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隐性知识转移是知识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行为,是实现知识的资本性功能的有效方式。知识理论中关于隐性知识转移的研究目前仍停留在宏观理论领域,缺乏对微观层面的应用性探讨。隐性知识转移模型与激励理论中的委托—代理模型存在着天然的拟合性,但是,基于理性经济人前提下的完全合约理论对隐性知识转移行为不存在实质性的指导作用。借助于莫里斯—霍姆斯特姆模型的简化形式,通过对互惠性假设下与经济人假设下隐性知识转移行为的博弈均衡的对比分析可知:基于不完全合约的互惠性激励措施在隐性知识转移活动中更具有现实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互惠动机的个体间隐性知识转移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个体间隐性知识转移是隐性知识转移、知识转移与知识管理的主体内容。隐性知识的非编码性、垄断性和知识主体的诚信缺失性决定了个体间的隐性知识转移契约存在软性约束,从而引致知识转移困境的存在,而传统的激励机制不是解决这一困境的最佳方式。互惠性偏好正逐渐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并对传统的“经济人”假设提出了挑战。隐性知识转移模型与委托-代理模型具有天然的拟合性,通过互惠性假设的植入,可以对基于知识转移的传统委托-代理模型实施优化性改造。知识转入方可以充分利用知识转出方非理性的互惠性偏好来获取更高的知识转移价值,从而实现个体间隐性知识转移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互惠性偏好、知识转移与知识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转移和知识转化是企业知识活动中两种主要的知识管理形式,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知识转化效率;知识转移和知识转化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随着行为经济学的深入发展.互惠性企业文化建设日益得到重视和加强;互惠性企业文化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知识转移,从而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知识转化;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互惠性企业环境下互惠性管理策略的微观传导机理,从而为我国企业加强知识转移、进而提高知识转化的效率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互惠性环境下研发型团队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的经验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知识管理与组织学习是现阶段管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主导着21世纪初期管理理论发展的方向。隐性知识转化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共同愿景培育是组织学习的主要形式,因此,研发型团队隐性知识的转化与共同愿景的培育有效地促进了团队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利他性心理偏好逐渐为主流经济理论所接受,从而促进了利他性企业文化的建设与成长。互惠性的管理策略促进了隐性知识转移和共同愿景培育的实现,进而增强了研发型团队的技术创新能力。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研发型团队互惠性文化策略的微观传导机理,为研发型团队进一步提高隐性知识转移与共同愿景培育的效率,从而增强研发型团队的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互惠性偏好、知识转移与核心能力培育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知识转移与组织学习均是管理学研究的前沿性领域,能有效地促进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进而改进企业的运作绩效.在互惠性环境下,基于知识转移与组织学习的创新体系产生了更为显著的管理效应.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互惠性企业环境下互惠性行为的微观传导机理,为我国企业加强互惠性企业文化的建设、促进知识转移与组织学习、进而培育出优势的核心能力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互惠性偏好、知识转移与核心能力培育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转移与组织学习均是管理学研究的前沿性领域,能有效地促进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进而改进企业的运作绩效.在互惠性环境下,基于知识转移与组织学习的创新体系产生了更为显著的管理效应.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互惠性企业环境下互惠性行为的微观传导机理,为我国企业加强互惠性企业文化的建设、促进知识转移与组织学习、进而培育出优势的核心能力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企业内隐性知识流动的社会交换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社会交换视角阐述了企业内隐性知识流动机制.结合交换行为主义、交换结构主义、趸换网络理论对企业内隐性知识流动进行解释,阐释了隐性知识流动满足社会交换理论的假设以及满足社会交换关系的形态;论述了企业内隐性知识流动中的社会交换原则、社会交换媒介、社会交换动机,指出公平互惠原则是其核心原则.互惠、声誉、利他和信任是其主要媒介,内在动机和内在报酬是其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8.
不同理性动机下的企业隐性知识共享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共享困难的问题,完全理性的一次性静态博弈无法解决"共享困境".从不同理性动机驱策的前提假设出发,运用博弈论中的合作博弈、声誉模型以及进化博弈理论,深入分析在互惠、声誉、利他主义等不同支付实体作用下的隐性知识共享决策,从而探讨共享行为实现的可能以及进一步改善隐性知识共享的策略,以协助企业隐性知识主体共享决策,实现知识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转化与组织学习均是管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源泉.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发展,互惠性的利他偏好逐渐成为主流经济社会的基础性心理假设之一,显著促进了互惠性企业文化建设.互惠性的企业文化有效地提高了知识转化与组织学习的效率,进而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互惠性企业环境下知识转化与组织学习的运作机理,从而为我国企业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0.
高校是知识密集型的组织,它蕴藏着丰富的知识资源。而高校隐性知识又是这丰富的知识资源中最为重要、最具价值的部分,它是创新的原动力,又是构成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但高校隐性知识具有模糊性、内隐性、非言性和复杂性以及系统的无序性。转化高校隐性知识是实现其价值最大化的必要条件,也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能力、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前提。因而,探析高校隐性知识转化模式与机制也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能力提升的本质是知识的整合。研究通过对大学生隐性知识和知识转化模式的分析,发现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核心在于隐性知识及其转化的学习模式。并在SECI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大学生隐性知识与自主学习能力转化模型,提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12.
能力提升的本质是知识的整合。研究通过对大学生隐性知识和知识转化模式的分析,发现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核心在于隐性知识及其转化的学习模式。并在SECI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大学生隐性知识与自主学习能力转化模型,提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主体隐性知识转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将主体隐性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从隐性知识主体、组织、隐性知识受体三者在隐性知识转化过程中的行为角度出发,分析了主体隐性知识转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主体隐性知识转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从定量的角度描述了各因素对企业知识存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的知识转移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转移.图书馆知识转移包括馆藏及虚拟资源的显性知识转移,以及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隐性知识转移.提出了图书馆知识转移的模型,并分别分析了两个层面的知识转移模式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技术转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过程蕴涵着大量隐性知识转化的问题.在隐性知识日益成为企业战略性资源的今天.企业技术转移活动的绩效与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企业隐性知识有效转化的程度.由于隐性知识本身的默会性、依赖性、动态性和价值难以评估性等特殊性质,加之双方企业客观背景及主观认知能力和吸收能力等因素的差异,使隐性知识的有效转化受到了一定制约.文章考察了企业隐性知识的分布情况及特性,分析并探讨了企业技术转移过程中隐性知识有效转化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问题,力求实现隐性知识在企业技术转移中最大化共享.  相似文献   

16.
知识获取性视角下隐性知识的转化和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知识在现代知识管理实践中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战略性资源,是决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高低的根本原因。为了研究隐性知识转移和溢出的交流机制,基于知识获取性的视角提出了一个知识转化途径的概念性模型,并在知识所有者意愿性或非意愿性交流知识的基础上,区分了知识转移和知识溢出模式,提出了个体之间、组织之间、区域之间三个层面的知识流转。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将影响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转化效果的要素进行结构化划分和综合剖析。然后基于所划分的5大技术转移要素,开发了影响隐性知识转化效果的16项指标,并进一步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测度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转化效果的评估模型。本研究结果为隐性知识管理背景下对技术转移的深度探索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校教师间隐性知识转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知识资本是我国高校核心能力的源泉,而高校教师个体间的隐性知识转移是高校核心能力培育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间隐性知识转移存在着严重的转移障碍,科学的激励机制设计可以有效地消除这些转移机制的负面影响,从而大幅度地提高教师间的隐性知识转移效率。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是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载地之一,而产业集群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机制.在知识经济时代,核心能力的培育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性策略.在知识理论体系中,隐性知识转化是知识管理的主体性内容.基于广东省高科技产业集群企业的数据,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隐性知识转化在核心能力成长过程中的微观路径机理,从而为高科技产业集群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提供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李香林  温有奎  冯珍 《情报杂志》2004,23(10):22-23
在高校 ,大量存在于师生头脑中的隐性知识是决定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本文结合实际 ,尝试用数据包络方法 (DEA)测度隐性知识转化相对有效性 ,为学校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学校管理者通过实施高效的知识转化方法促进隐性知识的快速转化 ,达到知识最大程度的挖掘与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