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在同一条件下分别测试了硫化态的催化剂CoMo/(TiO2-Al2O3)及氨化态的Mo2N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性能,结果表明,对于噻吩的加氢脱硫反应,硫化态催化剂CoMo/(TiO2-Al2O3)在催化活性及稳定性方面都优于Mo2N,而Mo2N在吡啶的加氢脱氮反应中显示了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2.
采用气相流动吸附法制TiO2/γ-Al2O3复合载体,浸渍法担载一定量MoO3.用XRD,TPR方法考察了MoO3的分散状态,中压固定床反应装置测定催化剂的噻吩加氢脱硫和环己烯加氢活性.结果表明,TiO2的加入能减弱MoO3与γ-Al2O3间的相互作用,促进MoO3的还原,提高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气相流动吸附法制TiO2/γ-Al2O3复合载体,浸渍法担载一定量MoO3或CoO-MoO3.用XRD,LRS和TPR等技术考察了Mo或Co-Mo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还原性能.结果表明,覆盖在γ-Al2O3上的TiO2能减弱MoO3与γ-Al2O3之间的相互作用,明显改善Mo催化剂的表面结构,促进MoO3的还原,适量CoO助剂的加入能促进MoO3在载体表面的分散.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时间、pH值、温度、盐效应、浓度等因素对Co2+、MoO42-在Fe(OH)3上吸附行为的影响,得出了Co2+、MoO42-在Fe(OH)3上的吸附行为符合Frendlich方程,具体表达式为гCo2+=126C0.5,TMoO42-=229C0.25。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Cu-Cr—Mo/SiO2三元复合加氢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和寿命。结果表明Cu-Cr—Mo/SiO2三元复合加氢催化剂的制备工艺稳定可靠,切实可行,各元素含量可以控制.在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加氢还原的反应中,本催化剂性能较现在工业上所采用的改性单铜催化剂有较大提高,一次寿命负荷超过单铜50%以上,最高达176%。  相似文献   

6.
在本研究中制备了一系列Cu-Cr-Mo-RE/SiO2和Cu-RE/SiO2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在Cu/SiO2催化剂中,引进Cr、Mo和稀土氧化物后能显著延长催化剂寿命。这一结果并用XPS光谱对催化剂表面及用TG对催化剂抗结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为:Cu-Cr-Mo-RE/SiO2和Cu-RE/SiO2催化剂的负荷比Cu/SiO2催化剂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常压小型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评价NiO/γ-Al2O3催化剂在CH4,CO2催化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反应活性.结果表明,在一定反应条件下,一定镍担载量的NiO/γ-Al2O3催化剂对CH4,CO2转化制合成气过程具有良好的催化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8.
在较温和条件下MoO3与NH3通过局部规整反应合成不同表面积γ-Mo2N.通过合成条件探讨,发现MoO3颗粒大小、NH3的空速以及床层加热速率是决定能否获得大表面积γ-Mo2N的关键,且随着γ-Mo2N表面积增加,其范围在2~3nm之间的孔径逐渐增加.γ-Mo2N的H2-TPD表征表明存在两个H2脱附峰:一个为γ-Mo2N表面吸附,一个为其次表层及体相吸附.噻吩的HDS及环已烯的HYD活性被测试,结果表明,高表面γ-Mo2N的HDS,HYD性能优于中、低表面γ-Mo2N.  相似文献   

9.
用pH7.4的H3BO3—Na2B4O7—NaCl缓冲溶液控制溶液的酸度,在OP存在下,用Hg2+催化,α—α′一联吡啶作辅助剂时,meso—四(4一磺基苯基)卟林与Cu2+和Zn2+迅速显色反应。用Mn2+减少试剂峰对Zn2+测定的影响,其四阶导数光谱能同时测定Cu2+和Zn2+。Cu2+在0—0.072mg/L,Zn2+在0—0.08mg/L时遵守比尔定律,用于合成样品及食品中铜和锌的测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初步研究负载型镍催化剂在CH4与CO2转化制合成气中的抗积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MgO,La2O3的添加可改善NiO/Y—Al2O3催化剂的抗积炭性能和稳定性,催化剂表面CO的歧化反应是导致积炭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苯甲酸具有很弱的荧光,在Co2 的催化下,过氧化氢能氧化苯甲酸发出强的荧光.基于此现象,建立了测定酱油中痕量苯甲酸的催化动力学荧光新方法.该方法的灵敏度高,检出限可达8.0×10-8 g·mL-1,线性范围为2.0×10-7-8.0×10-6 g·mL-1.对8.0×10-7 g·mL-1的苯甲酸进行9次连续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4%.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酱油中痕量苯甲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以共沉淀氢氧化物Ni1/3Co1/3Mn1/3(OH)2和LiOH·H2O为原料,采用流变相反应法(简称RPR法)在950℃煅烧15 h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化学工作站、充放电仪等设备测试了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XRD表明,合成的材料具有良好的α-NaFeO2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13.
以共沉淀氢氧化物Ni1/3Co1/3Mn1/3(OH)2和LiOH·H2O为原料,研究了其恒电流充放电测试显示,在2.8~4.4 V电压区间,流变相反应法合成的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到170 mAh/g),循环性能好.充放电循环40次后,放电比容量为145 mAh/g,容量保持率达85.3%.循环伏安实验表明,材料的结构在循环过程中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的结构,制备方法和改性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层状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采用TG/SDTA、XRD和SEM对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的成分、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900℃下煅烧15h制得的材料结晶程度最佳,样品具有最大I(003)/I(104)强比值,层状结构特征最为突出。从单个颗粒来看,样品表面光滑,界面清晰,粒子呈类球状,粒径大约在0.5μm左右,分散较为均匀。另外,添加剂对粒子形貌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层状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采用TG/SDTA、XRD和SEM对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的成分、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900℃下煅烧15h制得的材料结晶程度最佳,样品具有最大I(003)/I(104)强比值,层状结构特征最为突出。从单个颗粒来看,样品表面光滑,界面清晰,粒子呈类球状,粒径大约在0.5μm左右,分散较为均匀。另外,添加剂对粒子形貌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腐殖酸对钴、镉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土壤中的腐殖酸,研究对Co2+、Cd2+的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最佳pH范围为6~7,吸附过程属于放热过程.用该种腐殖酸样品吸附Co2+服从Langmuir和Freudlich吸附等温模型,19℃、35℃、45℃的饱和吸附量为12.51、9.52、8.30mg/g;吸附Cd2+在19℃、35℃时服从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饱和吸附量为33.90、33.43mg/g,但在45℃时主要服从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腐殖酸对Co2+、Cd2+的吸附是通过两级络合反应形成配合物的方式结合.  相似文献   

18.
通过X射线衍射和磁电阻测量,对快淬法制备的铸态和退火处理的Co15-xFexCu85(X=0,3,6,9,12,15)系列样品颗粒合金进行了结构和输走性质的研究.发现了造成Co—Fe—Cu合金输运性质变化的Co、CoFe相分离过程,这结果与Co—Fe—Cu合金相图相一致.在快淬CoFeCu样品中磁电阻效应小于CoCu样品.条带是多晶体,颗粒尺寸为几百纳米.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可见光谱(VIS)及酶活性测定等方法,研究铜锌超氧化歧化酶 (Cu_2Zn_2SOD)与精氨酸钴(Ⅱ)(Co(Arg)n)的直接相互作用以及外加精氨酸钻(Ⅱ)的量、溶液pH值对此类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水溶液中原酶活性中心处的Zn(Ⅱ)离子可被外加的精氨酸钻(Ⅱ)部分诱导、交换出来,而溶液中外加的 Co(Arg)n中的 Co( Ⅱ)进入酶的活性中心,形成“Co-SOD”酶衍生物,并相应影响了酶的催化活性.与此同时,外加精氨酸钴(Ⅱ)的量、溶液pH值对此类相互作用进行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Co添加剂在碱性镍蓄电池正极活性物质镍电极中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其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取得了进步.本文综述了Co类添加剂在镍电极中不同种类的添加方式、不同化合物的添加形式对镍电极进行掺杂时,镍电极性能的改进情况.并对镍电极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