事业”这个标题,我感觉这五个字非他莫属。既然自己给自己出了这个题目,那就应该把这篇文章做下去,于是,我走进了“胶”的王国……  相似文献   

4.
学术论文标题的逻辑审读应包括三个环节:第一,审阅标题是否明确;第二,审阅标题是否正确;第三,审阅标题是否准确。把握标题逻辑审读的三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便可堵住标题含混空泛、偏颇背题、过宽过窄的逻辑漏洞,使拟定的标准准确反映文章内容,提供研究者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赵丽丽 《中国科技信息》2007,(11):275-275,277
为了让读者第一眼看到题目就被打动从而激起阅读的兴趣,新闻报道的标题中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明喻和暗喻,拟人,转喻,借代,双关,矛盾修饰,对照,修饰性重复,语音修饰,引用流行或熟知表达方式以及标点符号。这些修辞手法不仅有效地传达了信息还使得新闻的标题简洁明了。  相似文献   

6.
创造学界普遍认为,创造性思维是一类非逻辑思维,逻辑思维不能直接导致创造。更有人甚至根据培根1605年所讲的“人类主要依靠机遇或其他,而不是逻辑创造了艺术和科学”及其他科学家、发明家等有关类似的论述而提出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思维之间彼此是不相容的矛盾或对立关系。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思维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已成为在普及创造学,尤其是在高层次知识领域内普及创造学时所遇到的一个难以回答而又必须回答的问题。作者在中国矿业大学创建创造工程专业时,对该专业的主干课程──创造性思维课程进行了多年的专门研究,在创造性…  相似文献   

7.
胡子不是须     
乍一看这个标题,读者不禁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男子成年后嘴的四周不是长出胡子或胡须了吗,怎说不是须?实际上,这是人们不了解人的  相似文献   

8.
农历8月29,是父亲45岁生日,才到中年的他却旱已满头白发。为了这个家,他付出的太多。  相似文献   

9.
克拉底鲁认为,人连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辩证法如果承认运动,就必须承认矛盾。而承认矛盾,就必须承认事物在同一个时刻即是自身又不是自身。这样看来,认为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同样是有道理的,克拉底鲁的命题也是辩证的。他的理论的错误只是在于:他只看到了矛盾而并不懂矛盾并不直接就是质变,因此,他才由辩证法的真理走向了诡辩论。  相似文献   

10.
重绘中国文学地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绘中国文学地图”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我觉得这是我这二十多年的学术逻辑发展的结果,是个不得不然的事情,并不是自己要标新立异。并不是事先就想好这个题目,要在这个方面发表一些惊人之论。  相似文献   

11.
张光成 《科教文汇》2009,(27):248-248
克拉底鲁认为,人连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辩证法如果承认运动,就必须承认矛盾。而承认矛盾,就必须承认事物在同一个时刻即是自身又不是自身。这样看来,认为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同样是有道理的,克拉底鲁的命题也是辩证的。他的理论的错误只是在于:他只看到了矛盾而并不懂矛盾并不直接就是质变,因此,他才由辩证法的真理走向了诡辩论。  相似文献   

12.
腾讯科学讯(过客/编译)科斯拉今年早些时候写了一篇标题为《我们需要医生还是算法》的文章,他是在旧金山举办的健康创新峰会上做出了这个引发争议的评论。这篇文章已经提及了他言论中的一些要点,虽然投资人是在峰会上与一屋子反对他言论的医生面前提出的,但是却带来了全场的沉默。  相似文献   

13.
薛彩霞 《今日科苑》2007,(24):205-206
本文通过对三种悖论定义的分析,尝试给出悖论的定义。阐述了悖论与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的关系,提出悖论既非逻辑矛盾也非辩证矛盾,而是由于违反思维的逻辑规律所导致的逻辑谬误,一旦这种谬误被认识到,悖论便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4.
不老神丹?     
虽然我已向本刊管理学家魏炜保证,这次标题一定要叫“商业模式重构”(他非常偏爱重构这个概念),但我还是在最后一刻,把它改成了古代帝王动不动就想找的东西,以把您(我最想见的人)请到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5.
读到这个标题时一定会有人发笑,别逗了,哪会有这样的动物?谁个不知,鼻子是呼吸器官、也是嗅觉器官,除了大象能用它特有的长鼻搬运物件、野猪能用坚实的鼻端拱土掘地以外,还不曾听说过这个器官还有别的功能。最早用文字提到这类古怪动物的不是生物学家,而是位颇有名气的德国诗人,名叫克里斯蒂安·摩根茨坦。他在19世纪末发表的一首诗里写道:“……/它们用自己的鼻子行走/如果你有幸与之相遇/但愿能冷静地应对/别惊吓了这些可爱的鼻行动物。”但至今无人知晓,诗人何以知道有这样奇怪的动物。难道是他亲眼所见,还是见到过标本? 不过起先谁也不信有这么怪异的动物,摩根茨坦的  相似文献   

16.
周宁 《科学与管理》2002,22(4):61-62
<正> 加强科研协作在人们的口头上反复提及,但是在实践中这个问题并未很好解决。口头重视,实际轻视,已成为十分突出的矛盾,这个矛盾是怎样发生的呢?笔者认为有些原因是很值得  相似文献   

17.
在儒家看来,当私利与道义发生矛盾的时候,一个真正的人应当舍弃私利,发扬道义。私利的核心是什么?是生命。求利不是为了别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命,或在更为舒适的环境中延伸自己的生命。那么,当生命与道义发生矛盾的时候,该当如何?儒家做了斩钉截铁的回答:舍弃生命,求取仁义。  相似文献   

18.
大众媒体对科技期刊的发展具有竞争和促进两方面的作用,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国际主流科技期刊都制订了相应的新闻政策。该政策以英杰芬格规则为原则,以新闻发布为形式,以新闻封锁为手段,在保护科技期刊核心利益及避免大众媒体错报、误报及过度报道的前提下,将大众媒体转变为科技期刊发展的推动器。在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体制改革的今天,为了提高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引入国际科技期刊新闻政策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不食虽奇,但不违反科学。生物学家彭光钦博士(按彭博士是经济部重庆工业试验所所长),对杨妹不食这个问题,甚感兴趣,前两天他特函李之郁局长,自告奋勇的愿意参加杨妹不食的研究工作,这种好奇的态度正代表了一般科学家应有的“穷根究底”的研究辨神。昨天雨后初晴夕阳西垂的时候,记者去拜访彭博士,他是笑得那么的愉快!当我问及他对杨妹不食的意见时,他劈头一句就是惊人的“标题”。他说:“杨妹不食却是一件很奇怪的事,但这并不违反科学”。接着他又解说,用现有的科学智识是可以解释的,并不是一般人所想像的那么传奇和神秘。彭博士完全以生物学的观点开始了这一主题的畅谈,他首先提出了人生活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从文章标题、科学用词、专业用语、逻辑修辞等方面分析了农业科技期刊文稿和编辑在文字加工中易出现的问题,以引起同行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