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人才聚集中自我冲突的消减与人才聚集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人才流动达到一定规模就会产生人才聚集现象,同时也会发生人才自我冲突,形成人才聚集的负效应,但若对冲突化解和消减得当,也会形成人才聚集的正效应。在分析人才聚集现象与人才聚集效应后,研究了在人才聚集过程中影响人才聚集现象向人才聚集效应转变的人才自我;中突的动因,并提出了化解和消减人才自我冲突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科技型人才聚集中冲突动因的评判与人才聚集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人才聚集现象、人才聚集效应的概念与特征;研究了科技型人才聚集中冲突的动因,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了评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化解和削减科技型人才聚集主要冲突动因的措施,以促进人才聚集现象向人才聚集效应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人才聚集效应及其评判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人才聚集是人才流动的产物。当人才流动达到一定规模时,就会产生人才聚集现象。若人才聚集内外环境、人际关系等都比较适宜,人才聚集就会出现加总作用。形成人才聚集效应。本文在分析人才聚集现象后,提出了人才聚集现象和人才聚集效应的概念以及知识溢出效应、创新效应等人才聚集效应的8个具体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人才聚集效应的具体特征进行了总排序,依次为:创新效应、区域效应、时间效应、规模效应、激励效应、信息共享效应、知识溢出效应、集体学习效应。为促进人才聚集现象向人才聚集效应转变提供了重点管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科技环境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科技环境有利于促进科技型人才在一定区域聚集,形成人才集聚现象并产生一定的人才聚集效应。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了中西方科技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正负面影响。在借鉴西方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优化我国科技环境的相关措施,旨在以良好的科技环境促进我国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进一步推动我国科技进步,提高我国科技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5.
张波  丁金宏 《科研管理》2022,43(12):24-33
人才的竞争实质是生态环境的竞争,分析人才生态环境及各子系统对高端人才聚集的差异化效应对科学制定人才政策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本研究基于2000—2018年中国31个省份高学历人才数据,以人才生态环境指数和高学历人才聚集效应为核心指标,运用熵权法、因子分析法、OLS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中国高学历人才聚集状况及演变特征,实证检验人才生态环境及各子系统对高学历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并评估各省份人才生态环境。结果发现:(1)京沪津是中国高学历人才高度聚集区,西部尤其西南地区是人才薄弱区,二者的人才聚集力差异总体偏大,但已经呈现出缩小趋势;(2)人才生态环境对高学历人才集聚效应具有显著影响,且总体呈现先增后降再增的N型减弱态势;(3)人才生态环境的各子系统对高学历人才集聚效应的影响呈现出差异性与变动性,其中地区经济发展环境、创新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对高学历人才聚集效应影响较大但出现减弱,生活服务环境尤其是房价对高学历人才聚集效应影响逐步增强,人才市场环境对高学历人才集聚效应存在影响但并不稳定;(4)北上广是中国人才生态环境最优省份,长三角地区是最优区域,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弱,区域间人才生态环境极差在持续扩大,且各省份人才生态环境优劣势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6.
人才聚集效应关键成功要素及影响机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人才聚集效应影响要素的聚类分析认为,人才规模、人才配置和激励因素是人才聚集效应的三大关键成功要素,对人才聚集效应的发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人才规模达到并超过一定规模,三大关键成功要素相互作用、不断优化,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才聚集的八个方面,使人才聚集效应总体呈现出一定的波浪上升过程。  相似文献   

7.
科技型人才聚集环境评判及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才聚集效应的新角度入手,在给出人才聚集效应的相关概念、特征后,分析影响人才聚集环境的因素,进而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作了评判,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青岛市的科技型人才聚集环境进行评价。从有利于人才聚集效应产生的角度提出几点优化科技型人才聚集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知识螺旋模型自提出以来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不少,但大部分研究都有实用性不强的特点,且从人才聚集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较少。通过研究知识螺旋过程和人才聚集效应的相互作用,提出人才聚集效应下的知识螺旋过程模型,并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上海市人才聚集效应的实际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知识管理的人才聚集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经济的特点之一是人才的流动和人才在某一区域或组织内的聚集,当聚集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某些效应。文章分析了人才聚集的正、负效应,提出运用知识管理,可以有利于人才聚集的正面效应,化解负面效应,更好的发挥人才的聪明才智,以促进组织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才聚集是空间聚集的一种重要形式,它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得到社会资本的支撑,一个完备的社会关系网络是人才聚集效应产生的基础。在分析才聚集的区域性、网络性、动态性、群落性、共享性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人才聚集,界定了社会资本的内涵。从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关系维度、结构维度分析社会资本对人才聚集的影响,旨在进一步发掘、利用社会资本,推动人才聚集及聚集效应的产生和提升。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间的人才资源流动不断加剧。人才资源国际流动对于不同国家之间和不同时间区间的情况是不同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本文假设在全球范围人才资源自由流动的市场条件下,从宏观上定性研究人才资源国际流动的趋衡性,对人才资源国际流动随时间变化的过程进行分析,探讨人才资源国际流动的规律,并由此分析我国人才资源流动的状况。  相似文献   

12.
科技园人才流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广州石牌高校区的高新技术企业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该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入的来源、方式和原因,人才流出状况与原因,人才流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等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动的原因与特点,并对如何促进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合理流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区域人才流动频繁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在研究领域中倍受关注。文章提出了造成区域人才承载力不足的原因;从人才收入、人口承载力、人口迁移论和地区经济、人才环境、人才指标及模型对国内外有关区域人才承载力理论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各个理论的研究意义与研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基本评价,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以浙江省相关统计资料为依据,实证研究了典型行业的人才集聚度对贡献率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人才集聚程度越显著,对产业的贡献率就越高;人才集聚的子效应对产业贡献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人才集聚的规模效应对于产业贡献率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构建人才的引进机制、培养机制和环境机制对提升人才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借助于人才区域集中度指标及人才使用效益系数的计算和分析,对福建省信息产业人才的空间分布状况、成因、趋势以及区域人才使用效益进行了研究,并得出结论,最后对福建省信息产业人才工作进行了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6.
童锋  秦秋明  饶敏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0):105-110
新时代高校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功利主义的目标导向驱动下,高等教育事业无限性和高等教育管理者任期有限性的二元悖论,在一定程度上导高校科研拔尖人才无序流动呈现出抢挖人才狂热化、稳才任务显像化、人才成本畸形化、引才风险扩大化等表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成长是有其规律的,高校人才无序流动对高等教育事业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其根源主要有四个层面:在国家层面存在办学同质化、评价模式化、人才工程条块化等;在区域层面存在信息不对称、人才待遇上不封顶等;在高校层面源于违约追责难、心理预期高、待遇双规制;在人才层面源于其收入水平、生活保障、工作评价、发展空间等方面。要破解高校科研拔尖人才无序流动的桎梏,需要政府、市场、高校以及人才四个层面的有效联动,探索实施构建扶助机制、补偿机制、培育机制、流动机制,从而促进高校科研拔尖人才科学、合理和有序流动,为新时代破“五唯”和探索现代大学制度提供一泓清泉。  相似文献   

17.
我国积极延揽国外科技人才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引进国外科技人才和智力,为推动我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论文回顾我国延揽国外科技人才的发展历程与成效,剖析吸引国外科技人才所面临的新挑战与问题,阐述我国积极延揽国外科技人才的基本思路,并系统地提出了加强国外科技人才和智力引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人员的激励机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孙理军  聂鸣 《科研管理》2002,23(4):114-119
本文在阐述研究开发 (R&D)人员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作用与R&D人员行为特征的基础上 ,系统地分析了影响R&D人员行为绩效的因素 ,提出对R&D人员的激励需要采取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措施 ,使激励机制既符合R&D人员的内在特性 ,又符合企业及研发部门的目标。最后简述了主要的激励措施并描述了企业激励研究开发人员的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