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在“双碳”目标实现路径方面,仍缺乏系统探究政府与公众联合减碳效应以及区域协同治理机制,因此,从政府与公众联合碳减排的本地效应和溢出效应双重视角出发,基于2004—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观察政府、公众以及政府与公众协同对区域碳排放的直接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并基于联合减排空间视角检验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公众参与对碳排放的联合管控与治理效应,以促进我国构建减排区域协调机制和地区间共同发展、协同管理的减排联合治理格局。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减碳的政府治理手段存在显著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公众单独治理行为作用有限,政府与公众协同治理可降低本地区碳排放强度,但主要在东部地区作用效应显著;中央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强有利于提升地方政府与公众的联合减排效应。由此,提出强化政府主导作用、疏通公众参与渠道、加强中央政府监管力度和完善多元低碳治理政策等促进碳减排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基于IPCC推荐方法,结合我国交通能耗统计基础,提出省级交通运输能耗与碳排放测算方法和特征性评价指标,对2005~2012年江苏省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含港口)和城市客运领域的能耗与碳排放现状进行研究测算,分析能耗与碳排放总量、分能源品种与分运输方式的比例结构、能耗与碳排放强度等方面的特点,最后提出低碳交通运输发展需以降低能耗与碳排放强度为核心、以公路货运为突破重点、以优化综合运输结构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为战略导向、以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为重要途径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低碳技术是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而逐渐产生的,主要包括减碳技术、无碳技术、去碳技术.我国发展低碳技术面临着许多困难: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形成的高碳技术支撑系统制约了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一些企业对开发低碳技术认识不足,有关低碳技术发展的政策法规支持力度不够,低碳技术的市场服务体系不完善等.我国政府在促进低碳技术发展中要大力开展低碳教育,加大低碳技术创新力度,建立完善促进低碳技术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和法律体系,完善低碳技术发展的市场服务体系,推进低碳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4.
低碳经济下国家碳排放信息披露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碳排放信息披露与审计鉴证制度是低碳经济时代各国政府亟需解决的难题。在系统分析国内外政府与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政策与现状基础上,对我国碳排放信息披露系统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构建了国家碳排放信息披露理论框架体系;从政府、企业、审计机构的角度全面设计了碳排放信息披露的报告指南与审计鉴证指南的内容。建设国家碳排放信息披露系统有助于我国实现2020年的战略减排目标,对企业制定恰当的减排策略以创造碳优势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力行业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成果显著。随着碳排放目标约束的增强,中国政府将会针对电力行业出台更多政策和措施,科学合理地评价这些政策和措施意义重大。本文基于Vensim技术平台构建能源政策模拟模型,对电力行业碳减排设置了三种情景:即参考、低碳和强化低碳情景,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估了电力行业关键指标变化、不同政策的减排贡献及减排成本。研究发现,对电力行业来说,有多项政策可控制碳排放,如果政策组合得当,能推动电力行业碳排放早日达峰,并将碳排放水平控制在较低水平,同时还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推动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一是完善体制机制,推动电力结构不断优化;二是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实现电力行业碳排放控制;三是强化科技支撑,加快相关技术研发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低碳经济下的物流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世界各国纷纷提出低碳、绿色、环保等概念,尽管哥本哈根会议并未达成实质性的决议,但毋庸置疑的是低碳经济已经开始深入人心。于是,各种低碳经济发展理论与低碳相关概念如雨后春笋涌现。我国政府也做出了降低碳排放的庄重承诺,发展低碳经济成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低碳经济的概念,也不可避免地传递到物流行业,从而演变而来了一个新生词汇——低碳物流。  相似文献   

7.
石油化工产业不仅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更是我国碳排放重点监控的产业之一。以作为一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水平重要标志的乙烯行业为代表,尝试构建一个多层次低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VIKOR算法与改进的灰色关联度算法相结合形成VIKOR-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某A乙烯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评价其低碳管理效果;最后,针对乙烯行业企业的低碳管理现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前社会提倡低碳经济,将这一理念应用在物流运输中,可以促进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且了解到了车辆碳排放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为了改善当前环境污染的现状,必须对车辆排放进行管理与控制。物流运输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制定出低碳物流运输的策略,要降低碳排放,这样才能适应低碳经济环境下的发展形势,才能满足环保部门对物流运输行业提出的新要求,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共同提升。  相似文献   

9.
应对国际出台诸多严控碳排放量的政策对我国产品生产及发展带来的冲击,以碳税征收机制对低碳产品与普通产品影响为切入点,建立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三阶段博弈模型,以制造业双寡头市场为研究对象,探讨最佳碳税征收机制的制定。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四种碳税征收组合机制对社会总福利均有损失影响,面向生产低碳产品的企业利润角度,应实行高碳税税率低碳税配比政策;面向产品市场需求角度,应实行低碳税税率高碳税配比政策。  相似文献   

10.
楼宇是中心城区产业发展的新空间和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同时也是全球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中心区域,杭州市下城区作为浙江省首个城区型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低碳楼宇建设是实验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并被列入《下城区“十二五”低碳城区发展规划》。在对杭州市下城区进行碳排放总量测算的基础上重点剖析该区楼宇碳排放的总量及其结构,从节能减碳的视角阐述低碳楼宇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实地调研基础上系统总结杭州市下城区创建低碳楼宇的四大瓶颈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引起国内部分行业的关注和重视。为稳步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必须在我国采取合理的财税政策体系,充分利用税收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杠杆作用,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降低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12.
石油化工产业不仅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更是我国碳排放重点监控的产业之一,构建科学有效的低碳管理评价体系对产业低碳建设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乙烯行业作为一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以其为代表进行低碳管理指标体系研究对整个化工行业企业的低碳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基于此,本文以乙烯行业为研究对象,尝试构建一个多层次低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VIKOR算法与改进的灰色关联度算法相结合,形成了VIKOR-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某A乙烯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评价其低碳管理效果,最后,针对乙烯行业企业的低碳管理现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到2020年将单位GDP碳强度降低40-45%的国际承诺以及国家发展的其他目标的关键举措。很多城市均作出相应规划并实施各种措施,以期实现这些目标。然而,绝大多数规划都缺乏明确的目标、指标以及实现机制。它们所选取的战略措施通常太过模糊和零碎,严重阻碍了规划内容的有效性。为了填补这些空白,极大提升低碳环保城市规划的速度,为大范围完善政策的选择以及执行提供便利,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根据国际以及中国最佳实践制定了多种工具。本文将介绍中国济南所采用的两种工具。"最佳城市"暨低碳城市的基准测试以及节能(BEST Cities)工具主要着眼于节能、碳排放量降低的潜力以及策略。"精英城市"暨评估城市的环保和低碳指标(ELITE Cities)工具的涉及面更为宽泛,包括空气、水以及土地的使用。这些工具使得各个城市能够对自身情况作出衡量和评估,追踪进度,提供科学实用的政策建议。本论文将深化对城市如何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解,对城市如何完成对城市行业节能减碳潜力的量化,如何面对工具以及政策施行过程当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以及障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根据减碳影响力、城市的行为能力以及政府的项目预算,本文按照优先顺序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发展的耦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修华  王翔 《软科学》2012,(3):29-32
以碳排放量为焦点,选取1995~2010年我国碳排放量的数据,通过建立双对数模型,分析了GDP增量和单位GDP碳排放量与产业结构比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相比耗能高、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低,提高第三产业比例降低碳排放的同时可实现国民经济的提高,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发展的耦合。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提出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建议,指出通过发展低碳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促进传统企业的转型,实现高碳产业的低碳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能源消耗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启示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运用LMDI加和分解法,从我国整体、不同行业、工业内不同部门的角度探讨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整体上,我国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经济产出效应,对碳排放的整体贡献为148.49%;其次是人口规模效应,整体贡献为9.65%;最后是能源结构效应,整体贡献为1.36%;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抑制因素是能源强度效应,对碳排放的整体贡献为-53.43%;产业结构效应有抑制作用,整体贡献为-6.07%,潜力没有显现出来;从不同产业的角度研究发现,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整体上"低碳"发展状态较好,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其他行业"低碳"发展状态不佳;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工业,通过工业内不同行业的比较发现,电力蒸汽及水生产供应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是我国碳排放的来源。对此,从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苏培添  王磊 《资源科学》2023,(3):593-608
【目的】数字普惠金融成为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的重要路径,本文旨在展开二者之间的关系探讨。【方法】从空间效应及影响机制切入,运用中国2011—2020年31个省份的数字普惠金融及农业碳排放强度数据,基于核密度估计以及空间自相关分析农业碳排放强度的演化特征,利用动态杜宾模型以及中介效应等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1)农业碳排放强度水平在持续下降,空间异质性较强,呈现出明显的集聚特征,而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叠加形态存在一定的错位发展特征。(2)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碳排放强度表现出显著的负向效应,基于内生性检验、剔除样本及政策效应检验发现结论具有稳健性。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及数字化水平能显著抑制农业碳排放强度。(3)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影响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及农业创业活跃度影响农业碳排放水平。而城镇化水平及市场化水平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能够强化数字金融减碳的效应。【结论】建议进一步优化数字普惠金融支持低碳农业发展的组织模式、加强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以激发农业创新创业活力,以此助推低碳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SBM超效率模型以及DEA视窗方法测算我国工业行业2012-2016年的碳排放效率,并划分成高、中、低效率水平探讨行业差异性,然后检验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工业行业整体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工业行业的碳排放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低效率水平行业占绝大多数,高效率水平行业占比较低;环境规制可以通过促进企业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以改善碳排放效率,行业市场容量、行业所有制结构的提高可以有效提升碳排放效率,禀赋结构与碳排放效率有负相关关系,企业规模对碳排放效率的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在“双碳目标”的号召下,绿色金融是引导节能减碳的重要市场金融工具,绿色创新是企业减少碳排放实现清洁化生产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江西、新疆、贵州、广东、浙江五省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进行准自然实验,以沪深A股的上市企业为样本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对绿色金融与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并针对企业和省份层面的其他变量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政策能够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非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非重污染行业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普遍强于其他企业;同时地区开放水平也会影响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因此,政府需要完善绿色金融改革体系;针对重污染行业制定对口指导方案;引入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9.
张中强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102-104,125
现代物流业在低碳经济中占有特殊地位,现代物流业是高能源产业,同时也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产业。文章首先提出低碳经济的实现急需建立以环境共生为特征的循环物流系统;接着通过对循环物流系统的分析,指出只有包含逆向物流的物流系统才是与环境共生的循环物流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物流技术在物流各个环节的使用,指出物流技术的创新与使用为循环物流系统的构建创造了坚实的技术平台;最后从政府与企业两方面提出了构建循环物流系统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创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企业选择低碳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是其收益大于其他类型的创新活动。本文在传统的A-J模型框架内,引入低碳技术创新的机会成本,系统分析了碳排放税、碳排放标准、减排补贴和碳排放许可四种环境政策工具对企业创新选择的影响。模型结果表明:每一种环境政策工具都存在一个最优水平,但其对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激励效果和经济效益有所区别。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市场机制完善的环境政策工具更能促进企业选择低碳技术创新;而鼓励导向的环境政策工具更能促进企业创新活动的经济效益。本文研究结论可以为政府制定环境政策工具组合,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