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董时雨 《林区教学》2009,(12):76-78
认知心理学(Cognitire Psychology)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作信息加工心理学。它揭示了认知过程内部心理机制,并能对人的各种心理活动、言语行为作出某种解释。认知心理学在本身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影响了其他相关学科。认知心理学的许多现存理论、观点同样会对翻译,尤其是翻译过程产生积极影响。对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中模式识别及其三个模型进行分析,而后运用模式识别的三个模型:模板说,原型说,特征说(主要是“鬼城”模式)对翻译的过程加以分析,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概括地阐释了翻译的初步过程。  相似文献   

2.
认知语言学诞生后,不少学者从认知心理角度来解释修辞现象,成果基本集中在用认知心理理论解释某个辞格产生的心理机制或取得良好交际效果的可能性方面,但系统性不强.本文试图用认知心理理论解释修辞现象,尤其是积极修辞现象,认为积极修辞是把图示和背景调试到最佳角度的过程和规律.  相似文献   

3.
框架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对翻译现象进行了合理的解释,为翻译研究提供另一种审视思维.根据框架理论,翻译的任务实际上就是需要找到能够激活与原语相同或相似的认知框架的语言表达式.现从框架理论的定义及相关概念入手,结合实例探讨框架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特点,以及其在应用过程中的优缺点和成因.  相似文献   

4.
图式理论对人的认知行为和心理的基础性解释广泛应用于语言研究,在涉及认知、理解、记忆等大量心理过程的翻译活动中,图式理论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译者可以依据图式理论在翻译过程中对冗余信息进行衡量和取舍,在冗余不足和冗余过量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帮助读者激活已有图式或建立新的相关图式。  相似文献   

5.
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的意义不言而喻。语言研究的认知范式,尤其是关于意义本质及语法与意义之间关系的那些发人深省的观点,都大大阐明了翻译的属性及过程,有助于对翻译现象和问题做出更符合实际、更一致的解释。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理论视角下重新审视了翻译对等这个最基本又最受争议的问题,认为翻译过程中的对等应该建立在概念层面上的并被定义为概念场景的对等。  相似文献   

6.
以往对汉语羡余现象的研究是局部或零碎的,解释的亦不够充分和深入。而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主观性、认知凸显等几个方面对羡余现象的成因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羡余产生原因并不一定是单线的,而是多种认知机制作用的结果,既有历时过程,也有共时效用。  相似文献   

7.
认知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和欧洲兴起的新的语言学科,处于语言研究的前沿.以前的语言学由于研究方法的缺陷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无法解释说明的语言现象,为了维护研究立场,回避这些现象或将之划归例外是不科学严谨的.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不仅能正视这些语言现象,而且能对之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认知语言学的研究重点在于发现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机制,一方面从人的认知的角度观察和研究语言,另一方面通过观察语言现象找出规律性,从语言的各个层面探讨认知与语言的关系.由于这种研究方法强调认知主体的体验性,坚持从体验性认知的角度来解释语言,所以具有其他语言学研究不能比拟的科学性.在言语教育实践中,这种研究方法及相关理论给外语教学带来了许多新思路、新方法.它优越于其他重视规则的教授方法,是更科学、更体系化的言语教育方法,对改进外语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频繁地出现在商务英语中。文章在探讨商务英语中隐喻结构特点、工作机制和认知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商务英语翻译中概念整合过程的三个主要模式,剖析商务英语中隐喻的认知过程及其翻译。从认知结构的角度将翻译纳入概念整合网络,使之具有动态操作性,以期能解释传统翻译观中难以解决的种种矛盾。  相似文献   

9.
母语迁移是二语习得研究中根本性的问题,然而对它的研究在语言输出层面和数据分析上均尚无公论.任何语言现象都是认知现象,从认知的角度去探寻语言的心理机制,或许会给研究提供一个一致的深层次的具有共性的出发点.认知参照点对于语言和认知建构是根本的.认知参照点能力普遍存在于语言现象和各种认知活动之中,表现的是人的一种认知策略或认知模式.二语学习的过程就是以母语为参照点,逐步靠近目标语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词的理据是指事物和现象获得名称的依据,说明词义与事物或现象的命名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人们头脑中已有的认知世界知识对事物的体验和感知。从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出发,解释词汇理据产生的认知机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习得词汇的热情,还为词汇教学研究指明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来说,翻译就是译者首先作为读者对文本进行理解、阐释,再将其以目的语文字形式传介给其他目的语读者的过程。现代阐释学中,“理解”是与原作品对等的、积极发问和主动探索的过程,因而文本理解,即文本阐释在翻译中就显得尤为关键。现代阐释学没有给“理解”活动作出界定并不意味着文本阐释的空间是无限开放的,它也具有一定的理性和尺度,超越了这个界限,翻译就会泛滥甚至失去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化预设是沉淀于源语及源语读者心中的文化因素,是指导原语读者世界观、生活方式及行为方式的基本准则。它不仅制约着译者对原作的理解、文本信息的传递和接受,而且宏观上也影响着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Nord提出了翻译功能为主导的文本分析模式,预设性分析就是其中之一。文章基于Nord关于文本功能,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源语和目的语文化不同所产生的问题的论述,结合文化预设的例子,讨论分析Nord提出的文献式翻译和工具式翻译对文化预设翻译的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框架语义学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这一理论认为,"把握概念系统中任一概念的意义,必须首先理解它所适应的框架"。翻译既是译者理解原语文本的一个心理过程,又是译者在译入语中再现原语文本框架或重塑原语文本框架的过程。原语和译入语的语义框架有时是重合的,有时是交叉或对立的。因此,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要随时根据需要调整框架和视角,以适应译入语的语言规范和读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关联理论吸收当代语言学、认知科学、心理学以及行为科学的某些研究成果对语言交际作出解释。认为促使人类之间进行交际的核心大脑信息处理机制,是一种能够根据人们的行为进行推理的能力。从关联理论看,文学翻译本质上就是一种交际行为,译者在这双重交际中的职能就是挖掘出原文作者意图与译本读者期待视野的最佳关联,在使译文达到与原文的语境等效的同时,也要确保译本读者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佳的解读原文作家写作意图的语境效果。可见,关联理论对翻译的阐释内涵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译者应从原文的明示信息以及文本产生的历史语境中找到最佳关联性,为读者提供最佳的认知环境。可以说,好的译者还必须能使译文最大限度地与原文趋同,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的实质与风格。  相似文献   

15.
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看,翻译是人类的认知过程。翻译能力指掌握和利用目标语知识、文本类型知识、原语知识、现实世界知识以及对比知识等,在翻译过程解决问题、做适当决定的能力。翻译能力的培养需要后天的训练。翻译能力的提升可以透过语义场中的词汇理解以及翻译错误的修正来获取。就翻译教学而言,要通过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翻译工具书的使用、翻译技巧的训练、知识面的拓展等手段,逐步实现翻译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的核心概念,影响着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鹇释,决定了译文的实际效果。读者的“期待视野”被文本融合的程度越高,评价就越高;否则,就不会获得读者的认可。在商务文本翻译的活动中只有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文化心理、审芙情趣等诸多因素,译者才能实现译文和目的语读者之间的视野融合。  相似文献   

17.
抑制是一种对无关信息进行阻止和压抑的认知加工过程,是语言理解中不可缺少的认知机制。抑制现象发生在词汇、篇章和修辞性语言等多个层面,它影响语言的理解过程。该文通过对抑制机制的认知阐释和作用分析,指出在语言教学中必须正确认识抑制机制,学生的培养和抑制能力,无疑将极大地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8.
从言意关系看文学意义的生成,它应该包括作者赋义、文本传意、读者和批评家释义三个阶段。就作者赋义而言,中国古人持"语言工具论",所以"言不尽意";而现代西方人则持"语言本体论",所以"意义生成于自身"。就文本传意而言,中国古人借"象"来传意,即"取象尽意";而现代西方人则在语言自身的语法结构和逻辑结构中寻求意义,凸显了文本自身的意义传承功能。就读者和批评家释义而言,中国古人认为意在言外,即"义生文外";而现代西方人则认为意义产生于作者、文本与读者的互动中。总之,我们古人把这三个阶段统一成整体;而现代西方人则将它们推向了深入。  相似文献   

19.
原文本中的未定性以及有可能出现的空白点,是导致翻译具有解释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由于文本的未定性(又为开放性),译者可凭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方式、审美趣味、文化修养,顺应时代的要求,在广阔的翻译空间里尽情畅想,从而以不同的视角理解文本,并创造出不同风格的译本。  相似文献   

20.
传统译论常将“信”和“等值”作为衡量文学翻译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体现了“原文至上”原则,却忽视了译者和读者的能动参与作用。文章试图运用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等理论观点,从作者、原作、译者和读者四个方面来说明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对原作者和原文文本不可能产生一种超越时空、惟一正确的终极性理解,译者和读者的能动参与与文学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忠实”和“等值”只能是相对的,若仅以它们作为标准则无疑会使翻译批评具有很大的局限而失之片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