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再工业化"与"工业4.0"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吸引了全球目光,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迫在眉睫。在透析1997—2014年中国制造业能源消费结构演变、产业贡献度和国际竞争力基本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研究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与能源消费量、产业贡献度之间的时序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制造业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能源消费量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存有长期动态均衡关系,且煤炭消费量亦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单向Granger原因,而电力能源消费量、产业贡献度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之间均不存有长期均衡关系,印证了中国制造业长期发展过程中以煤炭消耗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均衡性,以及当前加快劳动密集型向附加价值更高的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步伐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2.
“再工业化”与“工业4.0”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吸引了全球目光,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迫在眉睫.在透析1997-2014年中国制造业能源消费结构演变、产业贡献度和国际竞争力基本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研究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与能源消费量、产业贡献度之间的时序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制造业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能源消费量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存有长期动态均衡关系,且煤炭消费量亦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单向Granger原因,而电力能源消费量、产业贡献度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之间均不存有长期均衡关系,印证了中国制造业长期发展过程中以煤炭消耗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均衡性,以及当前加快劳动密集型向附加价值更高的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步伐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3.
以2003—2013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环境约束下的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行业内竞争、技术进步对制造业能源效率有正的影响,能源消费结构、对外开放以及环境规制对制造业能源效率有负的影响;同时,以上影响因素存在行业异质性。基于上述结论,提出改善制造业能源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2003-2013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环境约束下的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行业内竞争、技术进步对制造业能源效率有正的影响,能源消费结构、对外开放以及环境规制对制造业能源效率有负的影响;同时,以上影响因素存在行业异质性.基于上述结论,提出改善制造业能源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科学可靠的制造业能源消耗预测对保障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相关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本文针对制造业2005-2015年8类能源消费数据,应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2016-2020年全国制造业各种能源消耗进行预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残差精度检验。预测表明:GM(1,1)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为全国制定制造业能源战略规划提供一定的依据;未来5年制造业能源消耗总体呈上升趋势,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有所改观,汽油、柴油消费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研究表明,我国制造行业在能源效率的政策调控效果明显,技术进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能源产业技术溢出效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健  焦兵 《资源科学》2010,32(3):478-484
西部地区是我国的能源富集省份,也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本文选择我国西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产业为研究样本,对我国西部能源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且对其技术溢出效应是否提高制造业的生产率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西部石油天然气产业和煤炭产业虽然都对关联制造业产生了技术溢出效应,但是石油天然气产业对关联制造业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是煤炭产业的5倍;②我国西部石油天然气产业和煤炭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不同的,石油天然气产业的影响是正的,煤炭产业的影响是负的;③能源产业的繁荣不可避免的对制造业的资本、劳动以及科技的投入产生挤出效应,但是能源产业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也会带来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因此,只要能源产业对制造业正面的技术溢出效应超过负面的"挤出"效应,能源富集地区的"资源诅咒"陷阱还是可以规避的。  相似文献   

7.
王娟  赵涛  张啸虎 《资源科学》2016,38(2):311-320
能源消费量大、能源效率低以及环境问题突出已经成为中国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由于工业部门能源消耗占中国能源消耗总量的70%左右,因此,本文基于工业36个子行业2006-2012年的数据,采用结合自然处置性和管理处置性概念的DEA模型将固定资产、能源消费及劳动力作为自然处置性下的投入,研发(R&D)投资额作为管理处置性下的投入,评价各子行业能源和环境综合效率以及R&D投资对各子行业减少非期望产出的有效性,最后,采用Truncated回归模型分析中国工业能源和环境综合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除烟草制品业等4个行业外,其余32个行业的综合效率均有改善空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以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的综合效率值均在0.800以下,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效率值最低仅为0.472;2012年,研发投资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16个行业减少非期望产出是有效的;能源结构、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对综合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煤炭在能耗中占比的提高对综合效率有抑制作用,而研发投资比例的提高对其则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2000年以后,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广西经济高速增长。与此同时,能源消费量也大幅增长,并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能源缺口。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西部大开发前后广西能源消费总量及三种主要的能源消费量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广西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性显著增强,特别是对煤炭的依赖性变化最大。对此,广西应积极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建立健全节能型能源消费机制,努力开发新能源。  相似文献   

9.
姜磊  吴玉鸣 《资源科学》2010,32(11):2179-2185
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是导致我国能源效率较低的原因。本文采用1996年-200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广义矩估计方法和岭回归方法,估算了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的边际效率及其不同能源消费量之间的边际替代率换算,分析了省际能源消费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能源边际效率由高到低排序为天然气、电力、石油、煤炭;煤炭消费比重的增加会降低能源效率,而石油、天然气和电力比重提高会提高能源效率。由此,为了提高能源效率,应努力减少煤炭、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加大煤电的转换力度,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的比重,逐渐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加强保证石油安全供给措施,实施战略石油储备计划。尤其是,国家在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同时,仍需在政策上鼓励各个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  相似文献   

10.
利用灰色关联度与面板回归模型探讨近30年主要科技大国能源消费结构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能源消费结构演变总体呈去碳化、清洁化、安全化特征,表现为能源消费中石油及煤炭降低、天然气缓慢增长、核能波动下降、可再生能源较快增长的发展态势;城镇化、人口规模、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对外经济贸易、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与各国化石能源消费占比高度关联,但各国最大关联因子不尽相同;能源消费强度、人均GDP、城镇人口占比、进出口额占GDP比对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城镇人口占比的正向影响最大,人均GDP的抑制作用最强;相较而言,中国能源消费量较大,结构长期保持为“煤炭-石油-可再生能源-天然气-核能”,化石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能源消费强度、人口规模关联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在已有的动态DEA的研究基础上考虑到各决策单元内部的差异性,结合灰色关联度测权重的方法,推演出包含多个并联决策单元的复杂系统的灰色动态DEA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中国不同经济区域、不同类型的装备制造业进行度量,"十二五"期间,所有的灰色动态DEA有效指数都大于0,意味着我国的装备制造业效率没有达到最优;在所有类型的装备制造业中,东部地区的效率值要低于其他经济区域;科技含量高的行业效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12.
贺玲  崔琦  陈浩  宋涛 《资源科学》2019,41(6):1024-1034
本文基于CHINAGEM模型构建了中国能源经济均衡模型(CGE),建立差异化的多情景政策分析,比较了不同煤炭产能政策及其组合对中国宏观经济和产业部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煤炭产能政策在优化煤炭生产结构的同时,会显著影响其他能源产业和与之有上下游关联的非能源产业产出,不可避免地对宏观经济造成一定的冲击。②降产量政策对煤炭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最有效,但对宏观经济的冲击也最大;税收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最小,但对煤炭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最弱;去产能政策对煤炭产业结构与宏观经济的影响介于降产量政策和税收政策之间。③在实施煤炭产能政策的同时,综合利用税收优惠、产能置换、技术进步等综合政策手段有助于推进煤炭生产结构调整,减缓其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最终实现煤炭行业长效发展。本文采用冲击资本投入的方式模拟产能政策的结果更合理,更符合煤炭去产能的经济学含义,该方法同样适用于钢铁、玻璃、水泥等产业去产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中国创新型城市政策在不同地区实施时间上的差异,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研究了创新型城市政策试点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和企业间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型城市政策显着提高了政策实施城市企业全要素指标;但基于不同的企业样本,创新型城市政策的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2)创新城市政策显著降低了政策实施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散化程度,促进了行业资源的优化配置;(3)创新城市政策通过提高市场份额再配置效率的途径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本文研究为客观评估中国近年来国家创新政策实施绩效提供了微观依据,同时对于如何有效促进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具有一定政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满芝  王锐  周梅华  张静 《资源科学》2011,33(9):1641-1649
本文在分析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利用效率与煤炭消费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东、中、西部地区进行了比较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变量问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而且各地区间存在一定差异,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对煤炭消费的影响高于其它地区,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单位GRP能耗水平等因素对煤炭消费的影响大于其它地区;从短期波动看,东部地区各因素波动对煤炭消费量波动的影响要高于其它地区,不过产业结构波动对煤炭消费波动的影响西部要高于东部地区,从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看,中部地区要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因此,国家和各地区在制定经济政策和煤炭政策时,必须正视这一差异,把握煤炭需求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的具体关系,促进能源与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自建国以来,我国的能源结构一直以煤炭为主。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全年原煤产量为38.7亿吨,同比下降2.5%,煤炭消费量同比下降2.9%,全年煤炭消费量约为35亿吨。2012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煤炭消费总量占全球煤炭消费总量的50%以上;国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构建"经济推动-技术投入-能源节控-环境规制-社会保障"制造业"解锁"能力测度体系,利用正态云模型与关联函数对其"解锁"能力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制造业"解锁"能力于2004~2014年期间呈总体上升态势,但仍具有较大提升潜力;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解锁"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对国家政策的"敏感性"不同,资本密集型制造行业对政策"敏感性"最高;制造业总体"解锁"能力进一步提高,但还存在局部短板指标的制约,如平均劳动生产率偏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足等.  相似文献   

17.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能源需求压力的增大,进而引起碳排放急剧增加,打破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是实现产业节能减排的治本之策。利用Tapio脱钩模型和改进LMDI分解方法对2000—2014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装备制造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弱脱钩关系,经济增长速度快于碳排放增长速度,经济产出效应是影响装备制造业碳排放的主要诱因;装备制造行业间脱钩指数存在较大差异,各行业强脱钩效应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研究发现,能源消费强度降低是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的最关键因素;各行业脱钩努力指标各年均小于1,呈逐年减小趋势且处于弱脱钩状态。最后采用GM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对2015—2024年间中国装备制造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进行预测,进而为中国装备制造业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能源消耗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启示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运用LMDI加和分解法,从我国整体、不同行业、工业内不同部门的角度探讨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整体上,我国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经济产出效应,对碳排放的整体贡献为148.49%;其次是人口规模效应,整体贡献为9.65%;最后是能源结构效应,整体贡献为1.36%;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抑制因素是能源强度效应,对碳排放的整体贡献为-53.43%;产业结构效应有抑制作用,整体贡献为-6.07%,潜力没有显现出来;从不同产业的角度研究发现,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整体上"低碳"发展状态较好,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其他行业"低碳"发展状态不佳;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工业,通过工业内不同行业的比较发现,电力蒸汽及水生产供应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是我国碳排放的来源。对此,从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对内蒙古的实地调查,分析了农牧区家庭能源消费的数量结构特点,结果表明:①在研究区传统能源的消费占绝对主体地位,畜粪、秸秆和煤炭是最主要的家庭用能,新能源使用量少、比例小;②能源使用呈现鲜明的区域特征,牧区农村使用畜粪、太阳能和风能较多,农区农村则使用秸秆、煤炭、电力、成品油、液化气和沼气较多,农牧结合区农村处于两区之间。最后,论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村家庭人均能源消费量的影响因素,发现:农户的人均纯收入、人均耕地面积、人均牲畜饲养头数、人均耐用家电数量、人均摩托车拥有量、人均农业机械台数、人均住房面积与农村家庭人均能源消费量正相关;家庭留守人口与农村家庭人均能源消费量负相关;地区虚拟变量则反映出牧区农村家庭人均能源消费量会大于农牧结合区农村和农区农村。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正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量的70%、消费总量的60%以上。在我国一次能源中,煤炭是最经济和可清洁高效利用的能源。尽管近一两年来,煤炭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量的比例略有下降,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较大比例,仍是我国的战略能源,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