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呼唤大国工匠和行业领军人物,高职院校肩负着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必将在人才培养中加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而"工匠精神"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本文对高职院校在"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进行工匠精神培养的困境、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制造业技术投入的不断增加,"中国智造"成为当前制造业热点。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需要有"工匠精神",这就要求担负职前教育重任的高职院校在学生教育工作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本文结合高职教学实践,对培养高职生的"工匠精神"核心素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我国高职院校的核心使命是传承技术精湛的"工匠精神",为国家培养大量高技能型复合创新人才。在此背景下,高职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关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职业精神的塑造,更要重视对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使"工匠精神"潜移默化融入和渗透到高职院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与实践中,并内化为一种潜在的职业素养,让学生努力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化创新、创业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7,(44):8-9
高职教育应该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为企业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人民幸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振"工匠精神"离不开高职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既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需要,更是高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采用多种教育途径和方法来尽快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5.
在"双高"建设背景下对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进行探析,旨在使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够具备时代所需的"工匠精神",服务当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撑。"双高"建设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需要完善基于"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机制,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构建基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PDCA"运行模式,以及加快高职教育由层次向类型转变。  相似文献   

6.
以"工匠精神"为核心来组织实施职业素质教育,既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又是高职院校加强职业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工匠精神"是职业技术、职业思维、职业道德三者的有机统一。高职院校要转变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工匠精神"作为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与校园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7.
"工匠精神"内涵丰富,从与中医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来看,主要是指精益求精、认真严谨、知行合一、敬业创新。培育工匠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文章就中医药高职院校要努力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提出了在"工匠精神"背景下中医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路径。  相似文献   

8.
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基础,高职院校应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作为基础教学任务。本文对此提出了营造具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氛围、革新课堂教学方法、根据高职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培养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转变学生的成才观这五种培养策略,供高职院校参考。  相似文献   

9.
陈向丽 《文教资料》2020,(1):120-121,102
加强高职院校在校生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中国工匠"的重要途径。校企有效对接,以"工匠精神"的实质内涵充实和丰富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整合利用多方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加强校企文化融合和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高职院校在校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为"中国工匠"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要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一定要有"工匠精神"作为基础。高职院校肩负着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任务,在高职教育过程当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笔者提出了一些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方式,并且针对实践教育周以及校方与企业合作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就潜移默化地塑造"工匠精神"展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工匠精神"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使得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再次被提起。当前,由于受多重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发展尤其是人才培养质量受到严峻挑战。"工匠精神"的缺失使得学校办学理念偏位、教师能力专注度不够、学生职业认同感低,对人才培养产生了不利影响。在国家顶层设计不够完善和企业发展理念滞后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调整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将"工匠精神"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重视教育教学活动的示范引领和加快"现代学徒制"实践等方面着力培育"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工匠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价值。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好中医药文化,中医药院校学生需要"工匠精神"引领。本文根据中医院校德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结合"课程思政",将"工匠精神"融入课堂教学([1]),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丰富实践平台,将"工匠精神"融入日常德育教育,夯实德育教育等路径,将"工匠精神"融入中医院校学生德育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1]),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丰富实践平台,将"工匠精神"融入日常德育教育,夯实德育教育等路径,将"工匠精神"融入中医院校学生德育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1])。  相似文献   

13.
刘小勇 《职教通讯》2017,(23):36-38
"中国制造2025"是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业振兴的战略规划,是中国制造业进入强国行列的行动纲领。在校企文化融合视角下如何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适应"中国制造2025"技术技能人才,已然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课题,其重点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4.
工匠精神为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指明了发展方向。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现状,构建“课赛创”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丰富工匠精神培育的载体和实现路径,促进高职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工匠精神"对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企业和高职院校生存发展、学生就业和个人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在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中,种种原因导致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缺失。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对高职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引领人才培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腾飞,"中国制造"也誉满全球,进而我国提出了"工匠精神",基于此,中职语文学科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主阵地,责无旁贷地肩负着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任。本文作者通过对"工匠精神"的解读,分析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并详尽阐述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工匠精神"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7.
工匠精神由来已久,纵观我国几千年历史,中华民族从不缺乏工匠精神,但从全世界来看,我们就会发现近年来,我国与西方的一些制造强国相比,匠人文化正在逐步遗失。我国制造业要真正走向“高”“精”“尖”,就必须重拾工匠精神。高职院校作为各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必须在人才培养中加强“工匠精神”的培养,文章结合中国制造2025的具体要求,结合汽车检测和维修专业的教学实际,对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积累科学知识、改进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理论等"科学精神"素养,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现状,探索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科学精神"素养路径,既是时代发展需要,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如何把高职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有效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有效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都是高职教育探索的热点问题之一。毋庸置疑,"工匠"精神,对于高职教育、对于学生的择业观念,对于我国制造业的长远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研究和探索一套有效的教学模式,对于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对于高职学生的未来就业需求,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新的方向。培育"工匠精神"对"中国制造2025"、高职院校内涵发展、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工匠精神"历史悠久,但也曾一度出现理解上的偏颇。当前,我国需立足自身,借鉴日本"职人文化"和德国"工作伦理观",将其与专业教学、实训课程、校园文化、校企合作相结合,着重在各行各业培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理念精神和"德才兼备、技术技能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