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旨在探讨影响中国锂行业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路径及其作用机理。论文构建了企业内部技术努力、外部技术获取、政府资助与企业技术能力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基于上市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内部技术努力是锂行业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其中人力资本的促进作用大于内部研发强度;(2)外部技术获取可能弱化甚至负向影响锂行业企业技术能力水平;(3)政府资助对锂行业企业技术能力提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外部技术获取对本土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如何有效利用外部技术资源提升自身技术能力是本土企业一直致力解决的问题。基于过程视角,本文选取外部技术获取模式、转移技术特性、企业特性和技术学习过程四个方面,以苏州制造业本土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利用外部技术资源过程中,企业的技术战略、学习文化和技术学习过程对提升技术能力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整体上外部技术获取对技术能力的提升作用非常有限。因此本土企业应将重点从外部技术获取转向内部技术学习和自主研发。  相似文献   

3.
技术获取方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技术获取方式是企业技术战略的重要组分,对企业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以陕西省的178家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陕西省企业发展和所处技术环境的实际情况,针对外部技术获取模式和内部技术获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提出了假设,并对内部技术获取在外部技术获取和企业绩效的关系上扮演的是调节作用还是中介作用做了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外部技术获取还是内部技术获取都对于企业绩效有较显著的正面影响;内部技术获取对于外部技术获取和企业绩效间的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但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宇  高山行  沈灏 《科研管理》2011,32(9):108-116
合作方技术获取对于企业绩效提高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获取技术作为外部资源首先要通过吸收和利用过程转化为企业自身的能力才能促进企业的绩效提升。同时,在目前的转型经济背景下,商业和制度环境的不完善也提高了管理者社会资本在企业合作和资源获取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很少有从整合的视角对企业合作方技术获取、内部研发能力、管理者社会资本和企业绩效间的关系和作用路径的研究。论文建立实证模型整合并分析合作方技术获取对于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和管理者社会资本对于合作方技术获取作用路径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合作方技术获取对于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是通过企业内部研发能力的改进作为部分中介实现的;企业高层管理者商业联系有效提高了合作方技术获取对于内部研发能力的正向效果;而政治联系却降低了这一过程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竞争环境下,后发企业技术能力提升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技术能力提升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并选择了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进行了一手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研究扩展了针对中国技术制造业后发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认识,并对后发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实证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结论是:对汽车零部件产业而言,外部联系尚未成为创新能力提高的主要方式,企业的创新模式较封闭;内部的研究开发和正式的研发合作是提高能力的重要来源;企业规模也是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基于企业知识理论视角,将外部技术获取与内部研发纳入本土企业全球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以北京地区生物、软件和汽车零部件500家企业为样本,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先进设备引进、技术许可、与大学技术合作对本土企业全球创新有积极影响;外部技术获取广度与深度都有助于企业实现全球创新,其中国外技术获取广度比国内技术获取广度对全球创新的影响更显著;内部研发在外部技术获取与本土企业全球创新之间发挥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中小企业边际型和适应型渐进性创新的类型划分,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探讨了不同创新类型下技术属性对企业技术获取策略选择及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复杂性对企业在适应型创新模式下的外部技术获取策略具有显著影响;技术隐性则对企业内部技术获取策略影响较大。其次,边际型创新模式下的外部技术获取策略最有利于降低企业研发成本;而无论在何种创新模式下,内部技术获取策略都能比采用外部技术获取策略获得较高的财务绩效。  相似文献   

8.
基于技术能力增长的企业技术获取模式研究/FO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来说,技术能力的提高主要是基于技术学习过程来实现,而技术获取方式要随之不断的与技术能力相匹配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技术获取模式按照企业研发力量的参与程度从低到高分为外部购买、合作研发和内部研发三种类型,技术能力按照演化维度可分为技术仿制、系统整合以及自主创新三个阶段。技术能力的三个阶段应依次分别以外部购买、合作研发和内部研发为主导进行技术获取,并随着技术能力的增长而动态演进。最后研究了宁波海天集团技术能力增长与技术获取模式的动态匹配。  相似文献   

9.
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将内部研发分为探索性内部研发与开发性内部研发,研究外部技术相对异质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探索性内部研发与开发性内部研发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外部技术相对异质性与企业绩效呈倒U形关系;在外部技术获取前,企业进行探索性内部研发正向调节外部技术相对异质性与企业绩效关系;外部技术获取后,企业进行开发性内部研发正向调节外部技术相对异质性与企业绩效关系.因此,企业在获取外部技术前应保持与内部技术知识适中的相对异质性,并在外部技术获取前后采用不同类型的内部研发.最后,为企业利用外部技术相对异质性以及在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类型内部研发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二元论"的角度来看,企业在获取技术时需要权衡技术的内部获取和外部获取,统筹新技术的开发和已知技术的利用,同时技术获取战略也受到企业自身吸收能力的影响。回顾国内外文献,本文通过对中国制造业企业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合理的技术获取战略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提高也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我国制造业应着力增加研发投入,鼓励科技创新,加快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1.
影响技术并购效果的关键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越接近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其内部研发就越难以满足市场对技术更新换代的需求,迫使企业不得不通过其他方式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目前,技术并购已成为企业获取外部技术和提升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学术界对此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对国外技术并购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了梳理,指出了影响技术并购绩效的关键因素,对中国企业的技术并购实践提出...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两家制造业企业的纵向比较案例分析,本文试图分析中国企业在不同技术发展阶段应该如何选择与其吸收能力相匹配的外部知识获取模式,并在两者互动中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从而实现能力追赶.研究发现:在企业选择外部知识获取模式过程中,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演化(识别与获取能力—理解与消化能力—转化和应用能力)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两者动态匹配机制为“识别与获取能力—企业并购”、“理解与消化能力—企业合作”、“转化和应用能力—引进专家”;企业外部知识获取能够明显提升企业知识吸收能力,而后者又会影响企业下阶段知识获取模式的选择;选择与企业吸收能力相匹配的外部知识获取模式,可显著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本文研究结论对于理解中国企业通过外部知识提升自身创新绩效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朝月  许治 《科研管理》2020,41(5):11-20
开放式创新模式下分析内部研发与外部技术获取之间关系是目前研究焦点所在,而结论却莫衷一是。文章从动态视角重新审视两者之间的关系,采用广东省2010-2013年跨度为四年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内部研发和外部技术获取对企业专利申请和新产品产值的动态影响呈现差异性;第二,内部研发和外部技术获取之间并非简单的互补或者替代关系,对专利申请和新产品产值达到最优的时间不同;第三,内部研发与不同外部技术获取的交互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柏洲  周森 《科学学研究》2012,30(10):1564-1572
以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企业外部知识获取、企业内部知识共享能力、企业技术能力和企业转包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提出了11种研究假设。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方式对我国20家实施航空产品转包生产的航空制造类企业进行调查访问。运用SPSS17.0和AMOS7.0统计软件对回收的232份问卷中的各项指标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和拟合度检验。结果表明,面对面交流和编码信息共享的知识获取方式对组织内部知识共享方式和企业技术能力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虚拟对话交流的知识获取方式对组织内部知识共享方式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组织内部知识共享方式与企业技术能力和企业转包绩效之间存在显性正向影响;企业技术能力与企业转包绩效之间存在显性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知识网络分为内部和外部知识网络,利用来自于江苏省光伏企业中高层技术人员和管理者的211份调查问卷,实证分析了光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内外部知识网络对光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内部影响略高于外部;技术能力在知识网络与光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政府行为具有调节效应:政府研发补贴拉动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杠杆效应;电价补贴促进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具有驱动效应;而政府产业规划调节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软科学》2015,(11)
从创新价值链分析方法出发,将企业创新过程进行分解,重构企业创新知识获取模型、创新知识转化模型以及创新绩效模型,结合我国中关村知春路地区高技术企业数据,分析我国典型技术创新区域中企业创新的产生及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企业内部研发活动受到以企业技术引进、产学研合作、出口活动以及创新资金获取活动为代表的企业外部知识获取活动的影响,内部R&D与外部知识获取活动存在互补关系;企业内部R&D是影响企业创新产出(产品创新及专利)的主要因素,政府的补贴及税收优惠政策也影响企业创新产出;企业创新产出对于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企业外部技术获取:机理与案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所面临的重要挑战是如何有效地将内部研究开发和外部技术源有机结合起来。简要概述了国际上外部技术源的发展趋势;以韩国三星公司DRAM技术能力成长为例,研究了企业获取外部技术的机制;从技术知识不同属性层面,说明了外部技术知识的可转移性与企业技术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技术源从外部向内部转化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18.
马荣康  金鹤 《科研管理》2020,41(5):278-288
技术转移作为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形式,对高校科研活动究竟产生了何种影响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2008-2014年中国106所“211”及省部共建高校为样本,研究了高校技术转移对其论文产出和专利产出的影响效应,并对不同来源的科研资助(政府资助和企业资助)在高校技术转移与科研产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分别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高校技术转移对论文产出的影响不显著,而对专利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高校技术转移对其获取政府资助和企业资助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资助和企业资助在高校技术转移与专利产出关系中发挥积极的中介作用;(3)政府资助对高校技术转移与论文产出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而企业资助对高校技术转移与专利产出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鉴于传统的创新理论无法解释制度环境差异巨大的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为更为全面和细致地考察中国企业创新的竞争优势,基于企业战略“三角观”(资源观、制度观和行业观)理论,使用2007—2019年国泰安数据库的中国企业相关数据,运用Tobit面板模型,分析制度因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内部能力与制度因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交互效应,以及技术前沿距离与内部能力、制度因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三重交互效应。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对企业创新绩效有促进作用;政府支持弥补了转型过程中企业所面临的制度基础设施不足的不利影响,有利于企业创新;企业内部能力提升了知识产权保护执法与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但削弱了政府支持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效应;技术前沿距离放大了内部能力、政府支持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负向关系,且降低了内部能力、知识产权保护执法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因此,新发展时期的中国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和提升企业内部能力的同时,也需要将政府角色由经济干预者向秩序维护者转换,以适应中国技术进步新阶段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基于搜寻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构建跨界搜寻通过技术知识获取和技术知识传播影响企业技术差异化能力的理论模型。利用300份来自我国制造企业的问卷调研数据对所提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跨界搜寻对企业技术知识获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知识获取对企业内部技术知识传播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复杂性负向调节技术知识获取和技术知识传播之间的关系;内部技术知识传播对企业技术差异化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