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
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已成为各级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手段,其中,科技资源配置机制作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管理运行的核心问题之一,日益受到科技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基于协同视角构建京津冀科技资源配置系统的分析框架,建立主体、空间、环境、市场、服务“五位一体”的京津冀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机制体系,并基于京津冀地区当前在科技资源配置机制体系建设中的存在问题,从产学研合作、科技资源空间优化、科技成果市场化、科技创新服务联动、创新环境协同提升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对京津冀地区的科研投入、产出、相关科技资源分布、协同共享等情况进行调研,并揭示三地科技合作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科研投入差距巨大,科研投入结构差异大;虽然三地科研产出差距大,但研发领域相似且各具特色,科研产出以当地特色产业为依托;京津冀三地科技合作比例偏低,但专利转让相对活跃。目前,京津冀科技合作与资源共享以“点对点”的形式为主,未来,深度的合作尚需政府引导、上层推进,形成以产业链为依托的科技合作形式。  相似文献   

3.
针对京津冀科技资源配置因各地区行政壁垒导致三地形成相对独立运行的配置机制系统、相互关联程度不紧密现状,为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能力,依据系统理论和协同理论,基于科技资源配置的目标、主体、客体、环境、方式与机制等模块关联和相互作用,构建京津冀科技资源配置系统分析框架,并在主体、空间、环境、市场、服务5个维度上构建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机制;结合京津冀科技资源配置中存在的跨区域产学研合作机制和政府配置作用亟待加强、市场配置作用发挥未充分等问题,从产学研合作、科技资源空间优化、科技成果市场化、科技创新服务联动、创新环境协同提升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科技资源配置的规模、分布特点和结构特征分析目前京津冀科技资源配置的基本特性,基于三地及全域2011-2018年有关面板数据建立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指数模型,从多投入多产出角度评估其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京津冀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均是由于技术进步率显著增加,其中北京与天津的快速增长源于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丰富的设施和机构以及完备的管理经验,而河北的增长是由于大量规上工业企业等机构在本地区发生快速融合与迁移;但京津冀更倾向于自主研发能力培养而对创新管理技术积累和改善不足,无法满足其创新需求;2016-2017年间北京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低至?7.8%且技术进步率仅为0.922,直接导致京津冀全要素生产增长率达到最低的6.8%。基于研究结论,从优化布局、统筹协作,完善产业链、提升管理水平和加强管理、健全机制等方面提出促进京津冀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科技资源配置的规模、分布特点和结构特征分析目前京津冀科技资源配置的基本特性,基于三地及全域2011—2018年有关面板数据建立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指数模型,从多投入多产出角度评估其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京津冀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均是由于技术进步率显著增加,其中北京与天津的快速增长源于其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丰富的设施和机构以及完备的管理经验,而河北的增长是由于大量规上工业企业等机构在本地区发生快速融合与迁移;但京津冀更倾向于自主研发能力培养而对创新管理技术积累和改善不足,无法满足其创新需求;2016—2017年间北京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低至-7.8%且技术进步率仅为0.922,直接导致京津冀全要素生产增长率达到最低的6.8%。基于研究结论,从优化布局、统筹协作,完善产业链、提升管理水平和加强管理、健全机制等方面提出促进京津冀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推动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从科技资源的投入和科技成果的产出,对甘肃省高校的科技资源配置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京津冀地区科技金融政策为研究对象,设计科技金融政策量化标准手册,从多维度定量分析该地区科技金融政策文本;通过拓展的C-D生产模型进行科技金融政策投入与科技产出之间的相关性与有效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三地科技金融政策投入差异明显,科技金融政策作为科技投入要素之一与科技产出的关联较为显著,但有效性差异较大,三地间的科技金融政策间的有效协同不足。  相似文献   

8.
在创新链与产业链(以下简称“双链”)融合的背景下,为识别江苏科技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优化人才、资本、技术资源配置,释放科技资源创新潜能,基于科技资源投入和科技资源产出,构建包含1个一级指标、2个二级指标和17个三级指标的“双链”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分析江苏2011—2020年“双链”科技资源配置水平。结果表明:江苏“双链”在部分年份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同时存在科技资源投入结构失衡、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科技资源投入不足、科技资源知识成果产出有待增加以及科技资源经济成果转化有待提高等问题。根据研究结果,从优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资源投入、转变传统管理机制和提升创新链的产业贴合力等方面提出促进江苏“双链”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2015年和2016年我国各省份创新型产业集群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认为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较高,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效率高于全国平均值;与纯技术效率相比,规模效率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较大;非有效省份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存在科技资源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现象;各省份之间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差异不大,并呈缩减趋势。基于此,提出六点提升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探究高校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精准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以2017—2021年我国31个省份高校科技创新数据为基础,利用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不同省域、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群高校科技创新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31个省份高校科技创新效率整体较低,17个省份高校科技创新存在投入冗余问题,29个省份高校科技创新存在产出不足问题;(2)地区间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呈现出西强东弱状态;(3)城市群间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呈现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城市群”状态。由此提出建立以效率为准绳的科技资源配置策略、以效益为导向的创新成果评价机制和以服务为基础的科研政策保障体系的建议,以提升高校科技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1.
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及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范斐  杜德斌  李恒 《科学学研究》2012,30(8):1198-1205
科技资源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其配置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内涵和结构,利用全国31个省市区1998-2010年的相关数据,在构建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各个区域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运用比较优势原理,采用NRCA模型,计算区域各科技资源要素配置效率的相对比较优势。结果表明:历年来各区域整体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都有所提升,但空间差异的分布格局变化不大,区域科技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比较优势是影响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2.
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公平性对提高农业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至关重要。文章利用Dagum分解的基尼系数分析中国农业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区域差异,并对其驱动因子进行分解。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差异明显,仅14个省市区农业科技资源配置能力不断提升;东北与西北2区农业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华北、华东、中南、及西南4区则呈上升趋势。中国农业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总体差距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且具有"波动上升"、"波动下降"及"稳定上升"的阶段特征。区域内(间)农业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差异明显,且中国农业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差距主要来自于区域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分别用制度学说、科斯定理、公共选择理论以及寻租理论等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支理论分析了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内涵及特征,探讨了新制度经济学对于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由江苏科技资源配置现状与问题入手,通过文献阅读遴选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影响因素,基于测量模型验证性分析,构建区域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结构方程模型,得出系统和环境因素确对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具有正向影响的结论。基此,运用广义设计思想,联系实际提出协同治理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区域科技发展潜力系统定义与特征分析的基础之上,从区域科技资源存量差异的量化评价和区域科技投入与产出差异的量化评价两个方面人手分析和探讨区域科技发展潜力,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区域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韩雪冰  陈慧  高璞娴  张可 《现代情报》2009,29(12):191-193,190
科技资源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性资源,近年来,随着"科教兴省"战略的实施,吉林省的科技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科技资源投入不断增加。在科技资源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如何使科技资源得到高效、合理地使用,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本文在分析吉林省科技资源配置现状的基础上,应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吉林省科技资源配置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科技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科技援疆战略是国家引导国内多方创新资源向新疆聚集,促进新疆创新资源聚集效率提升,提高新疆自主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的一项重大区域科技援助政策。准确科学评价其实施的“有效性”,不仅对其本身的实施和完善具有重大意义,还对其他国家区域科技援助政策产生借鉴作用。本文基于2003-2019年中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 (PSM-DID) 从创新资源聚集效率视角实证检验了科技援疆战略实施的“有效性”。研究发现,科技援疆战略对新疆创新资源聚集效率产生了显著负向影响,表明科技援疆战略并未促进新疆创新资源聚集效率提高;进一步的影响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援疆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和使用机制在科技援疆战略对新疆创新资源聚集效率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但两大机制未能实现援疆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导致新疆创新资源聚集陷入了“低效率陷阱”,最终使得科技援疆战略对新疆创新资源聚集效率提高的促进作用难以显现。  相似文献   

18.
根据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要素分类进行配置筛选,由于资源筛选是一个非线性组合优化的过程,因此通过改进蚁群算法的多次迭代运算,发现启发式信息、正反馈机制、信息素挥发机制是影响主体参与机制和资源要素配置的3个决定因子。最后根据政府的参与实证为例,提出可以寻找最优经济和社会效益导向下的区域科技创新资源最优配置体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区域科技资源集聚与共生理论的适切性,运用Logistic方程构建区域内企业和高校协同合作科技资源集聚模型,揭示区域科技资源集聚的微观机理。基于此,对黑龙江省科技资源集聚的阻隔进行实证研究,并给出疏解策略。通过揭示区域科技资源集聚的微观机理,为地方政府提升区域科技资源集聚水平提供了决策支持,从而有利于地方政府更好地促进企业和高校两大核心集聚体的协同共生,以此促进区域科技资源集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反映了一个地区科技资源运用情况。以宁波地区为对象,对该区域的科技资源现状进行分析,确定了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科技资源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区域间科技资源配置情况对比分析,研究宁波地区科技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为宁波地区科技体制和科技政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