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孟林  曾才 《科教文汇》2007,(11X):136-137
在我国学术界,对于“学习型政府”的研究已如火如荼,然而,对于学习型政府的概念的理解以及学习究竟作为一种工具抑或是价值手段的争论等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思考。对于政府组织,“个人愿景”与“组织愿景”之间存在着很难调和的矛盾,我们应该正确面对。  相似文献   

2.
关于现代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组织的学习能力,是其竞争优势的核心,提升学习能力、创建和塑造学习型组织也正成为许多企业发展的基本战略。学习型组织将是企业决胜21世纪的“杀手锏”。本文分析了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现代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战略与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地方政府作为协调利益的重要组织,必须通过持续学习、建立学习型政府去完成新环境赋予的历史使命,而组织学习能力测度是有效建立学习型政府的重要方面。鉴于此,本文在分析地方政府组织学习能力内涵的基础上,用定量方法构建了组织学习能力测度指标体系,以期对我国各地政府的组织学习能力进行量化评估,指导建立高效学习型政府,提高地方政府的适应力、执行力和调节力。  相似文献   

4.
在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地方政府作为协调利益的重要组织,必须通过持续学习、建立学习型政府去完成新环境赋予的历史使命,而组织学习能力测度是有效建立学习型政府的重要方面.鉴于此,本文在分析地方政府组织学习能力内涵的基础上,用定量方法构建了组织学习能力测度指标体系,以期对我国各地政府的组织学习能力进行量化评估,指导建立高效学习型政府,提高地方政府的适应力、执行力和调节力.  相似文献   

5.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是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它所倡导的“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活出生命的意义”、“双赢竞合”等先进理念以及遵循的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五项修炼”模式,对于分析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改进和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有益的启示和  相似文献   

6.
朱明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116-119
学习型组织理论改变了我们传统的管理思维。对照学习型组织管理理念,高职高专院校科技创新更需要不断学习,培养学习型领袖,实现自我超越,改变心智模式,重视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和团体学习,以系统思考去整合科技创新的各种要素,重视系统交流。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学习型组织理论与管理创新理念的关系,指出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可有效地描述管理活动的二重性,学习可降低管理创新的风险,管理创新的持续性可物化到核心能力之中;探讨了学习型组织理论对高校科技创新管理的启示,认为高校科技创新组织的理想形态是学习型组织,可以塑造成学习型组织,核心竞争力是高校科技创新组织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倡导一种基于人的学习与创新行为的组织发展策略,学习型组织理论以其先进性、时代性以及务实性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科学管理理念。本文着重强调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对于纪念馆管理的意义作出简要分析,并对如何有效的应用学习型组织理论促进纪念馆管理作出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创建学习型组织提高企业学习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习力是一个企业最本质的竞争力。在今天知识主导的经济和知识密集型的现代企业中,提高学习力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最终源泉、而创建学习型组织是提高企业学习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更好地参与竞争,提高企业自身的实力、大多数企业均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从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真正受益的企业却为数不多。笔者主要从分析学习型组织的特点.避免学习型企业创建过程的“虚化”,增强学习能力上下功夫,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氛围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阐述、探讨性地提出了创建学习型企业过程的实践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公共安全治理现状和“风险社会”理论的分析,阐述了公共安全科技对于我国公共安全治理的重要意义,并且在借鉴美国反恐科技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政府运用科技政策来引导和推动公共安全科技发展的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细介绍了联合技术促进计划的选择机制、组织结构和权责制度,并提出对中国建立大范围公私合作机制的启示。为更好地发挥国家财政资金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促进官产学研合作,引导公私合作的科技计划要面向关系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技术,要扩大公私合作范围,并且要建立基于产业的项目选择机制和适合大范围公私合作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2.
科技资源配置的新问题和对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丁厚德 《科学学研究》2005,23(4):474-480
国家科技资源配置存在急点、难点、热点、疼点,创新成效差,统筹乏力,资金投入不足,存在科技体制障碍。科技资金投入要建立制度保障,国家财政科技经费拨款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要达到5.5%左右,要建立对企业R&D投入冲抵所得税的税收制度。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有统筹管理部门,国家科技计划要统筹管理,突出重点,釆用基金制度管理国家科技计划,政府职能部门应从项目的直接管理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3.
国内“科技奖励与自主创新”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书华 《软科学》2008,22(6):113-117
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研究:科技奖励的目的是激励创新,国家科技奖励应重点激励创新,我国科技奖励在激励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面向自主创新的我国科技奖励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英国的科技规划管理体制近年来体现出了从分散型向集中型的转变。该文从科技战略规划、国家科技计划和科研机构计划三个层面上对英国科技规划的制定和有效组织实施流程及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提炼其特点,总结其在科技规划指导思想、参与主体协作机制、规划实施闭循环机制、科技投入机制等方面对我国科技规划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胡锴  朱雪忠 《科学学研究》2020,38(9):1686-1697
技术转移平台企业在平衡社会和商业利益中存在服务创新的困境,现有理论对其缺乏解释。本文基于制度理论的混合组织视角,梳理典型平台企业服务产品和模式的研发案例,挖掘服务创新的过程机制。研究发现平台企业通过组织身份工作应对制度复杂性并促进制度变革,解释了创新过程中组织身份工作的内容和策略,以及平台企业利用身份与制度建构的三种关系模式。研究将组织身份与制度环境、制度化结果前后连接,揭示了平台企业在共存而差异的逻辑中完成产品和模式创新的完整路径。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指导科技服务企业的产品研发与服务升级,引导企业从战略、组织模式等方面寻求突破,以平衡科技服务公益性和营利性的逻辑冲突。  相似文献   

16.
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是提高我国科技创新及自主创新水平与效率的重要途径。由于共性技术在多个领域和行业的外部性,使得其作为一种国家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手段解决,政府的主导与支持是有效研发的关键。管理也是一种共性技术,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服务性和支撑性的功能,研发共性管理技术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美英等发达国家历来都非常重视共性管理技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尽管国情与管理体制不同,但都建立了以"过程、任务、角色、产品"为核心,以"任务指南、操作模板、风险案例"等为辅助的共性管理技术体系。通过比较美、英两国参与和支持该领域发展的背景、过程、内容及成效,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组织管理现状的共性管理技术体系,重点论述政府在共性管理技术的功能定位、研发组织、服务平台、推广使用等环节中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选取2006-2014年科技活动相关数据,构建国家科技创新系统动力学模型,绘制影响科技创新能力要素的因果关系图,仿真模拟分析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进程中,企业R D经费投入和R D人员投入起决定性作用,政府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由此应制定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增加企业R D投入,加大财政科技经费支持力度等针对性措施,以加快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科技服务业作为科技的生产者和传递者,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构建针对特定区域发展的科技服务模式,提出相应保障机制,对促进区域科技服务业稳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内外科技服务业发展动态,在明确科技服务业内涵和特性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哈长城市群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结合产业生态化理论,构建了“需求分析-资源匹配-服务对接-评估反馈”良性循环的生态化科技服务模式,并为其科技服务发展提供定制化的发展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科技重大专项是一种具有明确目标和特定方向的大型创新性活动,其实施涉及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重要产品开发或重大工程建设,对于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项目管理理论、项目化理论、系统论、组织管理等相关管理理论和知识,针对科技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过程开展深入研究;借鉴已实施的成功重大项目的组织与管理经验,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科技重大专项管理模式,以促进我国科技重大专项组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0.
以CSSCI所收录关键词为"科技管理"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凝聚子群与社会网络可视化分析。对科技管理的研究包括科研人员管理创新、技术开发与科技成果、科研人员培养、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科技战略与政策、政府科技管理、高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与对策、基础研究与科技评估等9方面。科技管理基础研究与政府、高校科技管理以及成果转化之间衔接不紧密,科技管理创新发展能力不足。应继续加强科技管理基础研究,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提升高校服务于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