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8 毫秒
1.
当前青少年的网络成瘾问题日益突出,依据自我同一性理论,青少年身上出现的任何问题包括网络成瘾问题都可以在其自我同一性上找到根源。青少年的网络成瘾者的同一性发展水平落后,不能很好地解决同一性危机,并进而表现出诸多症状。而自我同一性的青少年成长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有助于减缓网络成瘾行为。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在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信息的同时,也为他们建立了一个独特的交际空间.一个巨大的同一性实验室。青少年在网络交际中,通过虚拟角色的扮演,发展着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分为积极同一性和消极同一性;要帮助青少年发展积极同一性,克服消极同一性。  相似文献   

3.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H.Erikson)提出的自我同一性理论为我们理解和研究青少年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本文在概述了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与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马西亚(J.E.Marcia)、小柴木启吾、加藤厚、张日昇等中外心理学家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问题所进行的分析,探讨了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确立失败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对青少年的人格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网络社会中青少年容易获得消极的自我同一性现象入手,探讨如何培育青少年积极的自我同一性。  相似文献   

5.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时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较好地适应社会和实现自身的价值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阐述艾里克森的同一性理论,结合一个犯罪青少年的个素分析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构过程以及在此期间的影响因素,主要从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网络四方面加以论述。在文章最后,笔者针对该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6.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艾森(E.H.Erikson)提出自我同一性理论为我们理解和研究青少年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本要概述了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与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马西亚(J.E.Marcia),小柴木启吾,加藤厚,张日Shen等中外心理学家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问题所进行的分析,探讨了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确立失败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对青少年的人格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网络社会青少年极易获得消极的自我同一性,表现为自我认识水平降低、自我体验水平降低、自我调控水平降低等。同时,网络社会也为人提供了一个展示和发展多重自我的空间,为培养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提供了现实的途径,可通过网络和非网络的多种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对青少年的人格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网络社会中青少年容易获得消极的自我同一性现象入手,探讨如何培育青少年积极的自我同一性.  相似文献   

9.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对青少年的人格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网络社会中青少年容易获得消极的自我同一性现象入手,探讨如何培育青少年积极的自我同一性.  相似文献   

10.
从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探析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一性问题是青春期人格发展的核心。我国的青少年在时代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下,普遍存在着自我同一性混乱的现象和问题。本文试图以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的心理学思想为理论基础,阐明该理论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关系,并提出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对当代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深层启示。  相似文献   

11.
网络成瘾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心理疾病,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证对比,分析研究了大学生网瘾的成因和危害,从户外拓展运动的角度,为大学生有效矫正网瘾、保持心理健康提供了一种经济实用、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主要使用者之一,网络成瘾的比例越来越高,本文阐述了网络成瘾的定义和分类,分析了网络成瘾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网络成瘾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网络使用类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网络使用量表对560名青少年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的发生率为15.5%;男生的网络成瘾程度要比女生的更明显,存在性别差异;城市青少年在网络成瘾上显著高于农村青少年;与父母有关的因素对青少年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网络体验和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对1060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网络体验、网络成瘾倾向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主观幸福感水平低,网络体验高,网络成瘾倾向程度高;网络体验和网络成瘾倾向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网络体验越高,网络成瘾倾向程度也越高.网络体验和主观幸福感的家庭满意、社会性行为、消极情感雏度对大学生网络成癌倾向都有较为显著的预测作用.应用结构方程分析表明:主观幸福感直接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同时,主观幸福感可经由网络体验这个中介变量影响网络成瘾倾向.  相似文献   

15.
对郑州市中学生社交网络成瘾的状况及影响因子的调查结果显示:27%的中学生有网络成瘾倾向,男生比女生更容易产生社交网络成瘾,且初中生成瘾倾向高于高中生。上网年限与时间越长,社交网络成瘾倾向越严重;上网获取的信息越多,社交网络成瘾程度越低。而且,上网年限与时间能很好地预测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采用自编网络使用行为情况调查问卷和网络成瘾量表(IAT)对上海某高校1954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新生首选手机作为上网工具,其次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台式电脑和其他设备;(2)89.3%的大学新生网龄达4年以上;(3)将近70%的大学新生每天在网络上花2小时以上;(4)超过一半的大学新生使用网络时主要用于聊天、搜索信息、听音乐、看视频,女生的比例均高于男生;(5)17.3%的大学新生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7.
从网络社会的去个性化现象看网络道德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网络的普及,在网络中道德失范现象日益严重,网络伦理道德建设迫在眉睫。文章通过分析网络主体自我意识的混沌、道德体验的丧失及网络负道德成本低下等几方面,认为网络主体的去个性化状态是网络道德失范的症结,进而提出自我同一性的养成是网络道德建设的一个有效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害羞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校大学生649人为被试,采用《害羞量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害羞大学生网络成瘾、社会支持的状况,分析害羞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以及社会支持对害羞学生网络成瘾易感性的可能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害羞、社会支持和网络成瘾各维度之间两两显著相关;社会支持、网络成瘾各维度在害羞组和非害羞组之间均差异显著;大学生害羞程度对其社会支持和网络成瘾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在害羞与网络成瘾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控制自我效能与网络成瘾行为的关系,选取五所大学的1183名学生为被试进行研究.采用的问卷有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问卷、网络控制自我效能问卷.研究发现:心理需求现实满足、心理需求网络满足与大学生网络成瘾显著相关;心理需求现实满足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有负向的预测作用,而对心理需求网络满足有正向预测作用;网络控制自我效能是心理需求现实满足与网络成瘾的中介变量,而非心理需求网络满足与网络成瘾的中介变量.研究结果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和干预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