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文章对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概念、内涵作出了清晰而明确的界定。分析了国家凝聚力的包容性、非均衡、周期性、积淀性、作用方向的选择性等特点。将国家凝聚力解析为物质凝聚力、精神凝聚力、政治凝聚力、文化凝聚力和安全凝聚力五大组成部分。文章对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总结并提炼了增强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2.
《国家间政治》围绕权力与和平展开,旨在揭示国际政治的本质——权力斗争,并探索缔造世界和平的途径.国家权力作为一个核心概念贯穿始终.国家权力是国家控制他国的思想和行动的权力.构成国家权力的要素,包括相对稳定的要素和不断变化的要素.而对国家权力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估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3.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不仅涉及技术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涉及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首要问题是在全社会培育创新精神;重要基础是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关键环节是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核心要素是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此外,要大力增强政府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  相似文献   

4.
国家高新区集聚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子远 《科研管理》2014,35(5):138-144
把国家高新区集聚效应细化为要素集聚效应、人才集聚效应、创新集聚效应、生产力促进效应四个维度,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要比较对象,运用配对样本均值t检验,基于2007-2010年的统计数据对国家高新区集聚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各个维度上,高新区企业均明显优于比较对象,国家高新区集聚效应十分显著,对区内企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持作用。但各高新区存在个体差异,在发展中宜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5.
科技文化: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和重要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文化作为在科技发展的历程中积淀而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组成要素和重要支撑.本文从文化软实力的视角,分析了科技文化的内涵、整体结构、功能和主要内容,指出当前不断提升科技文化软实力,对于强化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与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国家安全概念的演变以及全球化对国家安全的构成要素的影响 ,重点剖析了全球化背景下信息安全的地位和作用的明显提高 ,论述了全球化对军事安全带来的复杂影响 ,以典型案例说明全球化使国家政治和国际政治的界限趋于模糊 ,并简要论述了全球化对国家安全其它因素的影响。结合对中国国家安全影响的分析 ,最后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7.
在简要介绍国家中心城市概况基础上,对武汉市与其他五大国家中心城市进行发展与功能比较,思考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思路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刘秀军 《中国科技纵横》2010,(7):339-339,54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最本质的要义是以人为本,做人的工作,以激活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劳动者的创造性、责任感、向心力,同样是生产力之要素。思想政治工作创造的是精神产品,它是两个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是提升机关事业单位形象、凝聚力、向心力、生产力的重要手段。新的时期不仅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视为一种生产力,而且要让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使思想政治工作大有作为,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ECR是一种新型的供应链管理策略,它是以最低的成本,最快、最好地实现消费者需求的流通模式。在对ECR的定义和产生的背景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ECR的三个重要发展战略、模式结构的四要素、实施的五大原则和实施的五大阶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创新型国家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系统,要对创新型国家进行测评,应该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建立测评体系.文中从创新型国家的涵义出发,将衡量创新型国家创新水平的三个主要要素:制度、科技、教育进行量化.根据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分为制度、科技、教育三大子系统26个指标,用层次分析法对创新型国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把握社会大变迁背景下中国人的心理变化特点,增强国家认同,打牢提升国家凝聚力的心理基础,对于维护国家团结与稳定以及促进社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简要论述国家凝聚力及其核心成分国家认同的含义,以及国家认同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然后扼要介绍了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带来的中国人的主要心理变化;最后,展望如何立足于中国人当下主要心理特点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增强国家认同,提升国家凝聚力。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n econometric approach to examine the determinants of scientific production at cross-country level. The paper aims not to provide accurate and robust estimates of investment elasticities (a doubtful task given the poor quality of the data sources and the modelling problems), but to develop and critically assess the validity of an empirical approach for characterising the production of science and its impact, from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We employ and discuss the limitations of a production function approach to relate investment inputs to scientific outputs using a sample of 14 countries for which we have information o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HERD). The outputs are taken from the Thomson ISI® national science indicators (2002) database on published papers and citations. The inputs and outputs for this sample of countries have been recorded for a period of 21 years (1981-2002). A thorough discussion of the data shortcomings is provided. On the basis of this panel dataset we investigate the profile of the time lag between investment in HERD and research output and returns to national investment in science. We devote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analysing the presence of cross-country spillovers. We show their relevance and underline the international effect of the US system.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国科技社团国际化水平测度研究缺失问题探索构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基于对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的国际化现状总结分析,提出由科技外交、学术引领、科学普及、人才服务等4个一级指标和8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构成的中国科技社团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引入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法的组合赋权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180个全国学会为对象,按学科门类分为五大类,利用其2015-2019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样本学会的各指标水平均有所提高,但总体上国际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不同层级指标水平存在两极化趋势,尤其一级指标得分普遍较低;从综合得分来看,医科类学会各项指标数值均较高,国际化发展水平最高,而交叉学科类位列末位,在科技外交、学术引领和科学普及三方面都未能取得实质性进步。根据研究发现,提出全国学会应从完善立法、打造标杆、分类推进等方面加强国际化工作。  相似文献   

14.
环境治理和保护是我国国泰民安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作为政府大力支持的、“谁污染,谁付费”的第三方模式,模式有效性是政策推广和应用的前提。区别于以往论文集中于定性分析第三方模式的应用,文章选取了已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的城市以及尚未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的城市作为对比样本,定量分析模式有效性。首先通过邓氏灰色关联以及熵值法计算了样本城市的灰色关联度,并对各样本城市环境治理效果进行排序。其次,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环境治理系数,并对各样本城市进行排序。最后,根据Kendall-W系数检验两种方法评价结果的一致性。研究发现,已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的样本城市环境治理排序上升,说明第三方治理模式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现状,改善当地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5.
Researchers have found a number of economic, technological, and political factors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 diffus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But cultural factors generally,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particular, have almost never been viewed as consequential. Castells and Himanen's 2002 study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n Finland, in which the authors identify Finnish national culture as an impet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s informational welfare state, is the most prominent exception to this pattern.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critical overview of Castells and Himanen's research and revises their conceptual framework to focus on the specific choices states make in constructing their national identities and the effects of these choices on information polic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ffusion. It demonstrates the value of this revised framework through a comparison of the historical trajectories of Turkey and Malaysia's nation-building projects, the incentives these projects have created for the two countries’ social and political elites, and the public information policies and programs that have resulted.  相似文献   

16.
基于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史对技术革命生命周期与机会窗口的研究,总结分析美国和德国利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机会窗口优先发展新兴产业,从而实现跻身世界经济强国行列的经验做法,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巨大成就得益于抓住了第五次技术革命的机会窗口,提出我国必须抓住第六次技术革命开启的机会窗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和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7.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路径。从全球百年科技史来看,伴随着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主要发达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均从国家战略高度认识和强化其战略科技力量。文章在深刻认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布局的重大意义基础上,分别从聚焦国家需求"基本面"、围绕前沿探索"无人区"、面向产业经济"主战场"3个方面论述了关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布局的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国立科研机构之于国家创新发展非常重要,但是关于国立科研机构制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却长期以来被忽视。今天,在美、德等国反思其国家实验室的发展定位与模式,以及中国政府开启国家实验室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关于国立科研机构的相关理论研究显得尤为迫切。文章尝试从认识国立科研机构的使命演进出发,运用制度逻辑理论,建构国立科研机构的分类模型,为推进国立科研机构分类管理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分层构权主成分分析的皖北地下水水质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皖北地下水水质评价,以水文地质调查数据以及取样分析结果为依据,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构造分层构权主成分分析评价法,并借助Arc GIS描述地下水水质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分层构权主成分分析方法较传统主成分分析法更具有针对性和区分度,特别针对F-含量高的地下水,可靠性和准确度更高。针对皖北地区地下水水质,东部整体优于西部,其中泗县-灵璧-宿州-雌溪一带地下水水质较好,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颍上-阜南-阜阳-临泉-界首-太和一带和砀山-淮北一带属于高氟地下水区域,应采取适宜的降氟措施方可作为饮用水水源,而固镇、蒙城地区地下水受TDS、Cl-和TH含量影响,地下水水质较差,不宜作为饮用水水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