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首先从技术悲观主义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技术的本质、发展趋势和拯救之道四方面简要介绍技术悲观主义的基本观点,然后指出技术悲观主义的五个思维特征,即批判性、前瞻性与建构性、形而上学性、主观性和矛盾性,最后把技术悲观主义的思维方式从不同角度分别归结为否定性的思维方式、非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绝对主义的思维方式、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和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2.
技术理性批判与技术悲观主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探讨了以下三个问题技术理性批判浪潮的兴起及与技术悲观主义的关系;技术悲观主义的本质所在;技术悲观主义对我国现代化的启示.文章强调开展技术理性与技术悲观主义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更深的层次上把握和协调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忧患意识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优秀品质,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根据中国古代文化的演进节奏,先秦士大夫忧患意识的重点是忧道,强调立德的要求;汉唐宋士大夫忧患意识的重点是忧君,强调立功的要求;明清士大夫忧患意识的重点是忧天下,以立言的形式强调变革的要求.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忧患意识及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境界的追求,是中国历史发展和文化创新的重要精神驱力.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忧患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末维多利亚时期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其所处的时代正经历新旧社会的交替,社会结构的巨大调整以及基督教信仰的重塑使其小说创作充斥着浓重的悲观主义.《德伯家的苔丝》作为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综合体现了他的悲观主义及其小说创作思想中的悲剧性,从故事情节及人物着手,可较好地探索托马斯?哈代的悲观主义在《苔丝》创作中的悲剧性体现.  相似文献   

5.
技术发展的前景——哈贝马斯与马尔库塞的辩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技术发展前景的估价,在西方历来有不同观点。马尔库塞关于物的工具化成了人的工具化的观点,是技术悲观主义的一个特例。哈贝马斯对这一观点作出了批评。哈贝马斯从劳动和相互作用的区分出发,分析社会理性化过程,确定了社会的病态之所在,又指明,若制度框架的合理化得到恢复,保证其正常发展,技术悲观主义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6.
人的技术化之合理性辩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技术悲观主义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持续高涨,对人的技术化持片面的否定态度.立足于人的本质与技术本质的一致性,人的技术化可以看作是人与技术在双向互动过程中人的本质力量与技术品性的融合.人的技术化,尽管伴随着异化的形式,仍然是人类通达自由与解放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7.
针对"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课程课内教学效果欠佳的问题,提出并出尝试课内教学"产-理-技"教学模式,大幅度调整原有教学内容的讲授顺序及所占课时比例。首先,用30%的课时介绍和剖析产业现状以作为课程引导部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行业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40%课时讲解基础理论知识,作为课程的核心及中枢部分;最后用30%课时讲解实用生产经营技术及策略,增强学生实践意识及能力。实践表明,"产-理-技"教学方案易于为学生所接受,课堂气氛及教学效果明显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8.
“敬”是先民在原始宗教氛围中,直承忧患意识而来的“人的自觉”的表现.“敬”观念在西周时期大抵沿着两条路线发展:一是承袭了殷商以来“敬天”的思想并对其加以改造,但西周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仍然是宗教;二是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周人提出了“敬德”的思想,凸显了人的理性价值;同时,“敬”观念与西周的礼乐制度相渗透,共同维护了西周社会秩序与人际交往的和谐.由此,“敬”呈现出宗教、人文、政治三重特性,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建设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鲍德里亚早期技术哲学思想主要围绕消费社会中的技术物展开,技术物成了他思考消费社会技术问题和技术的出发点。围绕消费社会中的技术物,鲍德里亚探讨了技术与技术物、技术物与人、技术物与灾难等方面的关系,表达了其对消费社会中技术物的批判性思考,反映了其技术悲观主义和技术决定论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高校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为了使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时刻牢记自身的历史使命,必须在教学中把握好深化使命与传统教育的基本思路、教学重点和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张萌 《科教文汇》2023,(24):44-47
孟子的忧患意识是传统忧患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的忧患意识具体表现为对民生艰困、政治失序和道德不彰的忧患。相较于其他思想传统,孟子忧患意识的特征表现为:立“仁义”之心,追溯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精髓;摒弃利己私欲,扩充本有之心;绝非一朝之患,实乃终身之忧。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孟子的忧患意识可以在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培养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激发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内生动力等方面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2.
对"科技批判"的批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针对现当代国内外一些学者和思想家对科技所采取的无批判的批判进行了分析,并在剖析他们科技观的基础上,揭示了他们陷入反科学主义和悲观主义的认识根源和逻辑错误,最后作者结合中国实情提出了自己所持有的态度和立场.  相似文献   

13.
<正>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强党建工作的最前沿。要想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党支部每位委员必须具有忧患意识、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对党忠诚。一、居安思危,忠诚信仰,加强自身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我国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经济社会结构即将发生更为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各种思潮相互交织、激荡,各种矛盾更加凸现、复杂,一些党员干部对权力和金钱的膜拜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一般人都认为,人类社会按两根轴线分类:一方面是东西方对抗,另一方面是南北方贫富不均,因而使当今世界变得难以管理。但是,世界悲观主义未来学派的代表、罗马俱乐部的创始人和主席奥雷利欧·佩切伊指出,世界上还有第三根轴线,即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掠夺以及人类与大自然和技术的关系。如果人类不能超前或平行于技术的发展而实现保护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观是哈贝马斯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哈贝马斯对什么是技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批判了对技术进步的悲观主义解释和乐观主义解释。哈贝马斯认为,要区分劳动和交往行为两大领域,科学技术越是发展,越需要公开的不受压制的对话和讨论。哈贝马斯的科技观对于我们看待和处理当代的科学技术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性,然而他的科学技术观也充满了道德乌托邦的色彩。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国货意识的形成机理:基于国家品牌社群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货意识可视为一个国家品牌的社群成员出于对自己国家社群的责任感,而对本国品牌产生的偏向意识.借鉴集体自尊、社会认同、爱国主义等社会心理学理论提出假设模型,之后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国货意识是在民族经济忧患意识、国民爱国情感和国民社群身份认同的影响下形成的;民族经济忧患意识受到国家集体自尊影响;国民爱国情感受到国民社群身份认同的影响;国民社群身份认同在国家集体自尊影响下得以强化.  相似文献   

17.
电梯变频技术足现代电梯控制的关键技术,其技术和产品一向被欧美发达国家垄断.我国远大集团曾经多次试图与国外变频技术公司合作,但都遭到对方拒绝.去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某掌握电梯变频技术的国外公司资金链断裂,不得不转变态度,放弃电梯变频技术的垄断,以这种稀缺技术获取资金,帮助自己渡过难关.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历史场景下,技术体系的建构呈现为层次结构与族系繁衍,权力属性得以展现。政治权力也按照技术原则自觉建构和运转,出现了技术与权力的一体化态势。面对功能与权力日趋强大的现代技术,我们应当树立忧患意识,遏制欲望,重塑人性,重建精神文明,合理地约束和控制技术的建构及其权力的扩张。  相似文献   

19.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通过对"经济简化论"、"技术乐观主义"、"技术悲观主义"以及资本主义制度反生态性的批判,从市场、技术以及社会制度三个维度对生态危机进行了破解,其对生态危机根源的探究引发了学界关于市场、技术对生态保护是有利还是不利以及资本主义制度是否为生态危机根源的争论,通过对这些争议性问题的深入探讨,既展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也暴露其理论的局限性,从中可以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动力。现代技术观的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技术决定论(包括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部分条件论(包括生态技术论、文化主导论和技术人文化)——条件总和论(包括适用技术论)三个阶段。这些技术观虽然各自适应了不同发展观的需求,但割裂了技术系统与经济、自然、社会系统的有机联系,都与科学发展观的目标系统有一定差距。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出构建和谐技术观的初步设想,并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生态农业发展为例进行了实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