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任何系统地理的知识只有落实到某一区域范围内才能得以分析和解决,丢开区域地理,系统地理只能是空中楼阁,但教育部规定:新高考地理只考必修课内容,如果在高三地理复习教学中花较大的精力去复习区域地理,只会加重学生负担,与高考改革的初衷相违背.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在高三地理复习教学中复习中国地理?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2.
地理课堂教学过渡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间的衔接过渡,可以立疑激趣,创设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的联系。过渡设计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效果。所以,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的过渡,是很必要的。地理教学过渡的方法主要有: 1.新旧知识过渡。新旧知识过渡,就是以原有旧知识作铺垫,给学生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交点。如在学《中国地理》  相似文献   

3.
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位置是中国地理的基础内容,也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一节为后续中国的人口、民族、地形分布和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也是作为中国公民必备的知识。本节教材容量大,学生知识储备少,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现象。针对该节教材内容,结合初中学生特点,可采用活动教学的形式进行。  相似文献   

4.
一、科学梳理人口知识体系 1.纲本对照,形成体系 <考试大纲>中把中学地理涉及人口的内容归并到一块,而教材中相应内容则是分散在选修Ⅰ、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必修下册等多处.因此,复习中纲本对照,疏而不漏地做好知识梳理,形成知识体系,是科学备考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案例教学是区域地理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在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教学中,通过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中不同区域的划分及案例的选择,以某个区域的学习为平台,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别分析不同区域的区域特征,让学生掌握学习该类区域的方法,进而将知识方法迁移,能够自主的学习其他区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相似文献   

6.
蔡瑞榕 《考试周刊》2014,(18):132-133
在中国经济地理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校外考察,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获取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学习中国经济地理的实用性,提高学生学习中国经济地理的兴趣。以对提高中国经济地理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分别以“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两大区域为主要教学内容:高中系统地理大多都以某个区域为背景呈现:历年的高考试题都离不开对区域地理的考查。文综试题中的第36题也多为区域地理知识考查。因此地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区域地理的教学。而区域地理又是涉及面广、知识点多、综合性强的一个知识体系,只有通过综合分析才能对一个区域的地理特点全面了解和掌握。下面我就以南亚为例来谈区域地理的综合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走向世界的中国》是中国区域地理部分的“结束语”,也是中国地理的开篇《从世界看中国》的“呼应”部分。从七、八年级全套教材来看,它是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的“融合”点,同时也可以把本章知识做为学习乡土地理知识的“引言”。做好本章“结束语”教学,对学生全面了解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会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要作好本章教学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地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它肩负着提高民族素质的任务,为此国家颁布了新地理课程标准。要完成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除了现有的《中国地理》《世界地理》教材外,更需要应用乡土地理教材。因为乡土地理教材具有实践性、时代性和实用性,具有其他教材无法取代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理"是高校地理学科的一门综合性专业课,"中国地理"实习是把课堂知识和具体问题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渠道.论述了"中国地理"实习的目的,结合实践,介绍了"中国地理"创新性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内容的设置,并阐述了在实习中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地理实习从验证性向探索性、创新性转化的关键.最后,介绍了实习考核的方式和近几年开展创新性实习所获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位置是中国地理的基础内容,也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一节为后续中国的人口、民族、地形分布和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也是作为中国公民必备的知识。本节教材容量大,学生知识储备少,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现象。针对该节教材内容,结合初中学生特点,可采用活动教学的形式进行。  相似文献   

12.
以布鲁姆的知识维度划分理论以及地理核心素养的理念为基础,将地理知识划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以及元认知知识四类,针对每一种知识类型,提出适合的地理教学活动设计策略,并应用到具体地理教学案例中。  相似文献   

13.
现行的初中地理教材,是以区域划分为章节编排内容的,各种类型的地理事物、地理知识分别穿插在不同的章节中。如地形、气候等地理知识,几乎涉及到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每个分区。整个初中阶段,在按教材顺序学习之后,还要进行综合性复习。传统的复习,往往是按教材顺序,逐章逐节,一步步进行,学生往往不能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起系统的知识结构,影响了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虞文志 《地理教育》2014,(Z1):93-94
正高中地理新课程基本理念,首当其冲是培养未来公民必备地理素养,提供未来公民必备地理知识,增强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可见,新课改对于学生能力培养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以高中地理教材为例,探讨高中地理教学中策略性知识的具体实施策略,以及如何培养未来公民必备地理能力。一、地理教学中的策略性知识1.地理策略性知识的内涵地理策略性知识是指学习者在地理学习情境中,对地理事物的认识、对探究方法的选择和对地理学习的调控。其实质是如何学习地理事象、探索地理规律、拓展地理思维的方  相似文献   

15.
石群 《地理教育》2002,(4):29-29
一、活动目的本节活动内容是中国地理第一章中“行政区划”和第二章中“民族”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活动内容以地图知识和民族特色的表演节目和图片展示为主。在地理教学中地图与地理知识的关系十分密切。培养学生看懂地图,熟悉地图和分析地图,不仅是教学内容,也是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手段,这是地理学科本身特有的性质所决定的。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位置,是掌握中国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基础,是学好中国  相似文献   

16.
地理规律是反映地理事物空间分布与时间演变本质联系的地理理性知识。学生学习地理规律的过程中,会出现地理规律与学生认知结构不相协调的现象,即认知冲突。通过分析不同地理规律学习中的认知冲突现象,教师在地理规律教学活动中需要分析地理规律认知冲突产生的原因、形成的条件和心理机制,通过感性知识的归纳、原理过程的演绎和图像概念的解读等方法破解这种认知冲突。  相似文献   

17.
吴志平 《考试周刊》2014,(74):139-139
<正>高一年新生普遍认为地理难学,高一年地理教师普遍认为地理难教。为什么难?难在哪?如何解决?是值得每一位地理教师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学生认为地理难学的原因学生之所以认为地理难学,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知识储备不足。首先,由于初高中地理课程之间存在巨大"断层"。从知识角度讲,初中地理主要要求学生认识一些重要区域及地理特征,虽有涉及地球和地图等知识,但难度较低,且初中阶段  相似文献   

18.
本节知识是中国地理教学的核心,也是学好中国地理的基础。教学的重点是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轮廓、行政中心和位置。涉及的知识点多、面广,学生记忆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  相似文献   

19.
王红  李俊峰 《地理教育》2014,(7):109-110
新课程倡导教师要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经历和体验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也明确要求“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以生活中常见的元素——歌曲为例,探讨中学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一、歌曲在地理感性知识教学中的应用地理感性知识是反映地理事物外部特征和联系的地理知识,由人们对地理事物的直接感知而获得,属于认识地理事物过程的初级阶段,是学习地理理性知识的基础.地理感性知识包括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景观、地理演变和地理数据.地理景观知识是反映各种地理景色和外貌的感性知识.  相似文献   

20.
明末耶稣会士利玛窦传入了世界地图,随之东渐的地理新知识有:地圆学说;水晶球体系的宇宙学理论;经纬度及其测量;五大气候带的划分;五大洲的新天下观;地图科学绘制法;世界地理新知识;外国地名的译定等。利玛窦带进的地理新知识猛烈地冲击了中国当时的知识界,其影响是多方面的,可惜这种影响很快就归于沉寂,随后又逐渐被淹没在"礼失求野"、"西学东源"的论调之中。但它终究为晚清中国地理学走上近代科学化的道路和近代地理教育的兴起,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