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颠覆性技术因具有破坏性、交叉性、高风险高回报等特点,一旦研发成功,会带来产业的重大变革、国家的竞争力飞跃甚至世界格局的重塑等颠覆性结果。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科技强国,会通过设立颠覆性技术研发管理机构、出台支持颠覆性技术发展的战略政策、部署颠覆性技术研发项目等方式开展颠覆性技术的研发与管理工作,并形成了不同特色的管理与资助体系。为更加系统、直观的揭示国外典型国家颠覆性技术研发与管理资助情况,本文从技术、项目、机构、国家四层进行建模研究,重点以机构层为例,对美国、欧洲、日本的颠覆性技术研发与管理资助体系开展分析,并通过三维叠加对国外典型国家和地区整体颠覆性技术研发与管理资助体系进行整体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2.
苑朋彬  邢晓昭 《情报杂志》2023,(11):142-146
[研究目的]早期识别颠覆性技术方向,对于调整技术研发方向,完善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方法]本研究从技术维度出发,构建了一种知识流动视角下的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该方法以引文专利作为投入,施引专利作为产出,通过构建专利知识流动投入产出分析表,计算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指标,最终搭建技术坐标图,划分技术发展阶段,探讨识别出具有颠覆性发展潜力的技术方向。[研究结论]实证研究阶段,以6G太赫兹通信技术领域为研究对象,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相关研究为颠覆性技术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我国颠覆性创新多元化投入机制的平台支撑体系建设亟待完善,因此需深入研究适用于颠覆性技术多元化投入的利益分配以及政府补贴机制。其中,公平的利益分配和合理化的激励机制是促使颠覆性技术多元投入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因此,针对颠覆性技术多元化投入利益分配以及激励机制设计等问题,采取合作-非合作博弈分析颠覆性技术多元投入的各个参与主体行为,引入风险因子探讨不同主体主导下的情况,并进一步研究政府补贴对各主体投入积极性的影响,进而以明晰多元化投入的激励机制方案选择。研究发现:在颠覆性创新多元化投入的过程中会存在创新投入积极性不足的情况,这是由于各主体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由政府牵头时,整个颠覆性技术投入合作较由其他主体主导下的合作收益高;在政府主导下采取政府补贴形式,可以有效激励其他各个颠覆性创新投入主体的积极性。为此,促进颠覆性创新的投入多元化,政府要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设计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与激励机制,并在参与合作时设定恰当的成本补贴额度。  相似文献   

4.
颠覆性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新一轮技术变革的重要抓手,颠覆性技术的精准识别对于把握技术变革机遇、布局技术创新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围绕技术或市场的单一维度特征进行颠覆性技术识别,而对于综合“技术-市场”维度的系统性识别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为此,本文从颠覆性技术特征出发,构建基于专利挖掘和Gompertz模型的系统性识别方法,并进行实证研究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1)颠覆性技术具有“技术-市场”双重维度特征,具体可围绕前沿性、独特性、影响力和扩散性四个基本特征进行颠覆性技术“漏斗式”逐层识别;(2)综合专利挖掘和Gompertz模型构建系统性的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可实现对颠覆性技术的系统识别;(3)动力锂电池技术的实证研究表明,本文构建的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可提升识别过程的效率和识别结果的准确性,有效克服主观判断的局限性。该方法突破了已有识别方法中特征信息获取不全面、识别结果准确性较低的局限性,可以为颠覆性技术的早期识别提供更加科学的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颠覆性技术具有前瞻性、突变性与革命性等特征,对于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各国的科技研发体系中逐渐占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当前各国政策文本数量庞大、主题繁多,传统的情报分析方法难以实现大量政策跟踪与内容挖掘。通过大量政策文本进行主题抽取,可以快速了解其他国家在相关领域的政策倾向与关注焦点。[方法/过程]文章采用word2vec和LDA相结合的主题模型分析技术,对3个国家政府和组织官网公开的颠覆性技术相关的11686条政策文本数据进行主题抽取,通过对主题建模结果的解读,分析欧盟、英国、美国颠覆性技术相关政策文本的主题特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这些国家和组织在颠覆性技术识别与政策支持方面已经有较为体系化的运转模式,同时对颠覆性技术在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与能源、医疗、教育等领域内产生的影响给予了较高关注,且在近几年中普遍倾向于关注国际上达成共识的全球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4家上市公司为例,采取多案例研究方法,对企业技术战略与研发投入结构和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技术战略对研发投入结构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并通过研发投入结构间接地影响创新绩效;研发投入结构与创新绩效随着技术战略的变化而变化;此外,还发现了不同技术战略下的研发投入结构和创新绩效.研究结果发展了技术战略与研发投入结构关系的理论研究,对企业技术战略升级和研发投入结构的匹配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一鸣  陈虎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0):126-131
研发外包作为一种开放式的研发形态,是外包领域的高级形态,研发基础薄弱的欠发达地区可以借助研发外包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从理论上分析借助研发外包的产业技术链升级的3种路径,结合青海省盐湖化工产业、沙棘果产业等案例分析具体措施,并对欠发达地区实施研发外包提出加大研发投入、在研发资源发达地区设立产业信息中心、委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及其他企业等开展研发外包、与外部研发资源建立联合攻关虚拟组织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颠覆性技术对未来产业发展的路径、方向和国际竞争格局具有关键影响。因此,前瞻布局颠覆性技术驱动的未来产业是我国抢占科技制高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文章对美国“电子复兴计划”布局颠覆性技术、培育未来产业的技术识别机制、组织管理机制、评价机制和示范应用机制进行了全流程、全链条的深度分析,提炼颠覆性技术和未来产业科学内涵、关键要素,并从“颠覆性技术供给—技术产业转化—技术产业应用”环节构建了“颠覆性技术驱动的未来产业培育模式”研究框架;相关研究发现对我国培育颠覆性技术驱动的未来产业具有关键借鉴意义。文章提出我国应面向未来产业建立长期、动态的颠覆性技术甄别与支持机制;进一步加强市场导向、多元参与的管理模式与政策设计,建立多种技术路线并行的颠覆性技术动态比较与竞争退出机制;包容由于技术研发、技术路线等客观因素导致的失败,形成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揭榜挂帅”相差异化的考核评价机制;完善面向未来产业应用场景的颠覆性技术示范应用,推动未来产业先导示范区等试点示范与应用场景探索。  相似文献   

9.
通过提升研发团队公平感以促进企业创新是企业创新管理的重要课题。基于组织公平理论的相关观点,本文探讨了程序公平、分配公平与企业创新投入及创新方式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程序公平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并开展渐进创新,分配公平则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并开展突变创新。特别是,在变革型领导方式下,程序公平对于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大,而在交易型领导方式下,分配公平对于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大;在变革型领导方式下,程序公平对于渐进创新的偏好性将会减弱,而在交易型领导方式下,分配公平对于突变创新的偏好性将会减弱。  相似文献   

10.
以美国电子复兴计划与高超声速项目为例,从投入主体、投入客体、运作机制与保障手段等视角探讨颠覆性技术多元化投入机制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政府驱动是引导颠覆性技术多元化投入主体的重要方式;科学配置是选择颠覆性技术多元化投入客体的主要原则;运作高效是提升颠覆性技术多元化转化流程的关键渠道;生态优化是保障颠覆性技术多元化创新产出的有力手段。进一步地,在此基础上从投入渠道的开源扩容、投入动力的激励风控、投入效率的流程优化与投入保障的生态构建四大方面构建颠覆性技术多元化投入机制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1.
颠覆性技术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推动新一轮技术变革浪潮的强力引擎。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早地发现和识别颠覆性技术,对企业和国家把握技术发展机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在总结颠覆性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基于专利视角,从技术融合性、新颖性、扩张性和影响力四个维度,运用熵权法和模糊一致性矩阵方法,构建了一套系统的颠覆性技术识别模型。此外,为证实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选取5个技术领域开展实证研究,分别从同领域传统技术与颠覆性技术对比、不同领域颠覆性技术对比、以及颠覆性技术在不同时间段的对比三个维度开展分析,一方面验证了本文模型的可行性,同时探究了各技术颠覆性潜力指数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双重性,需要科学的治理。以治理的理念、方法系统性地推进技术创新的管理,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选择。发展颠覆性技术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我国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颠覆性技术以快速潜入和替代的方式颠覆传统技术或主流技术,并引发相应规则和格局的变革,其影响具有潜在性、剧烈性、系统性。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治理,亟待采取前瞻性治理理念,科学、主动、有序地推进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文章以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发展、预测与消减风险为目标,构建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前瞻性治理体系,探讨该体系的基本特征,建立前瞻性治理的核心研究框架,并对前瞻性治理的程序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颠覆性技术已成为推动新一轮技术变革浪潮的强力引擎,识别和追踪颠覆性技术演化发展的特征和趋势,对国家和企业识别颠覆性技术优先领域、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以颠覆性技术为研究对象,从颠覆性技术的四个特征入手,在运用Leiden社区发现算法识别技术主题的基础上,引入主题-时序分析和专利引文网络分析,提出了基于突变-融合视角的颠覆性技术主题演化分析模型。最后,为证实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选取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开展实证研究,分析结果对该领域技术演化路径识别与预测提供了依据。本文模型相比于前人研究,充分结合了颠覆性技术的特征,得到的技术主题演化分析结论指导性更强,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颠覆性技术主题演化路径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颠覆性技术被视为“改变游戏规则”和“重塑未来格局”的革命性力量,对人类社会有广泛且深刻的影响,预先识别并部署颠覆性技术,对在当今全球化竞争中占领先机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基于专利引用方向的变化,构建用以识别颠覆性技术的新方法,并以2001-2020年间语音识别领域专利数据进行案例研究。[研究结论]研究结果发现语音识别技术领域EP1104155-A2、US2005080632-A1、US7418392-B1、US2009043580-A1、US7720683-B1、US9263036-B1等专利极具颠覆性,涉及交互式语音修改、深度递归神经网络和语音识别技术在无线通信系统、车辆导航系统、照明元件等中的应用。该方法能够对颠覆性技术进行识别,为研究人员和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铁破坏性创新路径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灵  余翔 《科研管理》2015,36(10):77-84
中国高铁创新模式的探索可以更好地进行行业预测和展望。本文采用案例和历史比较分析方法,在梳理历史上成功的破坏性创新技术的基础上,总结出破坏性创新的技术特征和技术流变轨迹。通过回顾中国高铁的创新背景和过程、分析高铁的技术特征,发现我国高铁技术符合破坏性创新的特点。对中国高铁破坏性创新的路径进行了阐释,研究发现,政府的政策引导和研发支持是中国高铁发生破坏性创新不容忽视的原因。破坏性创新不是必然地由小企业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完成,在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大企业也可能完成破坏性创新。  相似文献   

16.
突破性技术创新对传统创新管理的挑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突破性技术创新是与传统创新相区别的一个新型的研究领域。从破坏性和风险性两个方面总结了突破性技术创新与渐进性技术创新的差异,并从组织结构、翻新流程、创新来源、知识管理和政策支持五个方面总结了突破性技术创新时传统创新管理的挑战,最后对我国企业如何培育突破性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刘云  桂秉修  王小黎 《科研管理》2022,43(11):32-44
技术的发展路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追溯、探明和发现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技术预测提供支持,颠覆性技术作为当前国家战略的关注热点,从发展路径角度分析其特征,探寻其规律,为最终服务颠覆性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三方组结构模型的引文网络分析方法,结合三方组与网络遍历权值的关系,构建了基于网络论文重要性的技术颠覆性程度测度模型,实证研究了3D打印技术的三方组结构特征、网络特征及发展路径特征。研究表明,所构建的颠覆性技术发展路径测度方法能够动态测度较稳定的3D打印颠覆性程度,3D打印技术的颠覆性程度统计峰值出现在2003年,在2003年前稳步提升,2003年后保持稳定;通过三方组分析、网络分析和路径分析表明,在3D打印整体技术的一次颠覆过程中,伴随着其内部子技术的多次颠覆;在内部子技术方面,通过主路径分析发现3D打印技术的“选择性激光烧结”子技术经历了材料应用层面的多次颠覆。  相似文献   

18.
纵观世界主要国家的科技发展态势,近年来多个国家将颠覆性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自设立之初便聚焦于颠覆性创新并在几十年间创造出众多广为人知的颠覆性技术,其独特的管理机制值得我国借鉴。本文基于项目生命周期理论,首先梳理了DARPA的组织结构和创新生态的构成,然后剖析了DARPA颠覆性创新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流程和创新生态成员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中扮演的角色,并深度分析了DARPA颠覆性创新项目各个阶段的特点。最后从项目经理的聘用、风险管理、采办机制、沟通机制、审查机制和创新生态系统六方面探讨了DARPA项目管理机制对我国开展颠覆性创新项目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颠覆性技术遴选是在一定范围内对颠覆性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预测识别和评价判断的行为,其目的是确定未来国家军事、产业和经济发展重点并科学有效进行规划和部署。在深入研究国内外颠覆性技术遴选现状和预测评估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国发展实际,从理论上研究了颠覆性技术遴选评价的体系框架,提出颠覆性技术遴选的基本思路和运行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