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数字国土工程"的实施和各县(市)级城镇地籍数据库的建立,新的数据基础和日益成熟的3S、计算机、网络技术使得探索采用新技术进行城镇地籍数据变更和图件更新成为可能。作为基础数据库中的县(市)级城镇地籍数据库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它的建立将提高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效率,改善服务工作,也为各部门业务交流和协作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县(市)土地利用数据库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数字国土工程”及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据质量关系到数据库建设的成败和数据能否有效应用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数据建库标准,提出了数据库库体应达到的质量要求,并概述了预检软件的主要功能实现和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3.
根据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特征,本文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方面选取14个指标,构建了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31个县(市)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水平总体评价结果由2006年的"临界可持续性"等级(II)提升至2010年的"可持续性较好"等级(III)。但在空间差异上,2010年与2006年相比,处于土地利用不可持续阶段的县(市)完全消失,处于可持续利用阶段的由1个增加至5个。评价结果基本上反映了当地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变化状况,说明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基层信息化应用平台采用云计算和电子证书技术,以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应用系统,以及实体政务服务中心服务窗口等作为支撑,建设和部署在(国际互联网)政府网站上。构建乡镇(街道)政府网上行政审批服务系统和电子监察系统,并通过搭建"内外网"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与自治区、市、县(区、市)三级电子联网政务服务中心的上下联动和业务协同,探索建立自治区、市、县(区、市)、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五级电子联网的政务服务体系,建立了乡镇"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模式。真正让"便民政务"走进广大农村,让"阳光政务"惠及民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永州市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县(市)级行政单位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性和可行性,为新一轮县(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如何综合考虑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永州市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县(市)级行政单位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性和可行性,为新一轮县(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如何综合考虑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楚雄州县(市)级科技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县(市)级科技管理部门应从提高县、乡(镇)科技管理能力和农民的科技素质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内江市科技局四举措推进隆昌市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一是完善机制措施,优化创新环境。指导隆昌市制定《隆昌市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方案(2018-2020)》《隆昌市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工作要点》,成立了科技创新促进委员会,负责组织推动创新型县(市)建设工作,落实编制组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专门负责创建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提出以及其贯彻和落实的进一步加强,县(市)级环境监测站应如何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发展主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县(市)级环境监测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地市合并以来,石家庄市的县(市)级图书馆由原来的4个增加到了17个。新增加的13个县(市)级馆,相互间的业务状况差异很大。多年来,在对这些县(市)馆的业务辅导中,面对以往从未出现过的大量的新问题,我们在摸清底数,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坚持以评估达标为主线,实行评估  相似文献   

11.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与“挂钩”分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简称"挂钩")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该项工作应从城乡互动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农村居民点整理可补充有效耕地面积和新增城镇建设用地的耕地需求量两方面因素而开展。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基于经济社会限制性和耕地自然适宜性的评价与分析,利用综合修正法估算了北京市平谷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现实潜力;然后通过建立挂钩能力指数模型,分析了城镇建设用地新增需求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之间的关系,并将平谷划分为三类挂钩区,进而提出相应的挂钩整理与运作模式、资金保障措施以及补偿安置方式。研究结果体现了区域间的共性与差异,符合当地实际,对保障挂钩政策的落实和指导挂钩项目区的选取具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突出, 主要表现在利用效率低下、生态环境退化、土壤污染严重等, 影响了粮食安全。文章针对目前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土地整治入手, 分析了土地整治促进耕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实现途径, 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土地整治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自然资源负债核算中对资源过耗的界定与核算是当前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探索编制的关键问题之一,需要确定资源合理利用的标准,进而实现对资源过度消耗的准确度量。本研究以探讨土地资源过耗负债的核算方法为目标,根据城市化进程的区域差异及不同发展阶段资源利用效率差异,以中国主体功能区中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中各城市群的23个典型中心城市作为样本城市,通过考量建设用地扩张的必要性来间接反映它所侵占的耕地、林地、草地等自然用地的合理性,并以此为依据来界定土地资源过度消耗的指标和阈值,建立了因建设用地扩张导致的土地资源过耗负债的核算方法。该方法以新增建设用地的GDP承载效率和人口承载效率为指标,包括城市发展阶段判定、建设用地扩张合理区间确定和土地资源过耗负债核算三个环节,以期建构以土地资源承载力为标尺、具有地域针对性和发展阶段针对性的负债核算技术,促进形成兼顾城市发展与资源节约的可持续土地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从空间定位角度审视规划的实施效果是对传统评估方法的重要补充.本文基于GIS空间分析,以评估期内土地利用空间形态变化为导向,从规划执行力、规划控制力、规划引导性3个方面选取空间偏离度、耕地连片度、城镇重心偏移指数、土地利用布局分异指数以及建设用地布局离散度作为规划实施定位评估指标,对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评估期内新北区较好地落实了土地用途管制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土地利用结构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与规划空间布局的符合程度较高,用地的发展趋势基本符合规划的调控方向,规划实施效果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15.
王康伟  尉海东 《科教文汇》2012,(19):204-205
临沂市经济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致使土地利用发生了巨大变化。结合临沂市城市建设实际土地利用情况对当前的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城市面积不断增加,城市生态建设用地有所增加,但同时也存在着城市规模增长过快,利用强度不合理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措施,主要包括努力提高对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等等。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与效益等。  相似文献   

16.
要素替代、技术进步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中期阶段,经济发展总是伴随着建设用地大量投入,然而在耕地红线和用地规划的约束下,近年来我国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对此,本文针对我国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的内在原因进行研究,采用要素边际利用量和技术进步率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要素替代、技术进步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关系,探讨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主要驱动力。研究结果显示:①资本边际利用量对建设用地边际利用量具有明显的负向作用;②技术进步与建设用地边际利用量减少不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我国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的提升是由要素之间的替代作用所致,它是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主要驱动力,技术进步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的提高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这一结论对我国政府进一步制定和实施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方案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保护对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未利用地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我国现行土地利用分类体系是从2001年开始施行的,是对以往各分类体系的继承与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许多“未被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成为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我国现行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对于“未利用地”及其子系统中各级地类的命名与内涵的理解极有可能会给“未被利用”土地的管理和利用带来负面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简述国内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的演变过程并借鉴、吸收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土地覆被/利用分类体系精华的基础上,对“未利用地”从利用的广义内涵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两个方面进行了辨析,探讨了“未被利用”土地资源的价值问题及其可持续利用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针对“未利用地”子系统,提出了基于生态保护的新的分类子系统,希冀能对现行土地利用分类方案中“未利用地”子系统的修改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持续利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产权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概念,产权制度对经济效率至关重要的影响决定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在分析产权制度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差距,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以可持续土地利用为目标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海淀区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陈曦炜  宋伟 《资源科学》2009,31(10):1772-1778
论文从农村居民点的利用结构、农村居民点利用的充分程度、农村居民点利用的紧凑程度和农村居民点的利用强度4个方面选取了5个指标构建了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05年北京市农委的普查数据,对海淀区72个农村居民点的集约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①现有农村居民点用地中混杂了部分企业用地,农村居民点的集约利用程度可能被低估;②目前,农村人口流动性较大,测算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时应使用实际在农村居住的本村和外来人口的总和;③评价的海淀区72个农村居民点中,利用相对集约、一般集约和相对不集约的农村居民点数量分别为23个、33个和16个,平均集约利用评价分值分别为0.71、0.61和0.43;④区域上,海淀区南、北部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的评价分值分别为0.63和0.57,南部明显高于北部;海淀北部4镇中,温泉镇农村居民点的集约利用程度最高(评价分值为0.66),其余3个乡镇农村居民点的集约利用程度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20.
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城市建设用地急剧增加,使得西部非中心城市土地供给和用地需求矛盾凸现。通过调查、分析非中心城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得出了西部非中心城市用地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土地产出效率低下、滥用土地现象严重的初步结论。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西部地区非中心城市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