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九寨沟、黄龙风景区的降水特征及其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长艳  李跃清  彭俊 《资源科学》2006,28(1):113-119
利用九寨沟、黄龙地区附近代表站的降水资料及NCEP/NCAR 1959年~2002年共44年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采用小波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对九寨沟、黄龙地区降水以及水汽输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九寨沟、黄龙地区的年降水总量为693.7 mm,降水主要集中在5月~9月,干湿季明显,7月份降水最多。44年来本区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降水的减少主要发生在夏季,尤其是7月。九寨沟、黄龙地区的水汽输送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这种差异和季风环流演变有密切的关系。冬、春季本区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中纬度偏西风水汽输送,夏、秋季节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和南海、西太平洋地区。夏季风的异常变化引起的南来水汽向北输送的减弱,是造成九寨沟、黄龙地区降水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九寨沟、黄龙地区多雨年和少雨年来自西太平洋、东海的水汽输送特征有显著差异,多(少)雨年来自西太平洋、东海地区的水汽输送显著偏多(少)。  相似文献   

2.
张娟  肖宏斌  徐维新  祁栋林  李晓东 《资源科学》2013,35(11):2289-2297
利用1971-2010年40a柴达木盆地8个气象站及盆地外缘托勒气象站的水汽压、月降水量资料,运用整层大气可降水量经验公式,计算了柴达木盆地大气可降水量和降水转化率。结果表明,近40a柴达木盆地可降水量、降水量、降水转化率均呈波动增加趋势。可降水量在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相对较低,90年代后逐渐增多,总体呈先降后增的变化趋势。近40a春、夏季呈持续增长趋势,而秋、冬季20世纪80年代呈弱的减少趋势,90年代后呈持续增长趋势;可降水量变化趋势在空间上表现为自东南向西北增加的分布特征,这与可降水量多少的空间分布特征相反。气温是影响柴达木盆地可降水量变化的最主要气候因子,其次为日照,而相对湿度对柴达木盆地可降水量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本文的分析表明,多雨年与少雨年可降水量保持相对稳定,可降水量与多雨、少雨年并无直接关系。降水量的多少是大尺度环流背景下的水汽输送、交换及降水转化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填补金华乃至浙江秋季降水研究空白,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1971—2020年秋季实测降水资料,结合水汽通量及散度场,并基于拉格朗日法的轨迹模式HYSPLIT-4,对金华市50年来秋季异常降水年不同高度的水汽输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金华秋季降水的水汽通道主要有4条,欧亚非大陆的陆上通道、西太平洋通道、孟加拉湾-南海通道以及局地水汽通道。(2)金华秋季降水的水汽输送在不同高度存在差异,典型旱年中低层以局地水汽输送为主,高层以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为主;影响典型涝年的水汽输送在中低层上源自西太平洋,高层源自孟加拉湾-南海。(3)西太平洋和孟加拉湾-南海是导致金华秋季降水异常的关键水汽源区,其中典型涝年西太平洋的水汽贡献率较旱年增强12.36%,孟加拉湾-南海增强15.79%,并且异常水汽主要以西南气流的形式输入金华影响降水。  相似文献   

4.
岑思弦  秦宁生  李媛媛 《资源科学》2012,34(8):1538-1545
利用金沙江流域的直门达、石鼓、小得石以及屏山4个站的径流量,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我国地面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研究了金沙江流域汛期(7月-9月)径流量变化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汛期金沙江流域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并不显著;直门达站径流量以2~4a时间尺度为主要振荡周期;而石鼓、屏山以及小得石站径流量在1970年前后存在显著突变,这种突变主要体现为变率突变,1970年以前振荡周期以2~4a时间尺度为主,1970年以后振荡周期则转变为以8~16a时间尺度为主;当伊朗高原至青藏高原中西部地区上空的西风水汽输送加强(减弱)时,三江源地区的降水增加(减少),有利于金沙江流域源头径流量增加(减少);当沿青藏高原南侧边缘西风水汽输送以及中国东部至日本附近地区气旋性水汽输送环流西侧的东北水汽输送加强(减弱)时,金沙江上游及雅砻江中下游沿岸降水偏多(偏少),导致金沙江中下游径流量增多(减少)。  相似文献   

5.
九寨沟、黄龙地区水资源的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九寨沟、黄龙地区附近代表站的降水资料及NCEP/NCAR1959年~2004年共46年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采用小波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对九寨沟、黄龙地区水资源的气候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九寨沟、黄龙地区的降水以及水资源的多年平均值分别为691mm、247mm,季节变化明显。46年来,该区年平均降水以及水资源的总趋势是减少的,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1994年以来减少趋势尤为显著;两者的减少主要发生在7月份。本区年水资源的年代际变化最显著,主要是15年左右的周期。九寨沟、黄龙地区7月份降水、水资源的变化与大气环流和南来水汽的变化有密切关系,主要的影响因子是巴尔喀什湖以东到贝加尔湖以南地区的500hPa高度场形势和来自南海西太平洋地区的偏南风水汽输送。高度场以及南来水汽两个主要因子的变化导致80年代尤其是1994年以来九寨沟、黄龙地区7月份降水显著减少,进而影响到全年降水,使其也呈减少趋势;降水的异常变化进一步引起了九寨沟、黄龙地区水资源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6.
黄艳  蔡敏  夏晓丰  季致建 《科技通报》2010,26(5):787-794
利用NCEP资料对2008年1~2月间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的持续性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发现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冷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对流层中低层切变的维持和有利的温度层结是持续性低温雨雪天气和暴雪产生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再对该区域的水汽输送特征进行重点分析,可知:水汽从孟加拉湾沿云贵高原或越过中南半岛到内陆,以及从南海绕过中南半岛经转向气流输送,北上进入长江中下游地区两条通道行进;与夏季梅汛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汽输送不同,冬季的水汽输送通道随高度有明显的变化,水汽主要是由西边界进入该地区,主要水汽辐合发生在850hPa以上。而孟加拉湾和南海作为主要水汽来源,前者在中高层作用明显,而在低层后者的比重较大。  相似文献   

7.
孟加拉湾风暴对低纬度高原区域的气候以及水汽输送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文章主要利用JTWC风暴、TBB卫星资料、NCEP/NCAR以及FY-2卫星云图资料,以2007年5月、9月以及2008年5月为例,主要研究了孟加拉湾风暴对青藏高原地区造成的强降水过程,并且比较了2007年5月和2008年5月在风暴期间对云南地区造成的强降水空间分布差异性。研究表明,①2007年5月16日孟加拉风暴开始向北移动进入中国青藏高原南部西风槽区域,在西南部区域造成了一次持续时间较长的强降水天气,造成中国西南部区域累计降水量集中在40-100mm之间,有小部分区域累计降水量高达100mm;②孟加拉湾风暴形成于阿拉伯、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之间,并且风暴逐渐向北方移动,在中国青藏高原区域存在一个闭合的低压活动,风暴登陆后强度显著性的递减,但副高之间形成的西南气流以及低压环流仍然控制我国西南区域,地面冷锋迅速向南移动至滇西南地区,且降水空间分布特征与风暴的路径具有密切的关系,强降水天气过程发生于孟加拉湾风暴与青藏高原低压系统相互配合的形势下;③低层区域水汽输送较为强烈,而高层水汽输送相对较弱,且水汽输送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北部区域,5月期间出现的孟加拉湾风暴在西南方向上对水汽输送的实际输送量是10-11月风暴期间的4倍,5月份是西南地区水汽输送的重要系统之一;④2008年5月风暴期间造成的云南地区降水量极大值要远高于2007年5月份,且2007年5月出现的垂直速度场峰值要大于2008年5月份,这两次风暴期间垂直速度场强上升区域均集中在气压为500-300hPa之间。通过对孟加拉湾风暴的研究,有利于对青藏高原地区的降水气候以及天气系统进行充分的了解,从而提高青藏高原地区防灾减灾工程工作效率以及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1961~2016年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以下简称盆地)10个气象站逐月降水(P)、气温(t)观测资料,依托高桥浩一郎的陆面蒸散经验公式(以下简称高桥公式),计算盆地地面蒸发(E)、可利用降水(P-E)等水资源分量,从大气可提供的水资源部分,运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和R/S法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盆地水资源各分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周期及未来演变趋势。结果表明: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是盆地典型的气候特征;盆地大气水资源各分量P、E及P-E存在明显季节(月际)变化,夏季(7月)各分量最大、冬季(12)各分量最小;56年来柴达木盆地大气水资源各分量P、E、P-E总体均呈增加趋势,且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但Mann-Kendall突变检验分析无明显的突变;盆地大气水资源各分量年代际表现出增加—减小—增加的阶段性变化特点;盆地各分量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可利用降水资源的水平分布呈东部大、西部小的特征,与降水量分布特征相同,东部为可利用降水量资源相对丰沛的地区;在近56年的大气水资源各分量中,19年左右的震荡周期贯穿始终,可利用降水量与降水量在不同的变化周期均具有较强的一致性,说明三者之间可利用降水量与降水量的变化周期对应关系更为密切;盆地大气水资源各分量时间序列具有长期相关性,且其过程具有持续性、强度较强,未来水资源各分量变化情况与过去56年的增加趋势相同,短时期内不会发生逆转。  相似文献   

9.
利用乌鲁木齐地区10个水文气象站50多年(1961~2012年)气象资料,对乌鲁木齐地区平均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主要气候要素的若干特征及趋势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50多年来,乌鲁木齐地区年平均气温增温趋势最强的是北部平原地区,贡献最大是冬季增温显著;乌鲁木齐年平降水量增加趋势最强的是北部平原地区,贡献最大是夏季降水量增加显著;乌鲁木齐地区增湿趋势最强的南部中山带和高山带,以冬季(1月)气候倾向率最大对全年相对湿度增加贡献最大。20世纪80年代开始增温度和增湿及降水量增大,21世纪初度和增湿及降水量增幅达最大。创新点在于,建立无资料地区气候要素预测模式,发现乌鲁木齐地区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增高遵循多项式分布。为水资源影响机理提供理论基础,为当地政府制定气候变化背景下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决策支持。为乌鲁木齐地区中山带水利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欧洲中心1979-2012年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通过计算西藏东部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的季节和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西藏东部地区5月和12月大气可降水量的不同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季节变化上,西藏东部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由冬至夏均存在一个大值中心,且在春季西藏东部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就开始增多,而在西藏西部地区,仅在7-8月存在一个大气可降水量的大值中心;在气候变化上,西藏东部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在5月显著增加,在12月显著减少,这与降水的气候变化相一致,5月西藏东部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的增加主要与西藏南侧地面到500hPa的大气可降水量和水汽输送显著相关,而12月西藏东部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的减少与西藏西南侧地面到300hPa的大气可降水量和水汽输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能量、水分循环影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总辐射量最高的地区,也是全球超太阳常数的极值区域之一。此处形成了一个"嵌入"对流层中部大气的巨大的热源,可以伸展到自由大气,其超越了世界上任何超级城市群落所产生的中空热岛效应,对全球与区域大气环流系统变化的动力"驱动"产生了难以估计的效应。与地形热力过程季节变化密切相关的亚洲夏季风是世界上范围最广和强度最强的季风;从冬季到早春季节转换过程中,由于太阳辐射的影响造成青藏高原大地形感热的"快速响应"及其相对高值动态移动,在盛夏梅雨及其云降水带前沿线恰好停滞于中国"三阶梯"地形分布山地—平原过渡区。此现象表明,青藏高原可能扮演着夏季风过程陆地—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关键角色。中国区域低云量与总云量极值区均与青藏高原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中东部湖泊群与冰川集中区空间分布几乎吻合,这表明"亚洲水塔"形成的关键因素与"世界屋脊"特有的云降水结构不可分割。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对局地与下游区域云降水过程水汽输送流型等均有显著影响。长江流域降水与全国低云量存在一个明显沿长江流域的带状高相关结构,充分表明长江流域降水与上游"亚洲水塔""热驱动"以及对流系统具有重要相关关系。从跨赤道经向环流的视角可发现,夏季南、北半球跨赤道气流低层强偏南、高层强偏北气流出现在东亚地区和北美区域两大地形对应的赤道区,这2个跨赤道极值区恰与青藏高原、落基山高原位置相对应。青藏高原纬向与经向环流圈结构与区域-全球大气环流相关机制,印证了"世界屋脊"隆起大地形的"热驱动"及其对流活动在全球能量、水分循环的作用。青藏高原特殊水汽三维结构分布和跨半球的纬向和经向大气垂直环流图表明青藏高原对全球尺度大气环流变化的贡献显著。文章进一步以东亚、全球水循环的视角,提出了青藏高原作为全球性大气"水塔"的观念,认为在高原地区一个水塔的"供水"和"蓄水"循环体系,特别是高原地表冰川、积雪和湖泊作为"蓄水池"系统,使得所有的河流可作为"输水管道",将"水塔"的水向周边区域输送出去,高层大气也提供向外输送的渠道。青藏高原特殊的跨半球大气水分循环可构建"世界水塔"与其周边地区独特的水文功能概念,综合描绘了青藏高原"世界水塔"及其地球上一个完整的行星尺度陆地—海洋—大气水分循环物理图像。  相似文献   

12.
采用2006年MODIS逐日红外与近红外大气可降水量(MOD05)数据,结合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建立了中国逐月地面水汽压模拟统计模型,得到了2006年1km×1km中国逐月地面水汽压数据集。通过对全国33个台站和河南省100个加密站的验证,地面水汽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均达0.96以上,并且均有90%以上的样本相对误差平均值小于20%。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中国地面水汽压月平均值在3.47~17.13hPa之间,全国年平均值为8.87hPa,地面水汽压呈现出显著的地带性分布;分析了地面水汽压随海拔、坡度和坡向等地形因子的变化规律,较好地反映出地面水汽压的宏观分布趋势和局地分布特征;基于MODIS数据的地面水汽压模型为复杂地形条件下能量收支平衡和大气水循环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上游流域径流变化与分布式水文模拟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夏军  王渺林 《资源科学》2008,30(7):962-967
研究长江洪水和水资源问题,对于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本文以长江上游流域16个主要控制站径流观测数据为基础,对长江上游流域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金沙江流域径流微弱增加外,其他流域径流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少趋势,其中岷江流域高场、横江流域横江、沱江流域李家湾、嘉陵江流域小河坝、武胜、北碚等站的径流显著减少,长江上游干流控制站寸滩站径流则微弱减少。针对流域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水资源量的变化影响,建立大尺度分布式月水量平衡模型,将模型应用于长江上游的7个区间,模拟结果表明模型精度较高。最后应用分布式月水量平衡模型定量识别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率,长江上游寸滩站径流减少,气候变化是主要影响因素,贡献率为71.43%;而岷江和嘉陵江流域的径流减小,人类活动贡献率大约占到一半。  相似文献   

14.
1957年至2005年塔里木河干流径流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塔里木河干流1957年-2005年的年径流量监测数据,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技术和R/S法,对干流年径流量时间序列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滑动t检验法和Mann-Kendall法对其突变点进行检验。结果显示:①近50年来,塔里木河干流的年径流量呈现显著递减的趋势,愈往下游线性下降趋势愈显著,随着时间推移,未来有继续下降的趋势,且下降的趋势会更加显著;塔里木河干流径流年内分配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主要集中在夏季(6月-8月),占全年径流量的50%以上;②突变点分析表明,阿拉尔、新渠满、英巴扎和恰拉水文站年径流量发生突变的年份分别为1972年、1972年、1973年和1972年,阿拉尔、新渠满和英巴扎3个水文站突变年份遵从自上而下的推移规律。  相似文献   

15.
影响“亚洲水塔”的水汽输送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区域被誉为"亚洲水塔",过去50年的全球变暖加速了整个"亚洲水塔"的水循环过程。文章从气候态、长期变化和年际变率的角度,总结了当前对影响"亚洲水塔"的关键水汽输送过程及其机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指出要厘清影响"亚洲水塔"的水循环过程,亟待深入理解水塔的水汽输送过程的时空变化特征和机制及其影响。为此,需要从观测、诊断、动力学机理、检测归因和数值模拟5个方面加强未来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河流输沙量变化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是亚洲多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为下游20多亿人民提供宝贵的水资源。河流输沙量与径流量相比被认为是对气候及地表过程变化反应更敏感的河流变量,是量化区域土地退化及土壤资源变化的重要指标。研究选取发源于青藏高原的8条主要河流,包括叶尔羌河、疏勒河、黑河、雅鲁藏布江、怒江、黄河、长江、澜沧江,开展其河源区或上游输沙量变化研究。首先探明了青藏高原主要河流径流量和输沙量的总体水平及空间差异;进而分析了近几十年来(1960—2017年)河流输沙量的变化特征,结合气候(气温、降水)和地表过程(冰川、冻土、植被覆盖)要素解析了影响输沙量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影响青藏高原河流输沙量变化不确定性的多因素作用机制;最后通过典型案例阐明了河流输沙量变化对高原生态环境及水利工程安全的重大影响,从而为进一步开展青藏高原河流输沙量变化机理研究提供了基础。目前,水文气象资料稀缺是认识青藏高原河流输沙过程的重大挑战,亟待开展、加强观测与模拟研究,为青藏高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下游的水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服务于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相似文献   

17.
Due to its surrounding strong and deep Asian summer monsoon (ASM) circulation and active surface pollutant emissions, surface pollutants are transported to the stratosphere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 region, which may have critical impacts on global climate through chemical, microphysical and radiative processes. This article reviews major recent advances in research regarding troposphere–stratosphere transport from the reg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Since the discovery of the total ozone valley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in summer from satellite observations in the early 1990s, new satellite-borne instruments have become operational and have provided significant new information on atmospheric composition. In addition, in situ measurements and model simulations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deep convection and the ASM anticyclone, surface sources and pathways, atmospheric chemical transformations and the impact on global climate. Also challenges are discussed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critical questions on microphysics and microchemistry in clouds during the pathway to the global stratosphere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相似文献   

18.
李育  朱耿睿 《资源科学》2015,37(3):605-618
气候类型作为一个地理学概念包含了综合性的气候信息,同时研究气候类型变化也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方式。本文使用气候类型面积变化这一地理学指标来探讨中国1961-2010年年际和年代际气候变化特征,气候型的划分基于国际通用的柯本气候分类法,计算了东亚夏季风指数(EASMI)、南亚夏季风指数(SASMI)、夏季西风指数(SWI)、东亚冬季风指数(EAWMI)等指数,分析这些气候要素的强弱对各气候型面积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大陆主要气候型为草原气候(Bs)、沙漠气候(Bw)、常湿温暖气候(Cf)、冬干温暖气候(Cw)、冬干冷温气候(Dw)和苔原气候(ET);2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北地区,青藏高原西部,400mm等降水量线附近以及梅雨边缘区,年代际尺度的气候类型变化表现为整个中国出现变暖趋势,除南方地区外都出现变干趋势,年际尺度的各气候类型面积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升温趋势,而未表现出明显的降水变化趋势;3东亚夏季风(EASM)主要影响沙漠气候(Bw)、常湿温暖气候(Cf)、夏干温暖气候(Cs),南亚夏季风(SASM)主要影响沙漠气候(Bw)、常湿冷温气候(Df)、夏干温暖气候(Cs),夏季西风(SW)主要影响苔原气候(ET)、常湿冷温气候(Df),东亚冬季风(EAWM)主要影响冬干冷温气候(Dw)、草原气候(Bs)、热带疏林草原气候(Aw)、夏干温暖气候(Cs),而其中对中国大陆气候影响区域最广,影响程度最明显的是东亚冬季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