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碳发展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其发展与专利政策密切相关.低碳发展将在专利申请量、技术类型、职务发明比例等方面对专利工作产生影响;同时,对专利工作在审查速度、审查方式、审查员的知识结构、人财物的配置等方面提出要求.我国现有专利政策是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制定的,存在诸多不适应低碳发展要求之处.为应对低碳发展的需求,专利政策应当以促进低碳技术创新为准则进行变革,从而为低碳发展的实现提供专利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转型与我国低碳政策规划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经济转型背景下,低碳政策系统中的政策行动主体子系统强调政府、企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多元网络与合作共治;政策工具子系统区分并综合运用强制性、混合型及自愿性工具;政策变迁子系统聚集于政策移植与政策创新的交互作用.我国政府低碳政策规划应基于各子系统间交互作用的系统运作模型分析,通过改善政策环境,制定适应各地区实际的低碳发展目标,实现全社会共同参与低碳经济转型的良性机制.  相似文献   

3.
低碳技术推广速度决定了低碳经济发展速度。在"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科技政策的倾向与支持对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甚至低碳产品的普及都具有加速意义。低碳经济的引入驱使国家与地方层面都陆续颁布了相应的科技政策,然而,无论是从系统性、操作性以及实际的推动效果看都还有待加强。结合低碳经济的要求、当前低碳技术发展的现状以及区域科技政策的特点,提出结合区域技术与经济基础,有选择地确定减碳技术或碳汇技术进行科技政策制定的路线,增强科技政策引导低碳技术的针对性与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4.
构建低碳技术创新政策体系,应该从政策保障体系、组织支撑体系、低碳技术的创新体系、中介服务体系、资金保障体系、人才保障体系等方面及所包含的不同范围去建设,应该从这些方面全面整体地去构建。这样才能建立相对完善的真正能够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前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建筑业的低碳技术创新迫在眉睫。以德温特专利数据库(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DII)为数据来源,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对建筑业的低碳技术进行时空分布分析,并通过词频探测技术识别出热点领域和前沿方向。图谱分析结论表明:建筑围护结构低碳技术是所有研究热点中关注度最高的,而建筑材料低碳技术则是未来最具潜力的前沿方向。结合国内建筑业低碳技术创新发展现状,从机制构建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完善低碳技术发展的政府引导机制、建立碳税与碳排放交易机制、强化公众参与监督机制和构建低碳技术国际交流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6.
从四个主要方面分析政策创新的思路。在低碳科技政策方面,要推进促进低碳技术研发的激励机制的建设,并以碳捕集与封存等关键技术为导向,抢占低碳技术战略高地,同时依托重大项目,实现低碳核心技术的突破;在地方政府绩效考评体系方面,要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原则,制定涵盖环境指标的政府绩效考评体系,夯实政府对企业的低碳政策监管,改变工业生产领域的高碳路径依赖;在财政收入与支出政策方面,要综合运用多种财政政策,强化政策使用的协同配套,实现收入与支出政策双管齐下,发挥财政政策的支持与约束作用;在低碳金融政策方面,要遵循市场机制在碳融资中的主导作用,并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推动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创新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碳金融中介服务。  相似文献   

7.
低碳技术是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而逐渐产生的,发展低碳技术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我国政府要为低碳技术发展提供强大的科研和人才支持,建立完善促进低碳技术发展的财政支持体系,完善低碳技术发展的市场服务体系;积极促进产学研合作推进低碳技术创新,促进低碳技术国际转让,加大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力度,才能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8.
在能源短缺、气候变暖以及经济发展缓慢的困境下,人类社会急需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以减少对石化能源的依赖、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选择政策工具,选择什么类型的政策工具才能有效地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是本文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碳排放量具有动态性,两国政府可采取单边碳税政策或碳税合作政策,两国企业可选择独立低碳技术研发或低碳技术研发合作,构建了政府与企业相互博弈的三阶段博弈模型,求出了线性反馈策略的纳什均衡解,再选取不同的低碳技术研发溢出率,对政府碳税政策和企业低碳技术研发形式的低碳技术研发效应和环境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若企业不分享低碳技术研发成果,低碳技术研发合作和碳税合作政策均不能产生长久的低碳技术研发效应和环境效应,只有碳税合作政策能在短期内产生明显的低碳技术研发效应;若企业共享低碳技术研发成果,低碳技术研发合作和碳税合作政策分别有明显的低碳技术研发效应和环境效应,只有在单边碳税政策下低碳技术研发合作才有明显的环境效应,碳税合作政策只在短期内具有明显的低碳技术研发效应;在既定的低碳技术研发形式和碳税政策下,低碳技术研发溢出率越高,环境效应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通过梳理和对比欧盟、美国和日本的经验,我国可以从三个层面上完善低碳能源技术政策:通过投资扶植研发、通过政策调节市场、通过统筹实现低碳。  相似文献   

11.
邓翔  彭杰 《资源科学》2023,(3):652-667
【目的】本文旨在对低碳试点政策进行多维度量化评估,为低碳试点政策的制定和优化提供更有效的依据,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方法】基于政策文本视角,通过文本挖掘得到低碳试点主题词,进而构建PMC(Policy Modeling Consistency)指数模型,对中国128项低碳试点政策进行多维度量化评估。【结果】研究发现:(1)低碳试点政策整体设计较好,平均PMC指数为5.69,属良好级。2010—2018年间PMC指数和政策回应力度指数均值呈上升趋势。(2)不同试点政策的设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PMC指数标准差为1.89,非优秀类政策占比高达57.03%,存在长期规划较少、政策级别和效力级别不够高、激励保障不足、对科技重视不够等突出问题。(3)中央政府制定的低碳试点政策PMC指数均值高于地方政策,大部分中央政策属于良好级,但地方政策回应力度指数高于中央政策,且优秀类政策以地方政策为主,可接受类政策的政策质量和回应力度指数都有待提升。(4)由于重要试点城市政策的参与对象较明确、政策功能更完善、激励保障制度更健全,其PMC指数均值高于全样本和地方政策,重要试点城市的政策为其他城市优化试点政策提...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但驱动了近30年来CO2排放的加速增长,也使未来中国碳排放增加的趋势不可避免。如果实施低碳发展战略,采取一揽子的绿色政策,中国的碳排放无疑会显著减少,经济发展将逐渐趋向与碳排放脱钩的发展模式。发挥中国的碳减排潜力必须要有强有力的低碳政策推动,而基于市场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将会在促进中国CO2减排和低碳发展的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气候政策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有效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低碳经济顺应时代的发展而被提出,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基于煤炭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首要地位,研究煤炭企业如何进行低碳发展,就成了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而黑龙江省作为全国的煤炭大省之一,应当主动承担起低碳减排的责任和义务。本文在剖析黑龙江省煤炭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关于推动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政府政策,给出黑龙江省政府促进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构建“双碳”政策体系、实现“双碳”目标,亟须对我国低碳政策发展脉络和治理模式变革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基于政策变迁理论,构筑“政策目标—政策主题—政策波动”分析框架,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和政策计量方法对我国2000—2021年间颁布的1 743条低碳政策进行分析,总结低碳政策发展的阶段特征及演化路径,定量评价各政策主题在不同阶段的贡献度,并系统刻画我国低碳治理模式的变革。研究表明,低碳政策主题经历了由“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并重”到“节能减排”,再到“节能减排减污降碳协同”的低碳治理战略布局演变;低碳治理经历着探索式治理、运动式治理、多元式治理和适应式治理的模式变革历程,不同模式下约束力度和激励力度组合特征存在显著的阶段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一些国际机构和国家在低碳技术领域对专利制度予以了创新探索,建立并运行了低碳技术专利申请与授权的快速通道、低碳技术专利信息分享机制、低碳技术专利发展基金制度.而除这些已有创新外,专利制度还可以围绕低碳技术专利的保护期、低碳技术专利投资制度体系以及低碳技术专利质量监控制度予以创新,以使其能更好地激励和保障低碳技术的创新与广泛应用,满足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以低碳住宅作为研究对象,借助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分析范式分析已有的低碳住宅政策体系对产业绩效的影响,剖析低碳住宅政策体系影响住宅产业绩效的传导机制,采用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考察政策强度对技术创新及产业绩效的影响并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区域发展的低碳住宅调控机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低碳技术知识的流动与循环是“双碳”目标下构建“双循环”开放新格局、促进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内在要求,但国内驱动政策研究缺乏。本文基于2006-2019年中国218个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以专利信息反映低碳技术知识流动,采用多时点DID方法实证检验国内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低碳技术知识流动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够在总体上有效促进低碳技术知识流动,但主要表现为加快低碳技术知识流入,而试点政策对低碳技术知识溢出的促进作用没有显现,表明试点的示范效应不足。(2)试点政策能够促进灰色与清洁两类技术的知识流动,但对更具渐进增量特点的灰色技术作用更加显著,这与清洁技术知识流动速度极快的现实形成较大反差。(3)试点城市更高水平的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层次有助于强化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促进作用,且东中部地区、一、二线和非资源型城市的政策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应积极推动低碳城市试点的示范推广与扩区工作,激活清洁技术活动,并尝试采用差异化的试点政策;东中部地区与大城市应利用人才与产业等优势扶持清洁技术,引领深度低碳转型;西部地区、中小规模、资源型城市更应注重试点与其他政策的协同,以形成促进知识...  相似文献   

18.
在创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企业选择低碳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是其收益大于其他类型的创新活动。本文在传统的A-J模型框架内,引入低碳技术创新的机会成本,系统分析了碳排放税、碳排放标准、减排补贴和碳排放许可四种环境政策工具对企业创新选择的影响。模型结果表明:每一种环境政策工具都存在一个最优水平,但其对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激励效果和经济效益有所区别。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市场机制完善的环境政策工具更能促进企业选择低碳技术创新;而鼓励导向的环境政策工具更能促进企业创新活动的经济效益。本文研究结论可以为政府制定环境政策工具组合,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黄寰  何广  肖义 《资源科学》2023,(5):1044-1058
【目的】高质量建设低碳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落实低碳发展理念与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因此考察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应意义凸显。【方法】本文运用2006—2019年中国216个城市面板数据,以第二、三批低碳城市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法(PSM-DID)并通过稳健性测试,多维度分析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并采用中介模型考察低碳试点政策的影响机制。【结果】(1)与非试点城市相比,低碳试点政策显著降低了城市碳排放,且纳入平行趋势、安慰剂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显著。(2)低碳城市试点均能通过提升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和减少能源消耗量来发挥碳减排作用。(3)低碳城市试点碳减排效应具有显著异质性。碳减排效应在东部、中部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要强于西部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基于“胡焕庸线”视角下低碳试点政策对东南半壁城市的碳减排效应较西北半壁城市更为明显。【结论】本文从多维度评价第二、三批低碳城市试点的碳减排阶段性成效,有助于深化低碳发展理念、探索低碳发展路径,为未来更多城市系统性进行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借鉴。新形势下低碳城市建设应遵循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制定差异...  相似文献   

20.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引起国内部分行业的关注和重视。为稳步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必须在我国采取合理的财税政策体系,充分利用税收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杠杆作用,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降低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