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水资源承载力的合理评价对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可变集理论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可变集评价模型,构建了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该模型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对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基于可变集理论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能够较好的描述水资源承载力的稳定状态和变化趋势,研究样本的分析结果证实了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近几年呈稳步上升趋势,但空间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比较严重的现实情况,验证了该模型合理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2.
苏贤保  李勋贵  赵军峰 《资源科学》2018,40(5):1016-1025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对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合理规划意义重大。针对目前水资源系统承载力研究中存在研究重点考虑不足,研究方法存在误差等问题,以甘肃省17个流域为评价单元,从水资源和水环境的阈值入手,提出新的相对水资源承载力方法来量化研究区2015年、2020年、2030年的水资源系统承载力。结果表明:本研究所用的水资源系统承载力计算方法较现有的相对水资源承载力方法更符合实际;甘肃省大部分区域的水资源系统承载力呈超载状态,超载的流域集中在西北,不超载的流域集中在东南,承载力、承载规模和开发潜力均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综合来看,河西内陆河流域和湟水流域不具备开发潜力,黄河干流区间和泾河流域开发潜力较小,嘉陵江、渭河、洮河、大通河流域水资源系统开发潜力最大,其他流域开发潜力居中;水资源对水资源系统综合承载力的影响较水环境更强;对比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和水资源系统开发潜力与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结果,发现三者的分布格局基本吻合,这一现象揭示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水资源系统承载力计算,以及水资源合理规划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分析预测与评价   总被引:56,自引:3,他引:56  
水资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制约因素,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计算和评价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寻求区域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依据。该文探讨了水资源承载力状况的评价方法,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各评价指标的可承载极限临界值和理想值进行了界定,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运用之对西北地区现状年及未来10a、20a、50a不同发展情景方案下的水资源承载状况进行了评价。模型预测结果表明,通过生态环境治理、节水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等综合措施,未来各年段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将逐步改善,其中以采用A1+B2+C2发展情景方案将使水资源承载状况综合效果最佳,节约用水、降低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提高用水效率和控制人口增长则是提高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从水资源供需-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复合系统中选取12个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引入变权理论对2005—2016年京津冀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并运用DEMATEL方法识别出其关键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水资源2005—2009年的承载力综合评价值均小于0.4,处于严重超载状态;2009—2016年间的评价值在0.4和0.7之间,承载能力适中。(2)京津冀三地水资源承载力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河北省的承载力增长趋势稍明显高于北京和天津。(3)在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中,供水模数、人口密度和城镇化率是关键驱动因素。最后,为提高京津冀水资源承载能力,实现水资源一体化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同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极大熵原理的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水资源承载力是度量水资源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探讨用水对策的重要依据,也是近年来水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该文在灰色系统理论理论基础上,根据信息论中Jaynes最大信息熵原理,提出了一种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将其应用到山西省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并将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说明了该模型结果的分辨率、灵敏度以及评价的可靠性都有一定程度提高,从而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Pythagoras-TOPSIS法的长三角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DPSIR理论框架为基础构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体系,结合毕达哥拉斯模糊集理论与TOPSIS法对长三角25座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认为:杭州市在目标区域内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最优,从地理位置来看浙南地区总体评价结果优于苏南浙北地区与上海市,苏北地区总体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较低。同时展示各省市水资源承载力分系统排序。依据DPSIR-水资源承载力系统,针对评价结果给水资源管理相关部门提供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7.
韩雁  张士锋  吕爱锋 《资源科学》2018,40(11):2236-2247
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恶化已成为京津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是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本文从水资源系统对经济、社会系统的支撑角度出发,选取11个主要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水量、水质、水域、水流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外调水对京津冀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水资源承载力都属超载,天津、北京尤为严重。京津冀地区水资源承载的压力主要来自于水资源系统,水资源短缺是京津冀水资源承载力超载的主要因素,人均水资源量是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关键因子。外调水对改善京津冀水资源承载力具有一定贡献,尤其是对北京、天津的影响较为显著。在水资源短缺时期外调水的影响更为明显,在2000年特枯年,天津市引滦与引黄入津使得水资源承载力提高了13%。南水北调使得2015年北京、天津两地水资源承载力分别提高了5%。外调水对水资源承载力影响研究为京津冀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依据,对于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安徽省的水资源承载力状况,根据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了17个指标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从中选取出影响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的3个主成分,以此为依据,对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2005~2013年水资源承载力是逐步上升的,这主要得益于经济投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随着社会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公民节水意识的提高,安徽省的水资源承载力还是有较大空间的。  相似文献   

9.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国内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承载力是资源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安全的基本度量。本文在分析与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与内涵、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评价模型等进行了系统评述,并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王莉芳  李怡  庄宇 《软科学》2007,21(6):8-11
通过分析不同学者对水资源承载力内涵的界定,给出了基于经济学和环境学角度的水资源承载力定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对水资源承载力指数进行了定量描述。通过选取评价指标和计算承载力指数,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并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代表城市西安市为例进行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1.
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资源,其承载力对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依据主导性、可操作性、系统性等原则,构建了黑龙江省的水资源承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方法确定了指标的权重。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对2003—2009年间黑龙江省的水资源承载力变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呈增长态势,波动性较小,各个子系统对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提高的贡献度存在着显著的差别,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子系统是水平提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层次分析法和物元可拓理论进行结合,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以物元可拓模型为评价方法,选取16个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宝鸡地区为例,对其2015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宝鸡地区2015年的水资源承载力处于平衡状态(III级)。  相似文献   

13.
基于量-质-域-流的京津冀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冀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用水压力大,水资源问题突出,因此亟需对该地区进行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以期为水资源综合规划与高效利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为此,首先对京津冀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京津冀水资源所面临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其次对水资源承载系统进行解析,构建基于量-质-域-流内涵的京津冀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利用AHP、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进行主客观组合赋权,借助TOPSIS评价模型对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得分计算。结果表明:①京津冀地区水资源总量匮乏,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地下水持续超采等已经导致该地区水生态功能退化,形成了集中连片的地下水漏斗区等;②通过对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计算,2006—2016年京津冀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得分总体上呈现波动式增长态势,表明水资源承载力有所增强,但整体分值不高,水资源压力形势依然严峻。基于此,京津冀亟需构建区域、流域水资源联动机制,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针对不同地区的发展基础与城市定位,遵循“以水量城”的城镇化政策和“以水定产”的产业政策,深入贯彻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条例,实现整个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基于神经网络理论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刘树锋  陈俊合 《资源科学》2007,29(1):99-105
人工神经网络是复杂非线性科学和人工智能科学的前沿理论,目前在水资源承载力领域的应用研究还很少见。结合神经网络基本原理、方法与水资源承载力基本理论,建立水资源承载力与其影响因子间的定量关系模型———基于神经网络的水资源承载力耦合模型。以惠州市为研究区域,预测了未来水平年不同供水保证率下水资源承载力方案,反映了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瓶颈作用;综合评估了研究区域现状和未来的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表明了区域水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匹配性程度。结果表明,神经网络理论能较好解决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建模问题,计算结果较合理。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1,(28)
水资源承载力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的重要因素。虽然贵州省内有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且水量非常的大,但是由于受喀斯特地貌生长的影响,其水资源承载力有待我们研究。首先,利用因子分析进行降维;其次,再利用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出最优接近程度并进行排序;最后,得出2007~2017年贵州省水资源承载力的情况。结果表明:生产总值、地下水资源量和当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是极大影响贵州省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则本文建议提高用水的重复频率、引入植树造林以防止水土流失和改善水体系与水市场等相关方法,为了推动贵州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节约用水和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补步评价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在中国和世界上最活跃的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各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的基础上,计算了该区各市2002年,2010年和2020年各行业需水量和水资源供需水平状况,提出了水资源质量损失系数和水资源承载力(相对承载力)指数等概念和计算方法,评价了各市水资源承载力的趋势,认为三角洲用水问题严重,尤其是东莞,深圳和广州,其水承载力较其他城市.指出了工业结构性缺水,生活水质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等三大问题和矛盾,提出了建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3种模式:外引型模式,外调型模式,内调型模式。研究与协作,包括与邻区,邻省和港澳之间的合作与协作。除了供水之外,防洪,航运,压咸,发电等功能也不可忽视,用系统工程来解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初步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国和世界上最活跃的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各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的基础上 ,计算了该区各市 2 0 0 2年、2 0 1 0年和 2 0 2 0年各行业需水量和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 ,提出了水资源质量损失系数和水资源承载力 (相对承载力 )指数等概念和计算方法 ,评价了各市水资源承载力的趋势 ,认为三角洲用水问题严重 ,尤其是东莞、深圳和广州 ,其水资源承载力较其他城市弱。并指出了工业结构性缺水、生活水质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等三大问题和矛盾 ,提出了建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 3种模式 :外引型模式、外调型模式、内调型模式。研究认为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水资源要得到合理的持续利用 ,应当有流域内部和跨流域的通力合作与协作 ,包括与邻区、邻省和港澳之间的合作与协作。除了供水之外 ,防洪、航运、压咸、发电等功能也不可忽视 ,用系统工程来解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承载力是反映区域水资源支撑社会经济规模和能力的有效指标,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拉萨河流域是西藏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水资源对其经济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文章以"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各部分相互制约关系为基础,以人口数量为目标函数,选取多个量化指标,构建水资源承载力模型,并对拉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现状进行了评价,发现拉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尚处于良好的可承载能力范围之内(以2018年为标准年)。并预测分析了2019—2030年拉萨河流域水资源可承载度变化趋势,认为该地区水资源可承载度虽呈上升趋势,但流域内水资源仍能较好的满足生产生活的用水需求。此外,2019—2030年期间,拉萨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测度将保持在0.6左右,可持续发展程度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9.
黄晶  薛东前  代兰海 《资源科学》2020,42(7):1262-1274
农产品主产区在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前提下,需要适度的村镇建设活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甘肃省临泽县为例,构建了一套适宜于农产品主产区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思路方法,分析了承载力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需从村镇建设活动对资源环境的需求和资源环境对村镇建设活动的支撑两个维度来构建指标体系,农产品主产区应重点关注耕地资源、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耕地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的容纳能力。②临泽县村镇建设资源承载力大于环境承载力,综合承载力整体偏低;村镇建设承压状态两极分化严重,耕地资源以盈余为主,水资源和环境以超载为主;空间上,综合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呈现明确的“南高北低”分异格局,且形成“沙河镇耕地资源低承载、高承压”“廖泉镇水资源低承载、高承压”“新华镇水资源高承载、低承压”显著集聚区。③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及承压状态空间分异是由资源环境本底、发展需求强度和政府治理力度共同决定的,提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政府治理的润滑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环境整治。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6,(21)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水资源承载力能够客观、科学的评价一个城市水资源对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承载能力。本文以临沂市为研究区域,主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临沂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临沂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经达到相当规模,部分县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已接近饱和值,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