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技术进步既包括科技发明等"硬"技术进步,又包括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软"技术进步。首先利用包含能源投入和环境污染产出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Malmqusit指数)将中国各省份技术进步分解为代表"硬"技术进步的科技进步指数和代表"软"技术进步的纯技术效率指数和规模效率指数,然后以能源生产率指数表征能源效率,用面板数据计量分析方法分四大经济区域研究了技术进步各组成部分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进步对能源效率改善贡献率最大,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贡献率大致相当,而从区域来看,技术进步三大组成部分对能源效率的提高程度,东北和中部要大于东部和西部。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农业碳排放纳入到农业经济核算体系之中,构建含有期望产出与非期望产出的DEA-Malmquist效率指数,在系统测算农业碳排放的基础上,对2000-2011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农业碳排放效率变动趋势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农业Malmquist碳排放效率指数及其分解指数的省域差异及变动趋势。结果表明:①农业碳排放效率变动存在省域差异,内蒙古、北京、黑龙江、吉林等24省区农业碳排放效率处于提升状态,其余7省区呈下降趋势;②三大地区农业碳排放效率指数的主要贡献因素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主要源自技术进步的推动且农业碳排放效率不断改善;中、西部地区主要依赖于技术效率的改善但波动性较强;③在农业碳排放效率变动的影响因素上,产业结构、耕地面积构成情况及农业受灾程度对农业碳排放效率有显著负向作用;对外开放程度、劳动力文化水平与农业碳排放效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中国省域农业碳排放:测算、效率变动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贤荣  张俊飚  田云  李鹏 《资源科学》2014,36(1):129-138
本文将农业碳排放纳入到农业经济核算体系之中,构建含有期望产出与非期望产出的DEA-Malmquist效率指数,在系统测算农业碳排放的基础上,对2000-2011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农业碳排放效率变动趋势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农业Malmquist碳排放效率指数及其分解指数的省域差异及变动趋势。结果表明:①农业碳排放效率变动存在省域差异,内蒙古、北京、黑龙江、吉林等24省区农业碳排放效率处于提升状态,其余7省区呈下降趋势;②三大地区农业碳排放效率指数的主要贡献因素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主要源自技术进步的推动且农业碳排放效率不断改善;中、西部地区主要依赖于技术效率的改善但波动性较强;③在农业碳排放效率变动的影响因素上,产业结构、耕地面积构成情况及农业受灾程度对农业碳排放效率有显著负向作用;对外开放程度、劳动力文化水平与农业碳排放效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其核心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本文使用2003年-2009年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选取基于投入导向的DEA模型,测算出各省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Ma-lmquist指数测算出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再将面板数据分区域对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近年来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化的分界点出现在2007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依次递减;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增长都可导致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改善,但技术进步由于回弹效应使得影响值较小;技术进步对中部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最为明显,而对西部地区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考虑技术进步和考虑技术进步因素的C-D生产函数,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 (SFA),使用2003-2009年间全国10个省区835个样本农户跟踪调研数据,考察农业技术效率以及农业资金投入结构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农业平均技术效率仅为0.70,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中各省区农业技术效率差别显著,辽宁最高(0.86),而甘肃最低(0.59);整体上财政支农资金和农户自有资金对我国农业技术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而农业信贷资金和农村集体资金对我国农业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但是从各省区来看,农业资金投入结构对农业技术效率影响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研究2000--2014年期间江苏省整体及其13个地级市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在此基础上,引入技术进步和效率变化,构建农业生产函数模型,实证研究江苏省农业技术进步、效率变化、劳动力投入及其他投入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进行苏南、苏中、苏北的区域差异分析.研究表明:江苏省全要素生产率是逐步提高的,其增长主要来源于农业技术进步,且农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下降共存;农业技术效率变化对苏南、苏中和苏北3个区域的农业生产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技术进步主要对苏中和苏北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文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研究新世纪2000-2014年期间江苏省整体及其13个地级市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在此基础上,引入技术进步和效率变化,构建农业生产函数模型,实证研究江苏省农业技术进步、效率变化、劳动力投入及其他投入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进行苏南、苏中、苏北的区域差异分析。研究表明,江苏省全要素生产率是逐步提高的,其增长主要来源于农业技术进步,且农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下降共存。农业技术效率变化对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区域农业生产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技术进步主要对苏中和苏北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1979—2012年间我国31个省区面板数据,划分六大区域考察农业技术效率以及农业信贷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农业平均技术效率仅为0.691,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中各区域农业技术效率差别显著,东北地区最高(0.940),而中南地区最低(0.662);整体上农业信贷对我国农业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但是从各区域来看,东北、西南、中南和西北地区亦是如此;而华北和华东地区则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岳立  赵海涛 《资源科学》2011,33(11):2071-2079
水污染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工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提高工业水污染日益严重背景下的工业用水效率对于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论文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DEDF),选取中国13个典型的主要工业省区2003年-2009年数据,以工业从业人数、工业资本存量和工业水供给量为投入指标,工业产值和污染物(COD、氮氨)排放量为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指标计算了这13个省区的工业用水效率。研究发现,考虑污染物后工业省区在生产前沿上的数目增加且用水效率高于不考虑的情形;中国工业用水效率、规模收益整体上呈递增趋势,但地区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比其它地区有更高的工业用水效率,北方地区的工业用水效率明显高于南方地区,只有广东、上海两省市在整个研究时段内是规模报酬不变的;接着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ML)指数分解法得出中国工业用水效率提高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效率变化率,而技术进步对用水效率的作用不明显的重要结论,从而为今后提高工业用水效率提供了针对性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入世以来,我国的汽车产业得到迅速成长.但是我国的汽车产业到底是简单的规模扩张复制还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受到质疑.本文基于非参数Malquist指数方法将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两个部分,运用该方法测算了中国汽车工业入世以来整体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并进一步探讨了汽车工业各子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特征.结果显示:入世以来,中国汽车工业的TFP是由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两个因素共同推动的,但技术效率的影响相对有限,而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同时,子行业中差异明显,汽车业和汽车摩托车配件的全要素生产率较高,且都是由技术进步推动;车用发动机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相对较低,且逐年下降趋势明显;改装汽车业的技术含量不高,更多的是依赖于规模效应的发挥;摩托车业的产业地位导致其TFP、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都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摘要:本文运用三阶段DEA—Malmquist模型测算了中国30个省份农业技术进步估计值,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考察农村人力资本、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国家层面,农业技术进步增加了农业碳排放总量,农业碳排放具有强路径依赖性和滞后性,农村人力资本的提升在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的正影响中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从地域层面,东部技术进步值最低,中部农业碳排放总量最高,西部技术进步值最高、农业碳排放总量最低。东部农村人力资本在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的正影响中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农业产业结构在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的正影响中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尹琳琳  苏秦 《软科学》2009,23(11):73-78
运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了1993~2007年中国31个地区的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服务业的生产率总体上处于增长趋势,并呈现出先增后降的倒U型特征;技术进步是服务业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而技术效率则成为制约服务业生产率增长的关键原因;服务业生产率的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东部地区具有明显的增长优势,而中西部地区的大多数省份发展滞后或缓慢。  相似文献   

13.
利用我国工业1990—2015年间的统计数据,根据随机前沿生产模型理论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种技术路径,引入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解出反映技术变化的技术进步指标(TC)及技术效率指标(EC),并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研究能源价格、全要素生产率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可在能源价格和能源强度间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且从长期来看,纯技术效率的提高可为工业能耗的降低起到正向作用,技术进步则在短期和长期内可达到促进行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双赢结果,而规模效率对于降低能源强度的正向调解机制尚不显著,但从长期看来仍表现出积极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2000~2009年间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以来,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则起到了阻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孙才志  马奇飞  赵良仕 《资源科学》2018,40(5):993-1005
通过对考虑社会发展指数的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研究,可以真实地掌握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实际变动情况。本文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模型,对2000—2014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对其时空演变特征和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总体上中国水资源绿色效率呈现出在波动中缓慢下降的特点;现阶段中国水资源绿色效率发展水平仍比较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国水资源绿色效率地区差异显著,且水资源绿色效率的高低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社会发展指数对水资源绿色效率的高低具有重大影响;中国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技术进步变化指数表现为上升态势,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在研究期内均呈现缓慢下降的特点;总体而言,科技进步对中国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少数地区受技术效率和技术变化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6.
农林高等院校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林高等院校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整个农业科技资源系统的运行效率。基于1993-2009年农林高等院校的面板数据,运用Malmquist-DEA指数方法对农林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的结果表明:农林高等院校技术效率平均提高了1.1个百分点,说明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呈现上升的趋势,但院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技术进步率的降低导致农林高等院校全要素生产率平均下降了1.4个百分点;农林高等院校的规模效率值较高,反映规模更加适度。中国农业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等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而且配置效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DEA的非参数方法测算了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并通过对其分解,计算出了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技术效率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发现1987年以来,东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是依赖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较小,而中西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是依赖技术效率的提高。然后从国际贸易和FDI的视角,利用省级动态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主要是由于东部地区进出口贸易和FDI促进了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系数大于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系数,而中西部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和 FDI促进了技术效率,抑制了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