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余世英 《情报杂志》2006,25(3):92-93,91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知识资本.我国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必须不断地创造和运用新知识,通过实施知识吸纳战略、知识联盟战略、知识整合战略、知识转移战略、知识激励战略、知识创新战略以确立自身的知识优势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转移能够导致知识在向能量和质量的转化过程中裂变出巨大的生产力。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知识转移研究成果分析,给出图书馆知识转移的概念、转移条件,并对图书馆知识转移模式进行分析与模型构建。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知识转移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转移是知识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其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国内外对此都有较多的研究.本文分两个部分,对国内外知识管理学界关于知识转移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析.  相似文献   

4.
企业知识型员工需求要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成为企业竞争优势源泉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依靠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来实现。通过对样本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调查与统计分析,得出企业知识型员工的主要需求要素及其重要性程度,并将研究统计结果与国内外学者的实证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5.
2000—2007年知识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2000-2007年275篇关于知识转移研究的国内外重要学术文献,对目前知识转移研究的角度和研究趋势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一个包含四个维度二十个要素的知识转移分析模型,并对这二百多篇文献在模型中进行了定位,总结出了目前知识转移理论的研究热点和不足,对将来的知识转移理论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苏晓艳  范兆斌 《未来与发展》2010,33(11):58-63,74
吸收能力是组织对外部知识的获得、消化、转移和开发以用于产品创新和技术的能力,是企业获取动态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对吸收能力概念、维度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地梳理,并对未来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知识转移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检索国内外对知识转移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针对检索结果和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基于SECI模型的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创新对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凸显。知识共享能有效地推动知识创新,进而提高创新能力。鉴于国内外虚拟社区的不断发展以及在知识共享上独有的优势,本文认为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有利于知识创新,并对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到知识创新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廖述梅 《情报杂志》2008,27(4):52-55
分析了组织知识转移研究,先后给出了国内外校企知识转移研究的现状并进行对比,分析了我国在校企知识转移领域研究的不足,最后指出了我国校企知识转移研究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0.
《软科学》2019,(3):40-44
聚焦中国企业的创新活动,研究了企业间知识转移对知识接收企业突变式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探索企业知识库的中介作用,并引入企业间竞争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了理论模型。之后,运用251家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间知识转移有助于知识接收企业突变式创新绩效的提高。企业间知识转移既有助于知识接收企业知识宽度的提升,也有助于知识深度的提升。知识接收企业知识宽度在企业间知识转移和突变式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企业间竞争在企业间知识转移与知识接收企业知识宽度间起着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电信价值网络中企业间知识转移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艳秋  孙立宏  孙梦瑶 《情报科学》2012,(4):595-598,603
研究电信价值网络中电信运营商及其他成员之间知识转移的形态。通过博弈论分析,认为电信价值网络不同企业间知识转移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博弈,每个企业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倾向于选择知识转移能力较强的知识转移合作伙伴。其中电信运营商知识转移的努力越大,则可以引导其他电信价值网络成员更加积极地进行知识转移,从而带来价值网络知识转移的更好绩效。  相似文献   

12.
信任促进两人层次知识转移的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近来,如何促进知识在组织中、组织间有效地转移,已成为众多经理人和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过去的文献都是从信任如何促使人们更愿意参与知识转移的角度来研究信任对知识转移的促进作用。本文提出,信任对知识转移的促进作用不仅在于促使人们更愿意参与知识转移,还在于能够使知识转移活动对于参与双方来说变得更容易。进一步,本文运用符号互动理论的观点,从信任对知识转移双方互动过程的影响的角度入手,论述了信任能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使知识转移变得更容易:(1)使知识转移双方沟通加深;(2)促使提供方划清自己的知识领域;(3)促进双方积极的归因。  相似文献   

13.
吴涛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7):164-167,172
项目合作和团队工作是组织获取知识、建立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已有的成果侧重于项目内不同主体间知识转移的横向研究,却忽略了新旧项目间知识的纵向转移。研究新旧项目间的知识继承,对丰富知识管理理论,提高企业的知识积累和项目成功率有重要意义。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新旧项目间知识的纵向转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新旧项目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并试图建立一个新旧项目间知识纵向转移的概念模型,希望为下一步的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渠道中治理机制对知识转移质量不同纬度的影响,以及边界代表关系的调节作用。运用回归分析对来自中国家电行业的225对双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契约和专项投资都能够显著的促进知识转移的数量和真实性,然而,二者的相对有效性存在差异。契约更能够提升知识转移的数量,而专项投资则更有利于提升知识转移的真实性。同时,边界代表关系减弱了契约与知识转移质量的正向作用,加强了专项投资与知识转移质量的正向作用。研究为企业如何利用治理机制来有效提升知识转移质量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Small businesses face numerous issues in regard to the management of their knowledge, including potential loss of knowledge due to high employee turnover and the willingness and ability of employees to share their knowledge. This case study examines two small ICT companies in Vietnam to determine how knowledge transfer was conducted with and without the use of ICT. A knowledge transfer framework for small businesses was used as a lens to analyse the results. The findings showed differences in knowledge transfer approaches in both cases. It was observed that employees whose jobs required less flexibility needed more explicit knowledge, but if their working procedures were more flexible they were more likely to need tacit knowledge. Tacit knowledge was mainly transferred by non-ICT methods, with explicit knowledge being transferred via a combination of methods. The cases differed in regard to the existence of knowledge transfer guidelines – as well as the willingness and ability of employees to share knowledge with others in the business. Both case businesses lacked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determine the level of suc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6.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from a parent firm to its subsidiary is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issues confronting management at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MNC). Since knowledge tends to be sticky and difficult to transfer, the suc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s contingent not only upon various kinds of contextual variables, but also upon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mplement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Previous studies did not consider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variables, and failed to provide a mor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framework for MNC knowledge transfer. This study attempts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knowledge stickiness on knowledge transfer implement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as well as the performance of headquarter–subsidiary knowledge transfer.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an increase in knowledge stickiness may have a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knowledge implementation, internalization, and knowledge transfer satisfaction. However, increases in knowledge stickiness beyond a certain point can also deter the success of transferring knowledge. Results also suggest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transfer implement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innovation and satisfaction, and between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knowledge transfer satisfaction.  相似文献   

17.
知识获取性视角下隐性知识的转化和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知识在现代知识管理实践中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战略性资源,是决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高低的根本原因。为了研究隐性知识转移和溢出的交流机制,基于知识获取性的视角提出了一个知识转化途径的概念性模型,并在知识所有者意愿性或非意愿性交流知识的基础上,区分了知识转移和知识溢出模式,提出了个体之间、组织之间、区域之间三个层面的知识流转。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及其创新网络为研究样本,开发知识转移、创新能力与网络中心性的测量量表,实证检验知识转移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网络中心性在其中所起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辅助型和互补型的知识转移对于企业渐进式创新能力和突破式创新能力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比而言,互补型知识转移对突破式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更显著;辅助型知识转移对于渐进式创新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创新网络中心性在知识转移和创新能力之间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适当的控制方式有效地促进联盟中知识转移,对于战略联盟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联盟中知识转移效果划分不同维度,建立了知识转移效果的立方体模型,然后对比了联盟的两种主要控制方式(正式控制和社会控制)对知识转移效果不同维度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联盟的社会控制更有效地促进了联盟的知识转移。  相似文献   

20.
中国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组织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霞  于飞 《科学学研究》2013,31(8):1242-1251
 本文运用知识管理相关理论,以中国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企业访谈,探析了组织机制对中国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合作式运作结构、沟通机制、控制机制(层级命令、子公司自主权)对逆向知识转移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知识管理机制对逆向知识转移的作用与预期相反且不显著。本文突破了以往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研究中只关注知识特性的局限,侧重于知识转移的组织设计和组织机制,丰富了跨国公司知识转移领域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