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学科结构运动"失败促使人们对课程实施的过程进行研究.在我国新课程改革进行到如火如荼的阶段,通过分析我国课程实施现状,分析比较三种课程实施取向--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与课程创生取向,来探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应采取的价值取向,以便为新课程计划更好地实施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根据我国课程实施的现状及其发展要求,本文认为当前的新课程实施应采取相互适应的取向.  相似文献   

2.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教师是课程的主要实施者。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倡导“参与式”课程开发的新课程不仅赋予教师一定的课程自主权,也更凸显了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地位。但新课程实施后,教师有哪些课程自主权,教师何时能够发挥课程自主权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明确。本文拟从课程实施的视角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为教师正确运用课程自主权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借鉴。一、新课程背景下的三种课程实施观根据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即忠实取向(thefidelityapproach)、相互适应取向(themutualadaptationapproach)和课程制定取向(curriculum…  相似文献   

3.
<正>1.问题的提出课程价值取向是人们基于对课程总的看法和认识,在制订和选择课程方案及实施课程计划时表现出的一种倾向性。课程价值取向的不同不仅会影响人们对课程的整体认识,而且对课程开发过程的各个环节如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公布,确定现阶段培智学校的课程设置,以《方案》为基本依据,研究培智学校新课程的价值取向,以及对正在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生态课程观是近几年提出来的一种新的课程观范式。以生态主义取向分析研究中学课程,并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构建中学生态观课程的蓝图对新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先进 《天中学刊》2008,23(3):8-10
影响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最主要的障碍是人们对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的模糊理解.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是基于对话的经验,它突出了对话的意义,是经验课程观的具体化、微观化和操作化.它是革除传统教育弊病的时代诉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6.
生态课程观是近几年提出来的一种新的课程观范式。以生态主义取向分析研究中学课程。并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构建中学生态观课程的蓝图对新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现代课程观的高职课程改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不同的课程模式都有不同的课程观作支撑,而不同的课程观会影响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本文试图从现代课程观的视野探索高职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对课程体系、课程模式、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类型等改革实践方面的问题进行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经历由忠实取向到相互适应取向再到课程创生取向(或课程创生观)的发展历程。课程改革以来,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形式化和低效化的问题,提升课堂教  相似文献   

9.
课程实施取向是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课程价值观,课程实施取向,本现了特定的课程观念,对课程实施取向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课程实施的效果。2008年秋季,河南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已整体进入新课程实验。如何引导教师确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课程实施取向,有效推进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课程价值取向是影响课程活动的核心因素.它贯穿于整个课程活动之中,并直接决定着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运行.文化传统是制约课程价值取向的主要因素.分清不同文化传统对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特征对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中课程价值取向的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崔世杰 《考试周刊》2012,(32):155-157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性环节,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先决条件。新课程背景下,青海地区藏汉双语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历来也为人们所关注,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三种课程实施价值取向虽然各有千秋,但也都有其致命的弱点。作者梳理了这三种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意识到我国青海少数民族地区双语课程改革只有走自我建构的课程价值取向之路,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课程实施的三种基本取向,即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和创生取向,体现了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与课程价值观.在不同的课程实施取向下,教学设计也具有不同的旨趣与方略.新课程视野下的教学设计,试图以不断发展的课程理念为参照,以促进学习者发展为宗旨,凝聚和整合教学设计理论相关知识,解决传统教学设计范式与促进学习者发展之间的冲突,寻求对传统教学设计范式的某种超越和制衡.  相似文献   

13.
课程观是课程的灵魂,是人们对课程的基本看法。新课程背景下人们对课程本质、课程内容、课程学习方式、课程目标和课程主体都有了全新的看法。新的课程观要求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学生、教师、师生关系、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等以新的面孔呈现。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彰显了许多崭新的教育理念,这正是新课程昭示其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德育课程改革呼唤德育理念的更新,对德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转变教育思想,更新德育观念,改进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使之与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价值取向和目标要求相一致,这是每个德育教师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德育教师必须树立新的课程观、教材观、品德教育目的观、学习观和教师角色观,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随着人们对新课程观的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教科书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了.文章就初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观念获得广泛认同.新课程观对教育、学习的影响逐渐被人们认识并接受,网络课程的设计理念也应随着新课程观的提出而发生改变.本文探讨了新课程观的内容及特征,并分析了新课程观对网络课程设计的启示,提出了新课程观下网络课程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经历由忠实取向到相互适应取向再到课程创生取向(或课程创生观)的发展历程。课程改革以来,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形式化和低效化的问题,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显得非常紧迫。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对课程创生来有效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课程是围绕知识的选择、组织、实施而展开的,知识是构成课程的核心要素。知识观是人们对知识自身本质属性的认识。诚然,不同的知识观决定着课程编制的不同范式和内容实质。正如美国课程专家蔡斯所言:人们对知识性质的认识决定着课程工作。人们对知识价值的判断,决定着校本课程目标的取向;对知识本质的认识,决定着校本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模式。一、知识的价值观决定着校本课程的目标取向在知识体系中,任何部分的知识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某一部分知识在解决某一类或某一个问题时,都是其他知识所不能替代的。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选择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9.
适合我国当前教学实际的课程实施取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实施取向是课程实施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三种课程实施取向——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和课程创生取向各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课程类型。对这三种取向进行认真分析,并选取适合我国教学实际的课程实施取向有助于新课改少走弯路从而达到预期效果。根据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实际,当前新课程应采取相互适应取向的课程实施取向。  相似文献   

20.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教师课程实施的行为取向反映着他们对课程实施过程的不同认识,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效果。文章从教师角度,对新课程实施中影响教师行为取向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促进教师积极行为取向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