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司控制权问题不仅是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资本市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公司控制权是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的制度补充,拥有控制权的股东往往运用手中的控制权对中小股东的利益造成损害。公司控制权实际是从股东权中派生出来的一种经济性权利,公司控制权实现的途径是股东表决权,建议对公司控制权进行进一步法律调整,以期达到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嘉应学院学报》2017,(9):49-52
公司的股权结构与控制权的争夺之间具有紧密的依存性。公司的创始人或管理层往往通过股权结构的具体个性化的安排对潜在的控制权争夺作出预先安排来回避纷争。但由于我国公司法坚守同股同权原则,导致公司制度实践中存在着诸如股权结构单一、国有股固化、个性化需求被迫寻求域外法律制度支持等各种问题,因此,应当秉承自由竞争的价值倾向,由企业家根据自身需求来设计企业的股权类型与股权结构。  相似文献   

3.
公司治理机制是由许多控制与协调机制构成,其中公司财务控制权的配置是其核心部分,公司财务控制权配置必须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资源为基础,在公司内外以及不同的资源提供者之间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4.
董事是公司控制权的掌控人,他们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核心元素,控制股东可能退出公司的许多事务管理的场合,而任由董事会掌控和运营公司,公司的中小股东本来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实际介入公司的管理,但他们对董事们寄予合理的期望,并把自己的投资交付给董事打理,由此董事的权利、义务,以及对董事的制约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随之产生.  相似文献   

5.
代理权争夺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代理权争夺,作为公司控制权的一种转移方式,是现代公司控制权市场上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围绕代理权争夺与公司二者之间的关系,简要介绍了代理权争夺的内容,特点与原因,着重探讨了代理争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以美国为例,从理论基础和立法实践两方面分析了代理权争夺在公司控制权市场上和公司治理中的地位演变;指出了制定我国公司代理权争夺的立法要求。  相似文献   

6.
国有股减持是公司控制权的重要配置,其实质在于以此达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公司价值的目的。分析表明,一步到位式的减持诸如民营企业买壳上市,相对于渐进式的减持如黔轮胎的国有股配售,更符合上述目的。因此,应采取竞价的方式,在国有股减持的同时,引入有管理才能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人为新的大股东,促进公司价值的更大增长。  相似文献   

7.
叶敏 《河池学院学报》2012,32(4):120-123,128
公司重整时期对公司事务的控制权从董事会向重整管理人转移,明确重整管理人的法律地位和权责对正确适用相关法律规则具有积极意义。由于重整制度价值目标的多元性,管理人不是对债权人会议负责的机构,也不是债权人的利益代表,而应当是一个中立的机构。在债务人自行管理和管理人管理的不同情形下,重整管理人具有不同的角色和职权,但总体上管理人都应承担起信息披露义务、中立义务、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对违反义务者可参照董事责任进行追究。  相似文献   

8.
马俊华 《华章》2007,(1):14
西方学者把"控制权溢价"定义为,在股票市场上,要收购有控制权的股东,必须付出高于少量股权交易的每股价格.为获得控制权而支付高于市价之上的部分就是新控股股东对原控股股东放弃控制权的补偿.这种解释其实就是说,企业并购的动因在于通过获得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实现价值增值.控制权的转让价格应该包括资产的内在价值和控制权的价格.  相似文献   

9.
所有权与控制权一直是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核心之一,所有权和控制权一般表现为现金流权和投票权.控股股东通过金字塔结构、交叉持股、多重股权等方式取得控制权。控股股东的控股动机表现为联盟效应扣盘踞效应。企业所有权集中程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可以通过激励协同效应的盘踞效应体现。  相似文献   

10.
伯利和米恩斯意义上的股权分散的公司已不是现代公司最常见的组织形态,对股权集中型公司进行研究显得极为必要。本文对所有权与控制权等概念进行了界定与说明,对我国上市公司(主要是国有控股公司)当前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配置现状作了详实分析。并从控制权配置的角度对如何解决内部人控制、如何实现控股股东和小股东各自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统一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民办高校控制权私利及其度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办高校控制权私利是指在现行法律制度下举办者(投资人)或创办者利用其所拥有的控制权通过对民办高校法人财产的占有所获取超出“合理回报”部分的货币性收益。举办者(投资人)或创办者在不同时期通过不同途径所获得控制权私利大小可以参照市场中相似交易来估算。  相似文献   

12.
蒋宁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12):109-110,120
所有者控制型公司的控制权矛盾表明:公司财务治理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股权集中情形下控制型股东对小股东利益的侵犯.而在所有者控制型公司的目标型实现中,"委托代理链的延伸"、"资本的纯化"、公司控制权的"增值效应"与现行会计信息不够客观之间的矛盾性是控制型股东实现掠夺的必要条件.因此,企业财务治理目标是通过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公司制度改革、企业业绩评价及剩余权益请求权在内的一系列制度建设,瓦解所有者掠夺的必要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13.
各国公司治理实践特色鲜明,导致人们对公司治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各异,莫衷一是。本文从权力视角,考察了公司治理的有关理论以及公司治理的实践探索,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的本质是公司权力的配置和行使,即怎样配置和行使控制权、应该怎样配置和行使控制权。针对我国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从权力视角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规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大小表明大股东对其他股东侵害的程度。章用ST公告日后1个月到24个月的平均累计超额收益率,测算出我国控制权私下收益的规模高达56.73%,显示我国拥有控制权的大股东对其他股东的侵害非常严重。同时指出降低我国控制权私下受益的措施,除了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的法律制度、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之外,还冒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一统市场发行制度。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建立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模型结果表明,在外部股东争夺控制权或抛售股票的可信威胁下,控股股东为长久保持其控制地位,会自动限制其控制权收益,向外部股东支付一定的现金股利。要降低控股股东的每股控制权收益,应降低外部股东争夺控制权的成本。  相似文献   

16.
现代企业制度下控制权成为企业家的激励约束因素,剩余控制权与特定控制权之间的作用关系构成了控制权机制的作用机理。由于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企业家激励机制,使得控制权机制的激励作用超常放大。针对我国企业的现状,企业家激励机制可以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方面来构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终极控制权理论,选取2005—2011年7年间851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结合单因素分析及门限面板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了终极控制权性质、控制权对我国上市公司"掏空"行为的影响。发现终极控制权性质能够显著影响资金占用水平,控制权与利益掏空行为关联性存在显著的区间效应。控制权性质不同对资金占用影响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利益掏空倾向上,在控制权结构性变化中也存在明显差异。固定效用模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随着控制权水平的提高,终极股东的私人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趋于相同,"利益协同效应"解释了控制权的结构性变化。因此,外部监管部门应该根据上市公司控制权水平,合理分配监管资源,加大对私人控制以及两权分离度水平较低的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上市公司股东自我约束力,提高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18.
因股权分散而导致控制权与经营权的冲突,是我国上市公司在发展进程中无法避免的难题.但从国美之争一例洞悉,控制权与经营权在博弈的过程中并不是不能取得平衡点.由于公司法属于私法范畴,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应该允许上市公司制定内部规则解决控制权与经营权之间的冲突,具体措施包括健全公司治理规则、健全信息披露、优化股权结...  相似文献   

19.
企业控制权配置:基于非所有权视角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理论对企业控制权概念的界定并不十分清晰,使得对企业控制权配置问题的一些研究并不令人满意。文章试图通过所有权与非所有权意义上的控制权概念的构建,从一个新的视角,对于非所有权意义上的企业控制权配置问题进行探讨。所有权意义上的企业控制权针对的是作为单个体的原子,是整体意义上的控制权;而非所有权意义上的企业控制权针对的是原子内部系统,原子内部是一个作用与反作用的互联互动系统。  相似文献   

20.
公司购并价差与商誉二并非等价,正购并价差主要包括控制权价值和继续经营价值,负购并价差主要是由于公允价值的多义性和交易费用存在的必然性引起的。对公司购并价差的会计信息披露信息有规范性理论和市场导向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