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是引导生活的构建。在学校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在师生互相影响、合作交流中自己构建起来的。生活构建的成果,外在表现为生活方式,内在表现为人之品味。德育要帮助学生学会关注、反思、改变生活,通过自主学习、自己发展,不断提高生活建构的品质和能力。而迁移是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造成影响。凡是有  相似文献   

2.
德育实效性是衡量道德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当前德育实效性存在的问题表现为道德教育形式单一;道德教育中“人的缺失”;道德教育体系不完善以及道德教育要求不一致等方面,、涂尔干道德教育的相关理论富有重要价值和启示:要提高德育实效性需要构建隐性与显性互补的德育课程体系;要建立“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理论;要建设完善的道德规范和制度伦理体系以及保持道德教育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道德:成人之道 道德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要引导人走上"成人之道".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是在引导我们以人的存在方式去生活.在生活论的视域中,道德就是人们所选定的特定的生活价值,道德教育就是要帮助人用道德作为参照点来确定生活的方向和道路,使人能够生活得"更像一个人".  相似文献   

4.
道德教育只有具有“动”的特质,在波澜壮阔的生活中才能体现出其特有的价值。在实际运作中若忽视道德教育“动”之特质,就拉大了道德教育与生活的距离,使道德教育在解决现实问题上显得苍白无力。现代道德教育要走出困境,就应回归生活。德育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才能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动态的道德教育应该把人引向生活世界,从而引导人去积极建构个人完整的生活经验,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生活的建构过程中,同时获得德性的完满,从而实现德育目的。  相似文献   

5.
远离学生现实生活的传统德育已暴露出较大的局限性,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及人的发展需要。德育本应源于社会生活,丰富的现实生活世界应是建构德育大厦的基石。道德教育只有与生活完全融为一体,才具有无限生命力。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举措。  相似文献   

6.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贯穿了其对二元论德育观的批评:反对义务与兴趣的完全对立,反对将知识和经验、品德割裂,主张过程与目的相统一.他认为,民主社会人们经验的广泛交流是有效教育的前提,提出了以培养良好公民品格为目的,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内容,以学校生活、教法和课程一体化为手段等一套完整的道德教育理论.学校德育应通过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道德教育方法的重构,使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从而发挥出道德教育的真正价值.这些理论为我们思索如何改变德育内容空洞、德育环境孤立、德育途径单一、德育目标急功近利等学校德育实践的一些问题提供了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7.
生活德育有自身的现实境遇,那就是世界、人和教育的技术化、机械化。教育回归生活,实际上就是回归人及人性本身,是教育领域的"人本主义"。生活德育论或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则是德育领域的"人道主义"。生活德育有自己的鲜明主题,而其主题就在于如何理解生活、道德与道德教育这三个关键词上。生活德育论实际上是德育的一般原理,什么时候我们不再强调生活德育论了,生活德育论也许才是真正实现了。但学校非生活化的严峻现实是对生活德育论的巨大挑战,这一局面如果不能扭转,生活德育论也许真的没有未来。  相似文献   

8.
当前德育存在的基本问题是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灌输道德知识,脱离人的实际生活,其结果培养出许多"道德专家",而不是有道德的人.德育回归生活的意义在于关注人本身,造就有德性的公民.从人性的角度,探究德育回归生活价值,在当前德育的研究中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旨在审视德育回归生活,关注其人性理念,实现德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活是德育的根基,而不仅是德育的手段,生活与德育具有本体的关系.德育不是“回归”生活,而是“建构”生活;不是回归“现实生活”,而是建构“可能生活”.德育不是建构“所有生活”,而是建构“道德生活”.德育不仅关注道德“生活内容”,而且关注“道德生活方式”.因此,德育就是生活德育,是个体在完整的生活内容中,以道德的生活方式,自觉建构一种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10.
人文精神是时代德育的核心。我国目前的德育是主体性德育,进一步发展为主体-发展性德育。这样的德育是以后现代思维下的人与人的关系为本体论的,即人与人的关系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本文提出以生活为本体论的德育体系:生活道德教育。德育要回归生活,生活与德育为一体。生活本身就是文化,是道德,是教育,是智慧。以生活场景和情境作为德育的生长点,德育就是人和生活场景或者人和情境的对话。生活精神本身就是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1.
道德教育原本是诗意的,根本上是为了人的。可是规训倾向的学校德育,紧捏而不是张扬人的个性,使德育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要么造就唯命是从、唯书唯上的盲从者,要么造就了言行不一、双重人格的伪君子,要么造就了什么都不信的道德虚无主义者。要转变这种消极状态,学校德育必须回归生活,让师生“诗意地栖居在德育中”。  相似文献   

12.
白丽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1):80-82
目前中职学校德育效果不理想,有必要进行反思并确立新的道德教育哲学取向:道德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有精神追求和懂得生活意义的人;对生活意义的求索要建立在道德价值引导和道德自主建构相统一的德育过程中;生活德育是道德价值引导和道德自主建构相统一的源泉;生活德育的重要方法是为学生寻找生活的榜样;提升学校德育的基础是德育教师、学校及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3.
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的"神化"和"物化"曾是道德教育的指向。教育要使人成为人,是人性的觉醒和教育的回归。实践性是人的本质规定性,具有实践本性的人之生成是道德教育之指向。"做"才能成人,人要"成为人",必须学习"做人",必须讲究"做人之道"。生活论意义中的"成人之道",是使道德从远离人的存在和生活世界的抽象理性的规范体系重新回归为人类生存的自觉意识,它所关注的是怎样使人活得更像一个人,它所确立的是人的生活原则和根本方向。走上道德所铺设的成人之道,偶然的人才可能转化为必然的人。  相似文献   

14.
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并超越生活是当代人走出唯理性世界困境的普遍追寻,是21世纪高校道德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价值取向之一.对道德教育时间性、空间性、价值性的哲学之思,目的就是要提倡高校德育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关注和生命的体贴,放弃传统道德教育灌输不可质疑的、既定道德观念的做法,转向关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尊重大学生道德判断的权利,引导大学生自主生成道德观念,培养生活着的有道德品质的人.  相似文献   

15.
民族德育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建构民族德育学既反映了民族学、人类学、教育学、德育学等学科理论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了社会生活实践所提出的提高各民族人民的道德素质和加强民族团结、培养民族人材的需要。 1 古往今来,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民族共同体之中,任何一种文化也都具有一定的民族性特征,道德教育也是如此。每一种类型的道德教育都具有一定的民族特征,表现为一定的民族道德教育现象。民族德育学要全面研究道德教育的民族性特征,换言之,民族德育学应以民族道德教育现象为其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6.
学校道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科学有效地创设教育情境和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通过对自然、人生、社会、文化的感受、关注、感悟、反省等,实现自主建构的道德学习,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教育过程。回归体验的学校道德教育,就是让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实现德育的四个转变。一、从文本走向人本长期以来,中学德育有统一的国家德育大纲,有统一的教材,更多地依赖文本。道德教育很少顾及学生的实际需  相似文献   

17.
论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的回归——现代德育困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性德育专注道德知识的教与学,注重道德思维能力的训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德性培养,要想使学校德育有所成就,就必须构建生活德育模式。生活德育是指把理想化的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中,以道德主体为核心,围绕其社会现实生活而进行道德教育的一种新的德育模式。这种德育模式的实施必须借助其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在对知性论道德教育范式的批判与超越中,我国学校德育新范式的建构形成了不同的路向选择.重塑道德知识观和生活育德观,探索当下德育范式建构的新动向,以"知情型--生活化--整体性"德育新范式回归道德教育之本真是指引德育理论与实践,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传统德育缺失的基础上,对学校德育的走向进行探析,德育本应源于社会生活,丰富的现实生活世界应是建构德育大厦的基石。道德教育只有与生活完全融为一体,才具有无限生命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举措。  相似文献   

20.
回归生活德育的实践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艳 《安康学院学报》2005,17(1):108-110
远离学生现实生活的传统德育已暴露出较大的局限性,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及人的发展需要.德育本应源于社会生活,丰富的现实生活世界应是建构德育大厦的基石.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有利于提高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