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幼儿教师作为教师群体的一员,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也成为职业倦怠研究的焦点之一。基于此,采用张冬梅编制的《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问卷》,对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幼儿教师在情绪衰竭维度及职业倦怠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类型幼儿园教师在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及职业倦怠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班级的幼儿教师在职业倦怠各维度及总分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以宁波市13所幼儿园425名幼儿教师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法和访谈法,从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及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对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部分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较为严重,其严重程度依次为个人成就感下降、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年龄和教龄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有显著影响;在编、公办幼儿园、高学历教师更容易出现个人成就感下降;婚姻状况影响幼儿教师的情绪衰竭;职务高低、收入水平、一周工作天数等因素在教师职业倦怠总体状况,以及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程度上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对贵州省129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依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合理的建议.调查结果显示:贵州省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状况为中等程度倦怠.在倦怠的三维度上,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得分最高,其次是情绪衰竭维度和去个性化维度.不同年龄、教龄、学历、职务和不同班级幼儿教师在三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在我国,职业倦怠已经成为教师行为失范的主要原因之一。以福建省的幼儿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查研究福建省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并不十分严重,但已经普遍存在,与教师是职业倦怠的多发群体这一推理一致;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虽不严重,但情绪衰竭较严重;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是一个上下波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量表法对300名幼儿教师进行了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非人性化、低成就感维度对职业承诺的情感承诺、规范承诺维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而对继续承诺维度则没有显著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从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离职意向4个维度考察西藏7个地区35所幼儿园的教师职业倦怠情况。研究结果显示:(1)西藏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己经较为普遍;(2)西藏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婚姻状况、性别、民族、职称等因素没有呈现显著相关,但受教龄、工作地、工资、学历等因素的影响。需要从完善幼儿教师奖惩机制、关注偏远地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强化幼儿园组织管理及教师积极自我调适等方面改善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情况。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量表法对300名幼儿教师进行了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非人性化、低成就感维度对职业承诺的情感承诺、规范承诺维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而对继续承诺维度则没有显著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不明显且主观幸福感得分高于全国常模。2)不同性别、不同教龄高职教师在主观幸福感、职业倦怠及其各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教师在职业倦怠、情绪衰竭和主观幸福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职称教师在主观幸福感、职业倦怠、情绪衰竭、低成就感上差异极其显著。3)高职教师主观幸福感与职业倦怠、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师职业倦怠负面影响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倦怠产生于长期的工作压力,表现为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退状态,将直接导致出现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和低成就感。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的职业倦怠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巨大的消极影响。关注思想政治教师职业倦怠的负面影响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江西77名思想政治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思想政治教师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问题;不同性别、年龄、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在情绪衰竭层面上存在显著差异;教师表现出的职业倦怠对教师本人和学生均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职业倦怠本质上是一种消极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对教师而言,此种衰竭状态会进一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情感、态度以及教育教学行为。本文以幼儿园性质及幼儿园教师学历、年龄、教龄四个人口学变量对职业倦怠进行元分析发现:幼儿园性质对教师情绪衰竭影响显著,对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影响不显著;教师学历对情绪衰竭影响显著,高学历教师高于低学历教师,而学历对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影响不显著;教师年龄对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具有显著影响,对情绪衰竭影响最大;教师教龄对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影响不显著,而对个人成就感降低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职业倦怠产生于长期的工作压力,是不可调和的压力反应产物,表现为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退状态,直接导致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和低成就感.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对高校"两课"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高校"两课"教师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1)高校"两课"教师职业倦怠虽然没有达到比较严重的程度,但已经普遍性地存在.最主要表现在低成就感,接着依次是情绪衰竭、去人格化等方面.(2)不同年龄、职称的高校"两课"教师在情感衰竭层面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校基层行政人员职业倦怠状况、成因及应对策略。方法:采用改进版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参试人员总体情绪衰竭现象较严重,去个性化、低成就感情况较好;②男性组情绪衰竭现象较女性组严重;③研究生学历组情绪衰竭现象较严重,与大专学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助理研究员职称组情绪衰竭现象较严重,与副研究员职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职业倦怠主要出现在学历较高或职称较低的高校基层行政人员中;②管理层重视、必要的激励措施、加强个体心理疏导是应对职业倦怠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幼儿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严重影响幼儿园教育质量.工作任务繁重、精神压力大、社会认同不高、自我价值不能实现以及幼儿教师个人心理承受状况差异是造成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本文认为,要消除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可依靠幼儿教师提高自我干预自我调节能力、幼儿园科学管理以及社会正确评价幼儿教师这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对西藏农牧区223名幼儿教师采用问卷调查法,在低成就感、去个性化、情感枯竭三个维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西藏农牧区学前教师的职业倦怠在参加工作时间、年龄和职称等因素上没有显著的差异,在工资收入、性别和是否班主任三个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建议社会提高对幼儿教师的关注度和支持度;管理机构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关心与培训,保护幼儿教师的合法权利;幼儿教师自己也可通过各种手段减轻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5.
乡村幼儿教师是发展乡村幼儿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是职业倦怠的易发群体。通过对133名乡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并将数据录入统计,进行方差检验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一是乡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整体上尚不严重,但是普遍存在职业倦怠感,情感衰竭相对更为突出;二是工作压力、人际关系、人格特点等心理因素与乡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显著相关。在外部环境不容易改变的情况下,从个体心理层面切入,合理规划工作目标,开发积极心理品质,合理归因,保持乐观,学会自我调适,自主提高抗压能力,都是预防或缓解职业倦怠的有效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赤峰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温州大学教育学院郭文斌编制的幼儿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对内蒙古赤峰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内蒙古赤峰市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比较严重,高于国内其它地区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缓解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  相似文献   

17.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因为长期工作压力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军校教员作为教师队伍的特殊群体,其职业倦怠会给个人及院校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予以解决.可以从建立教员职业倦怠心理干预机制、增强专业自信和加强院校软硬件建设三个方面来预防和缓解军校教员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8.
职业倦怠是职业压力的一种,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所处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体现为以下三个指标: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以及个人成就感丧失.  相似文献   

19.
为了反映幼儿教师的工作倦怠状况,使用MBI-ES量表对200名幼儿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幼儿教师整体情绪衰竭状况相对良好,去人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水平分属中度和高度;(2)不同年龄和职称的幼儿教师在工作倦怠各维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幼儿教师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近几年各种"虐童案"的出现,加之一些幼儿园(民办、私立)非在编幼师的待遇跟不上,致使幼儿教师队伍发展成为与护士等相提并论的高危职业。通过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与归因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提出通过提高自我干预、自我调节能力促使社会正确评价幼儿教师,给予幼儿教师正确评价,帮助幼儿教师尽可能地消除或降低职业倦怠所带来的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