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高一教材“硝酸盐”一节的教学中,我改用下图装置做硝酸银受热分解的实验,效果明显,直观安全,比教材上采用的实验方法易让学生观察到硝酸银受热分解的产物——单质银、二氧化氮和氧气。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离不开教师的认真指导.要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就要学生认真观察书本上的实验装置,让学生观察这种实验装置有几部分构成以及装置的原理.确定了实验装置材料后,还要讲清基本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第九册《凝结》一课中安排了一项“水蒸气凝结的对比实验”。这个试验的做法是:在两个装有等温热水的玻璃杯口上分别盖上冷玻璃片和热玻璃片,然后让学生观察冷热玻璃片上有什么现象发  相似文献   

4.
第一,在实验教学中,要做好演示实验 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应时刻注意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使学生清楚了解教师在演示什么?为什么演示这个实验?尤其要向学生指明观察的重点和观察的方法,即观察什么,和怎么观察。如忽视这一点,学生就可能被一些次要的现象所吸引,或以好玩的心情来对待教师的演示实验,因此,教师必须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要观察的主要现象上面,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 如在给学生演示凝结的实验时,我首先让学生看我用酒精灯加热玻璃片时,怎样使用酒精灯、怎样把玻璃片加热;然后让他们注意我在两个同样的玻璃杯内,倒…  相似文献   

5.
现行高一物理(必修)教材第七章“晶体和非晶体”一节,安排了云母与玻璃片导热性的实验。介绍用钢针接触涂有石蜡的云母和玻璃片,在教学中该实验很难取得成功。我经多次实验和分析发现是材料有问题:一是玻璃片太厚(一般常用的2~3mm);其次是“钢针”太细。我针  相似文献   

6.
《空气的成分》一课首先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空气中有一部分气体能支持燃烧,有一部分气体不支持燃烧;然后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认识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至少有两类气体组成。 学生做第一个实验很成功。大家通过分析实验现象一致认为:燃烧消耗了一部分空气。接着我让同学们再分组做本课的第二个实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一只手托住玻璃片,另一只手按住玻璃片,倒过来放在桌子上。点燃火柴,把玻璃片揭开一点儿,将点燃的火柴放进玻璃杯里,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我刚说完实验要求,课堂里立刻沸腾起来。同学们都积极投入到探索之中,有的小组  相似文献   

7.
通过自然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必须处理好实验课堂教学中“放”与“收”的关系。1 采用开放的课堂教学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充分放手 ,就要在实验课堂上创设一种开放性的教学环境 ,形成师生共同研讨课题的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如在教学《毛细现象》一课时 ,在学生观察了毛巾、卫生纸等物体有“使水上升”的性质后 ,我让学生思考 :“你们已经了解了水能沿着纸往上升 ,根据实验桌上提供的材料 ,你们还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准备怎样解决 ?”学生根据我提的问题 ,马上就想到“水还能不能沿着玻璃片、玻璃管…  相似文献   

8.
蔡启仙 《物理教师》2007,28(10):31-32
在浙教版《科学》教材7年级上册的第4章第1节“熔化和凝固”中,编者试图通过探究海波熔化特点的实验,让学生发现晶体熔化时,继续吸收热量而温度保持不变的规律.为了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总结出晶体熔化的规律,教材中的实验采用“水浴”加热,如图1所示.采用水浴加热海波,其目的是为了使海波受热均匀.但是用该实验装置测定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时,却难以观察到熔化过程中海波的温度保持不变的规律.下面我从实验的异常现象入手,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两点改进措施,供同行们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在用“玻玻杯盛水倒置实验”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时,若用一略大于玻璃杯口的薄玻璃片代替厚纸片,则演示效果更好。其优点是:①用玻璃片盖盛满水的杯子时,易于发现玻璃片与水之问是否留有气泡,使实验易做成功。②用厚纸片演示,某些学生误认为纸片是被水沾住的。改用玻璃片演示时,玻璃杯稍稍倾斜,玻璃片则在杯口下滑功而  相似文献   

10.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通过物理实验得到物理规律,是进行物理研究的重要方法。高中物理新大纲中明确要求,要“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做好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对学生实验的指导。应该要求学生认真思考,手脑并用,既要独立操作,又要善于与别人合作”。  相似文献   

11.
高中物理新大纲明确要求,要“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做好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对学生实验的指导。应该要求学生认真思考,手脑并用,既要独立操作,又要善于与别人合作。”  相似文献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教学以其本身科学、规范、严谨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能力及教学组织形式上都有别于理论课教学。要搞好化学实验教学应做到“一规”,“两性”,“三个结合”。一、确保规范操作中学化学实验要求学生做到基本操作正确而且规范。要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时要向学生交待清楚规范操作的标准是什么、操作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如:给试管加热应先均匀加热,避免因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组装实  相似文献   

13.
初二学生分组实验“研究水的沸腾”中 ,有部分学生画出水沸腾的图象如图 1所示 ,并得图 1图 2出水沸腾一段时间后 ,水温降低的结论 .这跟多数同学得到水沸腾时水温不变的结论不一致 .为使学生自己弄懂原因所在 ,我们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重新做水沸腾的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一、实验要求1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讨论现象产生的原因 .2 .水烧干后 ,温度计的读数怎样变化 ?二、学生实验记录的归纳及分析1 .两支温度计的读数记录如下表所示 (当时气温 1 7℃ ) .2 .观察到的现象及分析 :( 1 )刚开始时 ,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 ,这是空气中受热的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而成 .( 2 )烧杯底和内壁有气泡 .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 ,烧杯和水的温度升高 ,烧杯外壁的水珠消失 ,附在杯底和杯壁上的空气以及溶解在水里的空气受热膨胀 ,在杯底和内壁产生气泡 .( 3)水面上方有“白气”,温度计露出水面的部分附有水珠 .加热过程中 ,水温升高 ,水蒸发加快 ,产生大量的水蒸气 .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有的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气”,有的附在温度计上 .( 4)水沸腾前温度计 2的示数高于温度计1的示数 ...  相似文献   

14.
一、球壳胀还是球内的气体胀 我在教《气体热胀冷缩》时,采用了不同的教法,取得了不同效果。 第一节课时,我将一个瘪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过了一会儿,我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都回答:“乒乓球鼓起来了。”接着我问这是怎么回事,很多学生认为乒乓球壳受热后鼓起来了,有少部分人还在偷偷地举手,我点了一位同学回答:“是球内的气体受热后使球壳鼓起来了。”这时我马上肯定:“对!这个同学说得很好,确实是球内的气体受热膨胀,使外壳鼓  相似文献   

15.
新版《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三节实验1- 3、实验 1- 4存在一些弊端。实验 1- 3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变化 ,说明反应放热 ,不利于学生观察 ;实验 1- 4,因做此实验正值夏末 ,气温高 ,而反应物不单从玻片方向吸热 ,使玻片与烧杯之间的水难以结冰 ,实验成功率较低。笔者在教学中对此进行试验并改进如下。1 放热反应例 1:利用气体受热膨胀的原理 ,设计如图 1、图 2所示装置。向小试管内加入反应物 ,反应放热使锥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 ,而使“U”型管内产生液面差或气球鼓起。图 1图 2例 2 :利用反应放热使蜡熔化 ,玻片与烧杯底部粘附力减小而脱离 ,…  相似文献   

16.
吉临荣 《物理教师》2003,24(2):50-52
初中物理的教学目的是 :“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分析概括、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 .那么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考查学生这几方面的能力呢 ?现列举几道好的中考题供大家参考 .1 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物理教学的首要能力目标 ,图 1可把现象观察的内容作为试题 ,只要学生认真观察画面 ,可以找到许多与物理相关的知识 ,体现“生活即物理”的思想 ,也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 ,要注重培养学生戴着“物理眼镜…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处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下,经过认真地思考,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靠教师逐步培养,为使学生学得有趣、轻松、涂快、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在教学中充分试验了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教学方式、开展游戏活动、尊重学生情感等策略,最有效的方法是学生自己讲解,学生自己出题.  相似文献   

18.
化学实验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 ,要结合本学科特点 ,以实验为中心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通过化学实验启发学生由“观”生“趣”、由“趣”生“疑”、由“疑”导“思”、由“思”得“知” ,既开发学生智力 ,又培养学生能力。因此 ,在化学教学中应牢牢把握以实验为基础这一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去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1 明确实验目的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在实验教学中 ,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实验现象琳琅满目 ,学生情绪亢奋 ,实验做完后 ,学生只记住他最感兴趣的实验现象 ,而不明…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20.
引导探究     
我在教学《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一课之前,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提出:我们用湿布在桌面上擦一片水迹,一会儿不见了,把湿东西放在太阳下晒一会儿水干了等关于水蒸发的例子。学生都懂得这是水受热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去了。接着复习水凝结的实验:在两个同样的玻璃杯内倒入同样多的、温度相同的热水,在两个杯口分别盖上冷玻璃片和热玻璃片,一会儿冷玻璃片上结了许多小水滴,学生都知道这是水蒸气遇冷变成了水的缘故。继续复习水的三态变化,连贯雾、云、雨、雪和风的形成,然后引导学生把我们已经复习过的知识连贯起来想一想:为什么年年下雨、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