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式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网络对个体的创新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其积极作用没有得到组织的足够重视。非正式网络对个体创新行为积极作用的发挥需要正式组织的认可与支持。从组织支持感的视角构建了"非正式网络———组织支持感———个体创新行为"的理论模型,研究了非正式网络、组织支持感与个体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331个有效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组织中的非正式网络对个体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支持感正向调节非正式网络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有助于组织正确认识和发挥组织中的非正式网络的积极作用,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2.
通过使用多元调节回归线性模型来分析组织环境对知识型员工个体创新绩效的影响与调节作用,进而厘清组织制度环境在员工个体创新绩效中发挥的作用。研究表明,组织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物理环境的不同对个体创新存在显著性的影响。本研究为如何通过组织环境调节来激发员工的个体创新提供了管理决策依据,对组织创新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90年代起,组织创新氛围的研究始终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之中。从只关注创新主体或客体的单一视角的概念发展到关注创新主客体之间交互过程的一致性认知体验的概念;从理论上只关注环境决定论或个体决定论到重视个体-组织匹配论;从重视教育环境的研究到教育与商业环境并重的研究;从传统组织的个体创新研究到开始关注新兴组织形式下的团队与组织的创新问题;从最初的只在欧洲的研究扩展到开始关注跨文化的比较研究;以及创新绩效指标的构建问题研究。最后,文章还对今后研究的热点与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基于本土企业201份员工的问卷调查数据,探索了建设性越轨行为对个体创新绩效的影响,尤其是检验了组织内部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建设性越轨行为与个体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适度的建设性越轨行为可以促进个体的创新绩效,而过度的建设性越轨行为则会降低个体的创新绩效;(2)组织内部社会资本调节了建设性越轨行为与个体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即相对于组织内部社会资本水平较低的组织,对组织内部社会资本水平高的组织来说,建设性越轨行为与个体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转折点出现在更高的建设性越轨行为水平上。研究结论揭示了“建设性越轨行为是一柄‘双刃剑’”的本质,为企业创新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学习型组织如何提升创新能力是学者们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组织文化的视角,考察组织的学习型文化对个体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即学习型文化是否会通过动机影响个体创新行为.利用46家组织的391份调查问卷的结果,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对学习型文化、动机、个体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个体感知到的组织的学习型文化的程度对个体创新行为产生的影响需要通过不同类型动机的中介作用来实现;热衷性和挑战性的内部动机,以及外在性的外部动机在学习型文化的不同方面对个体创新行为的影响关系中具有不同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技术创新的特点与实现过程,分析个体创新和组织化创新形成高效互动的关系,从而提出建立技术研究开发组织时如何选择个体成员与设计组织结构及布局,才有利于创新,达到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社会网络对个体知识创新影响研究中存在的争论,建立包含个体特征的社会网络—个体知识创新理论模型,着重探讨动机、能力异质性与网络特征的交互作用对个体知识创新的影响。社会网络分析结果表明,点度中心性与规模均对个体创新产生积极的影响,个体能力异质性与点度中心性、规模与动机及点度中心性与规模之间的交互效应均对个体创新产生影响。总结研究结论对管理实践的启示,为知识型团队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组织中个体层次的创造概念进行了界定和拓展,将之定义为一个多元的过程变量。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组织中的个体创造不但是前项变量(包括个体差异变量和情境变量)的函数,也受到后继的创新变量的影响。据此,我们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假设并构建了组织中个体创造的影响因素和作用路径的整合模型。  相似文献   

9.
邹波  张巍  王晨 《科研管理》2019,40(1):32-41
吸收能力是如何从个体层次上升到组织层次的,一直是理论关注的焦点。与既往研究采取相对静态的解释视角不同,本研究基于个体间互动的视角,提出个体间知识共享是由个体吸收能力向组织吸收能力演化的中介变量,通过运用275家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本研究部分证实了这一假设。同时,实证结果还表明,知识交流平台和组织共同愿景正向影响个体间知识共享绩效,组织决策集中化程度负向影响组织吸收能力。本研究在理论上揭示了由个体吸收能力向组织吸收能力演化的内在机制,研究结论对于指导企业提升吸收能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创新理论和现代心理学理论,探讨工程创新需求对个体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对25家单位的82个项目组进行问卷调查法调研,共获得68份来自主管、305份来自员工的有效配对样本数据,采用HLM、Amos和SPSS进行跨层次的统计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工程创新需求对个体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工程创新需求和个体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组织创新氛围显著正向调节创新自我效能感与个体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即在高质量组织创新氛围中创新自我效能感对个体创新绩效的影响更强,在低质量组织创新氛围中该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11.
基于安东尼.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阐释了个体学习与组织学习之间的关系。并由此说明,从行动者的学习实践出发,研究学习的社会文化建构过程,是整合个体学习和组织学习的研究思路,并将会引领组织学习和知识创新研究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知识型员工的个体创新对组织的创新和生存至关重要,对个体创新的研究一直是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成就动机理论认为,目标导向促使个体规范自己的行为,自发向取得创新绩效的方向投入时间、精力和其他创新资源.基于对263份有效问卷的调查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创新个性、自我效能、学习型目标导向、改进型目标导向四个维度来分析它们对知识型员工个体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3.
组织中个体的创造行为决定于个人创造力与团队的限制条件。个体创造力是个人创造动机、领域技能和创造技能的函数;团体创造力是个体创造行为、团队创作和团队执行的结果;组织创造力决定于团体创造力、组织特性和环境的扰动。跨越个体创造、团体创造和组织创造的组织创造力模型是认识组织创新的最可靠途径。组织成员的激发创意,在组织的反馈条件下,生成创造动机,经过领域技能的放大,创造技能的校正,成为个体创造力;而个体创造力在团队的约束下产生实际的创造行为,经过团队共同创作和执行,变成了团体创造力;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作用下,团体创造力经过组织的变换和认同,最终导致了组织的创造行为。  相似文献   

14.
在对组织创新相关研完文献进行回顾、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组织创新动态演化理论模型,在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相关研究假设,以中国高技术制造企业为调研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验证组织创新动态演化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层面组织创新之间存在正向直接影响关系,且个体、群体以及组织层面的组织创新会对组织效能产生正向的直接作用,其中个体创新管理能力、群体创新氛围以及知识主导型组织创新是不同层面组织创新对组织效能影响最为重要的因素,并为企业有效实施组织创新提供具有操作性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林明  任浩 《预测》2013,32(1):31-36
本研究采用网络分析软件STOCNET 1.8动态模拟宁波江北区仪器仪表产业集群技术合作网络与个体行动者探索式创新行为的联系.结果表明:在2005 ~2010年期间,宁波江北仪器仪表集群的技术合作网络尚处于初级阶段,合作网络与个体行动者探索式创新行为是互为状态依存;网络内个体的合作伙伴的选择受到组织类型及知识专门化的伙伴效应等因素的显著影响,个体探索式创新行为变化的决策受到个体知识专门化效应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检验绿色创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个体绿色创新意愿的作用关系,同时在绿色创新意愿与绿色创新行为间引入知识共享调节变量.研究结果显示:(1)绿色创新行为内生态度、外生态度、指令性规范、绿色创新控制力对个体绿色创新意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2)隐性知识共享对绿色创新意愿向个体绿色创新行为转化具有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可为企业、政府管理科研人员绿色创新行为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关于员工多样性与绩效的关系,已有的研究并无定论。将研究层次限定在个体层面,以信息决策理论、社会分类理论、断层线理论等为基础,选取个体感知差异来刻画组织的多样性情况,深入研究其对个体创新绩效的具体作用机理。面向全国多家企事业单位展开调研,回收有效问卷306份,对数据进行分层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员工多样性与个体创新绩效正相关;知识共享部分中介了这一正向关系;员工对待多样性的态度对此中介过程发挥调节作用。随着个体对多样性的态度越来越积极、正面,多样性对知识共享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18.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新旧评价问题交织,抑制科技人才创新,评价取向是问题关键。本文以创新型科技人才为研究对象,构建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组织绩效评价取向对个体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影响机制。调研发现:组织绩效评价取向偏向控制取向;绩效评价融合取向对个体创新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还通过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个体创新行为;控制点调节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绩效评价融合取向通过心理授权对内控型个体创新行为的影响比外控型个体大。  相似文献   

19.
针对鲜有研究将组织自尊视为知识型员工的一种个体特征资源并探讨该特征在传统上下级关系情境下对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根据组织自尊概念捕捉知识型员工渴望尊重、追求自我价值等个性特征,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将知识型员工的组织自尊与工作投入视为个体资源、集体主义视角下的传统上下级关系视为条件资源,通过对325份两阶段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传统上下级关系情境下组织自尊对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组织自尊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且工作投入能够中介组织自尊对创新行为的积极影响;传统上下级关系正向调节组织自尊与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且高质量上下级关系增强了中介效应,这意味着传统上下级关系有利于知识型员工更好地将其个体资源作用于创新过程,进而催生创新行为。为此,管理者应在工作设计、积极反馈和奖励等方面采取措施,提升知识型员工的组织自尊感,并塑造良好的上下级关系,促使知识型员工积极主动创新。  相似文献   

20.
《软科学》2015,(11):101-104
基于个体层次和组织层次的双重视角研究心理资本、目标取向在组织创新氛围下对创新行为的影响。通过368名在职员工的数据分析表明:组织创新氛围与个体创新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心理资本在此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证明目标取向和回避目标取向在此关系中通过心理资本起反向调节作用;学习目标取向的调节作用没有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