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饶宗颐编的《法藏敦煌书苑精华》中的十七篇唐代卷子为材料,精选一千个俗字,以《干禄字书》等三部唐代正字书为正字标准,分析出唐代俗字的八种类型,进而指出八类俗字中,保持正字理据的仅一类,弱化正字理据的三类,破坏正字理据的占四类,从而得出俗字的理据性比正字要弱得多的结论,因此唐代俗字多为后代正字书所排斥。此外,还有两种外部因素影响了俗字转化为正字。  相似文献   

2.
《说文解字》是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代表文字发展的源头。历代汉字规范的正体皆深受《说文》的影响。唐代正字运动作为文字学史上影响最大的汉字规范活动之一,也以《说文》为首要标准。本文以《干禄字书》、《新加九经字样》、《五经文字》三部唐代字样中最有代表性的字书为例,将其正体与《说文》字体相比较,以期探讨唐代字样规范字形与早期汉字的传承演变关系。  相似文献   

3.
宋元时代,我国出现了三部引人注目的字书。一是宋王洙、司马光的《类篇》,—是辽僧行均的《龙龛手镜》,再就是金韩孝彦、韩道昭父子编写的《四声篇海》。在这三部字书中,由于《四声篇海》晚出,又是在《玉篇》《类篇》《龙龛手镜。》等前代字书的基础上编  相似文献   

4.
《匡谬正俗》是唐代著名学者颜师古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代文字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字书。我们立足文本,将其与许慎《说文解字》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颜师古《匡谬正俗》在文字观、治学方法等方面对许慎《说文解字》有所继承,甚至突破。另外,《匡谬正俗》反映了颜氏的“正字”观,这种观念对后人“正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是其文字学史价值的又一体现。  相似文献   

5.
唐娟 《文教资料》2007,(6):80-81
《干禄字书》与《五经文字》是唐代两部重要的正字字书,对后世文字的规范和整理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本文试对两书的内容、正字目的、正字观进行对比,并对其不同的正字观作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6.
字书是工具书中重要的一种,包括字典和词典;以审音辨韵为主的韵书,有的也兼具字书的效用。中国很早就有字书。《汉书·艺文志》小学家类载有周宣王时太史所撰的《史籀》十五篇,为见于箸录的最早的一部字书。秦汉人编的字书也有不少,其书或存或亡。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有系统的字典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第一部讲训诂的词典是出  相似文献   

7.
《字书》是一部记录魏晋时期实际词汇面貌的辞书,今已失传。唐释玄应《一切经音义》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佛经音义书,成书后流传过程复杂,版本众多,大致上分为丽藏本和碛砂藏本两个系统。清代学者龙璋从《玄应音义》中辑出《字书》佚文182条。经过对丽藏本和碛砂藏本所引《字书》情况的考察,我们认为龙璋辑佚《字书》时所据《玄应音义》的本子当属于碛砂藏本系统。  相似文献   

8.
《干禄字书》的正字观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禄字书>是唐代一部重要的正字字书,检测书中俗、通、正三种字样的来源、理据等状况,得知此书的正字标准主要是有来源与有理据,不仅重视规范字形,还重视规范字用.此书所体现的注重来源与理据的正字观念和变通、弹性的规范原则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唐代丛书》编者辩邹泽钧《唐代丛书》与《唐人说荟》这两部丛书究竟是什么关系?编者又究竟是谁?经查有关工具书,共有以下三种解说:(一)认为同书异名,为清山阴陈莲塘所编的有;1.《古书同名异称举要》,张雪庵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1版。“唐代丛书”...  相似文献   

10.
《类玉篇海》是金代王太编写的一部大型字书,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古代收字最多的字书。它是在《玉篇》的基础上形成的,继承了《玉篇》分部方式,又有众多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区分画段、标注字源、字无遗形三个方面。它开创了后世字书笔画检字法的先河,在字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王太生于北宋末年,生活于金代,是今河北赵县人。  相似文献   

11.
《篆隶万象名义》是日本空海和尚(生于中国唐代)在顾野王《玉篇》的基础上编纂的一部字书。今本《篆隶万象名义》(以下简称《名义》)是日本山城国高山寺所藏鸟羽永久二年(公元1114年)之传写本,收入《崇文丛书》。中华书局于1995年据此本缩印出版。顾野王《玉篇》是我国第一部字书——《说文解字》与后世字书之间的桥梁,但野王《玉篇》已亡佚。拿今天通行的宋本《玉篇》和日本所藏唐写本原本《玉篇》残卷(约仅存  相似文献   

12.
《唐代诗人探赜》(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版)一书,是著名学者王辉斌先生的近作。作为“唐代诗人研究四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其余三部为之前出版的《孟浩然研究》、《李白求是录》、《杜甫研究丛稿》),此书的付梓,标志着这一计划的顺利完成,无论对于著者还是对于学界而言,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众所周知,唐诗研究是一门显学,其研究史绵延千年,积累精深。且不说李杜韩白,即使是唐代一些三流、四流的诗人,其生平创作也多得学者瞩目。这样的现状下,要写出一部“务去陈言”的唐代诗人研究论著,已经是有着相当的难度。而当这部论著是以李白、…  相似文献   

13.
《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汤”的标音有两方面的失误;第一,弄错了部分音史关系;第二,“汤”作通假字时没有按本字的读音来标令音。本文依据古代字书、韵书、音史书及现代汉语方言对三部字、词典两方面的失误作了辩正。  相似文献   

14.
一经部古代文人把先秦儒家的古典著作《易》、《诗》、《书》、《礼》、《乐》、《春秋》,称为“六经”。实际上,秦灭以后,所谓“六经”中的“乐”已失传,只剩下“五经”了。到了汉代,《礼》有“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三礼”并非《礼经》的分化,是三部不同性质的书,  相似文献   

15.
三、“辟二氏":《原善》、《绪言》、《孟子字义疏证》的撰写旨趣《原善》、《绪言》、《孟子字义疏证》是戴震谈“义理”的三部代表作。三部书的撰述年代不一。在钱穆看来,对戴震这三部书著作年代的确定,实关系到可据此“继是而求”“东原哲学之大体”。钱穆指出,段玉裁《年谱》说戴震丙戌(1766)年作《孟子字义疏  相似文献   

16.
在《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中的《礼》到底指什么的问题上,人们有不同的认识.这与“三礼”的合称有关。本文从“三礼”的名称、形成时代和内容、取得儒家经典地位的时代等角度论证汉代“五经”中的《礼》当为《仪礼》,唐代以后“五经”中的《礼》当为《礼记》。  相似文献   

17.
《正字通》与《字汇》作为两部重要字书,二者相互参协,但《正字通》调整了《字汇》释义、安排书证的顺序,使之更加科学;收字“从古”、“遵时”,反映了语言发展的实际.  相似文献   

18.
《干禄字书》是唐·颜元孙撰写的一部正字学著作,后由颜元孙之侄颜真卿书写刻石,流传至今。《干禄字书》是我们了解唐代用字情况的重要参照,在我国正字学史上有着突出地位。全书共收录804组汉字,凡1656字。除一小部分字组是辨析形近易混字的音义外,大部分字组属异体字,对异体字组则分俗通正三体。异体字组又有2字组和3字组两种。2字组包括三类,分别为:A、上俗下正,  相似文献   

19.
《三台万用正宗》是明代一本具有代表性的通俗日用类书,书中俗形丰富,反映了明代俗字使用情况,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主要对“粲”“灿”“餐”“迟”“痪”“寎”“卿”“龟”“龙”“验”10个字对应的俗形进行考释,这些俗字均未被《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等大型字典及相关字书收录,可补充俗字语料,探究俗字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20.
《礼记》是一部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典籍,它原本是西汉时期“六经”之一的《仪礼》的记书(从属性资料),由于其所记内容十分丰富,文辞又远比《仪礼》优美,东汉时学习、讲研的人越来越多,地位也日显重要,不仅独立成书,与《仪礼》、《周礼》并为“三礼”,而且影响也超过了《仪礼》本身。到唐代,《礼记》始被奉为儒家经典,与《书》、《诗》、《易》、《春秋》三传,及《仪礼》、《周礼》并称为“九经”。南宋时,朱熹将其中的《大学》、《中庸》抽出,与《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礼记》的地位登峰造极。由此到明清,无论是“十三经”,还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