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4 毫秒
1.
以SNS社交网络个人用户持续使用行为为研究对象,以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为参考框架,整合计划行为理论,针对SNS的特点引入感知娱乐、感知信任及习惯,建立研究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在SNS情境下有良好的适用性;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用户的使用意向和实际使用行为影响显著;感知娱乐对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向影响显著;习惯对实际使用行为的影响及对持续使用意向和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2.
张继东  蔡雪 《现代情报》2019,39(1):70-77
[目的/意义]本文以用户行为感知视角,研究影响移动社交网络主导型用户与浏览型用户持续使用的因素,为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提供理论基础,并为移动社交网络提供商提出参考与应用借鉴。[方法/过程]分析移动社交网络主导型用户与浏览型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引入相关变量,构建了基于用户行为感知的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持续使用意愿模型并提出假设,最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娱乐、感知质量等因素均显著影响主导型及浏览型两类用户;服务质量、感知风险、知识获取、个人创新、社会认可、感知信任、感知转换成本等因素对两类用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SNS采纳后阶段的持续使用行为是SNS成功的关键,本研究提出情感依恋在用户持续使用意向形成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用户的持续使用意向将受到情感与认知的双重作用。在整合ECM-ISC模型以及情感依恋相关理论、依恋强度ARC模型、情感扩建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概念模型,以微信朋友圈经验用户为调研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具有更高的解释力,感知有用性、满意和情感依恋对持续使用意向有显著影响,并间接影响用户的持续使用行为。用户关联、能力以及自主需求的满足会促使用户产生情感依恋并在情感扩大机制的作用下促使用户产生持续使用意向,同时满意度对于情感依恋也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4.
赵文军  任剑 《情报科学》2017,35(8):72-78
【目的/意义】从认知维度、社会维度以及情感维度三个层面分析移动阅读用户的心理特征,揭示移动阅读 服务持续使用意愿的发生机理。【方法/过程】借鉴刺激-机体-反应(S-O-R Model)模型,构建移动阅读服务持续 使用意向的因果模型,通过对37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取研究数据,采取结构方程模型对概念模型中各变量之 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是移动用户持续使用意向的重要因素,信息交互质量、 系统交互质量对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情感依恋不仅显著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向,还对感知有 用性和满意度具有积极影响;人际交互质量显著正向影响感知社交性,但感知社交性对有用性感知、满意度以及持 续使用意向的作用效应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探讨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持续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期望促进社会化问答社区的可持续发 展。【方法/过程】基于期望-确认模型和使用与满足理论,构建了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持续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模 型。通过问卷搜集547 份有效样本数据,采用PLS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用户对社会 化问答社区的感知有用性和满意感是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向的主要因素;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满意感;确认正向 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满意感。与此同时,娱乐需求和信息需求正向显著影响持续使用意向。此外,社交需求对 持续使用意向不产生正向作用;而娱乐需求、社交需求和信息需求与满意感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顾客感知价值是决定用户采纳行为的关键因素,而行为科学认为顾客感知价值依赖于用户的使用情景,不同的使用情景会形成不同的顾客感知价值.构建了一个基于使用情景的移动互联网用户采纳模型,研究了使用情景对用户感知实利价值、享乐价值和采纳意向的影响.对收集的491份有效样本数据的结构方程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情景不仅对采纳意向存在直接影响,且还通过感知移动性、感知愉悦和沉浸体验对采纳意向有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感知利益、成本和风险视角,对移动互联网用户采纳行为进行研究,构建用户采纳的结构方程模型,以揭示影响用户采纳移动互联网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利用SPSS软件对模型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使用SmartPLS软件对模型量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对结构方程模型的假设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感知有用性、感知乐趣、无所不在性、感知成本对感知价值影响显著,感知价值、社会影响和感知有用性对用户采纳意向有直接影响,用户创新意识对感知价值与用户采纳意向的关系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提出促进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和期望一确认理论模型(ExpectationCOnfirrnationTheOry,ECT)为基础,以用户体验为出发点,通过对交互式学术门户网站使用群体的分析,提出了交互式学术门户网站的持续使用模型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得出有用感知、易用感知、归属感知、交互性、网络外部性均正向显著影响网站的持续使用态度:满意度、自我效能和态度正向显著影响用户的持续使用意向,主观规范对持续使用意向的影响不显著。最后结合模型验证结果对我国学术门户网站的建设和运行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黄柏淅  朱小栋 《现代情报》2016,36(12):57-64
本文基于TAM模型、网络外部性、转换障碍、感知隐私风险和信任,构建了移动社交类APP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并以移动端微信(微博)为例进行了实证对比研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大部分假设均得到支持,满意度和信任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有直接影响,而网络外部性和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娱乐性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有间接影响,可替代平台吸引力对用户满意度与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调节作用显著。最后根据结论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健康信息风险和用户隐私保护是健康大数据和移动健康时代的重要议题,从信息隐私和隐私计算视角,探究移动健康管理服务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在分析移动健康管理服务特殊性和回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信息隐私和隐私计算的视角,通过模型构建、问卷调查和假设验证等实证分析过程,重点探究信息隐私等相关因素对移动健康管理服务用户行为意向的影响。[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显著影响移动健康管理服务使用意愿的因素有感知收益和信任;隐私顾虑对使用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并不意味着用户隐私保护不重要;此外,感知隐私控制是重要的心理要素,正向影响感知收益,负向影响隐私顾虑。对移动健康管理服务商来说,应该从信息隐私保护、感知收益提升、个人隐私控制强化以及用户信任建设等方面着手,从而促进移动健康管理服务的用户使用。  相似文献   

11.
杨根福 《现代情报》2015,35(3):57-63
近年来,移动阅读服务中用户的持续使用与黏性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关注。在分析移动阅读特点的基础上,基于ECM-IT模型和DM模型,构建了新的持续使用意愿研究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一是扩展后的ECM-IT和DM模型适用于移动阅读情境;二是满意度、感知有用性、感知娱乐性等因素对用户持续使用有显著影响;三是移动阅读服务的内容、界面、个性化服务等功能对用户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分享、转发、评论等社交化互动服务对用户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探讨学术微信公众号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期望促进学术微信公众号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 基于期望确认模型(ECM)和PPM模型,构建了学术微信公众号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问卷搜集300份有效样本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数据。[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用户对学术微信公众号的满意度是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主要因素;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满意度,间接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期望确认正向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满意感,间接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与此同时,感知娱乐、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正向显著影响期望确认,间接影响感知有用、满意度、持续使用意愿。此外,转换成本、替代者吸引对持续使用意愿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代宝  刘业政 《现代情报》2015,35(3):19-23
本文基于期望确认模型、社会临场感和心流体验理论,探讨了影响微信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因素。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08份调查数据予以分析,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对微信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社会临场感和心流体验等用户体验因素对持续使用意愿有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琪  李欣  殷猛 《现代情报》2018,38(2):53-61
移动团购发展迅速,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是移动团购发展和竞争的关键,ECM、IS成功理论以及两者整合研究是持续使用意愿的主要方式,哪个模型对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解释力度更强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以移动团购为研究对象,基于ECM和IS成功理论比较和整合研究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构建研究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使用SPSS和Smat PLS分析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研究发现ECM、IS成功理论以及两者整合研究模型均适用于持续使用意愿研究,且ECM对于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的解释力度均大于IS成功理论,而整合理论的解释度最强,整合研究模型更适合于研究用户的持续使用行为。移动团购的满意度受到期望确认、感知有用性和系统质量、服务质量的影响,且期望确认以及感知有用性的影响作用更大,而信息质量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王德胜  韩杰  蔡佩芫 《科研管理》2020,41(5):191-201
以微信小程序为代表的轻量应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方式,如何提高“用户留存”已经成为企业进行社交媒体营销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社交媒体情境下,小程序具有哪些特征、这些特征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并未得到理论界的足够重视。本研究从轻量化视角深入分析,基于信息系统成功模型与情绪理论构建了小程序轻量化特征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信息-任务匹配、系统易用性以及服务响应性正向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信息-任务匹配、服务响应性分别对用户积极情绪和流体验有促进作用,系统易用性正向影响用户流体验而对积极情绪的影响不显著;积极情绪分别在信息-任务匹配、服务响应性与用户持续使用意愿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流体验则完全中介了小程序轻量化特征与持续使用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构筑了“轻量化特征-情绪反应-行为意愿”完整的传导机制与影响路径,拓展了轻量应用持续使用、社交媒体用户情绪成因相关研究,结论对企业借助轻量应用进行社交媒体营销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Social network sites (SNS) and micro-blogging sites are popular yet distinctive social media. Previous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one type of social media and thus overlook how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SNS and micro-blogging sites may affect underlying motivational mechanisms. To address this research gap, we draw from the self-regulation framework and propose a research model to explain how different appraisal factors (i.e., self-image and peer influence) affect continuance use through emotional responses (i.e., a sense of belonging and satisfaction). Furthermore, we argue that the effects of these appraisal and emotional factors are different across types of social media. We tested our research model by survey data collected from SNS and micro-blogging sites. The results confirm our hypotheses: First, self-image is a more significant factor in increasing SNS users’ sense of belonging and satisfaction, while peer influence has a greater effect on micro-blogging sites users’ sense of belonging and satisfaction. Second, the sense of belonging explains the greater variance of continuance intention in SNS as compared with satisfaction. A few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related to our findings on different motivational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17.
丁水平  林杰 《情报科学》2020,38(4):131-139
【目的/意义】社会化媒体是消费者信息共享的重要平台,探讨影响消费者持续信息共享的因素有助于社会化媒体管理者制定出更符合消费需求的针对性策略。【方法/过程】将信息共享意愿划分为信息搜寻意愿和信息分享意愿两个方面,同时从两个维度系统探索社会化媒体环境下消费者持续信息共享意愿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采用网络调查方法收集309份有效问卷,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对研究模型和假设进行验证。【结果/结论】感知有用性对信息搜寻满意度、自我效能对信息分享满意度有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对信息搜寻满意度和信息分享满意度有正向影响;信息搜寻满意度正向影响持续搜寻意愿,信息分享满意度正向影响持续分享意愿;挣面子倾向对持续信息搜寻和信息分享意愿有正向影响,而护面子倾向的影响正好相反。此外,持续信息搜寻意愿正向影响消费者持续信息分享意愿。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users’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loyalty towards social network sites (SNSs). Despite the growing role of network externalities in SNS continuance decisions, the SNS usage literature has paid scant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work externalities, SNS identification, and users’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this study, we identify four components of network externalities: perceived network size, external prestige, compatibility, and complementarity. In the research model, both network size and external prestige are hypothesized positively to affect SNS identification. Perceived compatibility and perceived complementarity are hypothesized positively to affect user satisfaction. Satisfaction and SNS identification are hypothesized positively to affect user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loyalty towards the SNS. Users’ subjective well-being is hypothesized positively to affect their loyalty towards the SNS. Data collected from 615 valid users of Facebook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most of these hypothese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perceived network size negatively affects users’ SNS identifications. Other components of network externalities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SNS identification and satisfaction, which in turn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users’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loyalty towards SNS.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Organizations face significant challenges in capturing value from their investments in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such as enterprise systems (ES). Managers are a powerful source of influence shaping the post-adoption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of users and the success of ES. However, the extant IS literature has focused primarily on the role of top management and theoretical explanations of the role of supervisors in fostering continuing usage of ES are lacking. Drawing on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 and the IS continuance (ISC) model, this paper conceptualizes a theoretical model differentiating the influence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different types of leadership behaviors influence the success of ES. Data collected from 192 users of ES confirms our theorization. We find that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behaviors of supervisors influence users’ evaluations of satisfaction and perceived usefulness, while their transactional leadership behaviors influence users’ ES continuance intention by moderating the effects of user satisfaction and perceived usefulness on ES continuance intention. This study advances research on the role of leadership behaviors of supervisors in capturing value from enterprise systems. The research also contributes to practice by suggesting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promoting continued usage of mission critical systems such as enterprise systems and delivering value from firms’ IT invest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