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结构是指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因素有哪些,这些办学主体因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它反映了高等教育举办权的分配状况,决定了不同办学主体的利益结构,影响高等教育的规模与质量。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立"与"办"不分、多元办学主体的合作性不够等问题,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结构调整的策略选择为:区分大学的"立"与"办"、以合作博弈理论为指导、选择适合的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结构模式等。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机构由谁设立、为谁所有是高等教育办学主体问题,属于政府与社会之关系范畴,其关注点在于高等教育举办权如何分配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政府与社会共同举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公共高等教育利益最大化。文章以合作博弈理论为指导,循着高等教育由谁办、为谁办和怎么办的思路进行思考,高等教育办学主体需要进行多因素、功能分工和合作博弈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机构由谁设立、为谁所有是高等教育办学主体问题,属于政府与社会之关系范畴,其关注点在于高等教育举办权如何分配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政府与社会共同举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公共高等教育利益最大化。文章以合作博弈理论为指导,循着高等教育由谁办、为谁办和怎么办的思路进行思考,高等教育办学主体需要进行多因素、功能分工和合作博弈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4.
学校工作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为其目标和内容,学生利益、教师利益和学校利益则构成校园三个利益主体,统筹和协调好三个利益主体的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与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关键。因此,回答"为谁办学""靠谁办学""谁来办学和怎样办学",自然而然地成为校长办学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5.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和成果体现,在发展之初即被寄予"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任。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外合作办学秉持这一初心,不断摸索前行,成为拉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既是我国高等教育高水平办学的重要命题,也是中外合作办学在新发展阶段的核心使命。本文提出,落实该目标的关键在于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的顶层设计、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扩大优质国际教育资源供给、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并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打造办学主体核心竞争力;不同类型及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外合作办学主体也应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办学体制改革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极为关键。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从“国有公办”逐步转向多元化办学的格局。这一改革历程既是高等教育外部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型,也是高等教育主体内部利益的重新分配。政府权责划分不清、高校及第三方办学的力量仍然薄弱、制度保障体系不完善是制约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办学体制深化发展的现实困境。面向未来,高等教育办学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多元化、规范化与国际化并存,坚持高等教育办学多元化、深入落实高等教育领域的“放管服”改革、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规范发展以及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立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打开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是高教强国建设的要求,也是高教强国建设的条件.文章从高等教育权利结构的调整、高等教育举办主体结构及高校结构的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思考,提出"完善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资源多元配置机制"、"确立以学术力量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内部资源配置制度"、"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国家从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办学权利结构中部分退出"、"体制外增量改革和体制内存量改革相结合"、"明晰教育产权"、"建立有效的教育组织"、"解决体制的路径依赖问题"等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8.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高度集权的管理弊端,管办合一的体制缺陷,条块分割的管理壁垒,教育资源市场配置的行政性排斥,社会参与的第三方缺位。创新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管理体制,应贯彻"统筹有力"原则,建立跨部门的统筹协调组织机构;加快职能转变,实现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进一步简政放权,落实办学机构的法人地位;推进政校分开,实现管办分离的体制改革;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赋予成人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相应的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要发展,必须有充分的经费予以支持。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矛盾是"穷国办大教育",即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强烈需求与公共财政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寻找多元化投资主体。在坚持国家办学为主、积极进行公立高校体制改革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发展各种形式的民办高等教育,积极开展公、民办学校之间以及中外高校之间的合作办学。而高等教育具有间接性、长期性和难以量化计算等特点,是难以给予有效评估的。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高等投资市场,确保投资主体的权力和义务,国家和政府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建立完善的投资激励机制,规范、保障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促使投资市场健康地运行。要建立完善的投资激励机制,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相似文献   

10.
治理现代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优化高等教育治理,需要构建管、办、评多元利益主体动态调整的协同机制。依据国家治理的核心理念,构建高等教育协同治理机制,应发挥政府在高等教育治理优化中的服务引导作用,强化大学在高等教育治理优化中的办学主体作用,保障社会在高等教育治理优化中的监督评价作用。政府的服务引导、大学的办学主体、社会的监督评价三者聚合起来,形成了"政府、高校、社会"多元主体协同与"服务引导、办学自主、监督评价"机制的统一,进而达到构建"职责分明、相互合作与及时调整"三者协同的高等教育协同治理机制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论高等教育学制改革与教育现代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学制体现出一国教育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性质,中国近现代学制的建立与发展推动了中国教育近现代化的进程。但是我国现行学制仍是上个世纪50年代学制的延续,已严重滞后于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当前高等教育上的诸多弊端,如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结构性的失衡、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要脱节等,其症结多在于学制建设的滞后性。要使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高等教育学制改革势在必行。出台高等教育分类标准、理顺各系统的关系、将高等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等不失为有益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现行高职教育学制体系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其改革遭遇传统价值观及计划管理体制的制约和挑战。目前高职教育学制存在几种典型范式,我国的高职教育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制范式。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史的角度重新审视,清华学校在层次上应划归高等教育范畴;其实科教育具有明显的理工科专业倾向性;从民族性来看,她是一所充满美国色彩的中国学校。清华学校的办学特点对其后来发展为高水平工科大学具有重要影响,体现在充足稳定的经费保障,教育教学的美国化,严格的管理与考核以及全面发展的培养模式等方面。这种再认识有利于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对当代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深化改革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校务委员会是新中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中一个重要的组织和一项重要的制度。由于不同时期高等学校面临的形势不同,尤其是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校务委员会也会随着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职权和人员组成两个方面入手,分析新中国建立以来有关校务委员会的一些主要的高等教育政策、法规文件,结合校务委员会在一些高校的实践及其在各个阶段特点、作用的变化,可以发现职权充分、明确,人员组成广泛、稳定的校务委员会对高等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也是当前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可行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5.
校本管理:理念与模式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校本管理是一场国际性学校管理改革运动,强调学校对校内的人事、课程和财务的决策权,学校有关成员的决策参与以及决策者对决策和决策的执行负责;其基本理念是把学校作为真正的办学和管理的主体,发挥学校成员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校本管理实施的基本模式有行政控制、专业控制、社区控制和平衡控制等四种模式。校本管理对深化我国学校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以质量求生存的发展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行政管理体制、学校发展定位、制度安排、政策导向和专业设置审批等方面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实行集中管理模式,出台高等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措施,科学确定高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方向,明确学校的发展定位。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滞后,而高教办学体制改革又是高教改革的关键,为改变这种状况,根据世界220个国家和地区3万多所大学的办学体制,以及我国高校办学体制现状,应从十个方面来加快和深化我国高教办学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8.
公司化管理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模式,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采用公司化管理体制,并确立了市场化、人本化、国际化的管理理念。借鉴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公司化管理的经验,有利于推进大陆成人高等教育运作的市场化、管理的标准化,实现成人高等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学分制学籍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学分制学籍管理,既要根据学分制的要求改革传统的学籍管理模式,又要以国家的教育法规为依据来规范高等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既要从本质上理解学分制的实质,尊重学生的选择自由,又不能放松对学生的管理;既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又要保持管理队伍的相对稳定;既要考虑学生的可塑性和受教育的身份,又要严肃学籍问题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
教育改革使传统的学校管理面临极限,教育发展又使学校管理的外延不断扩大,学校管理必须在研究性变革实践中实现基础教育学校的管理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