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编辑主体及其表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编辑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编辑作为能动的主体在其中的作用愈益重要,面对知识化、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二十一世纪,编辑不再是作者作品的被动审理者,而是社会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自觉参与者和积极创造者,在期刊编辑活动中,编辑的主体物征主要表现在:适时调整办刊宗旨,认真策划选题,积极物色作者,组织高水平的稿件,努力审读、修改文稿,仔细加工润色,规范出版。  相似文献   

2.
孙犁通过编辑和批评家这两个角色,利用编辑《文艺周刊》这个平台,发现、培养和提携了大批的文学新人,完成了文学的代际传承,并间接地参与到了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新时期文学的建构;然而,作为一个作家身份的孙犁的远去,以及一个身兼编辑和批评家孙犁的诞生,恰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身体、疾病、社会、政治等内容,这其中又隐含了多少的时代喟然之叹.从某种意义上说,新时期文学能够和中国现代文学的优良传统实现对接,就不再是空穴来风.  相似文献   

3.
孙犁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也是一位在报纸副刊编辑方面成绩卓著的著名编辑家。孙犁从事报纸副刊编辑工作长达半个多世纪,他在编辑理论与实践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其副刊编辑思想主要体现在扶植文学新苗、培养青年作家,倡导刊物往小而精里办、不往大而滥里办,注重编辑素质的提高和职业道德建设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吴颖曾任报社编辑、外勤记者和高校学报文科编辑、副主编,一生的工作主要在编辑岗位,是高校学报界知名编辑、潮汕地区著名文学研究专家,是个典型的学者型编辑。吴颖办刊求真务实,致力打造文科学报个性品牌栏目,坚持质量为上,注重网罗优秀作者,提倡编辑学者化和杂家化,其编辑理念和实践为出版行业留下宝贵的经验,是一位值得出版人学习和追随的楷模。  相似文献   

5.
古往今来,每一篇华章的诞生,无不融进编辑的智慧和心血。一字不能修改的稿件从来没有,更何况是期刊来稿,作者水平不一,一字不用修改的“现成货”实属难求。多数稿件都是要经过编辑的精雕细刻,创造性加工,才成为符合办刊宗旨成品的。期刊编辑修改稿件的方法本无定则,我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大致概括为删、增、调、清、润五种方法,到具体运作时往往又因稿而异,各有所侧重,下面分别阐述之。一、删哪者,删节,抹去也。删节,就是删去文章中的冗章赘句及龄循处,使文章简洁健康。编辑修改文章,就是要通过删繁就简,达到尽情、尽意、…  相似文献   

6.
编辑删改的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删改作者的稿件,不应该看作编辑工作者的权力,它是出版单位赋予编辑工作者的应尽职责。编辑删改的所有内容,本质上都是编辑实施出版目的和审稿意见对作者的要求。由编辑工作者直接改稿,其实践理论建立在出版单位实施出版的效益原则上,因为从主客观条件上说,编辑比作者本人更能贯彻文化传媒对稿本的修改意图,或者是传播的效益要求在时间上不容许翻来覆去地由作者完成修改。修改稿件应保障作者的著作权,这就要求编辑工作者不仅有较高的编辑学养,而且要有尊重作者、科学严谨的编辑作风。  相似文献   

7.
编辑工作是对作者的思维成果进行再创造的精神生产活动,要不断提高高校学报办刊质量,编辑工作者不仅要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更要用良好的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编辑行为,在编辑工作的实践中恪守编辑职责。  相似文献   

8.
在稿件已经审定拟录用的前提下,仅就文字加工而言,应该遵循“原则问题,非改不可;一切谬误,不可不改;语气、文风,可改可不改的,不改;学术观点,不可妄改”之原则。同时,在改稿时要辩证地看待文章的长短,对问题的处理切忌想当然。  相似文献   

9.
编辑把关是学报编辑活动中的一道重要关口,这一关口把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报的办刊质量.要保证学报质量,必须强化编辑的把关意识,使其在整个学报的编辑过程中当好"把关人".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在编辑生涯中对中国现代文化事业作出建设性的贡献,包括创办各类刊物,培养青年作者,推荐优秀作品,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等等.鲁迅甘做人梯,勤奋实干的编辑实践,与他不朽的文学创作一样,都是为中国现代文化史留下的宝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11.
编辑职业高原现象是指编辑在职业生涯发展的某一阶段由进一步增加的工作责任所引发的有关职业进步如晋升、流动等暂时停顿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编辑一旦陷入职业高原,将会呈现职业承诺降低、职业情感萎缩、职业角色模糊等心理和行为特征。编辑职业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复杂而多样,编辑缺少职业生涯进步机会、巨大职业压力的持续作用、付出与获得不相等及编辑个体因素等是主要根源。所以,应从编辑个体、编辑部和社会等不同层面着手解决编辑职业高原现象,以促进编辑职业生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现代文化名人的编辑思想与人文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文化名人鲁迅、巴金、叶圣陶、孙犁等都曾经是著名的编辑家,其编辑思想处处充溢着一切为了作者和读者的人文关怀精神,表现出一代编辑大师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减少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强度、加快稿件处理速度,研究设计一种框架模式,通过对模式的抽取实现实际的编辑业务规则的稿件处理系统.系统的实现采用MVC架构,采用Spring+Hibernate 开发框架,以XML作为数据存储的载体贯穿MVC的各个部分.通过互联网将作者、编辑、审稿专家、主编等相关人员紧密联系起来,实现投稿、编辑、专家审稿、主编初审、主编终审的连续处理.实现审稿系统的人性化、合理化、流畅化,通过网络的数字化彻底提高编辑部的办公效率.系统投入运行后,大大提高了编辑的办公效率,缩短了稿件处理的周期.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对孙犁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成果,并成为文坛的一个热点,然而,孙犁研究仍存在着一些尚未涉及或研究较薄弱的领域,如:“文革”后孙犁作品的研究,作家的本体研究(孙犁的心理,气质,人格研究,孙犁文化意识研究,晚年孙犁研究);孙犁的文学个性及在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史中的定位,孙犁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把孙犁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老年孙犁从1979年到1995年陆续发表了十本散文集。这些散文大多是回忆往事的散文,在这些回忆过去的作品中,他不断地坚持"作家应该说些真诚的话"的信念。通过对童年、抗日战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回忆,孙犁重视"真"。这"真"不是简单的真实,而是含有对后代青年人的教训性。这就是老年孙犁创作的"教训性散文"。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文学史上,孙犁一直被视为解放区“本土”作家,其原因大概是孙犁在冀中农村长大,在解放区“土生土长”.而实际上,孙犁从童年到青年时代一直在接受现代教育,农村仅仅是其成长的一个“背景”,他的经历与赵树理等有很大差异,而与丁玲、欧阳山等则没有很多区别.如果说,赵树理等早年的身份认同是农民或农民知识分子,那么,孙犁则一直都自觉地保持了现代知识分子的立场.因为经历、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孙犁其实与解放区“本土”作家在政治态度、对待大众化的态度等很多方面都有明显差异;将孙犁归入这个群体会导致对他的很多误读.  相似文献   

17.
许多学者认为孙犁的基本精神是“儒家”或“革命者”,本文认为构成孙犁精神最本质部分的是乡村文化。他始终保持对乡村的浓厚依恋,保留着浓郁乡土气息的生活习惯和道德观念,文学创作和文学观上也有清晰的乡村文化色彩。当然,孙犁的文化资源不是单一而是多元的,乡村文化对其创作的影响呈现阶段性特点,他对乡村文化也有所超越和批判。但是,总体而言,孙犁体现了乡村文化的无声浸润,是乡村文化孕育的优秀作家。  相似文献   

18.
摘要:科技期刊初审编辑与论文的关系好比“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从编辑自身、稿件、审稿人、作者四个方面论述了编辑在初审中的作用,认为提高编辑自身素质、发挥主观能动性、善用审稿人、善待作者是发挥编辑“伯乐”作用的重要途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茅盾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也是出色的编辑家。表现在他具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意识,追求鲜明的期刊个性和强化读者意识,成功进行期刊商业化运作三个方面。在大众文化迅速普及的今天,茅盾的编辑思想对文学期刊及报纸副刊编辑的改革,编辑如何深入社会底层,深刻地把握时代脉搏,体察人文心态,恰当运用编辑技巧与方法,把握作者、读者及所编期刊的关系都具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龙榆生创办《词学季刊》,将其定位成以词学研究为主的专业性杂志,在确定作者人选范围、确立与读者取得沟通方式的编辑思想主导下,推出"创刊号",实现他的编辑意旨;而后着力搞好编辑与作者间的协作,以利于期刊的持续发展;为读者着想,争取读者参与到期刊编辑工作中来。《词学季刊》的出版,为词学研究期刊编辑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