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企业执行力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从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激励原则和激励方法出发,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需求激励模型,并运用需求激励模型对企业员工的需求心理和相应的激励方法选择进行了分析。实现企业目标和员工自身需要的统一,谋求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2.
论企业的激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企业的激励机制,强调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通过创造适合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制定精确、公平的激励机制,多种激励机制的综合运用,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的原则,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用科学的手段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企业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科技型企业强调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其并购大多是为了获取先进技术、专业人才等资源。然而,并购失败的情形很多。本文以创新激励为切入点,运用扎根理论,对科技型企业并购后的创新激励问题进行研究。首先,识别了平等对待、包容和凝聚、组织文化交流、中长期激励、保证员工发展五类影响科技型企业并购之后创新激励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科技型企业并购之后的创新激励机制包括权威建立机制、员工合作机制、员工参与决策机制、员工发展机制、利益绑定机制;通过组织认同与利益绑定的共同作用,激励、塑造知识员工的动机和行为,进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地,实现并购者的身份转变,并明确创新激励基本逻辑是科技型企业并购之后,创新激励机制实施有效的保障策略。本文研究不仅拓展了创新激励的适用范围,而且增补了企业并购后整合的经验证据,对于管理实践中企业如何有效开展创新激励工作并实现并购后整合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员工根据个人的心理认知、情感体验或行为倾向,对企业提供的经济性薪酬项目进行的内隐分类,是研究员工对企业薪酬激励态度反应的理论基础.研究先以开放式问卷,归纳出我国企业常用的24项经济性薪酬,再对722名有效被试者进行了封闭式问卷调查,探索并验证了我国员工对企业经济性薪酬内隐分类的SPISA结构模型,包括工资类收入、绩效奖励、社保类福利、企业自主福利、津贴与补助五个部分.层级回归分析发现,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位层次和企业性质的员工时五类经济性薪酬的偏好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相关研究结果对企业根据员工需求差异,在相同人工成本下提升经济性薪酬的激励效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新经济环境下,如何有效地激励知识员工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关键。本文根据各国学者对知识员工特点的研究,分析并总结出知识员工的特点,在波特-劳勒激励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知识员工的激励因素综合模型,最后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一套针对知识员工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激励是近年来受到更多企业重视的一种激励手段,然而在现实中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更多注重的是对员工的物质激励,而忽视了非物质激励。企业不能准确的把握员工的需求,而且激励手段单一,无法有效的激励员工士气。论文着重讨论中小企业员工非物质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情感激励、目标激励、参与激励、职业生涯等非物质激励方式,以探索解决中小企业员工非物质激励中存在的问题,为中小企业建立有效的非物质激励机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企业中的激励措施应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应用也就成为各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物质激励要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建立和实施多路径、动态的激励机制;要根据员工所处的不同层面实行差别激励。  相似文献   

8.
浅析如何创建有效的企业激励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战略性资源,因此如何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方式调动员工积极性,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从激励机制的建立、激励方式的运用、企业文化的建设和绩效评价的建立等四个方面对企业激励机制的创建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战略性资源,因此如何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方式调动员工积极性,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从激励机制的建立、激励方式的运用、企业文化的建设和绩效评价的建立等四个方面时企业激励机制的创建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曾东 《科教文汇》2008,(28):54-55
激励机制是一种较好的高校学生柔性管理方法,本文主要从建立激励机制的原则、激励机制的模式以及激励方法等三个方面简要讨论了激励机制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从创新动力的现有研究成果出发,结合持续创新动力模型,提出绿色持续创新动力模型,强调了制度结构对绿色持续创新动力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影响绿色持续创新动力的各个因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刘广  虞华君 《科研管理》2019,40(1):199-208
探索激励因素影响高校教师科研绩效的机理对于创新我国高校科研激励体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703份高校教师的有效调查问卷,在EFA分析外在激励、内在激励和科研绩效的结构维度基础上,应用SEM的路径分析方法实证检验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分别对科研绩效的影响。EFA研究结果表明:外在激励包括薪酬激励、考核激励和晋升激励;内在激励包括创新激励、成就激励和社交激励;科研绩效包括过程绩效和结果绩效。路径分析研究发现:第一,薪酬、考核和成就的激励不影响过程绩效,而晋升、创新和社交的激励不仅影响而且能通过它进一步影响结果绩效。第二,通过晋升和社交的激励不能直接影响结果绩效,直接通过薪酬、考核、创新和成就的激励对结果绩效产生消极影响。第三,过程绩效(科研态度和行为)是激励因素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中间变量和关键变量。上述成果对我国高校科研管理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小家族企业员工激励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对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借助心理契约理论,提出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模型,并详细陈述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刘晓琴 《科研管理》2019,40(3):188-196
以资源保存理论和情感事件理论为理论基础,以316名员工为被试,运用非伦理领导、情绪耗竭、内在动机和创新越轨行为等量表,对非伦理领导通过情绪耗竭和内在动机两个中介变量影响员工职场创新越轨行为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非伦理领导、情绪耗竭、内在动机和职场创新越轨行为彼此显著相关;(2)情绪耗竭和内在动机的链式多重中介效应在非伦理领导与员工职场创新越轨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非伦理领导不但分别以情绪耗竭和内在动机两个独立中介变量影响员工职场创新越轨行为,还可以通过“非伦理领导→情绪耗竭→内在动机→创新越轨行为”的路径影响员工职场创新越轨行为。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西方人性假设理论和一般激励理论的分析研究,并结合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激励策略,总结并探讨了当代企业激励模式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以求为企业管理者在人员激励方面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主力的工程设计员工面临着承受高强度建设项目任务高压的创新困境,不同调节聚焦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很少。构建复杂工作高压情境下不同调节焦点占主导的员工创新行为的产生机制,探讨内在动机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促进型调节焦点对工程设计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防御型调节焦点对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内在动机在两类调节焦点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最后,提出创新管理建议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员工的学习目标取向是组织创造力研究与实践中备受关注的重要因素。通过对248名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从成就动机理论出发,实证检验学习目标取向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应用心境理论,揭示学习目标取向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应用领导成员交换理论,探究学习目标取向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在不同情境下的差异性。结果表明:①学习目标取向正向预测员工创造力;②积极心境部分中介学习目标取向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③领导成员交换显著正向调节学习目标取向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最后讨论了研究结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基于工作动机理论,把内在激励、薪酬与奖励、组织创新氛围进行整合,作为整体激励体系探讨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在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得到353份有效问卷.分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内在激励、薪酬与奖励、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内在激励、薪酬与奖励对促进员工的创新行为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在高内在激励条件下,薪酬与奖励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在低内在激励条件下,薪酬与奖励对员工创新行为关系没有显著影响;当内在激励取高水平值时,薪酬与奖励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正向关系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19.
Employees' innovative work behavior (IWB) contributes to organizational innovativeness in the form of new processes, products, and services, and therefore it is worthwhile to examine motivational antecedents of employees' IWB.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ivation forms from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concept of person-organization (PO) fit to provide insight into some of the factors that can influence high-tech R&D employees' IWB. Survey data from R&D employees in three high-tech organizations show that employees with higher levels of PO fit have higher levels of autonomous (identified and intrinsic) work motivation and that autonomously motivated employees engage in more frequent IWB. Autonomous motivation forms mediate PO fit's relationship with IWB. Furthermore, pay justice (i.e., distributive justice) and organization support of creativity a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PO fit, indicating that these may be useful for managers to consider in relation to employee fit, motivation, and innovative work behavior. Ultimately, managers interested in fostering innovative behavior of R&D employees would be prudent to seek congruence between employee and organization values and support employees' autonomous motiv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